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ycling gas drilling technology 被引量:4
1
作者 Yang Shunji Liu Gonghui Li Ju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9-65,共7页
Recycling gas drilling is a new drill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ith the purpose of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new technology. First, the major equipment cha... Recycling gas drilling is a new drill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ith the purpose of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new technology. First, the major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 of this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Secondl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gas drilling, Angel's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wellbore flow characteristics. Due to the closed loop and the effect of back pressure caused by the equipment, the gas flow rate decreases dramatically during drilling. Apart from thi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kinetic energy at the casing shoe is always smaller than that at the top of the collar. The proposing of the drilling limit concept points out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as drilling technologies. Last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gas supplement operations for the wellbore must be conducted. Thus, two gas supplement scheme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field op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ycling gas drilling technology major equipment flow characteristics comparativeanalysis gas supplement sche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咖揭秘系列科普——路面为什么会破损
2
作者 朱兴一 王超 +2 位作者 黄世泽 郝伟伟 黄斐 《上海公路》 2025年第1期220-222,M0011,共4页
道路服役期间破损问题频发,严重威胁行车安全。现通过解答公众关心的道路破损相关问题,科普专业的交通知识,揭示道路破损的成因及应对措施。首先,分析了道路损坏的主要原因,包括水损害、超载运输、施工质量不均以及高温影响。其中,超载... 道路服役期间破损问题频发,严重威胁行车安全。现通过解答公众关心的道路破损相关问题,科普专业的交通知识,揭示道路破损的成因及应对措施。首先,分析了道路损坏的主要原因,包括水损害、超载运输、施工质量不均以及高温影响。其中,超载运输被认为是主要因素。在道路强度与稳定性提升策略方面,指出了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道路性能与经济性,而非单纯追求强度。此外,还介绍了现代抑尘技术,如自动喷淋系统、挡风抑尘墙、雾炮降尘及化学抑尘剂的应用。对于旧路改建,现有技术允许在原有路面上加铺沥青层,从而避免完全铲除旧路。最后,探讨了废弃材料的再利用技术,包括再生混凝土和再生沥青,强调了这些技术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通过科普,旨在提高公众对道路破损的科学认知,激发其更多的对道路学科的兴趣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破损 超载运输 抑尘技术 旧路改建 废弃材料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城市出租车油电转型过程中的清洁矿产循环利用潜力预测:以北京为例
3
作者 李欣萍 李华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在交通行业加快低碳化转变背景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战略,而公共交通电气化是其中重要环节。为描述特大型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存量及其结构,本文以北京城市出租车为例,整合物... 在交通行业加快低碳化转变背景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战略,而公共交通电气化是其中重要环节。为描述特大型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存量及其结构,本文以北京城市出租车为例,整合物质流分析方法和多元异构数据,量化城市出租车中锂、钴、镍、锰、铝、铂、钯、铑等8种清洁矿产的存量,并讨论在城市出租车加速电动化及锂电池正极技术进步情景下,清洁矿产存量的累积模式和报废回收潜力。研究结果发现:2011—2022年北京城市出租车系统中清洁矿产总存量达5000万t,十年内清洁矿产存量增长超57倍,金属锂、锰等约占总存量的65%。在基线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为2.5万t;在出租车系统加速电动化情景下,2023—2050年清洁矿产总存量仅为基线场景的70%;在锂电池正极技术进步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最低,不足基线情景的50%,由此可见,锂电池正极技术的发展对节约清洁矿产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在出租车系统及锂电池双加速情景下,清洁矿产总存量下降至1.5万t,锂存量占总存量的约3/4,电动化和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使锂供应面临重大挑战。本文研究估算了北京城市出租车系统的清洁矿产材料存量,对北京的案例研究不仅有助于与工业化国家的类似城市进行比较,也有助于为其他类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出租车系统 清洁矿产存量 锂电池技术发展 城市矿产 循环利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纺织品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建议
4
作者 杜丹丹 黄俊杰 +1 位作者 张建纲 高东辉 《纺织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再生纺织品领域专利是与技术进步、行业促进政策、商业化发展应用相伴相生的。专利信息分析可以反映再生纺织品领域内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文章从专利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再生纺织品领域的竞争格局,揭示了该行业的技术创新趋势,研究了... 再生纺织品领域专利是与技术进步、行业促进政策、商业化发展应用相伴相生的。专利信息分析可以反映再生纺织品领域内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文章从专利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再生纺织品领域的竞争格局,揭示了该行业的技术创新趋势,研究了全球和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为市场主体制定研发方向和竞争策略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纺织品 核心技术 专利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道废旧沥青再生技术研究
5
作者 牛志新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9期165-168,共4页
