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碲对Cr12MoV冷作模具钢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松涛 伦明睿 +3 位作者 陈炜 周茂华 唐佳丽 付建勋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非真空冶炼制备了不同碲含量的Cr12MoV冷作模具钢,并进行调质使硬度均为60 HRC,研究了碲对试验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通过铣削、钻削试验及表面粗糙度测试量化评估了碲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碲改质,试验钢中可形成(Cr,Mn)Te包... 采用非真空冶炼制备了不同碲含量的Cr12MoV冷作模具钢,并进行调质使硬度均为60 HRC,研究了碲对试验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通过铣削、钻削试验及表面粗糙度测试量化评估了碲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碲改质,试验钢中可形成(Cr,Mn)Te包裹MnS的MnS-(Cr,Mn)Te复合夹杂物和(Cr,Mn)Te夹杂物,随着碲含量增加,夹杂物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形状趋向球形;随着碲含量增加,试验钢的铣削力、钻削力和铣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减小,加工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碲改质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圆形凹坑微织构对DC53模具钢的摩擦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程 彭迎娇 +2 位作者 刘思琪 陈林 谢晓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为了探究微织构对DC53冷作模具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模具钢表面圆形凹坑微织构的最优深度,采用飞秒激光加工了不同面密度的圆形凹坑微织构模具钢试样,并通过开展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不同润滑状态下面密度对模具钢... 为了探究微织构对DC53冷作模具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模具钢表面圆形凹坑微织构的最优深度,采用飞秒激光加工了不同面密度的圆形凹坑微织构模具钢试样,并通过开展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不同润滑状态下面密度对模具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C53冷作模具钢表面的圆形凹坑微织构在直径为Φ140μm,织构深度为50μm时表现出最大油膜承载力与最小摩擦因数;随着圆形凹坑微织构面密度的增加,充分润滑时模具钢表面的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面密度为20%时平均摩擦因数最小,相较于无织构模具钢降低了51.35%;少油润滑与干摩擦时,模具钢表面摩擦因数随着面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面密度为30%时,模具钢表面平均摩擦因数最小,较无织构模具钢分别降低了35.84%与15.02%。微织构的存在提升了模具钢表面不同润滑状态下的减摩性能;充分润滑时效果最好,干摩擦时也明显改善了模具钢表面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冷作模具钢 润滑状态 数值模拟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钢盐浴渗钒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邹隽 王华昌 +2 位作者 熊传辉 叶建红 王剑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7,39,共3页
探讨了Cr12MoV钢的TD盐浴渗钒,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射线荧光能谱、XRD结构分析、电子探针进行渗层断面元素线扫描及耐磨性等试验分析方法,观察、测定了渗层的组织、相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相对耐磨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该... 探讨了Cr12MoV钢的TD盐浴渗钒,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射线荧光能谱、XRD结构分析、电子探针进行渗层断面元素线扫描及耐磨性等试验分析方法,观察、测定了渗层的组织、相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相对耐磨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该渗层组织均匀,结构致密,具有很高的显微硬度和较高的耐磨性。应用于冷作模具时,配合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钢 渗钒 冷作模具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作模具材料性能分析及其选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华春 李名尧 +1 位作者 董黎涛 朱香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0-252,共3页
模具材料作为制造模具的基础,它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对模具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冷作模具性能要求包括耐磨性、韧性、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抗咬合性。冷作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淬透性,淬硬性,耐回火性,过热敏感性,氧化脱碳倾... 模具材料作为制造模具的基础,它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对模具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冷作模具性能要求包括耐磨性、韧性、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抗咬合性。冷作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包括:淬透性,淬硬性,耐回火性,过热敏感性,氧化脱碳倾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等。冷作模具钢按成分和性能可分为碳素工具钢、高碳低合金钢、高耐磨模具钢、高速钢、基体钢、无磁模具钢、硬质合金及钢结硬质合金。合理地选用冷作模具材料并进行精确的成形加工和适当的热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性能分析 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新型冷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荣耀 茹红强 +1 位作者 赵媛 刘春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7-819,共3页
