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其焦虑症状化解策略研究
1
作者 王海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围绕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内涵,探讨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其焦虑症状的影响关系,为化解在校大学生焦虑症状提供策略建议。方法:基于健康素养测量(AAHLS)汉化量表,聚焦使用书面健康信息的能力、与健康照护者沟通的能力、健康信息评价... 目的:围绕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内涵,探讨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其焦虑症状的影响关系,为化解在校大学生焦虑症状提供策略建议。方法:基于健康素养测量(AAHLS)汉化量表,聚焦使用书面健康信息的能力、与健康照护者沟通的能力、健康信息评价和应用能力三个维度,分析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对其焦虑症状的影响关系。结果:获取专业健康知识的能力、与教师、同学、学校医务室工作者沟通的能力以及拥有辨别有效信息且作出决策的能力,均对在校大学生焦虑症状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结论: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在校大学生健康信息的使用能力、与健康照护者的沟通能力和健康信息评价应用能力均需要引导和强化。为此提出加强健康沟通教育、注重信息素养培训、推进健康行动计划等策略建议,以期提升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化解在校大学校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焦虑 在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素养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王霆 易明 李世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0,共13页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性力量,兼具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由此引发的劳动力市场深刻变革对大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关联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素养是个体适...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性力量,兼具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由此引发的劳动力市场深刻变革对大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关联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素养是个体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发展和在与人工智能协作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有关人工智能的知识态度、使用技能、扩展应用、安全伦理等素质的集合。人工智能素养通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以推动劳动力供需结构匹配、提升就业搜寻能力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增强劳动力供给质量、提升社会资本水平以优化职业发展路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途径,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要从开设专门人工智能素养课程以奠定素养基础、将人工智能素养融入思政课以引导就业价值观、融入专业课以提升人工智能就业能力、搭建校企合作框架以提升就业实践能力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素养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大学生 高质量就业 就业能力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合数字鸿沟:高职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的纵向实证研究
3
作者 吴学仕 李若琳 +1 位作者 刘刊诺 栾菁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6,共10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个人适应未来社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更是高职生掌握先进技术、实现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已有研究探讨了各种情境中的人工智能素养,但专门针对高职生数字鸿沟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个人适应未来社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更是高职生掌握先进技术、实现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已有研究探讨了各种情境中的人工智能素养,但专门针对高职生数字鸿沟对人工智能素养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两次追踪数据调查高职生数字鸿沟对人工智能素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0时,高职生数字鸿沟显著负向影响人工智能素养,而在t1时,高职生数字鸿沟对人工智能素养不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与t0时相比,t1时高职生数字鸿沟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而与t0时相比,t1时高职生人工智能素养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变化。基于此,提出高职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路径,包括:强化数字资源应用;设计适配性课程;均衡职教差异;实践导向教学;师资数字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数字鸿沟 人工智能素养 结构方程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营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迪 姚睿颖 +2 位作者 武李果 任金威 柳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4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一、大二年级的部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营养素养水平。采用多因...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4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一、大二年级的部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营养素养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营养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共纳入888名大学生,其总体的营养素养水平为6.3%,知识与理念、选择食物、制作食物、摄入食物4个维度的营养素养水平分别为84.7%、15.0%、15.3%、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女生为参照,男生的营养素养水平较低,OR值为0.137(95%CI:0.062~0.305);以肥胖为参照,BMI分组为消瘦的大学生营养素养水平较低,OR值为0.240(95%CI:0.090~0.645)。结论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较低,性别、BMI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未来相关部门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应适度关注男性、消瘦的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大学生 营养素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毋俊龙 张艳 +4 位作者 戎毅壬 巫丽 奚双彤 吴柯檬 刘幸亿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1,共8页
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电子健康素养状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电子健康素养问卷对河南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线上和线下结合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河南省4... 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电子健康素养状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电子健康素养问卷对河南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线上和线下结合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15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92份,有效率94.7%,女生为907人(83.1%),大一547人(50.1%)、大二309人(28.3%)、大三及以上236人(21.6%),医学生860人(78.8%)、非医学生232人(21.2%)。电子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41.31±6.43)分,具备率为16.6%。多因素分析显示:户籍(95%CI:-1.939~-0.160)、对自己健康的关注程度(95%CI:1.175~2.684)、学习成绩(95%CI:-0.054~0.940)等是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其影响因素较多,亟须提高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电子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数字素养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全国29,425名学生的样本数据 被引量:7
