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致密油藏水平井缝间增产方法
1
作者 邸士莹 赵云飞 +3 位作者 马收 魏玉华 程时清 缪立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致密油藏水平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水吞吐开采后,地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困难和水平井缝间干扰的问题,利用注水诱发天然裂缝扩展机理、面积注水开发方法及同井注采原理,从井网、管柱设计、注采工作制度方面,以致密油藏M区... 致密油藏水平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水吞吐开采后,地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困难和水平井缝间干扰的问题,利用注水诱发天然裂缝扩展机理、面积注水开发方法及同井注采原理,从井网、管柱设计、注采工作制度方面,以致密油藏M区块为例对水平井缝间增产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多井缝间面积注水开发方式,设计匹配实际区块的管柱工艺,设置同时注采和间注间采2种注采制度,模拟实际井组生产10 a,参考多项指标探讨缝间面积注水方法开发方式的可行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缝间面积注水方法能够促使注入水均匀径向推进,消除缝间干扰、扩大注水波及范围,增强驱替作用,大幅提高累计产油量。研究成果可为致密油藏水平井多井缝间面积注水开发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 面积注水 缝间增产 类反七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洛芬注射液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任丽花 吕让 +6 位作者 刘冬 李卓伟 李红园 瞿红颖 张沛 杨国辉 王德功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为了研究卡洛芬注射液的安全性,选用新西兰白兔,采用皮下注射方法进行刺激试验,选用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和全身致敏试验,观察卡洛芬注射液对白兔和豚鼠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白兔每天皮下注射卡洛芬注射液(10 mg/kg)1次,连续7 d,受试物... 为了研究卡洛芬注射液的安全性,选用新西兰白兔,采用皮下注射方法进行刺激试验,选用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和全身致敏试验,观察卡洛芬注射液对白兔和豚鼠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白兔每天皮下注射卡洛芬注射液(10 mg/kg)1次,连续7 d,受试物组和参比品组注射部位均出现发红和溃烂,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注射部位溃疡、真皮/皮下/肌肉炎症伴纤维化、表皮增生,恢复期末未见完全恢复,但受试物组恢复程度比参比品组略好;受试物组和参比品组的卡洛芬注射液激发豚鼠皮肤致敏试验和全身致敏试验中均未引起蓝斑等过敏症状。综上所述,受试物和参比品的卡洛芬注射液对动物注射部位均有明显的刺激性,但不会产生皮肤过敏反应,两者安全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洛芬注射液 安全性 刺激性试验 致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油海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建忠 徐文江 +2 位作者 姜维东 毛庆凯 林志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6,共9页
针对海上油田面临的油气开采技术难度大、重大技术迭代慢、大型作业技术应用成本高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海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稳产上产、技术迭代和降本增效等3方面推动技术变革,逐步形成了以“两提一降”为主线的数智化精细注水和稳... 针对海上油田面临的油气开采技术难度大、重大技术迭代慢、大型作业技术应用成本高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海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稳产上产、技术迭代和降本增效等3方面推动技术变革,逐步形成了以“两提一降”为主线的数智化精细注水和稳油控水、大井距高强度稠油热采、低渗储层改造等三大工程技术,以及机采井延寿降耗、低产低效井增产、大修井作业、提高采收率等四类技术。提出了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10条技术路线,加快构建海上低成本采油工程技术体系,为推进中国海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海上油田 采油工程 注水 稠油热采 储层改造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研究
4
作者 路远 李惟帆 +3 位作者 祁峰 姚吉勇 郭丽媛 李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863,共6页
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TPG)基于非线性晶体中的受激电磁偶子散射,具有线宽窄、相干性好、室温运转、可调谐等优点。本文基于5%摩尔百分比氧化镁掺杂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MgO:CLN),对连续/脉冲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 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TPG)基于非线性晶体中的受激电磁偶子散射,具有线宽窄、相干性好、室温运转、可调谐等优点。本文基于5%摩尔百分比氧化镁掺杂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MgO:CLN),对连续/脉冲种子注入式太赫兹波参量产生源(is/ips-TPG)调谐范围、输出能量、阈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相比于is-TPG系统,ips-TPG系统调谐范围范围扩大约80%。is-TPG系统与ips-TPG系统3dB带宽分别为1THz与1.41THz,占各自调谐范围的51%和39%。ips-TPG系统相比is-TPG系统3dB带宽范围扩大了41%。在相近的平均功率密度下,由于ips-TPG具有更高的峰值功率密度降低了阈值,产生了更强的THz波输出,最大转换效率为1.01×10^(-5)。不同形式种子光的注入对太赫兹波参量辐射源有着显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ps-TPG系统的输出特性更为突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本文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参量辐射源 种子注入 非共线相位匹配 受激电磁耦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地热热储改造技术进展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作 赵乐坤 +1 位作者 卫然 刘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共6页
