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ability for mined-out area in multi-field coupling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周全 谢承煜 +3 位作者 周吉明 贾楠 刘晓明 徐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69-675,共7页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real boundary and blast hole controlling boundary of irregular mined-out area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There were errors in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ability for goaf, if it was analyze...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real boundary and blast hole controlling boundary of irregular mined-out area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There were errors in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ability for goaf, if it was analyzed as regular 3D mined-out area and the influence of coupling stress-seepage-disturbance was not considered adequately. Taking a lead zinc mine as the background, the model was built by the coupling of Surpac and Midas-Gts based on the goaf model precisely measured by CMS.According to seepage stress fundamental equations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continuum mechanical and the theory about equivalent load of dynamic disturbance in deep-hole blasting, the stability of mined-out area under multi-field coupling of stress-seepage-dynamic disturbance was numer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more consistent betwee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the real model of irregular 3D shape goaf and the real situation, which could faithfully reappear the change rule of stress–strain about the surrounding rock under synthetic action of blasting dynamic loading and the seepage pressure. The mined-out area multi-field coupling formed by blasting excavation is stable.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MS,Surpac and Midas-Gts, and fully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ulti-field coupling, th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way could be provided for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ability for mined-out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d-out area measured actually multi-field coupling stress-seepage-disturbance stability for mined-out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influence of excavation and blasting vibration on stability of mined-out area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国元 闫长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77-583,共7页
Dynamic analysis steps and general flow of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 dimensions(FLAC3D) were discusse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influence of excavation and blasting vibration on stability of mined-out... Dynamic analysis steps and general flow of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 dimensions(FLAC3D) were discusse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influence of excavation and blasting vibration on stability of mined-out area was carried out with FLAC3D. The whole analytical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two steps, including the static analysis and the dynamic analysis which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 of excavation process and blasting vibr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ape of right upper boundary is extremely irregular after excavation, and stress concentration occurs at many places and higher tensile stress appears.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is higher tha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mass, and surrounding rock of right roof will be damaged with tension fracture.