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困局的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9
1
作者 葛新斌 尹姣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2,159-160,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又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不公平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合理的分省高考招生政策、浓重的地方保护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又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不公平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合理的分省高考招生政策、浓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解除教育与户籍挂钩,关键在于改革分省高考制度,而建立科学有效的改革机制则为其提供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 分省定额 异地高考 地方保护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绘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的调研和访谈资料,结合计量模型和个案分析,结果发现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个数增加对流动儿童继续选择读书有负面影响,其中女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在无证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选择回家继续读书和工作的概率,大于有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应建立对流动女童的教育资助,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协调配合,提高流动儿童高中入学率;各地政府应当立足各地的实际,在探索中逐步推进流动儿童异地高考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初中后教育 教育意愿 学校选择 异地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异地高考政策的议程设置机制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4,共5页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对异地高考政策的源流发展、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发现:户籍制度的规制和"两为主"政策的执行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政策建议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对异地高考政策的源流发展、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发现:户籍制度的规制和"两为主"政策的执行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政策建议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民生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在"15位知名学者上书事件"的催化下,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实现汇合,从而实现了异地高考政策的议程设置和政策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高考政策 政策议程 政策分析 多源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高考的博弈论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玉龙 王波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针对北京、上海两地区当地群体与随迁子女群体之间就异地高考问题的激烈争论,建立了异地高考两大对立群体之间的静态博弈模型,解释了随迁子女群体希望在当地参加高考,而北京、上海本地群体坚决反对的原因.又通过建立教育部与北上广等地... 针对北京、上海两地区当地群体与随迁子女群体之间就异地高考问题的激烈争论,建立了异地高考两大对立群体之间的静态博弈模型,解释了随迁子女群体希望在当地参加高考,而北京、上海本地群体坚决反对的原因.又通过建立教育部与北上广等地当地政府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指出教育部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博弈是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从而为学者们从定量的角度提出解决异地高考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另外,从教育部、当地政府、考生和家长这3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高考 博弈论模型 帕累托最优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