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热轧油泥制备的臭氧催化剂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思佳 刘素玲 +4 位作者 胡绍伟 王飞 李林 徐晓晨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0-479,共10页
使用热轧油泥与ρ-氧化铝粉混合造粒后煅烧制备了一种臭氧催化剂.对制备出的催化剂结构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是以Fe_(3)O_(4)为活性组分的铝基催化剂.与实验室研发的两种铝基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效果进行对比,结... 使用热轧油泥与ρ-氧化铝粉混合造粒后煅烧制备了一种臭氧催化剂.对制备出的催化剂结构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是以Fe_(3)O_(4)为活性组分的铝基催化剂.与实验室研发的两种铝基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仅分别降低了2.39%、5.30%,但是节省了添加活性组分所需药剂的费用.60 min时催化臭氧体系臭氧利用率相较单独臭氧体系提升了16.41个百分点.对催化臭氧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催化反应时间为6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00 g/L、臭氧浓度为22.9 mg/L条件下,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的COD去除率为62.14%.电子顺磁共振(EPR)和自由基抑制实验表明,催化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是OH和O-2.GC-MS结果表明,催化体系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中含量较高的特征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降解效果.6次重复利用实验和金属离子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性能.研究为热轧油泥的处置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催化臭氧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提供了一种可行且低成本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油泥 以废治废 催化臭氧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活PMS氧化法协同SBBR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红 张盾超 +1 位作者 宋秀兰 何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0,共7页
采用碱激活过一硫酸盐(PMS)氧化法协同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当以NaOH作为激活剂时,pH、PMS浓度和温度对碱/PMS体系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和色度的影响,之后考察SBBR工艺处理碱/PMS体系出水的效果。研究... 采用碱激活过一硫酸盐(PMS)氧化法协同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当以NaOH作为激活剂时,pH、PMS浓度和温度对碱/PMS体系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和色度的影响,之后考察SBBR工艺处理碱/PMS体系出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碱/PMS体系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pH=10、PMS投加浓度7 mmol/L、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1%和45.9%。电子顺磁共振实验表明碱/PMS体系存在^(1)O_(2)、O_(2)•-、∙OH和SO_(4)•-等活性氧物种。废水经碱/PMS体系处理后可生化性提高,之后经SBBR工艺进一步处理后出水COD<60 mg/L。总体而言,碱激活PMS氧化法协同SBBR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66.7%。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碱/PMS体系协同SBBR工艺能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的芳香蛋白类物质和类腐殖酸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一硫酸盐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焦化废水生化尾水混凝药剂投加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可 李瑞鹏 单文澜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混凝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混凝剂PAC、PAM投加量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开展响应面混凝实验,构建PAC、PAM投加量为自变量,出水残留浊度和出水过余电导率组成的...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混凝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混凝剂PAC、PAM投加量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开展响应面混凝实验,构建PAC、PAM投加量为自变量,出水残留浊度和出水过余电导率组成的加药控制系数为响应量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混凝处理最佳药剂投加量PAC为2546.96 mg/L,PAM为10.90 mg/L,此条件下出水平均浊度残留率为4.24%、电导率过余率为2.77%、加药控制系数为7.01,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5%,进一步证明该响应面模型合理有效,对同时实现处理过程混凝充分反应和盐分有效控制具有指导作用,并可为相关自动化加药模型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生化尾水 混凝处理 响应面法 聚合氯化铝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草坪绿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陆波 韩烈保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20,共4页
详细介绍了二级处理水和三级处理水灌溉草坪绿地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方向。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二级处理水和三级处理水用来灌溉草坪绿地是安全可行的,三级处理水相对于二级处理水来说成本比较高,但有逐渐代替二级处理水的趋势。
关键词 再生水 草坪灌溉 二级处理水 三级处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磁铁矿/UV/S_2O_8^(2-)对焦化废水中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莉荣 成路姣 +3 位作者 谷振超 樊健 张凯 郑春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92-5300,共9页
以过硫酸盐(PS)为中心建立了C(天然磁铁矿)/PS、UV/PS、C/UV/PS氧化体系,分别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超滤膜法和有机物树脂分离方法分别对深度处理前后废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及亲疏水性有机物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研... 以过硫酸盐(PS)为中心建立了C(天然磁铁矿)/PS、UV/PS、C/UV/PS氧化体系,分别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超滤膜法和有机物树脂分离方法分别对深度处理前后废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及亲疏水性有机物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生化出水中含有较多的难降解芳香性有机物,且以分子量(MW)<1×10~3的低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其次是MW>100×10~3和10×10~3~100×10~3的大分子有机物。疏水酸和疏水中性组分是废水中的主体有机物,其DOC分别占总DOC的45.88%和32.09%。C/UV/PS相对C/PS、UV/PS氧化效果更好,在原水p H,铁矿石和PS的投加量分别为3 g·L-1和2 g·L-1,紫外光照射功率为300 W条件下,氧化90 min时COD、UV254、D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4.9%、93.5%、84.1%和80.1%。