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枝稷种子繁育技术
1
作者 杨姝 李丽娜 +2 位作者 陈玉华 潘晶 马凤江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3期39-40,共2页
柳枝稷作为一种适应性强、抗逆能力显著、耐病虫害、经济价值丰富的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集饲草、生态修复、生物质能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展现出广泛的开发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该文总结了柳枝稷种子繁育的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整地与... 柳枝稷作为一种适应性强、抗逆能力显著、耐病虫害、经济价值丰富的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集饲草、生态修复、生物质能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展现出广泛的开发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该文总结了柳枝稷种子繁育的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种子采收和储藏等方面技术,以期为柳枝稷种子繁育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耐寒 种子繁育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组学分析
2
作者 张子培 高雅琪 +4 位作者 赵庆翠 向琰 柴嘉龙 丁一杰 徐洪雨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8-1057,共10页
骤然降温和极端低温等低温胁迫影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种植和生产,严重影响着我国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选择‘新疆大叶’和‘肇东’两种秋眠性不同的紫花苜蓿进行24 h和192 h时长的低温处理,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 骤然降温和极端低温等低温胁迫影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种植和生产,严重影响着我国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选择‘新疆大叶’和‘肇东’两种秋眠性不同的紫花苜蓿进行24 h和192 h时长的低温处理,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冷响应基因。经过192 h的低温处理,秋眠型的‘肇东’在192 h时抗寒性显著高于半秋眠型‘新疆大叶’。通过0 h和24 h两个时间点的转录组测序分析,进一步筛选出13个与抗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经过qRT-PCR荧光定量验证后,有7个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一致,分别为两品种紫花苜蓿中表达趋势相反的2个基因和在两品种紫花苜蓿中表达趋势相同的5个基因。此外,对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找出淀粉和蔗糖代谢、撕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和半乳糖代谢等11条与抗寒相关的代谢通路。本研究筛选到的差异基因和代谢通路,将为后续紫花苜蓿抗寒机制及抗寒分子育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低温 耐寒性 基因响应 代谢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青绿苔草对低温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双慧 贾明 +7 位作者 张辉 滕珂 滕文军 温海峰 范希峰 岳跃森 武菊英 丁国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9-2098,共10页
为探究四倍体青绿苔草(Carex breviculmis)不同株系的耐寒性,筛选耐寒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本研究以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4、株系8、株系14为例,采用田间自然低温处理,对2023年10月—11月各处理时间段的苔草叶片生理指标进行测... 为探究四倍体青绿苔草(Carex breviculmis)不同株系的耐寒性,筛选耐寒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本研究以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4、株系8、株系14为例,采用田间自然低温处理,对2023年10月—11月各处理时间段的苔草叶片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四倍体青绿苔草各株系耐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两种倍性青绿苔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上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低温时长的增加呈不同变化趋势,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4、株系8、株系14耐寒性均强于二倍体青绿苔草,其中,四倍体青绿苔草株系14耐寒力最强。上述研究结果为了解青绿苔草耐寒机制及四倍体青绿苔草耐寒株系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苔草 四倍体 耐寒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的影响
4
作者 吴开元 陈红松 +4 位作者 王国全 田震亚 朱丽珊 李汝雯 周忠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5,共15页
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Walker)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检疫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瓜菜。为明确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耐寒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过冷却点仪,对取食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丝瓜Luffa aegyptia... 南亚果实蝇Zeugodacus tau(Walker)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检疫害虫,严重危害多种水果和瓜菜。