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能协同冷热联供技术在冬冷夏热地区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1
作者 孟雷金 王肖祎 +2 位作者 张汛杨 常伟国 何晟 《新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物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型公用建筑能耗强度较高,其供冷供热能耗占总能耗近60%。“双碳”目标提出后,降低公用建筑能耗是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实施的必经之路。文章以冬冷夏热地区某新建医院为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物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型公用建筑能耗强度较高,其供冷供热能耗占总能耗近60%。“双碳”目标提出后,降低公用建筑能耗是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实施的必经之路。文章以冬冷夏热地区某新建医院为例,对其采暖制冷负荷进行模拟分析,根据负荷需求,结合区域供能特点,采用光伏+地源热泵,结合区域供热和绿电,配置了适用于冬冷夏热地区的多能协同冷热联供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节能降碳优势,与常规“水冷机组+燃气锅炉”供能相比,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冬冷夏热地区大型公共项目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协同 冷热联供 光伏 热泵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热负荷柔性的户用氢能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2
作者 袁铁江 曾婧 张明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40,共12页
针对风电/光伏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可靠性带来的挑战,提出基于热负荷柔性松弛运行约束的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优化策略。首先,搭建包含不同模块的户用氢能系统基础架构,并详细说明该系统的运行原理;其次,建立系... 针对风电/光伏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可靠性带来的挑战,提出基于热负荷柔性松弛运行约束的户用氢能系统热电联供优化策略。首先,搭建包含不同模块的户用氢能系统基础架构,并详细说明该系统的运行原理;其次,建立系统中关键环节的数学模型,确定电解槽平均氢/热比和燃料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电/热比的范围;然后,为了兼顾用户的舒适度和热负荷的灵活性,根据热感觉平均标度预测指标对户用氢能系统的热负荷需求进行调整;最后,综合考虑储氢罐的容量限制、氢能设备的电/热功率和用户侧柔性热能需求等约束条件,以总投资成本最少和新能源弃电率最低为目标,建立户用氢能系统优化运行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柔性热负荷进行运行调节时,不仅增强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还显著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系统 氢燃料电池 柔性负荷 用户舒适度 运行优化 热电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网蓄热特性及其对机组调峰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茂乾 乔磊 +3 位作者 宋明曙 刘圣冠 雷琪安 种道彤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85,共11页
为了提高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利用热网蓄热实现机组的“热电解耦”。建立了某350 MW热电联产机组及其热网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热网及其热用户在蓄/放热阶段的动态特性及环境温度对机组调峰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用户滞后... 为了提高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利用热网蓄热实现机组的“热电解耦”。建立了某350 MW热电联产机组及其热网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热网及其热用户在蓄/放热阶段的动态特性及环境温度对机组调峰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用户滞后时间随着热用户与换热首站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受自身热负荷的直接影响和其余热用户热负荷的间接影响;热网相对蓄/放热功率在改变抽汽质量流量后先迅速变化再缓慢变化;热用户温度近似呈线性变化,其变化速率随着抽汽质量流量变化幅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开始变化时间也随之提前;机组最大调峰能力随着环境温度降低而略有增加,环境温度从0℃下降至-15℃时,机组调峰能力从23.8 MW增加至29.7 MW;增加蓄热时长,提高蓄热温度,降低放热温度均有利于提高机组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热网蓄热 调峰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空气储能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热电联储联供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思远 王晨 +4 位作者 梁婷 姜竹 李佳静 折晓会 张小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1939,共11页
液态空气储能(LAES)在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极具应用前景,合理的储能容量配置更有利于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但目前研究未充分考虑LAES热电联储联供强相关的特性和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LAES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联储联... 液态空气储能(LAES)在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中极具应用前景,合理的储能容量配置更有利于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但目前研究未充分考虑LAES热电联储联供强相关的特性和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LAES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联储联供优化配置方法,针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架构,构建了各组成单元的热电联储/供调度约束模型,并以设备初始投资成本、设备运维成本、购能成本、弃风弃光成本等为目标函数,考虑了系统能量平衡约束、设备容量约束、设备出力约束、外网交互功率约束以及储能约束,建立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模型,并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模型求解。