我国深层地热资源量非常丰富,但因具有温度高、硬度高、应力高、施工压力高等“四高”特征,通过热储改造经济利用其热能难度极大,大量深层高温沉积岩及干热岩等深层地热资源因技术与经济原因尚未得到规模动用。总结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深... 我国深层地热资源量非常丰富,但因具有温度高、硬度高、应力高、施工压力高等“四高”特征,通过热储改造经济利用其热能难度极大,大量深层高温沉积岩及干热岩等深层地热资源因技术与经济原因尚未得到规模动用。总结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深层地热热储改造技术的最新进展,认识到传统的直井或斜井注采模式及笼统的压裂改造方法难以满足深层地热效益开发需求。为此,提出了大力发展“直井+水平井”或“水平井+水平井”联合注采井网+分段压裂技术及配套的耐高温工具、材料与裂缝系统定量表征技术等建议,可为加速我国能源转型与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热 联合注采井网 热储改造 复杂裂缝系统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油藏单井CO_2吞吐强化采油注气时机及周期注入量优选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2 位作者 孙良田 吴应川 李士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2,79,共5页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然后将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等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开采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块油藏 CO2吞吐 数值模拟 注气时机 周期注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气体注入对原油物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郭平 孙雷 +3 位作者 孙良田 李士伦 彭鹏商 岳陆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57-60,64,共5页
膨胀试验作为单井吞吐工艺试验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 ,在油田注气混相与非混相驱试验中已得到应用。目前对不同种类气体注入对原油相态影响国内外虽作了些分析和研究 ,但针对同一种流体究竟那种注入气体较好 ,还研究得不多。首先对CO2 注... 膨胀试验作为单井吞吐工艺试验的重要评价手段之一 ,在油田注气混相与非混相驱试验中已得到应用。目前对不同种类气体注入对原油相态影响国内外虽作了些分析和研究 ,但针对同一种流体究竟那种注入气体较好 ,还研究得不多。首先对CO2 注入时原油膨胀试验和未注气时的常规PVT数据进行模拟后 ,对CO2 、N2 、CH4 和烟道气四种不同的注入气体进行了模拟研究 ,给出了在不同种类气体注入时原油的膨胀系数和泡点压力的影响 ,同时对混合气体的注入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各种气体在单井吞吐试验对地层流体的适应性 ,对其优缺点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试验 气体注入 原油物性 油田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系统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卫红 王经荣 +4 位作者 李璗 董正远 高孝田 艾敬旭 刘新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6,118,共4页
蒸汽吞吐热力采油的效果取决于由注采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将蒸汽在地面管线、井筒及地层中的流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在地面、井筒管流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节点分析技术 ,建立蒸汽吞吐注入系统组合模型 ,提... 蒸汽吞吐热力采油的效果取决于由注采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将蒸汽在地面管线、井筒及地层中的流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在地面、井筒管流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节点分析技术 ,建立蒸汽吞吐注入系统组合模型 ,提出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整体系统优化的设计方法。考虑蒸汽吞吐井的注入、采出费用建立经济评价模型 ,用模拟退火算法优化注采参数。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此方法优选出的参数进行生产 ,可提高蒸汽吞吐井的热能利用率和开采效果。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注采参数 优化设计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痉挛肌注射肉毒毒素的超声及电刺激与单独电刺激两种定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远滨 张倩 +5 位作者 王萍 杜巨豹 屈亚萍 朱琳 宋为群 王茂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3-905,I0001,共4页