为研究跑道废旧沥青再生技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废旧沥青再生技术的优势,分析了此项技术在跑道基层中的再生利用以及具体的利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跑道基层施工中应用废旧沥青再生技术可选择废旧沥青作为骨料,通过对此骨... 为研究跑道废旧沥青再生技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废旧沥青再生技术的优势,分析了此项技术在跑道基层中的再生利用以及具体的利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跑道基层施工中应用废旧沥青再生技术可选择废旧沥青作为骨料,通过对此骨料掺量的合理控制,可满足跑道基层施工对水泥混凝土强度和承载力的需求,而且合理应用此项技术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道养护 废旧沥青再生技术 配比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方法分析
6
作者 许仁辞 《上海节能》 2025年第3期431-438,共8页
随着全球光伏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废旧光伏组件的绿色、经济回收利用技术逐步发展为行业内亟待攻克的难题。为此,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退役光伏组件规模以及发展趋势,剖析了现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回收技术路线、相关进展以及面... 随着全球光伏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废旧光伏组件的绿色、经济回收利用技术逐步发展为行业内亟待攻克的难题。为此,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退役光伏组件规模以及发展趋势,剖析了现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回收技术路线、相关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建议加快制定光伏组件回收相关政策标准,同时需要行业上下游纵向延伸,跨行业横向协同,并注重关键技术创新研发,为实现我国废旧光伏绿色回收利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发展形势 回收利用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的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
7
作者 张晓磊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194-196,共3页
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包括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混合和压实等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翻松深度,以及再生剂掺量等参数,确保旧路面材料的性能满足要求。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就地热再生施工技... 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包括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混合和压实等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翻松深度,以及再生剂掺量等参数,确保旧路面材料的性能满足要求。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了解国内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道路改造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具有显著价值,为实现城市道路的高质量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改造工程 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盖腾 《石化技术》 202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大量旧电池逐渐临近其生命周期末尾,如何妥善处理废弃电池已成为制约锂电池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难题。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基于此,系统梳理、总结当前磷酸...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大量旧电池逐渐临近其生命周期末尾,如何妥善处理废弃电池已成为制约锂电池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难题。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基于此,系统梳理、总结当前磷酸铁锂电池废料的主要回收技术和工艺,并综述其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正极材料 回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中心城区某通沟污泥处理站工艺设计
9
作者 杨潞 盛超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随着城市管网系统建设的日益完善,管网运行养护时产生的通沟污泥越来越多。针对通沟污泥含水率高、无机物质含量高的特征,案例工程采用多级筛分工艺,将通沟污泥分离成三类单一稳定的物质(粒径>10 mm的粗大物质、粒径为0.2~10.0 mm的... 随着城市管网系统建设的日益完善,管网运行养护时产生的通沟污泥越来越多。针对通沟污泥含水率高、无机物质含量高的特征,案例工程采用多级筛分工艺,将通沟污泥分离成三类单一稳定的物质(粒径>10 mm的粗大物质、粒径为0.2~10.0 mm的细砂、粒径为2~10 mm的有机物质),然后用板框压滤机将多级分筛后的混合液含水率降低至60%,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设置循环水处理系统,采用平流沉淀池+高效沉淀器+压力过滤罐工艺,实现节水生产,从而为通沟污泥处理处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沟污泥 多级筛分技术 管网养护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施工工程环境影响与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10
作者 刘华斌 张琦 +2 位作者 谢力铭 霍倩倩 董俊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4期115-117,共3页
针对光伏工程中水资源利用与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局部生态系统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介绍了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环利用及智能管理系统等绿色施工技术,并以新疆奎屯市100万kW光伏项目为案例,该光伏项目采用这些技术显著降低... 针对光伏工程中水资源利用与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局部生态系统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介绍了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循环利用及智能管理系统等绿色施工技术,并以新疆奎屯市100万kW光伏项目为案例,该光伏项目采用这些技术显著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功实现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工程 绿色施工技术 环境影响 资源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矿化的土凝岩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魏慧杰 钟辉祥 +1 位作者 万海峰 滕建军 《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再生骨料通过回收建筑垃圾制备,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土凝岩作为一种低碳胶凝材料,可减少混凝土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再生骨料的低强度和土凝岩的胶结弱性有待解决。研究以脱氮假单胞菌为微生物矿化菌种,探究反硝化细菌矿化反... 再生骨料通过回收建筑垃圾制备,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土凝岩作为一种低碳胶凝材料,可减少混凝土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再生骨料的低强度和土凝岩的胶结弱性有待解决。研究以脱氮假单胞菌为微生物矿化菌种,探究反硝化细菌矿化反应对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及矿化处理后土凝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矿化处理可增加再生骨料表观密度,降低吸水率和压碎指标;凝岩掺量为12%时,混凝土7,14,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提升211%,177%,179%,抗折强度分别提升470.0%,241.7%,208.3%。养护期越长,凝岩掺量越多,矿化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凝岩 再生骨料 反硝化细菌 力学性能 矿化沉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导电织物在柔性天线中的应用
