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0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艺术院校AAPE美育模式建构与实施理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娜 毛茂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6,共6页
针对美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艺代美”“以知代感”“以专代通”等问题,艺术院校应以美育浸润行动为契机,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美育核心素养,加快构建跨学科融合的AAPE美育模式。AAPE美育模式深度整合艺术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 针对美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艺代美”“以知代感”“以专代通”等问题,艺术院校应以美育浸润行动为契机,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美育核心素养,加快构建跨学科融合的AAPE美育模式。AAPE美育模式深度整合艺术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以审美体验为导向、以文化底蕴为基石、以艺术实践为媒介、以创新教育为引擎,旨在全面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文化理解力、艺术表达力和创新创造力等核心素养。通过构建沉浸式审美体验教育体系、实施通专融合的美育课程设计、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跨学科资源整合、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为艺术院校美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具体策略,回应了新时代美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新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艺术院校 跨学科 核心素养 AAPE美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挑战·路向: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逻辑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博 林宝霞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7,共5页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落实教育强国发展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面对数字化转型契机,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迎来了服务职能、服务机制与服务方式的现实挑战。亟须以教育全民性、教育终身性与教育共享性作为...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落实教育强国发展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面对数字化转型契机,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迎来了服务职能、服务机制与服务方式的现实挑战。亟须以教育全民性、教育终身性与教育共享性作为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逻辑起点,结合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不同类型教育与不同形式教育的建设机制,以及多元主体共享开放的服务方式,探索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实践路向,构建现代化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终身学习 教育数字化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契机、隐忧及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俊芳 白玲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从赋能维度看,数智技术驱动思政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精准化、教育叙事样态感性具象化以及教育评价反馈体系智能化,极大提升了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精度、温度和效度。然而,“技术政治互嵌”“技术资本合谋”“技术主义裹挟”以及“技术鸿沟扩大”等风险隐忧相伴而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力、思想文化价值引领力、人文关怀感召引领力以及铸魂育人目标引领力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高校应当通过夯实政治根基、规制资本逻辑、袪魅技术应用以及弥合技术鸿沟等措施以道御术,使数智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的“有效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思政引领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视角下高校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满意度调查研究
5
作者 周丽霞 程欣 +2 位作者 解军 商临萍 韩世范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98-2004,共7页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满意度,为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专业建设。方法:选取山西省6所高等院校护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各条目的满意度均超过6...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满意度,为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专业建设。方法:选取山西省6所高等院校护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各条目的满意度均超过60%,其中学生对课程中教师指导有助于了解护理学科知识前沿动态的满意度最高(75.2%),对创业课程内容与护理学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的满意度最低(62.6%)。不同性别、创业实践、亲属创业经历、高考前居住地和班级成绩的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因此,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培养兼具护理学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专业性和创新性护理人才,以适应国家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护理教育 创新创业课程 满意度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升格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误区及超越
6
作者 王义 张启明 周艺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6,共5页
本科职业教育经过激烈深入的理论争辩和务实高效的实践探索,快速实现从概念澄明向实体运行,在稳步发展的征途中越发展现其强大的吸引力。部分高职院校表露出“先上车、再修车、边走边修”急迫的升格情绪,出现因功利思想抑制理性判断的... 本科职业教育经过激烈深入的理论争辩和务实高效的实践探索,快速实现从概念澄明向实体运行,在稳步发展的征途中越发展现其强大的吸引力。部分高职院校表露出“先上车、再修车、边走边修”急迫的升格情绪,出现因功利思想抑制理性判断的政策认知误区、达标导向驱动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误区、脱职向本描绘未来愿景的发展规划误区等非理性升格行为,偏离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节奏在“稳”、动力来源于“外”的总基调。为此,在理论层面要加快由学理争辩向指导实践转向,政策层面要强化国家需求与现实条件结合,操作层面要加强类型特征与层次结构调试,风险层面要规避舆论阻抗与合格评估的双重考验等举措,推动本科职业教育稳步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技术大学 本科职业教育 学校升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7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研究
8
作者 薛冬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执行动力受阻;教学过程现实观照缺失,课堂教学亲和力不足;协同育人联结不够,体系建设联动合力有限;教学评价互动机制欠缺,课程思政整体效能弱化。据此,提出基于调查研究的教学准备、基于靶向定位的教学探索、基于提质升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策略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实践育劳”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
9
作者 吴焱军 刘艳婷 聂丽君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38-141,共4页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基于历史传统及发展战略,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办学使命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把握学科特点,统筹实践资源,构建以“四环节、三支...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基于历史传统及发展战略,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办学使命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把握学科特点,统筹实践资源,构建以“四环节、三支撑、两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育劳”模式,推动劳动教育深度融入实践育人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农业院校“实践育劳”教育体系,为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劳动教育 实践育人 实践育劳 强农兴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丽娜 杨淑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不仅预示着教育数字化的未来趋势,还对构建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梳理扩展现实技术发展脉络和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阐述高校... 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不仅预示着教育数字化的未来趋势,还对构建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梳理扩展现实技术发展脉络和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阐述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价值意蕴和应用路径。研究认为,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价值意蕴体现在:重塑教学理念,重视个性需求和全面素质;重构师生关系,促进深度对话与协作互助;创新教学内容,实现尖端技术与体育学科融合;创设教学情境,提升人机协同的学习效能;优化教学评价,助力教学方案的科学改进。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应用路径:依托扩展现实技术的优势,丰富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呈现形式;优化运动技能培育策略,实现精准指导与损伤预防;强化拟真战术情境应用,提升运动决策与战术理解;开创新型心理疗愈方案,解决学生的运动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教学 高校体育 扩展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春旭 赵国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联,表现为在目标上培养时代新人、在内容上传递主流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主体上师生协同共进。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首先,要推进课程融合,打造特色思政课堂;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育,锻造“大先生”队伍;最后,要建好校园文化,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价值 内在逻辑关联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明策 王佃娥 +2 位作者 袁泉 邱振宇 周祥成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1,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数字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其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推动教学体系变革,强化思政与“健康第一”协同育人,优化体育教学场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困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数字技术应用实...