目的: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中,比较超声+电刺激与单独电刺激定位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伴有一侧肢体痉挛,下肢以踝跖屈肌群痉挛为主,改良Ashworth评分(MAS)2级12例,3级20例,4级8例,按分级随机分... 目的: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中,比较超声+电刺激与单独电刺激定位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伴有一侧肢体痉挛,下肢以踝跖屈肌群痉挛为主,改良Ashworth评分(MAS)2级12例,3级20例,4级8例,按分级随机分入A、B两组,每组各级评分的人数相等,每组20例,分别给予小腿三头肌及胫后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A组以电刺激加超声引导下定位,B组单独以电刺激定位。注射后立即进行疼痛VAS评分,并于注射后2周对比MAS评分、步行速度。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肉毒毒素注射后,小腿踝跖屈肌群MAS评分,A组为0.8±0.70,B组为1.4±0.94;步行速度A组0.36±0.13m/s,B组0.27±0.12m/s;VAS疼痛评分,A组5.71±1.04,B组6.66±1.32,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在超声引导下加电刺激定位进行注射与以往常规单独电刺激定位进行注射相比,前者缓解肌张力的效果好,定位更加准确,避开血管、神经,减少出血,特别适用于儿童及疼痛敏感的患者,尤其是深部肌肉定位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超声波引导 电刺激定位 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多级交替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建坤 蒋廷学 +3 位作者 周林波 周珺 吴峙颖 吴沁轩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扩大酸液在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作用距离,实现酸液对裂缝中岩面的非均匀刻蚀,提高酸蚀导流能力,提出了碳酸盐岩多级交替酸压技术。在分析多级交替酸压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压裂裂缝模拟软件,对前置液造缝阶段裂缝参数变... 为扩大酸液在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作用距离,实现酸液对裂缝中岩面的非均匀刻蚀,提高酸蚀导流能力,提出了碳酸盐岩多级交替酸压技术。在分析多级交替酸压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压裂裂缝模拟软件,对前置液造缝阶段裂缝参数变化规律、造缝液体类型及交替注酸阶段交替注入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并进行了流态模拟与酸液腐蚀试验,优化了交替注入液体体系。模拟及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压裂缝长的70%是在裂缝快速增加阶段形成的,裂缝快速增加阶段可作为最佳的前置液造缝阶段,该阶段结束后即是多级交替注入酸液的最佳时机。多级交替泵注胶凝酸+压裂液及胶凝酸+交联酸段塞过程中,每级顶替液排量以阶梯递增方式注入、每级顶替液液量按递减方式注入、提高顶替液黏度和增加交替注入级数都有利于提高酸液在裂缝中的波及范围及均匀分布。研究结果可为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酸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酸压 交替注入 裂缝参数 正交模拟 改造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开发油田水质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蒋建勋 王永清 +1 位作者 李海涛 吴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油田注水是保持一定地层压力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措施 ,保证油田正常注水 ,达到预期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尤其对中低渗透砂岩油藏更是如此。大量研究表明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注入水水质方案和操作与管理水平。在综... 油田注水是保持一定地层压力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措施 ,保证油田正常注水 ,达到预期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尤其对中低渗透砂岩油藏更是如此。大量研究表明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注入水水质方案和操作与管理水平。在综合考虑油田注水水质的配伍性、水质处理工艺、注水井吸水能力、注入水增注措施、油田配注要求以及注入水综合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 ,以经济评价为手段 ,以降低注水成本提高注水开发效益为目标 ,提出了全新的注水水质优化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水质 优化 增注措施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4
12
作者 艾敬旭 王卫红 王经荣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此项研究将地面、井筒和地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采用节点分析方法,建立并求解了地面管线、井筒和地层的蒸汽吞吐注采系统的组合模型。同时,采用模拟退火优化方法,提出了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用此方法优化... 此项研究将地面、井筒和地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采用节点分析方法,建立并求解了地面管线、井筒和地层的蒸汽吞吐注采系统的组合模型。