12
作者 董淑棠 王俊盛 《产业用纺织品》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基于模板印刷技术,在针织物基底表面刮涂液态金属电路,制备液态金属导电织物,用作柔性天线。探究液态金属电路断开后导电性能的修复性,拉伸对液态金属导电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以及液态金属电路可回收性能。结果发现:液态金属电路可以通... 基于模板印刷技术,在针织物基底表面刮涂液态金属电路,制备液态金属导电织物,用作柔性天线。探究液态金属电路断开后导电性能的修复性,拉伸对液态金属导电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以及液态金属电路可回收性能。结果发现:液态金属电路可以通过按压或加热修复其导电性能;液态金属导电织物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适应一定伸长率范围内的拉伸,且不影响导电性能;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液态金属电路进行回收再利用。最后,介绍了这种液态金属导电织物作为柔性天线在近场通信(NFC)标签(如校园卡和儿童防走失标签)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导电织物 模板印刷技术 柔性天线 近场通信(NFC)标签 修复性 导电性能 可回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13
作者 田霄鸿 徐虎 +1 位作者 刘荣志 张晴雯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农田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和难题,从耕地保育与质量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农业减排固碳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土壤污染防治与健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生物资源利用与多样性等领域展开对策性研讨交流,综述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利于更好地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土壤固碳技术 农田污染治理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仝小芳 闫玉蓉 +1 位作者 吴航航 潘岩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6期39-43,共5页
为解决再生微粉应用受限问题,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分析研究水灰比、发泡剂、掺合料、外加剂及纤维等因素对现有普通泡沫混凝土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再生微粉的微活性和填充性,采用再生微粉部分取代水泥,通过物理发泡法制备纤维再生微粉泡... 为解决再生微粉应用受限问题,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分析研究水灰比、发泡剂、掺合料、外加剂及纤维等因素对现有普通泡沫混凝土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再生微粉的微活性和填充性,采用再生微粉部分取代水泥,通过物理发泡法制备纤维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阐述新型纤维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制备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泡沫混凝土 配合比 工艺流程 物理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吉克斯坦某含银铜锡重选粗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15
作者 刘军 顾茗心 +3 位作者 夏彬涵 王真 杨兆青 杜晓冉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141-144,150,共5页
塔吉克斯坦某含银铜锡重选粗精矿中的铜、锡难以分离,为了查清铜锡重选粗精矿的成分及分布状态等特征,为选矿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采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对试样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粒度、矿物共生情况、矿物单体解离情况等特征进... 塔吉克斯坦某含银铜锡重选粗精矿中的铜、锡难以分离,为了查清铜锡重选粗精矿的成分及分布状态等特征,为选矿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采用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对试样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粒度、矿物共生情况、矿物单体解离情况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选粗精矿中主要有用矿物为孔雀石、羟锡铜石、锡石、黄锡矿等,重选粗精矿中有用矿物粒度大小不一,且连生体较多,共生嵌布关系极为复杂。伴生有用矿物成分为辉银矿、自然银、重晶石、白钨矿等,可考虑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基于重选粗精矿的AMICS分析结果,可采用重选—浮选相结合的联合工艺流程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CS 分析技术 铜锡重选粗精矿 主要有用矿物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措施探讨
16
作者 田丽 周建 《国际纺织导报》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从印染厂的工艺节能、新能源技术应用、能源循环与回收利用以及能源管理4个维度,探索并介绍了印染厂节能减排措施。以公司2019年能耗总量为基准,计划2025年实现减少25%的CO_(2)的排放。
关键词 新能源 工艺 能源循环与回收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再生沥青砂浆二次老化前后抗反射开裂性能评价
17
作者 李超 田泽华 +3 位作者 王岚 高杰 谢晓枫 郭莹莹 《市政技术》 2024年第9期183-190,共8页