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is 4.75 mm after excavation. However,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ncreases to 5.47 mm after the blasting dynamic load is applied. And the covering area of plastic zones expands obviously, especially at the foot of right upper slop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in basic accordance with the observed results on the whole. Damage and disturbance on surrounding rock to some degree are caused by excavation, while blasting dynamic load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occurrence of dynamic instability and destruction further. So the effective supporting and vibration reduc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during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d-out area excavation process blasting vibration 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南矿区岩溶塌陷分布特征及成因模式
3
作者 许光泉 李浩 +2 位作者 杨婷婷 张海涛 贺彪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7,共12页
安徽淮南矿区岩溶塌陷给闭坑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建设带来潜在风险,也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文章以该区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采用岩溶野外地质调查、统计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凤台、孔集、土坝孜、李郢孜和舜耕山一带... 安徽淮南矿区岩溶塌陷给闭坑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建设带来潜在风险,也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文章以该区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采用岩溶野外地质调查、统计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凤台、孔集、土坝孜、李郢孜和舜耕山一带岩溶塌陷分布特征,剖析了不同类型岩溶塌陷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岩溶塌陷受地层产状、岩性、构造及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影响,主要沿地层走向、断层带以及煤矿开采地带分布,发育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寒武系下统和石炭系等地层;岩溶塌陷是多期构造地质和岩溶地下水流共同作用结果;在碳酸盐岩松散层浅埋覆盖区,通过大气降水垂向入渗、地表径流以及露头区地下水侧向侵蚀,并受地层产状控制及疏干排水等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急倾斜地层、缓倾斜地层和倒转地层条件下三种形态的浅埋型岩溶塌陷模式以及因城市建设导致荷载增加所形成的重力荷载致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与奥陶系 岩溶塌陷 控制因素 塌陷模式 淮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方法的汶川震损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
4
作者 丁嘉伟 王协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1,共10页
崩塌、滑坡等形成的松散物质常为山洪灾害提供重要泥沙物源。汶川“5·12”地震灾区存在大量不稳定边坡与潜在的滑坡、崩塌风险区。构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于该区域复合山洪灾害的早期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形、地质... 崩塌、滑坡等形成的松散物质常为山洪灾害提供重要泥沙物源。汶川“5·12”地震灾区存在大量不稳定边坡与潜在的滑坡、崩塌风险区。构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于该区域复合山洪灾害的早期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形、地质及气象水文等方面筛选出10个评价因子,应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两种先进的集成学习算法和逻辑回归、随机森林两种常见算法分别构建汶川县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等定量指标对比各模型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分类评价指标,两种集成学习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拥有更高的分类预测能力;分类准确率方面,XGBoost模型(0.903)与LightGBM模型(0.903)优于随机森林模型(0.900)与逻辑回归模型(0.864);精确率方面,LightGBM模型(0.887)略优于XGBoost模型(0.882),优于随机森林模型(0.872)与逻辑回归模型(0.802);根据不同模型ROC曲线下面积计算结果,XGBoost模型(0.904)与LightGBM模型(0.904)具有近乎同等的分类性能,略优于随机森林模型(0.902),逻辑回归模型最差(0.869);对易发性图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两种集成学习模型的易发性分区结果与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模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对各分区崩滑点密集程度的计算,两种集成学习模型的结果较为可靠,LightGBM模型在识别和预测崩滑高易发区域方面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震损区 滑坡 崩塌 山洪灾害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下伏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管少杰 吕进国 +1 位作者 王康 张砚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研究露天矿下伏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东露天矿首采区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虑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带和断裂带(“两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空区... 