6
作者 梁钦 吴涵 +1 位作者 沙星雨 陆程程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8,85,共7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已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参与全球竞争以及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核心要素。研究基于全球数字素养框架(Digital Literacy Global Framework,DLGF)开发了数字素养问卷,面向全国616所不同层次的本专科高校...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已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参与全球竞争以及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核心要素。研究基于全球数字素养框架(Digital Literacy Global Framework,DLGF)开发了数字素养问卷,面向全国616所不同层次的本专科高校开展调查,共涵盖29,425名不同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的学生。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较为良好,但在“数字内容创建”与“职业相关能力”等能力域方面相对较弱。同时,不同学历、专业及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群体的数字素养总得分差异显著,且在不同能力域内优势学生群体的构成亦有所不同。进一步探究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则发现“家庭资本”和“院校支持”对学生的数字素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数字素养 高等教育 数字素养框架 院校支持 家庭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茧房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文卿 宋宪萍 曹宇驰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探究算法时代如何打破信息茧房,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对不同教育背景的30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系统探究信息茧房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当大学生困... 探究算法时代如何打破信息茧房,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对不同教育背景的30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系统探究信息茧房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当大学生困于信息茧房之中时,其信息素养的各个维度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信息茧房通过信息技术这一载体,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产生直接影响;被信息技术“装备”的信息茧房经由信息驱动力这一中介,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产生间接影响,在此过程中,主体内驱力和信息情境分别通过改变个体动机强度和环境感知强度,进一步调节信息茧房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政府、社会、高校等主体应通过多种举措帮助大学生在信息知识层面下拓展信息视野、在信息意识层面下锐化信息敏感度、在信息能力层面下优化数字技能、在信息道德层面下规范信息行为,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茧房 大学生 信息素养 影响机制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异化与重构——基于全国6万余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梁钦 杨慧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助力网络强国战略、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的关键路径。数智时代技术赋能教育转型发展的同时,也隐含了技术囹圄,使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呈现出明显的异化特征:信息甄别能力暗藏数字韧性迷失风险,... 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助力网络强国战略、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的关键路径。数智时代技术赋能教育转型发展的同时,也隐含了技术囹圄,使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呈现出明显的异化特征:信息甄别能力暗藏数字韧性迷失风险,技术驾驭能力背离数字土著身份愿景,社会参与习惯钳制数字公民资源禀赋。根据对全国6万余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深度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异化现象,揭示了其在网络环境、网络技术和教育队伍等维度上的困境。基于此,从更新育人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升级育人载体、涵养育人队伍等方面提出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对策,以期建构一种基于技术与人文并重的数字情感文明,使大学生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文明素养 异化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现实样态与提升路径——基于3276名高职学生的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尉新悦 马欣悦 马建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70,共11页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高职学生的必备技能。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提高学生数字素养是应然要求。对4省8所3276名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显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素养各维度表现存在显著差...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高职学生的必备技能。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提高学生数字素养是应然要求。对4省8所3276名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显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素养各维度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差异显著;个人特质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影响显著,其中元认知影响程度最大。要提升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职业院校必须做好数字人才培养规划,形成数字嵌融型专业课程模式,构建数字辅助型专业教学模式,促进家校企多主体协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数字素养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发展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锐 梁瑜倩 +1 位作者 杜盼盼 吴荩萱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6,共12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鸿沟已成为数字鸿沟的时代延续和主要表征,深刻影响教育公平,然而少有研究关注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的差异。基于对9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熟练度、沟通... 生成式人工智能鸿沟已成为数字鸿沟的时代延续和主要表征,深刻影响教育公平,然而少有研究关注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的差异。基于对9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熟练度、沟通能力、批判性评估、创造性应用和道德能力发展水平,显著高于非“双一流”高校学生;部分非“双一流”高校学生能主动缩小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差距;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跨学科学习动机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显著正向影响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跨学科学习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生的素养发展贡献更为突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对“双一流”高校学生素养提升的边际效益更高。因此,本研究建议以人为本架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培育机制,构筑系统化均衡发展生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引导机制,建立立体化技术亲和模式;升级跨学科学习动机和能力交叉机制,深化一体化伦理技术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素养 数字鸿沟 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 跨学科学习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探索与建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智慧 李伟 王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257,共8页
