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冷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莉莉 初芹 +1 位作者 徐青 王雅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937-8940,共4页
综述了动物冷应激时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和血液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动物冷应激时动物机体内的一系列变化规律的总结,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动物冷应激带来的经... 综述了动物冷应激时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及其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和血液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动物冷应激时动物机体内的一系列变化规律的总结,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动物冷应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冷应激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冷应激 神经内分泌反应 生产性能 生理免疫 抗氧化功能 生理生化指标 冷应激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耐低温相关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佳明 司龙亭 +1 位作者 闫世江 马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5-646,共2页
对9507、9508等13份不同的黄瓜材料低温处理7天,调查其抗寒指数及叶片中的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经相关分析表明,抗寒指数与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呈正相关,抗寒指数与自由水含量、根系... 对9507、9508等13份不同的黄瓜材料低温处理7天,调查其抗寒指数及叶片中的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经相关分析表明,抗寒指数与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呈正相关,抗寒指数与自由水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变化率和活跃吸收面积变化率呈负相关。在今后的抗寒性选育过程中,可以利用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这5个指标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低温性 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骏枣枣头枝与二次枝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宪 吴翠云 +3 位作者 林敏娟 王合理 郭明 尤腾飞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8-31,共4页
以四年生直播密植骏枣树为材料,研究钾肥不同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枣树枣头枝和二次枝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在整体上提高了骏枣枝条的抗寒能力,且枣头枝的抗寒性要大于二次枝,在果实膨大期施30 kg/667m2的钾肥显著提高了骏枣... 以四年生直播密植骏枣树为材料,研究钾肥不同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枣树枣头枝和二次枝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在整体上提高了骏枣枝条的抗寒能力,且枣头枝的抗寒性要大于二次枝,在果实膨大期施30 kg/667m2的钾肥显著提高了骏枣枝条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同时也显著降低了骏枣枝条的丙二醛含量,为钾肥的最佳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骏枣 枣头枝与二次枝 相关抗寒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低温对籼稻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耐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阮仁超 陈惠查 +5 位作者 游俊梅 褚旭东 周介雄 朱玉琴 严宗卜 李其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981-986,共6页
采用田间分期播种的自然低温胁迫方法,以相对冷敏指数(CRI)为评价指标,对籼稻恢复系明恢63(R1)、蜀恢527(R2)、绵恢725(R3)、绵恢746(R4)和辐恢838(R5)及其1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障碍型耐冷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 采用田间分期播种的自然低温胁迫方法,以相对冷敏指数(CRI)为评价指标,对籼稻恢复系明恢63(R1)、蜀恢527(R2)、绵恢725(R3)、绵恢746(R4)和辐恢838(R5)及其1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障碍型耐冷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系R1~R5及其杂交组合对低温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R5表现耐冷性强。而R3、R1和R2均表现为弱;2)在一定的低温胁迫下,同一个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和不同恢复系与同一不育系组配系列杂交组合之间的平均结实率和CRI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耐冷性强弱前者呈A/R5〉A/R3〉A/R2〉A/R1〉A/R4趋势,后者呈A3/R〉A1/R〉A2/R的趋势,表明杂交水稻低温障碍型耐冷性的表达既与恢复系有关,又受不育系影响;3)在一定低温胁迫下。恢复系与其相应杂交组合的耐冷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R1、R2、R3和R5与其对应杂交组合之间CR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0.5145^*、0.1660和0.8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耐冷性 相对冷敏指数 低温胁迫 不完全双列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低温障碍型耐冷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阮仁超 陈惠查 +3 位作者 游俊梅 周介雄 李其义 王朝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157-1161,共5页
采用自然低温胁迫和开花期人工低温处理对6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的障碍型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田闻分期播种下,供试种受低温胁迫后的结实率随播期延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品种间降幅不一。其中,Ⅱ优838、Ⅰ优4761和金优431... 采用自然低温胁迫和开花期人工低温处理对6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的障碍型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田闻分期播种下,供试种受低温胁迫后的结实率随播期延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品种间降幅不一。其中,Ⅱ优838、Ⅰ优4761和金优431的降幅较小,其相对冷敏指数(CRI)在1.52%~11.32%,表现对低温胁迫相对迟钝,而冈优725、汕优63和K优5号种在不同播种期间随胁迫强度增大结实率降幅增大,CRI值在3.05%~46.30%,表现对低温胁迫相对敏感。开花期人工低温处理不同目数后的结实变化与自然低温胁迫结果基本一致。对Ⅳ期播种的各品种在自然低温下的结实率与开花期18和20℃胁迫处理后CRI值的相关性分析,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18℃处理3、5、7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16、0.8409^**和0.9362^**,与20℃处理3、5、7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0.8565^**和0.8083^**。由此表明,2种方法均可有效评价籼型杂交水稻的障碍型耐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冷性 籼型杂交水稻 障碍型冷害 评价 相对冷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