为研究露天矿下伏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东露天矿首采区北端帮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虑采空区上覆岩层垮落带和断裂带(“两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采空区距坡脚不同水平距离时采空区覆岩及边坡位移变化规律和边坡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①随着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的减小,垮落带高度逐渐增大,断裂带逐渐显现,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逐渐扩展至边坡坡面,当坡面出现小范围裂缝时,边坡处于失稳状态。②随着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的减小,采空区上覆岩层出现垂直位移集中区并逐渐向上扩展,直至与边坡坡面贯通;水平位移集中区有向上部扩展的趋势,当上覆岩层的水平位移集中区与边坡的水平位移集中区贯通时,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③边坡坡面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均随着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大。④采空区距坡脚水平距离越大,边坡稳定性系数越大,边坡越不易发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稳定性 下伏采空区 边坡坡角 垮落带 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桥墩选型及隔震技术研究
6
作者 何畅 徐略勤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6,共8页
为选取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合适的桥墩类型,提升该类桥梁抗震性能,以西香高速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不同跨径和墩高下双柱空心墩、双柱圆墩、独柱空心墩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并总结适用于该类桥梁的隔震技术。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跨... 为选取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合适的桥墩类型,提升该类桥梁抗震性能,以西香高速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不同跨径和墩高下双柱空心墩、双柱圆墩、独柱空心墩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并总结适用于该类桥梁的隔震技术。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跨径、墩高的简支梁桥,总体上双柱圆墩桥梁的自振周期最长,双柱空心墩和独柱空心墩桥梁的自振周期接近;综合考虑横桥向及顺桥向抗弯能需比,独柱空心墩和双柱圆墩较双柱空心墩桥梁抗震性能更优;在U形和V形山谷中,最大墩高为60 m的简支梁桥更宜选择独柱空心墩方案;铅芯橡胶支座配合顺桥向防落梁装置及横桥向蝶形软钢限位挡块等隔震技术能有效提升高烈度山区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高烈度山区 桥墩 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 防落梁装置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长矿区采空塌陷注浆技术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赵文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4-78,共5页
由于彬长矿区早期部分煤矿不规范和大规模开采,导致当地的耕地裂缝、塌陷,房屋损毁,所种菜籽、小麦减产,无法正常收耕,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彬长矿区日益突出的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问题,在充分分析彬长... 由于彬长矿区早期部分煤矿不规范和大规模开采,导致当地的耕地裂缝、塌陷,房屋损毁,所种菜籽、小麦减产,无法正常收耕,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彬长矿区日益突出的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问题,在充分分析彬长矿区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隔水性的基础上,利用疏堵结合的思路,提出相对隔水层内浇筑注浆管封堵法与外围钻孔疏水法相结合、分区段施工的采空塌陷注浆技术方案。经项目应用表明彬长矿区采空塌陷注浆技术方案可行,治理效果良好,这也为后期同类采空塌陷治理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彬长矿区 采空塌陷区 注浆 煤炭开采 塌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研究
8
作者 杨沚蕙 雷刚 +1 位作者 成双田 何建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0,107,共8页
针对岩溶地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扩大程度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岩溶区域控制保护区具体调整方案。从岩溶不良地质影响既有结构安全的机理出发,通过对指导性行业标准和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确定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 针对岩溶地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扩大程度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岩溶区域控制保护区具体调整方案。从岩溶不良地质影响既有结构安全的机理出发,通过对指导性行业标准和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确定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的3个重要指标:外部作业影响范围、岩溶地面塌陷影响范围和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易受影响范围。通过几何分析,确定外部作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进而引发既有城轨结构安全风险的极限范围,这一范围即为岩溶区控制保护区范围。最终提出两种典型岩溶地质条件下明挖车站与盾构区间的控制保护区范围计算模型,并以深圳市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可以为深圳及其他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控制保护区 岩溶 岩溶地面塌陷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长工作面以孔代巷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广森 孙晨珂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4,共8页