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智能化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系统碎片化、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聚焦于用户、资源管理和业务视角,深入分析智能化改革的需求,进而提出一个以数据驱动的“1+N+X”多层... 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智能化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系统碎片化、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聚焦于用户、资源管理和业务视角,深入分析智能化改革的需求,进而提出一个以数据驱动的“1+N+X”多层次系统架构,借助物联网、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搭建了高效可扩展的算力网络,构建了协同、先进的综合性多维度智能化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智能化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智能化 物联网 算力网络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复学大学生全面素养培育体系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毛钧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214-216,共3页
我国大学生服兵役已逐渐常态化,退役复学大学生指的是应征入伍后,完成一定期限的军事服役后,选择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的学生。如何提升退役复学大学生全面素养是高校教育的关键。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退役复学大学全面素养现状,... 我国大学生服兵役已逐渐常态化,退役复学大学生指的是应征入伍后,完成一定期限的军事服役后,选择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的学生。如何提升退役复学大学生全面素养是高校教育的关键。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退役复学大学全面素养现状,从政府引导、部队协助、学校引导等方面构建全面素养培育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对全面素养培育途径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提高退役复学大学生全面素养,助力退役复学大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复学大学生 全面素养 培育体系 实践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关联性研究
13
作者 梁慧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59-62,共4页
该研究旨在揭示涉农职业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为教育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为样本,系统评估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现状。结果表明,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正相... 该研究旨在揭示涉农职业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为教育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为样本,系统评估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现状。结果表明,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正相关,学生在信息意识上表现良好,但信息能力有待提升,创新行为能力中等,表明有创新潜力但实践能力不足。研究结果为涉农职业本科教育提供通过强化信息素养教育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新视角,强调教育实践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职业本科院校 信息素养 创新能力 关联性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类职业本科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14
作者 汤狄华 项俊华 +1 位作者 裴蓓 杨悦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人才乃兴邦富国之本,亦为乡村振兴之关键。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高校人才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农类职业本科大学生,更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人才乃兴邦富国之本,亦为乡村振兴之关键。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高校人才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农类职业本科大学生,更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但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育中,农类职业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实践资源、师资队伍及评价体系等方面仍存不足,学校应设计相应的教育工作路径,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服务区域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类职业本科院校 大学生 核心素养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融合背景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与路径 被引量:44
15
作者 徐国兴 孔新宇 管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推进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必要举措,是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题。数字素养是包含知识、技能、特质、态度、伦理等要素的数字能力体系。该文从大学生群体出发,构建了数字素养陀螺模型,涵盖了多元知识、实践... 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推进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的必要举措,是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议题。数字素养是包含知识、技能、特质、态度、伦理等要素的数字能力体系。该文从大学生群体出发,构建了数字素养陀螺模型,涵盖了多元知识、实践技能、个性特质、态度动机和道德伦理五个维度。基于此,立足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丰富数字资源供给,编制多元知识专业教材;强化数字培训力度,提升实践技能研习成效;加强个性特质培养,搭建虚实融合学习场景;重视数字意识培植,激活强化主体态度动机;拓展数字伦理边界,架构数字道德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数字素养 培育 模型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与培养路径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杨晓宏 孟宝兴 王丹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9,共7页