同时,采用模拟退火优化方法,提出了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用此方法优化蒸汽吞吐井各周期注采参数可大幅度提高蒸汽吞吐井的热能利用率,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吞吐 注采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吞吐候选油藏筛选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军 张烈辉 +2 位作者 熊钰 刘娅 钟成冬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CO2单井吞吐工艺增油技术是一种提高低渗透、复杂小断块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目前CO2吞吐候选油藏的筛选和评价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通过详细地分析影响吞吐效果的油藏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筛选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 CO2单井吞吐工艺增油技术是一种提高低渗透、复杂小断块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目前CO2吞吐候选油藏的筛选和评价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通过详细地分析影响吞吐效果的油藏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筛选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候选吞吐地层进行适应性评价。此方法能综合反映各油藏参数对CO2吞吐增产工艺的适宜度,并对4个实例油藏进行了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吞吐 筛选指标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数模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于会永 刘慧卿 +2 位作者 张传新 雷旭东 谢寿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78,139,共3页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油汽比低,周期含水量高,开采效果差,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已经成为1种提高超稠油开采效果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稠油油藏不同,超稠油对于注氮参数以及筛选条件有更严格的限制。模拟研究得知,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不同...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油汽比低,周期含水量高,开采效果差,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已经成为1种提高超稠油开采效果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稠油油藏不同,超稠油对于注氮参数以及筛选条件有更严格的限制。模拟研究得知,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不同时期宜采用不同的注氮模式。因该类型油藏对原油黏度、油层厚度、采出程度敏感性较强,从而确定超稠油油藏选井标准。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氮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注氮气 数值模拟 超稠油油藏 红山嘴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液流转向剂与油藏适应性研究——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 被引量:53
15
作者 卢祥国 王树霞 +2 位作者 王荣健 王洪关 张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582,共7页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油层厚度大、相带组合复杂多样、层内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利用室内岩心驱替实验方法,开展了深部液流转向剂调驱增油效果影响因素及其与油藏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向剂用量、强度以及渗透率变异系数对油藏调驱增油...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油层厚度大、相带组合复杂多样、层内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利用室内岩心驱替实验方法,开展了深部液流转向剂调驱增油效果影响因素及其与油藏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向剂用量、强度以及渗透率变异系数对油藏调驱增油效果均有影响:转向剂用量越大,调驱增油效果越好;采收率增幅随转向剂强度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大,调驱增油效果越好。岩心流动实验和仪器检测分析研究表明,只有当转向剂的分子线团尺寸及其拟流动岩心孔道半径中值组成的点落在配伍性区域内时,转向剂才可以在孔隙内流动。由此认为,对于非均质油藏,在设计转向剂强度和段塞尺寸时,必须兼顾高、中、低渗透层的特点以及转向剂分子线团尺寸与储集层岩石孔隙半径中值间的匹配关系,以确保转向剂对中、低渗透层的伤害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剂 用量 强度 渗透率变异系数 分子线团尺寸 调驱增油效果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技术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成 罗召阳 刘丽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4期61-64,共4页
现代石油工业中 ,氮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它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的许多环节 ,与常规方法相比 ,其具有安全、省时、快捷、高效的特点。空气中分离氮气的 2种主要方法是冷却法和分子膜法 ,二者各具特色和优势 ,与之配套的设备液氮泵车、制氮... 现代石油工业中 ,氮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它广泛应用于油气生产的许多环节 ,与常规方法相比 ,其具有安全、省时、快捷、高效的特点。空气中分离氮气的 2种主要方法是冷却法和分子膜法 ,二者各具特色和优势 ,与之配套的设备液氮泵车、制氮装置在结构特点上也有所不同。