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寒证的主客观结合等4种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红亚 王米渠 +1 位作者 丁维俊 李炜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4-826,共3页
探讨寒证的现代研究方法,主要从主观(专家系统)客观(数学系统)结合、宏观(症状)微观(基因)结合、中(证候)西(疾病)结合和人文与科学方法结合等4种方法来论述。寒证这一传统证候的研究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和... 探讨寒证的现代研究方法,主要从主观(专家系统)客观(数学系统)结合、宏观(症状)微观(基因)结合、中(证候)西(疾病)结合和人文与科学方法结合等4种方法来论述。寒证这一传统证候的研究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利于促进中医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证 主客观结合 宏微观结合 中西结合 人文与科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结型深海能源土升温降压联合分解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明镜 付昌 +1 位作者 贺洁 朱方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0-1486,共7页
将一个新近提出的考虑温度-水压-力学综合影响的二维微观胶结模型引入离散元商业软件PFC2D中生成水合物胶结型能源土,通过在双轴试验过程中同时改变温度与反(水)压,在良好排水、排气的条件下模拟了被认为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升温降压联合... 将一个新近提出的考虑温度-水压-力学综合影响的二维微观胶结模型引入离散元商业软件PFC2D中生成水合物胶结型能源土,通过在双轴试验过程中同时改变温度与反(水)压,在良好排水、排气的条件下模拟了被认为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升温降压联合开采法,为探索可燃冰开采新方法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偏应力小于净砂样破坏偏应力时,开采完成后土体未发生破坏;偏应力大于净砂样破坏偏应力时,开采完成后土体内会产生若干条未充分发展的剪切带;此外,对分解四个不同阶段的微观变量,如接触分布、平均纯转动速率及准静态速度场,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土 升温-降压联合分解 宏微观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段翀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17,共6页
通过K-S检验-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了反映小微企业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权法测算得到指标客观权重,G1法求得指标的主观权重,进而借鉴博弈论方法,探索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的一致或妥协,通过将主、客观权重之间的偏差... 通过K-S检验-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了反映小微企业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权法测算得到指标客观权重,G1法求得指标的主观权重,进而借鉴博弈论方法,探索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的一致或妥协,通过将主、客观权重之间的偏差最小化来得到信用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计算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得分,并利用某城市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表明:小微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个人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信用评价 博弈论 组合赋权 熵权法 G1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新疆杨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屈艳萍 康绍忠 王素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研究了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新疆杨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变化幅度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随发芽后天数的变化呈典型的二次抛物线型,确定系数达0.765;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 研究了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新疆杨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变化幅度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随发芽后天数的变化呈典型的二次抛物线型,确定系数达0.765;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807,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差、太阳辐射等气象因子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0.188和0.373,日平均气温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10月,新疆杨总蒸散量为508.26 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和水量平衡法测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能够适用于新疆杨蒸散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树干日液流量 气象因子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 水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抗菌效果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冬冬 王涛 常维山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研究亚胺培南与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与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与痢菌净在体外联合应用对于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效果。测定各种药物对于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最小抑菌浓度,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与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与头... 研究亚胺培南与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与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与痢菌净在体外联合应用对于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效果。测定各种药物对于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最小抑菌浓度,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与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与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与痢菌净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亚胺培南与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与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与痢菌净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呈现协同作用。亚胺培南与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与头孢噻肟钠、丁胺卡那与痢菌净的联合应用大大减少了药物用量,提高了药物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联合用药 棋盘微量稀释法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零折射率材料激光合束
6
作者 李淼峰 周崇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31-2636,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近零折射率亚波长人工材料的激光合束器。首先介绍了合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材料;然后基于渔网结构设计了合束器的构成材料,通过S参数反演法计算得到其物质参数;最后,利用所得材料参数对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的激光合... 设计了一种基于近零折射率亚波长人工材料的激光合束器。首先介绍了合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材料;然后基于渔网结构设计了合束器的构成材料,通过S参数反演法计算得到其物质参数;最后,利用所得材料参数对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的激光合束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理想平面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三束激光的入射角分别为-15°、0°和10°时,合成的单束激光相对于平面波在强度为最大值1/e2处的远场发散角展宽仅为1.6 mrad。可见该方法可以成功地将多束激光合为一束,且具有理想的输出光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束 亚波长 微纳结构 散射参数反演法 渔网结构 近零折射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联合对反硝化细菌作用效果的确定方法
7
作者 张金刚 何江涛 +1 位作者 张玉叶 徐宝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1-1572,共12页
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其对硝酸盐降解的反硝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多种不同功能的抗生素联合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甘度反硝化细菌进行单一及联合药敏试验,探究了反硝化菌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抗生素在地下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其对硝酸盐降解的反硝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多种不同功能的抗生素联合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甘度反硝化细菌进行单一及联合药敏试验,探究了反硝化菌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抗生素的联合抑菌效果,对确定联合作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微量肉汤稀释法与纸片扩散法测得反硝化细菌对单一抗生素的敏感性具有一致性,敏感性大小主要与抗生素的种类有关.在抗生素联合作用的试验中,纸片扩散法抑菌图形报告存在结果依赖于两圆盘之间的距离的问题,而微量肉汤稀释法存在结果解释方法及部分抑菌指数(FIC)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以棋盘法的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比较单一与复合抗生素各孔中微生物差异确定抗生素作用关系,优化了微量肉汤稀释法.此外,进一步提出了微生物量测定法,解决了抗生素浓度设定的局限性问题.新方法通过拟合微生物生长曲线,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解释复合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抗生素对水土环境中反硝化作用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联合药敏实验 微量肉汤稀释法 微生物量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式案例导入法在“食品安全学”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杰良 张宵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7期94-96,共3页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的影响及"食品安全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微课结合案例导入法应用于"食品安全学"的教学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运用的能力,保证教学进...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的影响及"食品安全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微课结合案例导入法应用于"食品安全学"的教学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知识运用的能力,保证教学进度,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在线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微课式案例导入课程的辅助教学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该创新式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式案例导入法 食品安全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