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A/α-CSH复合植骨材料的研制及其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毛克政 毛克亚 +6 位作者 程自申 李鹏 王义国 肖波 徐教 王秀梅 崔福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α型半水硫酸钙(α-CSH)复合植骨材料并对其固化性能和机械强度进行观测。方法测试不同液/固比、不同二水硫酸钙(CSD)促凝剂含量条件下复合植骨材料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并进行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ESM... 目的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α型半水硫酸钙(α-CSH)复合植骨材料并对其固化性能和机械强度进行观测。方法测试不同液/固比、不同二水硫酸钙(CSD)促凝剂含量条件下复合植骨材料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并进行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ESM)观察。结果复合骨水泥的固化时间随着nHA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SD的增加而降低。含20%nHA、80%α-CSH的骨修复材料固化时间为(169±36)min;而含5%nHA、20%CSD、75%α-CSH的骨修复材料固化时间为(6±1.1)min。抗压强度随着nHA的增加而降低。纯α-CSH的平均压缩强度为(12.3±2.4)MPa,而含20%nHA、80%α-CSH的骨修复材料为(4.8±0.6)MPa。XRD检测显示固化后α-CSH转化为CSD,没有其他物质生成。ESM显示固化后nHA镶嵌在了CSD的晶体结构上,呈两相结构。结论通过调节nHA、α-CSH和促凝剂CSD的含量可以控制复合骨水泥的固化时间和机械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水硫酸钙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复合植骨材料 固化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光催化棉织物的保护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黄龙全 徐英莲 傅雅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为提高棉纤维的光学稳定性,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作为棉纤维的保护剂,对棉针织物进行功能性后整理。根据扫描电镜对比实验和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研究纳米HAP与棉纤维的结合机制,优选HAP分散体系与棉纤维结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纳米HAP... 为提高棉纤维的光学稳定性,利用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作为棉纤维的保护剂,对棉针织物进行功能性后整理。根据扫描电镜对比实验和红外光谱的测试结果,研究纳米HAP与棉纤维的结合机制,优选HAP分散体系与棉纤维结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纳米HAP在水中形成分散体系,pH值为12.30时,可使纳米HAP致密、均匀地分布于棉纤维上;实验证明,在紫外线照射时纳米HAP对棉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吸附有纳米HAP的棉织物,在TiO2光催化作用中,顶破强力平均可提高约2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羟基结合 光催化剂 保护性能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在钛表面制备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周成 黄龙门 +2 位作者 唐毅 倪永金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0-595,共6页
采用复合电沉积和电泳沉积两步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只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钛基体上制备纳米HAp单一涂层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量散射谱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纳米HAp外层表面形貌,晶相... 采用复合电沉积和电泳沉积两步法在钛基体上制备了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只采用电泳沉积法在钛基体上制备纳米HAp单一涂层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量散射谱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纳米HAp外层表面形貌,晶相,复合涂层的断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粘结-拉伸实验测定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Co-YSZ/HAp纳米复合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纳米HAp单一涂层与钛基体的结合强度,说明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复合电沉积 纳米复合涂层 羟基磷灰石(HAp) 氧化钇稳定二氧化锆(Y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氰提金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肖力 王永良 +2 位作者 钱鹏 丁剑 叶树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2期292-301,共10页
随着难处理金矿的占比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氰化法受到了技术和环保两方面的制约,非氰方法成为金、银提取的必然趋势。非氰方法包括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两大类。系统介绍了湿法非氰方法中卤素法、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 随着难处理金矿的占比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氰化法受到了技术和环保两方面的制约,非氰方法成为金、银提取的必然趋势。非氰方法包括湿法工艺和火法工艺两大类。系统介绍了湿法非氰方法中卤素法、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硫氰酸盐法和环保提金剂的原理及发展状况;火法非氰方法主要介绍了具代表性的高温氯化焙烧工艺和造锍捕金工艺,其适用对象分别为铁含量高的含金物料和含砷、硫、碳等难处理金精矿。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贵金属提取的重要趋势是火法—湿法工艺结合,即先通过火法充分富集贵金属,再利用湿法工艺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氰工艺 卤素法 硫脲法 硫代硫酸盐法 环保提金剂 高温氯化冶金 造锍捕金 火法-湿法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硫磷复配体系的土壤化学固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修显 陈东辉 +2 位作者 曹卫宇 罗勇 徐静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5,共6页