为明确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耐寒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过冷却点仪,对取食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丝瓜Luffa aegyptiaca Miller和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南亚果实蝇5个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每一组寄主植物上的5个发育阶段中,南亚果实蝇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均为最低,显著低于1日龄蛹、幼虫和成虫;不同寄主南亚果实蝇同一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分别为-23.97~-8.06℃和-14.02~-0.59℃,其中取食苦瓜的南亚果实蝇5日龄蛹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最低,均值分别为-23.97℃和-14.02℃,但与黄瓜无显著差异;4种寄主中老熟幼虫、1日龄蛹、1日龄雌成虫和5日龄雌成虫过冷却点均为取食黄瓜最低;杧果种群1日龄雌成虫过冷却点最高,均值为-7.47℃,苦瓜种群老熟幼虫体液冰点最高,均值为-0.59℃。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寄主对南亚果实蝇耐寒力的影响,这对其越冬种群动态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果实蝇 寄主植物 耐寒性 过冷却点 体液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茶藨子属植物越冬枝条解剖结构比较及抗寒性分析
5
作者 林玉友 张志东 +2 位作者 郑娟 赵鑫丹 林则双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15-18,25,共5页
[目的]探索黑穗醋栗露地越冬枝条死亡机制和解决死亡的技术措施。[方法]以茶藨子属植物野生种和栽培品种楔叶茶藨子、长白茶藨子、香茶藨子、东北茶藨子和欧洲黑穗醋栗‘黑珍珠’为试验材料,进行枝条解剖试验。[结果]由MOTIC BA400显微... [目的]探索黑穗醋栗露地越冬枝条死亡机制和解决死亡的技术措施。[方法]以茶藨子属植物野生种和栽培品种楔叶茶藨子、长白茶藨子、香茶藨子、东北茶藨子和欧洲黑穗醋栗‘黑珍珠’为试验材料,进行枝条解剖试验。[结果]由MOTIC BA400显微照相得出,野生种细胞小而排列整齐,栽培品种露地越冬,在3月中旬枝条导管细胞破裂,形成与外界直接联通的通道,造成枝条水分不可逆,流失而死亡。[结论]该试验结果为黑穗醋栗安全越冬及其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属 抗寒性 组织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杂种后代抗寒性遗传规律分析
6
作者 宋梅 布卡·欧尔娜 +1 位作者 李国萍 凌益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9-1695,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苹果杂种后代抗寒性的遗传规律,筛选出抗寒性强的苹果新品种,为新疆苹果抗寒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苹果品种花红×元帅、国光×花红、冬立蒙×花红等3个组合的杂种一代(F_(1)代),以及赤阳×新红...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苹果杂种后代抗寒性的遗传规律,筛选出抗寒性强的苹果新品种,为新疆苹果抗寒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苹果品种花红×元帅、国光×花红、冬立蒙×花红等3个组合的杂种一代(F_(1)代),以及赤阳×新红(花红×元帅)、金冠×新光(国光×花红)、金冠×新冬(冬立蒙×花红)等3个组合的杂种二代(F_(2)代)为材料,分析苹果杂种F_(1)代、F_(2)代抗寒力性状和F_(1)代与大苹果重交的后代抗寒力遗传倾向,以及抗寒小苹果与大苹果正反交杂种组合的抗寒力。【结果】抗寒力杂种苗F_(1)代为26.45%,而F_(2)代仅1.35%,F_(2)代较F_(1)代降低了25.1%。F_(2)代均比F_(1)代变异率高,其中以金冠×新光(国光×花红)组合变异率最高。各级次出现株数顺序为4级>2级>3级>1级>0级。【结论】抗寒小苹果与不抗寒大苹果杂交,杂种后代在抗寒力受小苹果影响很大,小苹果有很强的遗传能力,以抗寒力强的F_(1)代作亲本与大苹果杂交,F_(2)代抗寒力显著降低;用不抗寒大苹果和抗寒小苹果互为父母本杂交时,以抗寒小苹果为母本显著优于其作父本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杂种后代 抗寒性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艳 李维一 +4 位作者 李春阳 吴磊 赵洪涛 赵宇 王艳敏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2期13-15,18,共4页
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山杏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喷施脱落酸、6-BA、3-吲哚乙酸、对氨基苯甲酸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系统研究了喷施施用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对山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间接反映其抗寒能力高低。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喷施... 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山杏为研究对象,通过叶面喷施脱落酸、6-BA、3-吲哚乙酸、对氨基苯甲酸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系统研究了喷施施用浓度、不同处理时期对山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间接反映其抗寒能力高低。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喷施生长调节剂比对照抗寒效果显著提高,6-BA对提高山杏叶片抗寒能力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喷施浓度以100 mg/L为佳,9月上旬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素荧光参数 抗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抗寒与越冬能力研究 被引量:60
8
作者 江幸福 罗礼智 +2 位作者 李克斌 赵廷昌 胡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75-1582,共8页
研究了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耐低温能力、可能的越冬虫态及其越冬能力 ,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 ,初步确定了我国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甜菜夜蛾 3~ 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高 ,分别为 -1 1 .1 7℃、-1 1 .96℃和 -1 0 .5 0℃ (平均 ... 研究了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耐低温能力、可能的越冬虫态及其越冬能力 ,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 ,初步确定了我国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甜菜夜蛾 3~ 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高 ,分别为 -1 1 .1 7℃、-1 1 .96℃和 -1 0 .5 0℃ (平均 -1 1 .2 1℃ ) ,预蛹期次之 ,为 -1 2 .47℃ ,蛹期最低 ,平均为 -1 7.1 6℃。在 5℃、0℃、-1 0℃和 -5℃条件下 ,甜菜夜蛾各种虫态的 LT50 、LT90 和 LT99.9均随温度的降低而缩短 ,尽管不同虫态的耐低温能力有很大的差别。其耐低温能力由弱至强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卵 <成虫 <幼虫 <蛹。这些结果表明 ,蛹是甜菜夜蛾的四个虫态中耐低温能力最强的 ,因而是最可能的越冬虫态。但由于蛹在 0℃条件下的 LT99.9为 3 8.0 6d,表明甜菜夜蛾在冬季 0℃以下的温度超过 3 8d的地区不能越冬。另外 ,连续两年冬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蛹在北京西郊越冬死亡率均为 1 0 0 % ,说明甜菜夜蛾在北京地区不能越冬。根据这些结果并结合我国气温的变化规律 ,初步将我国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定于北纬 3 8°左右 ,即 1月份 -4℃等温线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过冷却点 抗寒能力 越冬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松毛虫越冬幼虫生化物质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69