《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为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开展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培养路径设计,能够为推动师范生数字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持。研究对标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参照师范生核... 《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为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面向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开展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培养路径设计,能够为推动师范生数字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持。研究对标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参照师范生核心素养相关标准,运用内容分析和对比分析法,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28个三级维度的师范生数字素养框架。在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推动师范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筑牢培养底座;构建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主辅并行的培养体系;组建“校内教师+校际教师”两个共同体支撑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实践资源”两个资源库;形成“混合必修+网络选修”两种课程模式;建立师范生数字素养智能测评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数字素养 框架构建 培养路径 教师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粹主义话语表达对大学生负性社会心态的影响——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国鹏 贾亦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近些年在网络上兴起的民粹主义及其话语表达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越来越大。依据社会比较理论和网络民粹主义形成与传播的话语策略,以7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络民粹主义话语表达影响大学生负性社会心态的作用... 近些年在网络上兴起的民粹主义及其话语表达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越来越大。依据社会比较理论和网络民粹主义形成与传播的话语策略,以7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络民粹主义话语表达影响大学生负性社会心态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民粹主义话语表达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负性社会心态;上行社会比较在网络民粹主义话语表达对大学生负性社会心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使用强度调节了网络民粹主义话语表达—上行社会比较—大学生负性社会心态中介机制的后半路径,较低的网络使用强度会增强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负性社会心态的影响,更高的网络使用强度会缓冲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负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民粹主义 话语表达 上行社会比较 负性社会心态 网络使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晨博 赵雪莲 +2 位作者 赵桂芬 魏麟 车世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CSSTNF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拟定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429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845人进行...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CSSTNF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拟定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429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845人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62人2周后重测;另外选取593人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以受骗易感性量表(VFS)作为效标工具。结果:CSSTNFQ共25个条目,分为网络使用习惯、网络信任倾向、信息加工方式、防诈知识储备、需求偏好和自我控制6个因子,可解释60.33%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6因子结构拟合良好(χ2/df=3.42,GFI=0.92,CFI=0.93,IFI=0.93,TLI=0.92,RMSEA=0.05,SRMR=0.05);效标效度检验显示,CSSTNFQ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VFS总分均正相关(ICC=0.12~0.62,均P<0.01)。CSSTNFQ总问卷与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3~0.88,重测信度(ICC)为0.77~0.93。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受骗易感性 大学生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童玉 刘晓冉 +6 位作者 张雪雁 高垚 李刘荣一 王晓棠 吕怡婷 王方琴 李文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素养两者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以及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青岛农业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的2116... 目的:调查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素养两者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以及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青岛农业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的211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量表和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各维度得分:主观规范为(48.20±9.10)分,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为(33.72±6.82)分,健康风险感知为(27.40±5.56)分,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为(15.42±3.53)分,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为(9.26±2.43)分。相关分析显示,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健康风险感知、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基本保健素养、疾病预防控制素养及健康素养总分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观规范、健康信息搜寻媒介质量感知、健康风险感知、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意向为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教育管理者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从而提升其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追踪视域下的融媒体信息推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宇璇 孙秉珍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7,共7页
作为网络用户中最为年轻活跃的群体,“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其呈现出的特征规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结合“00后”大学生网络用户的信息浏览习惯偏好的内在联系,构建融媒体信息智能混合推送模型。在不同的时间段,从海量的网络资... 作为网络用户中最为年轻活跃的群体,“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其呈现出的特征规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结合“00后”大学生网络用户的信息浏览习惯偏好的内在联系,构建融媒体信息智能混合推送模型。在不同的时间段,从海量的网络资讯中有效筛选出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信息集合,通过分析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准则层次,提取出信息的内在关联程度,来提取出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最为关注的网络信息资讯种类,从而设计出大学生个性化偏好的融媒体网络信息推送模型。通过实证数据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追踪视域下的融媒体信息推送模型能够很好地针对大数据进行详细的区分计算和分类筛选,可以作为网络监管部门获取、判断和筛选信息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行为追踪 融媒体 网络信息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