由于莱氏体钢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常用的AISID2冷作磨具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但由此而易于崩裂且不易锻造及线切割加工。为此,调整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而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具钢(实验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及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回火温... 由于莱氏体钢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常用的AISID2冷作磨具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但由此而易于崩裂且不易锻造及线切割加工。为此,调整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而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具钢(实验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及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该新型钢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淬火及500℃回火处理时,实验钢与D2钢相比所含碳化物较少且颗粒尺寸较小,而且在各种回火温度下其冲击韧性和硬度均高于D2钢。例如经500℃回火处理,其硬度与冲击韧性分别为HRC64和45J/cm2·由于排除了其中的粗大又不均匀的碳化物,实验钢组织大为改善,由此而消除了在使用中的崩裂失效现象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冲击韧性 硬度 显微组织 回火温度 莱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冷作模具扁钢DC53-S的质量水平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康爱军 马殿国 +1 位作者 马党参 迟宏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4-26,共3页
采用金相、硬度测试和冲击韧度测试等手段,对国内外DC53冷作模具扁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品质DC53钢在洁净度、碳化物尺寸控制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均和国外先进水平相当,某些方面甚至好于国外DC53钢。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DC53 质量水平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磨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昊 从善海 +2 位作者 胡梅 王黎明 朱雪珍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82-185,共4页
在实验电阻炉中对一种高耐磨冷作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洛氏硬度测定和失重法耐磨性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碳化物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0℃和1020℃淬火热处理工艺均能使试验钢获... 在实验电阻炉中对一种高耐磨冷作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洛氏硬度测定和失重法耐磨性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碳化物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0℃和1020℃淬火热处理工艺均能使试验钢获得良好的组织和较高的硬度,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80℃淬火+180℃×2次回火,最佳工艺下的试验模具钢比Cr12MoV模具钢磨损量减小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SDC90新型冷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殷子 吴晓春 李绍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了确定SDC90新型高强韧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对其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Cr12MoV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DC90钢中的莱氏体、碳化物比Cr12MoV钢的更细小、分布更均匀;... 为了确定SDC90新型高强韧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对其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Cr12MoV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DC90钢中的莱氏体、碳化物比Cr12MoV钢的更细小、分布更均匀;经1 040℃淬火和210℃回火后,其硬度与Cr12MoV钢的相当,而冲击功却是它的2倍;该钢经1 080℃淬火和540℃回火后,其硬度和冲击功均高于Cr12MoV钢的;该钢的高硬度与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可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热处理 显微组织 硬度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磨削9CrWMn冷作模具钢的磨削力和比磨削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艳 徐九华 杨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31-2042,共12页
分析了高速精密磨削9CrWMn冷作模具钢的机理,采用DEFORM软件对高速磨削模具钢9CrWMn过程进行了磨削力仿真。使用高精密高速平面磨床对模具钢9CrWMn进行了高速精密磨削试验,并在线测量了多种工况下的磨削力。结果表明:在其他两组工艺参... 分析了高速精密磨削9CrWMn冷作模具钢的机理,采用DEFORM软件对高速磨削模具钢9CrWMn过程进行了磨削力仿真。使用高精密高速平面磨床对模具钢9CrWMn进行了高速精密磨削试验,并在线测量了多种工况下的磨削力。结果表明:在其他两组工艺参数不变时,随着工件进给速度增加,磨削力特别是法向磨削力会增大近45%;法向磨削力和切向磨削力随着砂轮的线速度上升而下降,法向磨削力下降近33%;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影响较大,大的磨削深度对法向磨削力的影响尤其显著,可使法向磨削力增大近100%。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比磨削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磨削深度和工件进给速度的增大,比磨削能呈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符合磨削加工中的尺寸效应;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比磨削能呈上升趋势。最后,对高速磨削前后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磨削力试验结果和仿真理论分析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磨削 冷作模具钢9CrWMn 磨削力 比磨削能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冷作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球磨SiC强化Fe-Al涂层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晓光 周圣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0-172,175,共4页