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数字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其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推动教学体系变革,强化思政与“健康第一”协同育人,优化体育教学场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困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数字技术应用实效不足,数字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路径: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增强数字技术应用实效;提升协同治理效能,创新数字化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教学改革 高校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类型化发展:历程、挑战与方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永安 张新婷 韩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15,共10页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高校既共同支撑着我国“自强卓越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共同使命,也各自承载着独特的责任。通过对三种类...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高校既共同支撑着我国“自强卓越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共同使命,也各自承载着独特的责任。通过对三种类型高校的发展历程及其类型化特征进行梳理与挖掘,发现研究型高校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综合交叉融合、国家前沿科技攻关”的典型办学特征;应用型高校具有“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学科专业一体凸显应用取向、以本科教育为主兼专硕培养”的典型办学特征;技能型高校具有“职业性与技能性并重培养、面向市场专业集群式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机制”的典型办学特征。为应对三类高校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三类高校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型高校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用型高校应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技能型高校应培养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塑造产教融合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校类型 研究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 技能型高校 高校特征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机理、向度: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变及模式创新 被引量:4
14
作者 颜佳华 高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坚持“范式自觉”,明确高校思政课由传统教学范式向智能教学范式转变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方法逻辑与思维逻辑;高校思政课智能教...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具体实现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要坚持“范式自觉”,明确高校思政课由传统教学范式向智能教学范式转变的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方法逻辑与思维逻辑;高校思政课智能教学范式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规定目标样式与遵循,并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凝聚共识与行动力;要注重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变创造的发展空间与开辟的发展方向,即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关系的变革构建教学模式核心理念,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价值拓展教学目标,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论要求升级教学程序,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创造智慧教学环境,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治理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视角下多元主体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权良媛 刘怡泠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正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也存在面向社会重大需求不足、无法解决行业产业关键需求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破除掣肘因素,获得强大的持续性和整体性动力,高校需要秉持协同育人理念,在充分考...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正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也存在面向社会重大需求不足、无法解决行业产业关键需求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破除掣肘因素,获得强大的持续性和整体性动力,高校需要秉持协同育人理念,在充分考虑创新过程高度动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交互关系的基础上,引入多元主体,优化组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类资源,以求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多元主体为切入点,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对人才培养必须实施协同育人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的多元主体及其要素、多元主体影响人才培养的具体效果和复杂路径进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人才 协同育人 多元主体 复杂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
16
作者 韩莹倩 朱河水 +2 位作者 焦显芹 潘佳佳 钟凯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169-173,共5页
“新农科”是基于新时代“三农”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我国“农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农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乡村战略所需要的新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三农”人才队伍的重大使命。课程教学改革是实现新的人... “新农科”是基于新时代“三农”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我国“农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农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乡村战略所需要的新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三农”人才队伍的重大使命。课程教学改革是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是高等农业院校实现“新农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生物化学》是涉农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基础课。该文结合“新农科”的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了《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总结了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生物化学 高等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焕喆 邱珍 郎明朗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共通点、独特作用和实践路径。交融共通点: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独特作用:身心并重,奠定全...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共通点、独特作用和实践路径。交融共通点: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独特作用:身心并重,奠定全面发展基础;逆境磨砺,强化个人意志品质;团队合作,促进社交技能提升;文化传承,激发民族自豪感。实践路径: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以中华体育精神引领思政教育新范式;逆境教育的强化与实施,利用体育赛事平台磨炼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培育,凸显体育社团的社会化教育功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独特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中华体育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化工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为例
18
作者 任艳娇 范辉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6,共12页
产教融合是促进产业和教育有效对接,实现教育和产业有机结合的重大举措。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立足宁夏及周边地区发展需求,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在专业基础建设、学... 产教融合是促进产业和教育有效对接,实现教育和产业有机结合的重大举措。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立足宁夏及周边地区发展需求,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在专业基础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不断探索与完善产教融合新模式,培养行业发展亟需的自主创新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化工 产教融合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性与社会性交融: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启示
19
作者 倪颖 余秀兰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0,共6页
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新生研讨课,对于大学生本科四年的发展有着奠基作用。南卡罗来纳大学新生研讨课从理念目标、组织实践到影响成效都体现着“学术性与社会性交融”的特色,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功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经久不衰... 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新生研讨课,对于大学生本科四年的发展有着奠基作用。南卡罗来纳大学新生研讨课从理念目标、组织实践到影响成效都体现着“学术性与社会性交融”的特色,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功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经久不衰的课程范式为我国新生教育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在顶层设计上要考虑促进新生学习与发展功能定位相结合,在内容形式上要注重适应引导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组织上要强调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等多样化教育主体支持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教育 南卡罗来纳大学 新生研讨课 学术性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赜
20
作者 陈建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与动力。提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主体性”“崇高性”和“普遍性”价值意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涵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维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