为研究温拌再生沥青路面的抗反射开裂性能,结合Overlay Tester(OT)试验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研究了长期老化后废旧沥青混合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砂浆抗反射开裂性能的... 为研究温拌再生沥青路面的抗反射开裂性能,结合Overlay Tester(OT)试验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研究了长期老化后废旧沥青混合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砂浆抗反射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二次老化后,RAP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砂浆的抗反射开裂性能影响显著,二者成负相关关系;在相同的老化条件下,不同RAP掺量的再生沥青砂浆裂缝扩展规律基本一致,二次老化后再生沥青砂浆的反射裂缝在初期开裂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温拌再生沥青砂浆 二次老化 反射开裂 DI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水泥稳定RAP材料细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阳虎 单丽岩 李志伟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研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加对混合料组成与结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应用在路面结构层以及材料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区分新旧集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分析了RAP团粒、旧集料与... 研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加对混合料组成与结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应用在路面结构层以及材料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区分新旧集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分析了RAP团粒、旧集料与新集料的细观特征的差异,研究了RAP的掺加对水泥稳定材料细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可准确识别水泥稳定RAP材料断面图像中的空隙、砂浆、新集料与旧集料四类区域,完整地保留新旧集料的原始轮廓、大小与形状等信息;RAP团粒中分布较多初始微细裂缝,且旧集料扁平比与棱角性系数均大于新集料;RAP的掺加一方面增加了再生混合料中体积小于0.01 mm3的微空隙与大于100 mm3的大空隙数量,导致材料的密实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材料的沥青砂浆含量,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平均砂浆膜厚度,使混合料骨架内部力传导更均匀;提高水泥稳定RAP材料中石屑与碎石比例,可使材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减小、平均砂浆膜厚度增大,从而改善再生混合料的骨架填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水泥稳定材料 X-ray CT 细观结构 冷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aging the surge: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ntire disposal framework for retired lithium-ion batteries from electric vehicles 被引量:2
19
作者 Ruohan Guo Feng Wang +2 位作者 M.Akbar Rhamdhani Yiming Xu Weixiang S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48-680,共33页
Anticipating the imminent surge of retired lithium-ion batteries(R-LIBs)from electric vehicles,the need for safe,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isposal technologies has escalated.This paper seeks to offe... Anticipating the imminent surge of retired lithium-ion batteries(R-LIBs)from electric vehicles,the need for safe,cost-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isposal technologies has escalated.This paper seeks to offer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entire disposal framework for R-LIBs,encompassing a broad spectrum of activities,including screening,repurposing and recycling.Firstly,we delve deeply into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current screening technologies,shifting the focus from a mere enumeration of screening methods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screening efficiency.Secondly,we outline battery repurposing with associated key factors,summarizing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and sizing methods for R-LIBs in their second life.A particular light is shed on available reconditioning solutions,demonstrating their great potential in facilitating battery safety and lifetime in repurposing scenarios and identifying their techno-economic issues.In the realm of battery recycling,we present an extensive survey of pre-treatment options and subsequent material recovery technologies.Particularly,we introduce several global leading recyclers to illustrate their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technical intricacies.Furthermore,relevant challenges and evolving trends are investigated in pursuit of a sustainable end-of-life management and disposal framework.We hope that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industry professionals and policymakers in this field,ultimately facilitating the adoption of proper disposal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Battery reproposing and recycling Miaieiials recovery technologies Techno-economic issues End-of-life management Disposal frame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产业绿色低碳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屠晓萍 李磊 +2 位作者 沈志刚 姜泽明 陈亮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
碳纤维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然而,碳纤维制备过程复杂、流程长、能耗高,致使价格高企,限制其更大范围应用。碳纤维在风电叶片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其在能源回收周期和碳... 碳纤维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然而,碳纤维制备过程复杂、流程长、能耗高,致使价格高企,限制其更大范围应用。碳纤维在风电叶片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其在能源回收周期和碳回收周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可信赖材料。碳纤维绿色低碳化技术是推动碳纤维产业持续、健康向更广领域扩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壮大碳纤维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碳纤维原丝及其制备过程、原丝氧化碳化过程和碳纤维回收再利用过程的绿色低碳化是实现碳纤维产业绿色低碳化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产业 绿色低碳化技术 新质生产力 原丝 氧化碳化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