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4
1
作者 廖崇惠 李健雄 黄海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9-555,共7页
以鼎湖山为代表,研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首先比较了几种多样性测度的效果,由于Gower系数和作者1990年提出的DG指数都是基于各物种在群落中都有同等独立性,宜在不同群落间进行同种类比较的假设,因... 以鼎湖山为代表,研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首先比较了几种多样性测度的效果,由于Gower系数和作者1990年提出的DG指数都是基于各物种在群落中都有同等独立性,宜在不同群落间进行同种类比较的假设,因而对于复杂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测度可以获得比较贴切的结果。但DG指数可以为多个群落同时比较,计算也简单。其次比较了中亚热带的资料,表明南亚热带土壤动物具有的多样性和更多的热带成分,两地区的群落组成有巨大的差异。最后比较了森林在受不同程度保护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表明保护越好,群落的多样性越大,但在顶极的森林群落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也会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物 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2 位作者 吴伟光 黄敏 宁可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8-943,共6页
森林碳汇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经营主体日趋多样化,研究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探讨造成碳汇供给差异背后的诱导因素并挖掘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为推动森林碳汇经营形成稳定的碳供给,合... 森林碳汇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后,森林经营主体日趋多样化,研究经营主体碳汇供给差异,探讨造成碳汇供给差异背后的诱导因素并挖掘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将为推动森林碳汇经营形成稳定的碳供给,合理配置稀缺的要素资源,缓解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政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经营主体的碳汇供给研究状况,明确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主要包括国内碳汇市场未形成;现有模型在本研究中不适用,长时间序列数据不足等。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和解决思路,认为以"非京都市场"框架下考察森林碳汇供给更可行;需要根据碳汇营林实践修正相关模型和数据以及结合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森林经营主体碳汇供给的诱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森林经营主体 碳汇 碳汇供给 南方集体林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社会性视角下的西部地区集体林产权改革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姚星期 温亚利 李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18,共5页
为探索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路,根据产权制度具有社会性的原理,通过对比分析法发现,与南方集体林区比,西部集体林区生态地位更重要,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能力却较低,其林改中相关方的利益需求及成... 为探索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路,根据产权制度具有社会性的原理,通过对比分析法发现,与南方集体林区比,西部集体林区生态地位更重要,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能力却较低,其林改中相关方的利益需求及成本-收益格局也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以生态得改善、资源得增长、农民得利益为目标的西部集体林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 改革 西部地区 区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分析——基于13个省(区)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 被引量:28
4
作者 廖文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140,共10页
以13个省(区)1995—2011年林业产值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具... 以13个省(区)1995—2011年林业产值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优势,但林业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素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具有区域竞争力优势,林业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区域竞争力优势;与南方集体林区整体水平相比,江苏、广东、安徽和广西4个省(区)的林业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和广东5省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较高,其中,又以前3个省(区)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优势最为明显,江苏、安徽、广东和广西4个省(区)的林业产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南方集体林区13个省(区)林业产业发展类型区分为4类,即优势类型区、后发优势类型区、优势待提升类型区和优势滞后类型区,针对不同类型区的特点,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林业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动态偏离 -份额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历史变迁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正 高岚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阐述了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历史变迁的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指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制度创新,依然存在的缺陷。最后给出了深化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林地产权 家庭联产经营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南方林区发展林业产业需要妥善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鹏 夏灵芝 邓金龙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南方集体林区,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好影响林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十二个方面。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林业产业发展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式缆索起重集材机集材作业工艺研究
7
作者 刁海林 蔡道雄 +2 位作者 贾宏炎 白灵海 唐继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基于从欧洲最新引进的自行式缆索起重集材机(KOLLER-K303H)及集材作业技术,"陡坡山地森林择伐作业技术及其设备引进"项目组对森林采运的缆索集材作业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高森林集材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减轻集材作业过... 基于从欧洲最新引进的自行式缆索起重集材机(KOLLER-K303H)及集材作业技术,"陡坡山地森林择伐作业技术及其设备引进"项目组对森林采运的缆索集材作业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提高森林集材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减轻集材作业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并消化吸收和完善所引进的集材作业技术,为其推广应用做准备。根据引进设备的机构功能特点,本研究详叙了"塔架上置式"和"塔架下置式"集材作业工艺技术,及探讨了"正反坡同步集材"和"超范围集材"的集材技术。伐区实地的集材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探讨的集材作业工艺效率高,能较好地适应中国南方林区复杂地形集材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式缆索起重集材机 集材作业工艺 中国南方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落实南方集体林区重点产材县木材收购政策的思考
8