以某实际园区为例,设置了5种场景进行优化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LAES热电联储联供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能实时有效地满足系统用能需求,同时能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较于传统分供系统,系统总经济成本下降37.1%,实现碳减排71.50%,并在消纳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弃光弃风方面更具潜力。本研究可为LAES耦合系统热电联储联供优化模型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LAES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空气储能 综合能源系统 热电联储联供 配置优化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宜居低碳牧居建筑设计
5
作者 周长林 王连顺 +3 位作者 尤学一 马正炳 曹德荣 赵树明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改善捡烧牛粪燃能的利用方式,探索广大高原严寒牧区牧民住房绿色低碳转型路径,释放放牧草地生态系统蕴含的巨大减排增汇潜力和价值,文中以装配式低碳牧居替代捡烧牛粪的帐篷为导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严寒牧区牧民住房在装配式建筑、... 为改善捡烧牛粪燃能的利用方式,探索广大高原严寒牧区牧民住房绿色低碳转型路径,释放放牧草地生态系统蕴含的巨大减排增汇潜力和价值,文中以装配式低碳牧居替代捡烧牛粪的帐篷为导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严寒牧区牧民住房在装配式建筑、骨架与围护结构、光风互补供电系统和太阳能供暖系统四个方面绿色低碳技术的进展与态势,结合牧户调查、技术研发和牧居示范工程建设的实践,归纳、探讨了净零碳排放牧居技术路径,解析了取得初步成果的主要参数、经验和不足,为严寒地区牧居低碳化设计提供借鉴。得出“三室一廊”牧居、装配式骨架结构、低能耗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精细化管理可能成为牧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新一代牧居的美好图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低碳牧居 装配式骨架 低能耗围护结构 光风互补供电 太阳能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服务区冷热电联供技术研究
6
作者 马青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0期95-99,共5页
在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如何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供能体系,使其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低能耗、零碳排放的典范,意义重大。该文详细介绍冷热电联供技术的结构及其优势,着重分析锅炉、制冷设备(包括压缩式制冷机... 在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如何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供能体系,使其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低能耗、零碳排放的典范,意义重大。该文详细介绍冷热电联供技术的结构及其优势,着重分析锅炉、制冷设备(包括压缩式制冷机等)等设备的数学模型,以及由这些设备组成的系统的约束条件和优化思路。该文提出冷热电联供的研究思路,并选取燃气轮机额定容量、电制冷占比和燃气锅炉额定容量等作为优化变量,以满足服务区需求为目标函数。该研究对于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高速公路服务区 以电定热 约束条件 遗传算法 优化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中医院丁桥分院给排水设计
7
作者 虞立颖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99-202,共4页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医院建筑也面临新的设计要求,给排水专业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医院建筑中使用功能和设备各种功能的要求,而且必须安全可靠,节能节水。文章简要介绍了杭州市中医院丁桥分院的给水...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医院建筑也面临新的设计要求,给排水专业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医院建筑中使用功能和设备各种功能的要求,而且必须安全可靠,节能节水。文章简要介绍了杭州市中医院丁桥分院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及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情况,并着重对工程设计中的特点如热水系统和贵重医疗机房的问题进行总结,提供设计思路和心得建议,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中医院丁桥分院 系统设计 三联供供热 贵重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 被引量:21
8
作者 孔祥强 王如竹 +1 位作者 李瑛 黄兴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研究了以燃气内燃机和吸附制冷机为核心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满足冷、热、电负荷需求时能源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并以应用场合负荷需求作为计算基础,得出具体的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了以燃气内燃机和吸附制冷机为核心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满足冷、热、电负荷需求时能源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并以应用场合负荷需求作为计算基础,得出具体的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联供系统具有良好的热经济性;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模式与能源价格有关,在天然气价格不变时,电价越高,联供系统运行经济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工程 冷热电联供 最优化 吸附式制冷机 热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气储能的热电联供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继红 阚圣钧 +3 位作者 化玉伟 张新 游国栋 张自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8-434,共7页