9
作者 韩瑞东 孙绪艮 +1 位作者 许永玉 张卫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52-1356,共5页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生化物质的种类、含量密切相关。测定了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越冬幼虫体内和血淋巴内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淋巴内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总量1月份为10月份的3.8倍,其中以葡萄糖、海藻糖和山梨醇...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生化物质的种类、含量密切相关。测定了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越冬幼虫体内和血淋巴内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淋巴内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总量1月份为10月份的3.8倍,其中以葡萄糖、海藻糖和山梨醇增加幅度较大,依次为10月份的10.08倍、2.84倍、7.44倍。3月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虫体内糖原含量下降了56.5%。越冬期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增加幅度较大,分别比越冬前增加了493.8%、433.7%、474.2%、21.5%和47.1%,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则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越冬幼虫体内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应用蛋白质垂直平板电泳法对糖蛋白进行电泳分析发现糖蛋白含量增加,为越冬前的300%。综合分析认为赤松毛虫越冬幼虫体内抗寒物质系统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类(山梨醇、海藻糖、葡萄糖)-糖蛋白-氨基酸类(丙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等)。该系统可随生态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毛虫 过冷却点 抗寒性 生化物质 抗寒物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花器官组织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彭伟秀 杨建民 +4 位作者 张芹 王保柱 马黎明 邓有红 吴颖鑫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通过人工模拟霜害试验,研究了杏花抗寒性与花器官组织结构的关系,并统计了冻害率。结果表明:4个仁用杏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为优一、白玉扁、一窝蜂、龙王帽;在同一朵花中,抗寒性强弱为花瓣>雄蕊>雌蕊;未接种冰核细菌的花比接菌... 通过人工模拟霜害试验,研究了杏花抗寒性与花器官组织结构的关系,并统计了冻害率。结果表明:4个仁用杏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为优一、白玉扁、一窝蜂、龙王帽;在同一朵花中,抗寒性强弱为花瓣>雄蕊>雌蕊;未接种冰核细菌的花比接菌的抗寒性强。-3℃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子房显微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器官 抗寒性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梨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被引量:62
11
作者 李俊才 刘成 +2 位作者 王家珍 蔡忠民 沙守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9-532,共4页
为了鉴定红巴梨等6个洋梨及3个具洋梨亲本的杂种后代的抗寒能力,取其1a生苗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45℃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与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冻害级别进行相关比较。测... 为了鉴定红巴梨等6个洋梨及3个具洋梨亲本的杂种后代的抗寒能力,取其1a生苗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45℃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与自然气候条件下的冻害级别进行相关比较。测得的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鉴定出供试品种的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与田间冻害级别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梨 半致死温度 抗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对桔小实蝇耐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12
作者 任璐 陆永跃 +1 位作者 曾玲 庞淑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3,共7页