基于氮气密度低、稳定性好、易压缩等特点 ,它在提高采收率、钻井、射孔、增产措施、修井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合吐哈油田的实际应用情况 ,评价了氮气技术的实施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氮气 采油 提高采收率 钻井 完井 增产措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于天忠 张建国 +3 位作者 叶双江 黄博 周元龙 支印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6期114-119,共6页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采用直井蒸汽吞吐开采,蒸汽波及半径小,周期产油量低,日产油水平低,产量递减快,井间剩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通过开展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研究,对水平井部署方式、吞吐注采参数及提高采收率的...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超稠油油藏原油黏度大,采用直井蒸汽吞吐开采,蒸汽波及半径小,周期产油量低,日产油水平低,产量递减快,井间剩余油得不到有效动用。通过开展超稠油水平井热采技术研究,对水平井部署方式、吞吐注采参数及提高采收率的SAGD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明确了水平井开采技术能够缓解油田开发层间、层内和平面上的三大矛盾,是一项非常有潜力、有优势的新技术。水平井吞吐及SAGD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块成功地实现了二次开发,油藏开发效果较用直井开发有较大改善。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提高区块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吞吐 部署方式 注采参数优化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南油田超深井重复酸化增注工作液 被引量:5
18
作者 舒玉华 张汝生 蒋卫东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根据储层特征、储层的敏感性、前期地层损害及重复酸化等因素,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出了适合塔里木轮南油田二井区的重复酸化增注工作液,即有机缓速酸体系。该体系既满足了深度酸化和重复酸化工作液要求,又能降低地层二次损害。通过在L... 根据储层特征、储层的敏感性、前期地层损害及重复酸化等因素,通过大量室内试验,研究出了适合塔里木轮南油田二井区的重复酸化增注工作液,即有机缓速酸体系。该体系既满足了深度酸化和重复酸化工作液要求,又能降低地层二次损害。通过在LN2-4-6和LN2-2-7井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酸化效果,表明该酸化工作液与该井区储层的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油田 超深井 重复酸化 增注 工作液 深井钻井 缓速酸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穴位注射对术后并发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祺 黄美霞 +1 位作者 闵羡蕙 李一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708-1711,171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黄芪穴位注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50例行子宫全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7)与对照组(n=73),对照组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Kegel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 目的:探讨采用黄芪穴位注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50例行子宫全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7)与对照组(n=73),对照组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Kegel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疗程结束即时、术后6、12个月SUI的发生率、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肌力改善程度差异。结果:疗程结束即时及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底肌肉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及盆底功能训练能明显减少SUI发生率,减少漏尿,改善盆底肌力;表明加用黄芪穴位注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Kegel运动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关小红 张爱军 +3 位作者 陆小溦 孙贻娟 牛志宏 冯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3例首次应用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或ICSI的患者,依据BMI分为三组。A组(n=43):BMI<18.5kg/m2;B组(n=253):18.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23例首次应用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或ICSI的患者,依据BMI分为三组。A组(n=43):BMI<18.5kg/m2;B组(n=253):18.5kg/m2≤BMI≤24.9kg/m2;C组(n=27):BMI>24.9kg/m2。比较各组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及治疗结果。结果 C组平均超促排卵天数和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用量较A、B两组明显增多(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峰值、大卵泡数量及获卵数较A、B两组明显减少(P<0.05)。三组受精率、总体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过高导致IVF或ICSI助孕过程中超促排卵天数和rFSH用量增加,hCG注射日E2峰值、大卵泡数和获卵数降低,但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卵巢反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