以光伏系统、氢燃料电池、电解槽、储氢罐构建的热电联供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制定初始投资成本等年值以及年运行成本最小的优化目标,提出热电联供微电网热负荷满足率评价指标,针对系统运行的基本约束设计微电网控制综合策略,并以某地历史... 以光伏系统、氢燃料电池、电解槽、储氢罐构建的热电联供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制定初始投资成本等年值以及年运行成本最小的优化目标,提出热电联供微电网热负荷满足率评价指标,针对系统运行的基本约束设计微电网控制综合策略,并以某地历史源荷数据为参考,建立满足工程应用的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氢气储能的孤岛型微电网热电需求基本方案。从应用层面论证氢气储能替代电池储能的可行性,并进行微电网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可满足居民负荷供能需求,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预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氢气储能 燃料电池 热电联供 容量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冷联产与分产能耗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学廷 郁刚 +2 位作者 阎秀春 赵树兴 常茹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90,共4页
将热电冷联产与分产能耗比较分解为供热、供电、供冷三种煤耗差进行分析 ,建立了以分产为基准的三种煤耗差计算公式 ,探讨了煤耗差随热、冷负荷的变化情况 ,给出了目前一般情况下联产的节能条件、判据及措施。
关键词 热电冷联产 热电冷分产 供热煤耗差 供电煤耗差 供冷煤耗差 节能 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华贲 龚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8-120,共3页
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DES/CCHP)由于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循环、高效利用和避免多次转换、传输损失的"就地直供",因而具有比传统方式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我国不同地域气候、用能需求、经济条件,乃至地方政策等差... 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DES/CCHP)由于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循环、高效利用和避免多次转换、传输损失的"就地直供",因而具有比传统方式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我国不同地域气候、用能需求、经济条件,乃至地方政策等差异,对DES/CCHP系统经济性有很大影响。为此,重点对建筑物用途和所在地域不同导致的负荷及时间分布的差异、气电价格比,以及DES/CCHP项目所能得到的政策和经济支撑条件等3类因素对DES/CCHP系统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分析了冷热电负荷需求及时间分布、气电价格比影响DES/CCHP经济性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发挥集成优化和规模化的优势以改善项目经济性的对策;强调了政府规划、政策支撑、税收优惠等措施对增强DES/CCHP项目经济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利用 分布式能源 冷热电联供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相控阵雷达阵面电源的热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春江 鞠文耀 赵皊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5,共4页
在某型机载相控阵雷达中,阵面电源采用移相控制零电压软开关PWM变换技术,既能实现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又能实现功率管的恒定频率控制,符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该电源功率大,功率密度高,与传统小功率机载电源相比,总功耗增加,热设... 在某型机载相控阵雷达中,阵面电源采用移相控制零电压软开关PWM变换技术,既能实现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又能实现功率管的恒定频率控制,符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该电源功率大,功率密度高,与传统小功率机载电源相比,总功耗增加,热设计更复杂。文中介绍了该电源的热设计过程,并着重对冷板和高功率变压器的热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设计 冷板 开关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的研发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洋波 解茂昭 岳永亮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83,共2页
介绍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应用。烟气高压发生器的设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参数的选定、液管的布置以及压力损失和换热量的计算,并对数值仿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 高压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传升 周苏 陈凤祥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78,138,共5页
燃料电池技术因其效率高、排放量小的优点而成为发电和供能行业的研究重点。介绍了3种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方式:热电联供、冷热电联供、联合循环发电,并给出了各种方式的应用范围。分析了燃料电池供能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并与其他供能... 燃料电池技术因其效率高、排放量小的优点而成为发电和供能行业的研究重点。介绍了3种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方式:热电联供、冷热电联供、联合循环发电,并给出了各种方式的应用范围。分析了燃料电池供能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并与其他供能方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分布式供能 热电联供 冷热电联供 联合循环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能性与可用性的CCHP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一太 刘燕 卢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介绍了理想冷热电三联供 (CCHP)系统的热力学原理 ,指出其巨大的节能潜力。通过与热电冷分产系统比较 ,分析了一种以燃气动力装置驱动的CCHP系统的经济性。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热力学 CCHP系统 节能 燃气动力装置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碳能源格局中的天然气 被引量:17