为了研究寄主营养对桔小实蝇耐寒性的作用,测定了以15种果蔬饲养的桔小实蝇1日龄蛹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points,SCP);再选取南瓜、西红柿、柑桔、番石榴和杨桃等5种果蔬,测定了桔小实蝇3龄老熟幼虫、1日龄蛹、3日龄蛹、5日龄蛹、7日... 为了研究寄主营养对桔小实蝇耐寒性的作用,测定了以15种果蔬饲养的桔小实蝇1日龄蛹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points,SCP);再选取南瓜、西红柿、柑桔、番石榴和杨桃等5种果蔬,测定了桔小实蝇3龄老熟幼虫、1日龄蛹、3日龄蛹、5日龄蛹、7日龄蛹和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并观察了1日龄蛹的低温存活力。结果表明:(1)15种果蔬饲养所得的桔小实蝇1日龄蛹SCP均值在-11·03℃^-13·17℃,不同寄主发育的桔小实蝇SCP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取食蒲桃的最高,为-11·03℃,取食苦瓜的最低,为-13·17℃。(2)5种果蔬饲养所得的桔小实蝇各虫态的SCP均值存在极显著差异(F(4,863)=35·6,P<0·01);同一寄主上的桔小实蝇不同虫态之间SCP均值也达到极显著性差异(F(6,863)=392·9,P<0·01);且寄主和发育龄期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交互作用(F(24,863)=9·4,P<0·01)。(3)桔小实蝇各发育阶段,SCP值表现一定变化:老熟幼虫发育至1日龄蛹,SCP值变化不大;蛹发育至3、5和7天过冷却能力明显增强,降至-20℃左右,但他们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羽化后3~5天的成虫SCP值又升高至-10℃左右。老熟幼虫、1日龄蛹和2~3日龄成虫与3日龄、5日龄和7日龄蛹的SCP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4)将5种果蔬饲养所得的桔小实蝇1日龄蛹置于6℃和-3℃下进行较长时间(1~8天)和较短时间(1~8h)的低温处理,发现番石榴、杨桃和南瓜发育的蛹经低温处理后的校正羽化率较西红柿和柑桔发育的蛹高;同样在0℃、3℃、6℃和9℃处理(2天)的实验中,得出相似的结果。因此,本实验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幼虫由于生活寄主的不同使得其下一代蛹的耐寒性产生了差异,引起其差异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寄主 过冷却点 耐寒性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品种及砧木抗寒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何伟 艾军 +6 位作者 范书田 杨义明 王振兴 赵滢 乔永在 张亚凤 李晓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5-1142,共8页
【目的】探寻适宜葡萄品种及砧木抗寒性研究的评价方法。【方法】以‘北冰红’‘左山一’‘贝达’及‘双红’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下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寒相关... 【目的】探寻适宜葡萄品种及砧木抗寒性研究的评价方法。【方法】以‘北冰红’‘左山一’‘贝达’及‘双红’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下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寒相关指标的变化,以电导法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寒性。【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4个品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呈"S"型曲线变化,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近似呈单峰曲线变化;指标平均隶属度与各理化指标相关性均较高;低温半致死温度几乎与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各品种抗寒性为:‘左山一’>‘双红’>‘贝达’>‘北冰红’。【结论】抗寒相关指标平均隶属度变化曲线能够更全面可靠地反映出葡萄品种及砧木抗寒性差异的本质及其可承受的冻害极限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枝条 抗寒指标 平均隶属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叶片组织结构比较 被引量:21
14
作者 于晶 周子珊 +2 位作者 牟永潮 张永侠 苍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1,共5页
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材,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低温下(5℃和-15℃)两个冬小麦品种的叶片显微、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和-15℃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叶片的显微... 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材,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低温下(5℃和-15℃)两个冬小麦品种的叶片显微、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和-15℃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叶片的显微结构无明显差异,但超微结构差异较显著。东农冬麦1号类囊体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跺叠整齐,沿叶绿体的长轴方向平行排列,而济麦22叶绿体内的类囊体排列方向无规则,与叶绿体长轴形成各种角度。在-15℃时,两个品种叶肉细胞的线粒体皆肿胀呈圆形,嵴的结构模糊,且济麦22有个别线粒体嵴消失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抗寒种质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抗寒性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草莓花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静 赵密珍 +2 位作者 于红梅 王壮伟 孟宪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为了确定草莓花的抗寒能力,比较不同草莓品种的抗寒性,以宁玉、红颊草莓花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组织电解质外渗率(REC)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时间,测定REC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确定草莓花的抗寒能力,比较不同草莓品种的抗寒性,以宁玉、红颊草莓花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组织电解质外渗率(REC)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时间,测定REC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宁玉、红颊草莓花的电解质外渗率呈S型曲线,LT50分别为-3.41℃、-2.78℃,1.5~3.5 h为草莓花在LT50下临界冷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花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甘蔗品种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94
16