作者 陈永富 林夏珍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浙江省2个重点产材县(市)遂昌县和临安市为基点,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重点产材县木材收购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的原因。认为主要是林业收益分配不合理,配套的林政管理措施没有跟上,木材公司经营机制不完善。提出改革现行木材收购体制... 以浙江省2个重点产材县(市)遂昌县和临安市为基点,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重点产材县木材收购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的原因。认为主要是林业收益分配不合理,配套的林政管理措施没有跟上,木材公司经营机制不完善。提出改革现行木材收购体制,调整林业税费,加强林政管理,转换木材公司经营机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集体林区 产材县 木材收购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灌草治理年限对红壤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毛兰花 查轩 +4 位作者 黄少燕 刘根华 白永会 张婧 姚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以退化红壤区4个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混交治理措施的马尾松林地和未被治理的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治理措施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81~28.1... 以退化红壤区4个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混交治理措施的马尾松林地和未被治理的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治理年限的乔灌草治理措施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81~28.10g/kg,0.18~1.15g/kg,0.03~0.18g/kg,均随治理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增速规律为先快后慢;土壤全K含量变化范围为0.92~4.65g/kg,治理13年后全K含量最高在40—60cm土层,增速规律为先慢后快。(2)土壤养分与治理年限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与治理年限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P含量与治理年限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K含量与治理年限没有相关性。研究认为,乔灌草混交治理措施下的马尾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与治理年限具有相关性,可为生态治理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年限 马尾松林地 土壤养分 南方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样点的南方丘陵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制图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佳萍 张黎明 +2 位作者 邱龙霞 邢世和 马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0-301,共12页
绘制耕地表层土壤有效磷空间分布图对精准农业管理和土壤环境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土壤磷数字制图研究大多面向充足土壤样点的平坦地区,基于稀疏样点的南方丘陵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制图效果尚不清楚。本文以典型南方丘陵地区福建省建... 绘制耕地表层土壤有效磷空间分布图对精准农业管理和土壤环境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土壤磷数字制图研究大多面向充足土壤样点的平坦地区,基于稀疏样点的南方丘陵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制图效果尚不清楚。本文以典型南方丘陵地区福建省建瓯市为研究对象,基于96个稀疏土壤实测样点,利用空间分辨率为10 m的Sentinel-2遥感影像获取的遥感变量,联合气象变量和地形变量建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预测建瓯市耕地表层土壤(0~20 cm)有效磷含量,并对比5种不同环境变量组合下的RF模型精度。结果表明,加入遥感变量后,地形、气象和pH组合的RF模型预测有效磷含量的精度显著提升[决定系数(R;)从0.36提升至0.59],联合全部变量(遥感、地形、气象和土壤pH)的RF模型预测精度最佳。遥感变量、气象变量、地形变量和土壤pH分别可以解释土壤有效磷含量的22.87%、30.64%、30.38%和16.11%,其中年均温、pH、地形湿度指数和高程是影响南方丘陵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磷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因此,利用遥感、气象、地形和土壤pH组合的RF模型是样点数量有限情况下预测南方丘陵地区县市域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地区 土壤有效磷 遥感变量 环境变量 随机森林 数字土壤制图 Sentinel-2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LiDAR特征变量的南方集体林区蓄积量估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志 陈振雄 +2 位作者 马开森 刘紫薇 顾兴贵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7-165,共9页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成果数据,采用逐步回归选择机载激光雷达特征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南方集体林区桉树、杉木和天然阔叶林样地的蓄积量。结果表明:1)桉树和杉木样地的逐步回归...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成果数据,采用逐步回归选择机载激光雷达特征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南方集体林区桉树、杉木和天然阔叶林样地的蓄积量。结果表明:1)桉树和杉木样地的逐步回归特征变量多为高度和强度变量,而天然阔叶林样地则是间隙率、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综合变量;2)桉树和天然阔叶林样地,随机森林模型的蓄积量估测精度(桉树R^(2)=0.97,RMSE=12.60m^(3)/hm^(2);天然阔叶林:R^(2)=0.90,RMSE=18.45m^(3)/hm^(2))高于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而杉木样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得到了最优的蓄积量估测结果(R^(2)=0.91,RMSE=24.30m^(3)/hm^(2));3)在3种模型估测精度中,人工桉树和杉木样地均优于天然阔叶林样地。可见,高密度的激光雷达点云可以获取更优的特征变量,针对复杂的样地条件需要灵活选择估测模型实现蓄积量调查,以便为林草部门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集体林区 无人机雷达 回归模型 随机森林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区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柴鹏 董静 +1 位作者 刘佳 丁翼星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2年第1期1-5,33,共6页
我国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林下水土流失区的识别对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长汀县濯田镇某一区域作为研究区,基于超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法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类,采用深度卷积网... 我国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林下水土流失区的识别对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长汀县濯田镇某一区域作为研究区,基于超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法对影像数据进行分类,采用深度卷积网络方法精细提取出裸地,再结合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离散度提取出林下水土流失区。该方法充分挖掘超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信息,将林下水土流失区区别于裸土和普通植被,有效提取出林下水土流失区,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水土流失 无人机影像 遥感 南方红壤区 超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地区森林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政策建议——以崇义县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瑞琛 胡小康 +10 位作者 叶天一 郝泽周 王义平 曾美华 方传奇 李正昀 杨杰 李嘉睿 陈发华 李乐 裴男才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在维持地球生命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聚焦赣南地区的森林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以江西赣州市崇义县杰坝乡和赣南树木园为例,从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人文生... 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在维持地球生命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聚焦赣南地区的森林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实践,以江西赣州市崇义县杰坝乡和赣南树木园为例,从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人文生态资源依托型乡村和加快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修复等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方向,针对“双碳”背景下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促进乡村振兴重点提炼出4个可能的实现路径:(1)发展森林碳汇经济,提高森林碳储量和碳利用效率;(2)发掘特色农产品,搭建特色品牌产业链;(3)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促进具有赣南特色的乡村振兴工作;(4)搭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低山丘陵区 乡村振兴战略 赣南红色老区 森林资源 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
14
作者 吴静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25-330,共6页
通过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基本态势的分析,指出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带有综合的结果。在探讨新起点的经济发展时,以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确... 通过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基本态势的分析,指出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带有综合的结果。在探讨新起点的经济发展时,以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确立林业为林区建设的基础产业,以工业化提高林区产业结构层次,以城镇化改善林区城乡结构,是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生态经济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