目前针对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术中钻孔布置参数的研究大多只利用“三带”分布确定钻孔高度,但是对钻孔布置参数中的水平位置和间距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以平煤股份1505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 目前针对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术中钻孔布置参数的研究大多只利用“三带”分布确定钻孔高度,但是对钻孔布置参数中的水平位置和间距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以平煤股份1505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大采长工作面顶板定向长钻孔布置参数。设计了15050工作面走向及倾向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分析了大采长工作面走向和倾向覆岩垮落特征,得到覆岩垮落带高度为11.5m、裂隙带高度为11.5~52.0m,并确定了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域,即回风巷附近和工作面附近的裂隙带内,为确定定向长钻孔施工位置指明了方向。为了准确计算对应钻孔的水平位置,依据倾向物理相似模拟研究结果建立了定向长钻孔水平位置计算模型,得到钻孔水平位置计算公式。为了确定钻孔的合理间距,建立了顶板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模型,分别模拟无长钻孔抽采和不同钻孔间距抽采时的瓦斯流向及浓度分布状态,确定了合理的钻孔间距为竖直方向5m、水平方向3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平均瓦斯抽采体积分数为16.1%,平均抽采纯量为4.1m^(3)/min,上隅角平均瓦斯体积分数为0.43%,实现了以孔代巷治理工作面瓦斯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长工作面 定向长钻孔 覆岩垮落 钻孔参数 裂隙带 垮落带 瓦斯富集区 以孔代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veral Typical Geomechanical Models of Deformation Fracture of Mountain in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Area
10
作者 Xiangning Xu,Lansheng Wang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 2.Chengdu Center of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of Sichuan Provincial GMR Bureau,Chengdu,610081,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2-72,共1页
The deformation fracture and stability of mountain under the earthquake ac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arouses concern of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geology.The authors,from 2000 to 2006, selected the ... The deformation fracture and stability of mountain under the earthquake ac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arouses concern of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geology.The authors,from 2000 to 2006, selected the 1933 earthquake in Diexi zone as a typical study site to carry out the genetic mechanism research of mountain deformation-fracture caused by earthquake; in order to have comparability,the bread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earthquake intensity area DEFORMATION FRACTURE mechanism Geo-mechanical MODEL bedded LANDSLIDE MODEL collapsING MODEL LANDSLID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区输水隧洞盾构施工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勇 刘琛 牟艳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1,共8页
为了提高针对湿陷性黄土区输水隧洞盾构法施工安全评估的可靠性,从人员管理、机械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环境4个方面构建较为完善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灰色-DEMATEL方法对中心度进行处理得到风险指标权重;以风险发生概率和风... 为了提高针对湿陷性黄土区输水隧洞盾构法施工安全评估的可靠性,从人员管理、机械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环境4个方面构建较为完善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灰色-DEMATEL方法对中心度进行处理得到风险指标权重;以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程度两个维度为基础构建二维云评估模型,其中发生概率由主、客观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损失程度通过改进雷达图法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功能缺陷和环境影响5个方面来综合确定。将该评估模型运用到引汉济渭工程X输水隧洞盾构法施工项目的安全评估中。结果表明:该项目施工风险评估等级为Ⅱ级,施工安全风险程度较小,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区类似输水隧洞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盾构施工 风险评估 湿陷性黄土区 灰色-DEMATEL 二维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黄土台塬区水库水下岸坡稳定形态预测模型研究
12
作者 高德彬 张昊 +3 位作者 马学通 李同录 李常虎 李启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黄土地区水库塌岸预测仍以卡丘金法等经验图解法为主,此类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对岸坡剖面形态的准确描述。为了提高黄土地区水库塌岸宽度预测的准确性,选取渭北黄土台塬区选择典型水库进行现场调查,对原河道岸坡形态与蓄水后岸... 黄土地区水库塌岸预测仍以卡丘金法等经验图解法为主,此类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对岸坡剖面形态的准确描述。为了提高黄土地区水库塌岸宽度预测的准确性,选取渭北黄土台塬区选择典型水库进行现场调查,对原河道岸坡形态与蓄水后岸坡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下岸坡形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渭北黄土台塬区水库岸坡塌岸稳定后,水上岸坡呈直立状,高度可达30 m以上,水下岸坡呈曲线形,受水深和岸坡高度共同影响,塌落物可能露出水面。在此基础上基于对数螺线方程建立了水下岸坡形态预测模型,并与经典图解法所用直线型岸坡进行对比,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螺线方程进行水下岸坡形态预测时堆积体积误差为4.50%~39.70%,均值为12.64%,而直线型岸坡的预测误差为25.75%~124.69%,均值为75.69%。即采用对数螺线方程可以更好的测水下岸坡形态及水下堆积量。相关研究成果对黄土台塬区水库塌岸预测方法的改进,以及黄河流域的渭北黄土台塬区的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黄土台塬 塌岸预测 水下岸坡稳定形态 对数螺线方程 塌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机理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昂 李远谋 +5 位作者 刘朝阳 姬亚东 王峰 刘洋 马政和 方刚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42-152,共11页