将球磨与未球磨Si C/Fe-Al复合粉末作为熔覆材料,在Cr12Mo V冷作模具钢表面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制备了Si C强化Fe-Al涂层,对其显微组织、物相结构与抗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球状结构的Si C/Fe-Al复合粉末经球磨后呈多角状结... 将球磨与未球磨Si C/Fe-Al复合粉末作为熔覆材料,在Cr12Mo V冷作模具钢表面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制备了Si C强化Fe-Al涂层,对其显微组织、物相结构与抗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球状结构的Si C/Fe-Al复合粉末经球磨后呈多角状结构,平均颗粒粒径由54μm减小为38μm;在球磨涂层内Si C颗粒完全溶解,与Fe-Al合金交互作用后均形成了Fe2Si、Fe Al、Al0.7Fe Si0.3与M7C3;激光熔覆球磨Si C/Fe-Al涂层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优于基材Cr12Mo V与激光熔覆未球磨Si C/Fe-Al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 冷作模具钢 激光熔覆 SiC/Fe-Al涂层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模具钢现状及发展(Ⅰ) 被引量:75
11
作者 崔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0,共6页
综述了中国模具钢的发展状况 ,分为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三类 ,可以认为中国已建立了较完整的模具钢钢种系列 ,其中一些钢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 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 塑料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Cr12MoV精密冷锻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春宇 袁军平 薄海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2-154,157,共4页
以Cr12MoV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之后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冲击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其影响规律的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未经过球化处理的Cr12MoV模具钢,在一次硬化处理之... 以Cr12MoV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之后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冲击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其影响规律的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未经过球化处理的Cr12MoV模具钢,在一次硬化处理之前增加一道预调质处理,并不能显著改善其冲击韧度;在淬火之前增加预热温度台阶以充分进行预热,能有效促进碳化物及合金元素的充分溶解,使得其回火态硬度明显下降,韧性有所提高;500℃预热30min→850℃预热30min→1000℃油淬→200℃回火是Cr12MoV模具钢满足精密冷锻模具加工及服役条件最理想的热处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冷锻模具 CR12MOV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镁蒸气对模具钢中夹杂物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伟 王承 +1 位作者 王海东 姜周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4-707,共4页
D2冷作模具钢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为磨损失效,改善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能降低钢的磨损率.利用颗粒镁在高温下生成镁蒸气,并通过高纯氩气携带通入钢液中,考察了镁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镁蒸气通入钢液后,钢中非... D2冷作模具钢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为磨损失效,改善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能降低钢的磨损率.利用颗粒镁在高温下生成镁蒸气,并通过高纯氩气携带通入钢液中,考察了镁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镁蒸气通入钢液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明显变得细小,夹杂物的成分从单纯的Al2O3和Al2O3与Cr,Mo和V等合金氧化物的复合产物向富MgO的MgO和Al2O3复合夹杂物转变.铸态组织的观察结果表明细小夹杂物在钢液中的残存对于凝固和相变过程中钢的晶粒细化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镁蒸气 夹杂物变性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冷作模具钢边部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亚波 袁凯杰 +1 位作者 程晓农 朱儒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17-218,221,共3页
某公司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出现大量边部裂纹。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裂纹附近的组织及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是在轧制过程中产生,沿带状共晶碳化物方向开裂,为典型的共晶碳化物开裂。为了... 某公司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出现大量边部裂纹。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裂纹附近的组织及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是在轧制过程中产生,沿带状共晶碳化物方向开裂,为典型的共晶碳化物开裂。为了避免此类裂纹的出现,需要改进电渣重熔工艺和加热锻造工艺;钢中碳化物容易在夹杂物上析出,且容易出现裂纹,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共晶碳化物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Cr12MoV钢模具寿命的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23
15
作者 曹光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6-48,共3页
