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示
被引量:
18
1
作者
郑若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美国大学采行的招生办法是典型的"多样化招生",其大学招生制度具有"标准多元、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等特征。其中,标准化考试分数是美国大学近百年录取新生深为倚重的"黄金罗盘",并且一直是颇有影响的&qu...
美国大学采行的招生办法是典型的"多样化招生",其大学招生制度具有"标准多元、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等特征。其中,标准化考试分数是美国大学近百年录取新生深为倚重的"黄金罗盘",并且一直是颇有影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座上客"。但标准化考试在美国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近二十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进行了"可免试入学"改革尝试,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再是必须提交的申请材料。实行这一改革主要基于两点理由:标准化考试成绩对预测大学学业成绩效果甚微;标准化考试强化了社会不平等。改革实践表明,"可免试入学"有助于大学招录对象构成成分的多样、学术能力更强的学生。美国关于大规模标准化统一考试的反省与破除统考迷信的改革尝试,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启示。我国高考制度要发挥良性的教育与社会功能,必须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桎梏,推动人才评价多元化与招生录取多样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
“可免试入学”
统一高考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国体育高考统考模式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21
2
作者
王树宏
谷晨旭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90,共6页
对近20年来体育统考模式改革进行了回顾,研究认为:"身体素质"模式背离了高考改革初衷,表现出较差的社会效益,因此急需变革。"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运动技能+专项"模式相对较好,但也存在身体素质考查不全面及测试工...
对近20年来体育统考模式改革进行了回顾,研究认为:"身体素质"模式背离了高考改革初衷,表现出较差的社会效益,因此急需变革。"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运动技能+专项"模式相对较好,但也存在身体素质考查不全面及测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X+1+1"模式是在"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运动技能+专项"模式基础上的改革,其优点是考查内容全面,能够引导考生全面训练,更加有利于高校体教、社体专业人才选拔与培养。此外,其设计理念符合新一轮高考改革价值取向,也符合中学体育改革实际,更加有利于社会公平。影响评价结果表明,"X+1+1"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好于"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运动技能+专项"模式,可作为未来体育统考模式的一种备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体育高考统考
招生考试
专业测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统考组题:高考模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3
作者
朱正国
《复旦教育论坛》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高考改革的大势是由传统的统一考试转向更为个性化的单独考试,但这种变革在给考生和高校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个人和社会负担成本的大幅增加,并影响到教育公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考表明,更加完全的统一考试,加上自由的个性化组...
高考改革的大势是由传统的统一考试转向更为个性化的单独考试,但这种变革在给考生和高校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个人和社会负担成本的大幅增加,并影响到教育公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考表明,更加完全的统一考试,加上自由的个性化组题和统分相结合,即构成统考组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各得其所”,高校“各取所需”,避开对统一分数的过度竞争,实现社会的最优配置。个人(考生)仅负担一个很小的不变成本,只要稍微提高一点社会成本(高校的录取费用等),就可大幅度增加个人和高校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模式
统一考试
个性化考试
统考组题
成本
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示
被引量:
18
1
作者
郑若玲
机构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13JJD880011)
文摘
美国大学采行的招生办法是典型的"多样化招生",其大学招生制度具有"标准多元、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等特征。其中,标准化考试分数是美国大学近百年录取新生深为倚重的"黄金罗盘",并且一直是颇有影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座上客"。但标准化考试在美国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近二十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进行了"可免试入学"改革尝试,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再是必须提交的申请材料。实行这一改革主要基于两点理由:标准化考试成绩对预测大学学业成绩效果甚微;标准化考试强化了社会不平等。改革实践表明,"可免试入学"有助于大学招录对象构成成分的多样、学术能力更强的学生。美国关于大规模标准化统一考试的反省与破除统考迷信的改革尝试,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启示。我国高考制度要发挥良性的教育与社会功能,必须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桎梏,推动人才评价多元化与招生录取多样化改革。
关键词
美国大学
“可免试入学”
统一高考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Keywords
American universities
test-optional
the
unifie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university-determination recruitment
分类号
G649.7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国体育高考统考模式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
21
2
作者
王树宏
谷晨旭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90,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体育统考专业测试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16YJA890015)
文摘
对近20年来体育统考模式改革进行了回顾,研究认为:"身体素质"模式背离了高考改革初衷,表现出较差的社会效益,因此急需变革。"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运动技能+专项"模式相对较好,但也存在身体素质考查不全面及测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X+1+1"模式是在"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运动技能+专项"模式基础上的改革,其优点是考查内容全面,能够引导考生全面训练,更加有利于高校体教、社体专业人才选拔与培养。此外,其设计理念符合新一轮高考改革价值取向,也符合中学体育改革实际,更加有利于社会公平。影响评价结果表明,"X+1+1"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好于"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运动技能+专项"模式,可作为未来体育统考模式的一种备选模式。
关键词
全国体育高考统考
招生考试
专业测试模式
Keywords
unified
national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
student recruitment
examination
specialized test mode
分类号
G807.0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考组题:高考模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3
作者
朱正国
机构
云浮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文摘
高考改革的大势是由传统的统一考试转向更为个性化的单独考试,但这种变革在给考生和高校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个人和社会负担成本的大幅增加,并影响到教育公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考表明,更加完全的统一考试,加上自由的个性化组题和统分相结合,即构成统考组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考生“各得其所”,高校“各取所需”,避开对统一分数的过度竞争,实现社会的最优配置。个人(考生)仅负担一个很小的不变成本,只要稍微提高一点社会成本(高校的录取费用等),就可大幅度增加个人和高校的效用。
关键词
高考模式
统一考试
个性化考试
统考组题
成本
效用
Keywords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
unified
entrance
examination
personalized
examination
combination of unified entrance examination with tests
cost
utility
分类号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示
郑若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国体育高考统考模式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王树宏
谷晨旭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统考组题:高考模式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朱正国
《复旦教育论坛》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