16
作者 华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107-108,共6页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开启了世界走向低碳能源的新时代。为此,分析了低碳时代世界及中国一次能源构成的变化情况,结论指出:在控制温升不超过2℃的情况下,要求把能源消耗产生的COz控制在100×10^8t/a,这将导致目前石油、煤...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开启了世界走向低碳能源的新时代。为此,分析了低碳时代世界及中国一次能源构成的变化情况,结论指出:在控制温升不超过2℃的情况下,要求把能源消耗产生的COz控制在100×10^8t/a,这将导致目前石油、煤、天然气、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构成中的比率逆转和终端用能模式巨变,2020--2050年中国天然气将在工业燃料、商住和民用能源、调峰发电、交通几大领域占据主导或重要地位,并将在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CNG汽车和LNG汽车技术领域自主创新,领先于世界;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看好,自给率可达70%;2020--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规模将达到(4000-6000)×10^8m^3/a,将对世界天然气市场发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能源格局 中国 天然气 冷热电联供 LNG汽车市场规模 资源和供应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背压供热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工艺流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玺灵 付林 +1 位作者 孙涛 张世钢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87,121,共6页
针对一套二拖一大型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背压供热机组,提出了烟气余热深度利用集成新工艺。该工艺在热力站处利用吸收式换热机组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在热源处通过两级加热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可将排烟温度降低到20℃左右,大幅提高... 针对一套二拖一大型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背压供热机组,提出了烟气余热深度利用集成新工艺。该工艺在热力站处利用吸收式换热机组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在热源处通过两级加热实现烟气余热的深度回收,可将排烟温度降低到20℃左右,大幅提高了热源的供热能力和系统的供热效率,解决了燃气热电联产系统供热能力不足(热电比小)、燃气消耗量大的问题。与常规参考供热系统相比,该系统在输入燃气量不变、输出电力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全年回收烟气热量能够提高供热总量32.2%以上,供热面积可达1 655万m^2。对该工艺的流程进行了设计,全年运行工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良好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背压供热 热电联产 烟气余热 深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翁史烈 翁一武 苏明 《航空发动机》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结合实例,介绍了以燃气轮机作为动力装置的2种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分析了分布式供能系统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分布式供能系统 冷热电联供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航空工业园区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雨 肖武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2,共6页
航空是高能耗工业行业,为降低能耗,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中航工业建筑的典型案例进行调研和建模分析,对比分析了上海和天津两个案例的冷、热、电负荷及其动态特点。研究了航空工业园区自身的负荷特征,通过合理配置的三联供系统以... 航空是高能耗工业行业,为降低能耗,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中航工业建筑的典型案例进行调研和建模分析,对比分析了上海和天津两个案例的冷、热、电负荷及其动态特点。研究了航空工业园区自身的负荷特征,通过合理配置的三联供系统以及优化的运行策略,可实现全年节能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能效 航空工业园区 运行策略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NSYS的太阳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最优配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水 常忠浩 杨江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329,共6页
目的建立太阳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高效能源耦合系统,并且求出在实际工况下的太阳能天然气最优耦合比例。方法应用DeST软件对典型办公楼建筑进行动态负荷计算,根据计算所得负荷选择合适机组,并在Trnsys中建立冬季与夏季的机组仿真模型... 目的建立太阳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高效能源耦合系统,并且求出在实际工况下的太阳能天然气最优耦合比例。方法应用DeST软件对典型办公楼建筑进行动态负荷计算,根据计算所得负荷选择合适机组,并在Trnsys中建立冬季与夏季的机组仿真模型。在保证机组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以制冷机组效率为目标函数,根据非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耦合比例。结果求解得到当太阳能所占份额为0.25时,机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0.696。当太阳能与天然气的耦合比例为1∶3时,机组能源效率达到最大。结论在太阳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太阳能所占比例会影响到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T TRNSYS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