以硫脲和羟基磷酸钙复配体系为固定剂,结合SEM表征手段,研究其在水溶液中对重金属离子(Pb2+、Cd2+、Hg2+、Cu2+和Zn2+)的去除反应及其固定过程。结果表明,羟基磷酸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硫脲水解释放的硫离子与重金属离子... 以硫脲和羟基磷酸钙复配体系为固定剂,结合SEM表征手段,研究其在水溶液中对重金属离子(Pb2+、Cd2+、Hg2+、Cu2+和Zn2+)的去除反应及其固定过程。结果表明,羟基磷酸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硫脲水解释放的硫离子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硫化物。应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探究了硫脲用量、羟基磷酸钙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土壤含水率及固定周期等因素对土壤中重金属固定效果的影响,并结合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确定了最优固定条件:硫脲、羟基磷酸钙和氢氧化钠的使用量与重金属总量摩尔比分别为5∶1,3.044 2∶1和1.340 1∶1,土壤含水率33.26%,固定时间0.25 d。在该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固定率:铅99.57%、镉91.41%、汞93.01%、铜93.26%、锌91.37%。统计学分析表明该最大值可靠,该条件可以作为固定剂使用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重金属 硫脲 羟基磷酸钙 硫磷复配体系 均匀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固化剂对湘潭锰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子旗 刘希灵 +2 位作者 李志贤 李伟亚 曾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762-769,共8页
为探究生石灰(CaO)、羟基磷灰石(HAP)2种固化剂对湘潭锰矿区土壤中重金属锰(Mn)、铅(Pb)、铬(Cr)的固化效应,将2种固化剂以不同的施入量进行单一和组配固化处理,测定土壤中有效态Mn、Pb、Cr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生石灰(CaO)、羟基磷灰石(HAP)2种固化剂对湘潭锰矿区土壤中重金属锰(Mn)、铅(Pb)、铬(Cr)的固化效应,将2种固化剂以不同的施入量进行单一和组配固化处理,测定土壤中有效态Mn、Pb、Cr的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固化处理均可极显著(p<0.01)降低土壤中有效态Mn、Pb的含量;对于土壤中有效态Cr,单一生石灰固化处理可极显著(p<0.01)降低其含量,而羟基磷灰石施入量为1%时方可使其含量降低80.40%,同时组配处理对Cr的固化效果也不理想。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石灰的施入量与土壤中有效态Mn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羟基磷灰石的施入量与土壤中有效态Mn、Pb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故2种试剂的单一和组配处理对湘潭锰矿区土壤中Mn、Pb有较好的固化效果,单一生石灰处理对湘潭锰矿区土壤中Cr有较好的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潭锰矿区 重金属污染 生石灰 羟基磷灰石 单一处理 组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对模拟农田径流中镉和草甘膦吸附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宋佳颖 刘君 +3 位作者 宗海英 宋宁宁 苏宝坤 王芳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6-364,共9页
为同时去除农田地表径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利用猪粪制备未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未改性生物质炭”)和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改性生物质炭”),分析比较硫脲改性对生物质炭的pH、元素组成、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巯基含量等理化性质的... 为同时去除农田地表径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利用猪粪制备未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未改性生物质炭”)和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改性生物质炭”),分析比较硫脲改性对生物质炭的pH、元素组成、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巯基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污染体系中初始浓度对两种生物质炭吸附水溶液中镉(Cd)和草甘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未改性生物质炭相比,改性生物质炭的pH、O C(原子比)和H C(原子比)降低,比表面积增大,含氧官能团和巯基含量增加.②与未改性生物质炭相比,改性生物质炭对Cd和草甘膦的吸附能力增强,最大表观吸附量(Q max)增加了近3倍;随着Cd和草甘膦初始浓度的增加,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d和草甘膦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增加量最高分别达18.52%和7.60%.③单一污染体系中两种生物质炭对Cd或草甘膦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其对Cd或草甘膦的吸附机理是单分子层的吸附起主导作用.④复合污染体系中,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吸附能力分别增加了25.28%和21.26%,未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增加了29.34%,但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降低了47.28%;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草甘膦的吸附能力减弱,但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增加了2.63和3.45倍.研究显示,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作为一项有前景的新技术,为解决实际环境中的复合污染问题提供了经济环保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 镉(CD) 草甘膦 农业面源污染 吸附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