从预备热处理、淬火及回火、深冷处理、表面强化处理等方面分析评述了提高Cr12MoV钢模具寿命的热处理工艺措施。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热处理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铬钒稀土多元共渗层组织及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福祥 姜智枭 +2 位作者 曹登驹 苏谋 赵燕燕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8-52,共5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RD、EDS分析及耐蚀性实验对Cr12和Cr12Mo V冷作模具钢稀土铬钒共渗后的覆层组织性能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渗层主要由VC、Cr23C6、Cr7C3等相组成,渗层厚度、硬度分别为12.7μm,2906 HV0.0... 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RD、EDS分析及耐蚀性实验对Cr12和Cr12Mo V冷作模具钢稀土铬钒共渗后的覆层组织性能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渗层主要由VC、Cr23C6、Cr7C3等相组成,渗层厚度、硬度分别为12.7μm,2906 HV0.05和11.9μm,2799 HV0.05;渗层组织均匀致密,显微硬度高,且在10%HCl中浸泡100 h后表现出极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 铬钒共渗 稀土铬钒共渗 TD处理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产工艺对D2冷作模具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慧丽 王琼 +3 位作者 刘波 蒋昀 陈雪 封保冬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0-53,共4页
对比研究了电炉和电渣重熔两种工艺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铸锭和锻材组织,重点分析了合金中碳化物强化相的分布、形态及尺寸差异。结果表明,电炉和电渣重熔工艺生产的D2钢中碳化物均以Cr7C3型为主,形态包含辐射状和片层状。与电炉工艺相比... 对比研究了电炉和电渣重熔两种工艺生产的D2冷作模具钢铸锭和锻材组织,重点分析了合金中碳化物强化相的分布、形态及尺寸差异。结果表明,电炉和电渣重熔工艺生产的D2钢中碳化物均以Cr7C3型为主,形态包含辐射状和片层状。与电炉工艺相比,电渣重熔工艺生产的铸锭晶粒尺寸较小,碳化物分布更均匀。在相同锻压比下,电渣钢组织质量更高,可在较小的锻压比下获得更均匀细小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碳化物 电渣 电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作模具钢C型环试样深冷处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军顽 封源 吴晓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4,103,共6页
以自主开发的SDC99冷作模具钢C型环试样为研究对象,结合材料低温物性参数和由沸腾换热模型求解获得的沸腾换热系数,基于金属-热-力耦合理论建立了深冷处理的有限元模型,对C型环试样深冷处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温度场和组织场的演变... 以自主开发的SDC99冷作模具钢C型环试样为研究对象,结合材料低温物性参数和由沸腾换热模型求解获得的沸腾换热系数,基于金属-热-力耦合理论建立了深冷处理的有限元模型,对C型环试样深冷处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其温度场和组织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过程中,C型环试样缺口与中心部位的温度和冷却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冷却速率差异较大;深冷处理能有效减少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其体积分数由初始的15%减少到2.3%,同时马氏体的体积分数由85%提高至97.7%;深冷处理后的残余奥氏体分布不均,主要聚集在试样的缺口附近;模拟结果与XRD试验测试结果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有限元 C型环试样 冷作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密度对冷作模具钢激光焊接修复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振华 蒋世应 沈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32-234,240,共4页
通过脉冲激光填丝焊接方法,采用准0.5 mm的8407激光焊丝对5 mm厚Cr13Mo1Si1V1钢试板进行堆焊,模拟了失效模具表面磨损激光焊接修复,研究了激光功率密度对修复接头形貌、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母材的熔化深度... 通过脉冲激光填丝焊接方法,采用准0.5 mm的8407激光焊丝对5 mm厚Cr13Mo1Si1V1钢试板进行堆焊,模拟了失效模具表面磨损激光焊接修复,研究了激光功率密度对修复接头形貌、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母材的熔化深度、宽度逐渐增加,而熔堆高度降低,熔堆焊缝宽度先减少后增加;焊缝金属中细小的片状马氏体逐渐粗化,最后转变为板条马氏体,同时还出现了隐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量增多,碳化物逐渐细化,热影响侧熔合区中碳化物增多,呈细小弥散分布;焊缝区的硬度逐渐降低,HAZ及熔合区的宽度几乎呈线性增大的趋势,最高硬度则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激光焊接修复 功率密度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化对钢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根保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4-320,共7页
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几种钢底材表面液相沉积碳化钒覆层与不同偶件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VC覆层没有明显的磨合阶段,而且有覆层钢与淬火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质量损失都远... 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几种钢底材表面液相沉积碳化钒覆层与不同偶件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VC覆层没有明显的磨合阶段,而且有覆层钢与淬火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质量损失都远比无覆层的同种钢与GCr15钢对摩时的低,VC覆层自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最低.这种覆层的高耐磨性是因为它具有高硬度及其与钢高的界面结合强度和超细的钒碳化物晶粒显微组织结构.试验过程中,VC覆层由于表面塑性变形累积和低周疲劳,逐渐产生麻点状显微磨坑并互连成片、发生大块状剥落而导致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化 液相沉积 覆层 碳化钒 冷作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