华北煤田隐伏陷落柱难勘探、易突水、隐患大,是煤矿安全隐患的典型代表。以澄合矿区山阳煤矿1501工作面底板下隐伏陷落柱为工程地质背景,根据陷落柱的含(导)水特性,将突水事故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和尖端劈裂破坏2种模式,结合高等岩石力学... 华北煤田隐伏陷落柱难勘探、易突水、隐患大,是煤矿安全隐患的典型代表。以澄合矿区山阳煤矿1501工作面底板下隐伏陷落柱为工程地质背景,根据陷落柱的含(导)水特性,将突水事故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和尖端劈裂破坏2种模式,结合高等岩石力学与断裂力学,分别建立突水力学模型,通过临界平衡条件与断裂判据,理论推导得到了底板隔水层可抵抗的临界水压解析解与隔水层厚度的安全阈值。结果表明,临界突水压力由2部分组成,即底板自身抵挡水压力值和围岩抵挡水压力值;临界突水压力与关键层厚度呈正相关,与陷落柱顶部宽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关系;现场实际以陷落柱顶部宽度11.2m为界,小于该值时极限水压力主要受控于有效隔水层厚度,大于该值时围岩水平应力对极限水压力影响较大;陷落柱周边裂隙扩展长度与水压力正相关,与覆岩压力负相关;陷落柱轴线角度在60°~90°更易诱发突水灾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1501工作面底板危险性评价,理论分析给出了在受开采扰动影响下底板临界突水压力0.95MPa不足以抵抗奥灰承压水压力1.2MPa,且开采后陷落柱周边次生裂隙增长发育威胁陷落柱顶部隔水稳定性。根据陷落柱内部疑似的空洞,科学构筑了“堵水塞+双液注浆”处理方法,治理后工作面涌水量由65m^(3)/h降低至0.3m^(3)/h,工作面成功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陷落柱 煤层底板 突水机理 澄合矿区 “堵水塞+双液注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地层井壁坍塌压力及井周失稳区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明明 李大奇 范翔宇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921,共6页
地层裂缝发育状况对井壁坍塌压力及井周失稳区域的分布方位和深度存在一定影响,但常规井壁稳定分析方法将地层视为各向同性介质,未考虑到破碎地层的裂缝特征。为研究破碎地层井壁坍塌压力及井周失稳区域变化规律,文中结合修正的MC强度... 地层裂缝发育状况对井壁坍塌压力及井周失稳区域的分布方位和深度存在一定影响,但常规井壁稳定分析方法将地层视为各向同性介质,未考虑到破碎地层的裂缝特征。为研究破碎地层井壁坍塌压力及井周失稳区域变化规律,文中结合修正的MC强度准则和三向应力作用下的裂缝面强度准则,建立了破碎地层井壁坍塌压力和井周失稳区域预测模型,研究了裂缝数量及井眼轨迹对井壁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三向应力作用下,破碎地层井壁坍塌深度主要受裂缝倾角的控制,与裂缝倾向无关,而井壁的坍塌方位与裂缝倾角无关,仅随裂缝倾向的变化而改变;井壁坍塌主要受某条特殊产状裂缝的控制,可通过调整井眼轴向与该裂缝面的相对夹角,达到减轻或控制井壁失稳程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地层 坍塌压力 井周失稳区域 强度准则 裂缝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典型区崩塌落石被动防护网失效概率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彦丞 李军 +2 位作者 梁风 史文兵 王军义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50,共11页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丘陵,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思南县小屯岩崩塌带上现存危岩体方量大,裂隙、凹岩腔、溶蚀孔洞等发育。为研究岩溶典型区崩塌落石被动防护网失效概率,通过高精度实景建模技术...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丘陵,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思南县小屯岩崩塌带上现存危岩体方量大,裂隙、凹岩腔、溶蚀孔洞等发育。为研究岩溶典型区崩塌落石被动防护网失效概率,通过高精度实景建模技术,构建崩塌带三维模型,进行崩塌落石运动过程模拟,根据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拍和数值模拟结果,选择合适的位置布设落石被动防护网。基于落石粒径大小识别,选取不同粒径大小的落石,进行落石被动防护网拦截效果模拟,计算落石被动防护网失效概率。结果表明:13种粒径落石突破概率各不相同,(0.25,2.25)m粒径落石拦截效果良好,但落石被动防护网拦截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落石粒径大于2.25 m,被动防护网出现失效现象,故将2.25 m粒径的落石为小屯岩崩塌带下被动防护网的设计上限。根据计算,所有粒径落石经被动防护网拦截后的失效概率低于5%,属可接受范畴。研究成果为小屯岩崩塌带的落石防护措施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对保护岩溶地区山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RocPro3D 被动防护网 拦截效果 失效概率 崩塌落石 岩溶典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高低位注浆过程煤矸石浆液流动扩散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维波 阮泽宇 +3 位作者 程磊 高天翔 贺军 吴锐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04-712,共9页
煤矸石注浆充填采空区塌陷区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井下作业安全问题,且可大量处置堆存在地表的煤矸石固体废弃物。探明煤矸石注浆浆液的扩散规律是其能否有效充填垮落岩层,维护采空区的稳定,实现煤矸石的绿色无害化处理的关键。以实际矿山... 煤矸石注浆充填采空区塌陷区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井下作业安全问题,且可大量处置堆存在地表的煤矸石固体废弃物。探明煤矸石注浆浆液的扩散规律是其能否有效充填垮落岩层,维护采空区的稳定,实现煤矸石的绿色无害化处理的关键。以实际矿山为背景,建立了小型注浆模型,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和颗粒尺寸的矸石浆液注浆试验,分析了低位注浆不同辊磨矸石颗粒含量和高位注浆不同质量浓度对浆液扩散半径和自流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注浆方式下矸石浆液均呈先纵向扩展后横向扩散的演化规律。同时,提高矸石浆液内辊磨矸石的含量减小了浆液的自流坡度,增加了浆液的扩散半径和充填量,对应的浆液的扩散能力增强。然而,增加浆液的质量浓度则提高浆液的自流坡度,降低浆液的扩散半径和充填量,显著减弱其扩散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注浆充填浆液的扩散特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塌陷区 注浆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砌体结构民居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缪志伟 陈康诺 +2 位作者 马栋梁 杨冬梅 刘一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4-1160,共7页