作者 张保青 杨丽涛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6-505,共10页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甘蔗品种,在广西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之一的资源县,选用21个甘蔗品种进行试验,在甘蔗成熟期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时间段采样,观察甘蔗在低温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检...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甘蔗品种,在广西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之一的资源县,选用21个甘蔗品种进行试验,在甘蔗成熟期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时间段采样,观察甘蔗在低温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检验,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1个甘蔗品种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对长时间持续低温的反应各异,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迟钝,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敏感;根据隶属函数法的分析结果,将供试品种划分为3级,其中I级高抗寒型4个品种,II级抗寒型10个品种,III级低抗寒型7个品种。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多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估甘蔗工艺成熟期的抗寒性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揭示指标性状与抗寒性的关系,为甘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寒性 生理生化 隶属函数 抗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抗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7
作者 陈豪 梁革梅 +3 位作者 邹朗云 郭芳 吴孔明 郭予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4,共7页
由于季节的变化,生活在温带和寒带的昆虫在生活史中都要面临冬季低温的制约。为繁衍后代,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对策和抗寒机制。本文综述了昆虫的越冬虫态、生态适应性、抗寒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包括过冷却点、... 由于季节的变化,生活在温带和寒带的昆虫在生活史中都要面临冬季低温的制约。为繁衍后代,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对策和抗寒机制。本文综述了昆虫的越冬虫态、生态适应性、抗寒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包括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冰核物质、抗寒性物质变化等抗寒机制,特别是对近年来引起关注的抗冻蛋白和热激蛋白的基因、结构、功能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探讨了昆虫抗寒性研究与预测预报及害虫综合防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抗寒性 耐冻性 抗冻蛋白 热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室内种群抗寒能力测定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智 郑乔 +7 位作者 张云慧 刘杰 殷新田 汤清波 李静 袁源 李祥瑞 朱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9,69,共8页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为判断草地贪夜蛾抗寒能力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频次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的过冷却点(df=834,F=430.26,P<...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为判断草地贪夜蛾抗寒能力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频次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的过冷却点(df=834,F=430.26,P<0.01)和结冰点(df=834,F=891.71,P<0.01)在各虫态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低,分别为(-25.45±0.25)℃和(-24.70±0.25)℃,显著低于其他虫态。6龄幼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最高,分别为(-7.35±0.14)℃和(-2.07±0.11)℃;过冷却点由低到高顺序为:卵<1龄幼虫<3日龄蛹<2龄幼虫<1日龄成虫<3龄幼虫<4龄幼虫<5龄幼虫<预蛹<6龄幼虫。结冰点的变化趋势和过冷却点相似,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卵<1龄幼虫<2龄幼虫<3日龄蛹<3龄幼虫<1日龄成虫<4龄幼虫<预蛹<5龄幼虫<6龄幼虫;幼虫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随龄期增加而逐渐升高。同一虫态个体间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频次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雌雄成虫过冷却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雌成虫结冰点显著低于雄成虫。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该结论为草地贪夜蛾越冬区划分和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抗寒性 过冷却点 结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60
19
作者 朱惠霞 孙万仓 +7 位作者 邓斌 燕妮 武军艳 范惠玲 叶剑 曾军 刘雅丽 张亚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低温 抗寒性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抗寒性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20
作者 沈洪波 陈学森 张艳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2-297,共6页
冻害胁迫下果树体内的水分从生长的组织流失迁移,在其周围区域形成冰核保护生长组织,不形成冰核发生冻害;ABA和Ca(2+)在植物低温胁迫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DTA法测定的LTH温度与花芽的半致死温度一致;果树杂种后代的抗寒性遗传具有母... 冻害胁迫下果树体内的水分从生长的组织流失迁移,在其周围区域形成冰核保护生长组织,不形成冰核发生冻害;ABA和Ca(2+)在植物低温胁迫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DTA法测定的LTH温度与花芽的半致死温度一致;果树杂种后代的抗寒性遗传具有母性遗传特点。还总结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果树抗寒性鉴定的有效方法以及部分抗寒资源,以期为果树抗寒育种的亲本选择及不同品系抗寒力的早期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抗寒性 遗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