为了快速定量评估我国村镇区域现存的大量居民自建砌体房屋的地震抗倒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分析模型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抗震构造措施的村镇典型砌体结构民居,基于砌体墙片恢复力模型和刚性楼板假定,建立结构简化剪... 为了快速定量评估我国村镇区域现存的大量居民自建砌体房屋的地震抗倒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分析模型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抗震构造措施的村镇典型砌体结构民居,基于砌体墙片恢复力模型和刚性楼板假定,建立结构简化剪切层模型,并根据结构的典型地震倒塌破坏模式,确定对应的倒塌判断准则.通过对比所提模型与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验证该模型在倒塌分析中的可靠性.基于23条地震动的增量动力分析,得到各简化剪切层模型的倒塌易损性曲线,量化评价结构抗倒塌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构造柱可以显著提高结构抗倒塌能力;相较于现浇楼板,采用预制楼板后结构抗倒塌能力减弱;不设置构造柱和圈梁且采用预制楼板的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仅为采用完好抗震构造措施结构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区域 砌体结构 倒塌易损性分析 剪切层模型 抗倒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地区明渠陡槽加墩消能工优化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伯承 李广宁 +2 位作者 韩延成 刘永德 孙双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明渠陡槽加墩是一种高效消能工布置方式,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很高的技术竞争优势,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甚少。针对甘肃庆阳小崆峒沟雨水下塬排放工程的明渠陡槽加墩段进行了1∶30大比尺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初步方案沿程水流流态不稳定... 明渠陡槽加墩是一种高效消能工布置方式,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很高的技术竞争优势,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甚少。针对甘肃庆阳小崆峒沟雨水下塬排放工程的明渠陡槽加墩段进行了1∶30大比尺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初步方案沿程水流流态不稳定,存在向外泼溅溢出现象,危及黄土边坡的结构稳定。为此对初步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发现,通过缩短消能墩排距,可以显著减小水面波动,使沿程水深分布均匀,流速降低,沿程不再出现水流向外泼溅溢出现象。消能墩排距由H/i缩短至0.5H/i后,在最大设计流量工况下,水面波动减小72.5%,平均流速降低40.1%,总消能率由87.9%提高至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区 明渠陡槽加墩 模型试验 消能效果 水面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深埋TBM隧洞围岩地质变化区破坏特征与类型判别方法
19
作者 王军 焦一峰 +5 位作者 毋振华 张伟 肖逸飞 陈诚 姚志宾 孔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6,146,共8页
某深埋TBM隧洞地质变化区开挖过程中岩爆和塌方交替发生,导致工期严重延误,严重威胁现场人员及施工安全。通过现场地质踏勘、微震监测和结构面统计,研究现场工程地质灾害与围岩岩性、地质条件的关系,建立基于岩性、地质及微震活动特征... 某深埋TBM隧洞地质变化区开挖过程中岩爆和塌方交替发生,导致工期严重延误,严重威胁现场人员及施工安全。通过现场地质踏勘、微震监测和结构面统计,研究现场工程地质灾害与围岩岩性、地质条件的关系,建立基于岩性、地质及微震活动特征的地质灾害类型判别方法。结果表明,该隧洞破坏类型与围岩岩性有显著相关性,黑云母花岗岩洞段岩爆风险最高,混合花岗岩洞段次之,钾长石花岗岩与黑云母花岗岩围岩蚀变的洞段易发生塌方;岩性变化的交界面位置,破坏规模明显增大;破坏类型还与结构面密度相关,随着结构面密度减小,破坏类型由塌方转变为中等岩爆,进一步等级降低为轻微岩爆;微震特征分析表明,岩爆区域微震活动远大于塌方区域微震活动。当微震活动较低时,围岩破坏以塌方为主;当微震事件数>15,微震释放能>1000 J,围岩破坏以岩爆为主;当微震事件数>20,微震释放能>20000 J时,围岩可能发生中等岩爆。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准确预测掌子面前方潜在破坏类型,为类似工程灾害交替发生洞段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塌方 类型判别 微震活动 地质变化区 深埋TBM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易发性评价研究——以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海 江思义 +2 位作者 李海良 李春玲 吴秋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51,共15页
本文利用专家—层次分析法对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以贺州市平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作为依据,选取了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貌类型、坡度、植被指数、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覆盖层厚度、岩溶发育程度、... 本文利用专家—层次分析法对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以贺州市平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作为依据,选取了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貌类型、坡度、植被指数、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覆盖层厚度、岩溶发育程度、地质构造、多年平均降雨量、居民地密度、路网密度、矿山开采强度13个影响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地质环境因素,创建了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对岩溶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和岩质崩塌 岩溶地区 专家—层次分析法 易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