从矿化效果来看,C/UV/PS氧化体系对MW>10×10~3的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深度处理后MW<1×10~3的有机物分子占比增加;该体系对疏水性和弱疏水性有机物去除效果较高,深度处理后亲水性有机物占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深度处理 高级氧化 铁矿石 分子量分布 树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菌对焦化废水中COD和氨氮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许萍妹 李文英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了提高焦化废水的生物降解率,采用活性污泥作菌种,对活性污泥的梯度驯化、优势菌的筛选和分离鉴定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得到5株优势菌,其中3株属于假单胞菌属,另外两株分别属于硝化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对这5株的单一菌及其不同组合的... 为了提高焦化废水的生物降解率,采用活性污泥作菌种,对活性污泥的梯度驯化、优势菌的筛选和分离鉴定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得到5株优势菌,其中3株属于假单胞菌属,另外两株分别属于硝化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对这5株的单一菌及其不同组合的混合菌进行了焦化废水降解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经优势菌处理48h后,COD的最高降解率为81.1%,氨氮为51.2%,初步得出:以焦化废水作为碳氮来源的梯度驯化法用于优势菌的筛选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优势菌 COD 氨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总氰构成及去除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孙贤波 钱飞跃 +1 位作者 庞丽娜 巫寅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39,共5页
了解总氰的构成对提高焦化废水处理装置的除氰能力意义重大。通过水质分析和研究铁氰络合物的去除特性发现,铁氰络合物对生化出水中总氰的贡献率超过90%,铁氰络合物虽见光易分解,但在缺乏光照的生化反应器中,微生物对其的去除作用主要... 了解总氰的构成对提高焦化废水处理装置的除氰能力意义重大。通过水质分析和研究铁氰络合物的去除特性发现,铁氰络合物对生化出水中总氰的贡献率超过90%,铁氰络合物虽见光易分解,但在缺乏光照的生化反应器中,微生物对其的去除作用主要表现为吸附而非降解。另外,酸性、好氧条件和高分子助凝剂的使用有利于形成铁氰化物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总氰 铁氰络合物 光解 生物降解 化学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纳滤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闻晓今 周正 +1 位作者 魏钢 张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5,103,共4页
焦化废水虽经生化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含盐量等均较高,必须采用有效的深度处理工艺去除或降低其中的大量杂质成分,才能将其回用为循环冷却水。以A/O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为原水,采用高效、无污染的超滤-纳滤组合工艺进行深度... 焦化废水虽经生化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含盐量等均较高,必须采用有效的深度处理工艺去除或降低其中的大量杂质成分,才能将其回用为循环冷却水。以A/O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为原水,采用高效、无污染的超滤-纳滤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的研究试验。测定处理前、后的COD、NH3-N、浊度及总硬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60mg·L-1、ρ(NH3-N)≤10mg·L-1、浊度≤1NTU、总硬度≤20mg·L-1,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所要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纳滤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膜法勾兑深处理焦化废水工艺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秋里 王国英 +3 位作者 张小平 王纯 何钦雅 张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122,共3页
焦化废水COD和悬浮物含量高,硬度大,难降解,直接排放费用高,环境影响大,使用常规生化法回用困难,内蒙古某项目根据项目水质特征,选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双膜勾兑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勾兑出水平均COD小于60 mg/L,平均氨氮小于10... 焦化废水COD和悬浮物含量高,硬度大,难降解,直接排放费用高,环境影响大,使用常规生化法回用困难,内蒙古某项目根据项目水质特征,选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双膜勾兑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勾兑出水平均COD小于60 mg/L,平均氨氮小于10 mg/L,对悬浮物,色度的去除率达到100%,系统出水符合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浓水去熄焦工艺,实现了节能减排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法 勾兑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MWCNTs光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宝河 王智 +2 位作者 李政辉 孟冠华 余浩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0,共9页
文章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物理负载法制备了TiO_(2)/MWCNTs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表征方法对TiO_(2)/MWCNTs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H_... 文章采用简单的溶胶凝胶-物理负载法制备了TiO_(2)/MWCNTs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表征方法对TiO_(2)/MWCNTs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H_(2)O_(2)协同光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中。结果表明,TiO_(2)主要为锐钛矿相,MWCNTs掺杂后降低了TiO_(2)的禁带宽度。MWCNTs掺杂量(MWCNTs/TiO_(2)质量比)为0.50%时,TiO_(2)/MWCNTs的光催化活性最高,H_(2)O_(2)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光催化氧化效率。TiO_(2)/MWCNTs投加量为1.0g/L,H_(2)O_(2)的投加量为1.5mL/L,废水初始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50min时,焦化废水生化尾水的COD、UV_(254)、色度、TOC的去除率分别为65.22%、88.71%、89.74%和46.56%。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_(2)是光催化氧化过程中最主要的活性组分。TiO_(2)/MWCNTs经5次重复使用后,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COD和UV_(254)的降解效率仍然可以达到67.49%和83.83%,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MWCNTs H_(2)O_(2)光催化氧化 焦化废水生化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活化过一硫酸盐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诗苗 宋秀兰 何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6,共7页
采用钢渣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研究了钢渣加入量、PMS浓度和初始p H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钢渣的重复利用性能,分析了钢渣-PMS氧化处理前后废水中有机物和急性毒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钢渣... 采用钢渣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研究了钢渣加入量、PMS浓度和初始p H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钢渣的重复利用性能,分析了钢渣-PMS氧化处理前后废水中有机物和急性毒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钢渣加入量5 g/L、PMS浓度7 mmol/L、初始p H 8.1、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废水中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2.99%和62.89%,出水毒性变小;钢渣重复使用5次后,COD去除率降低至38.73%。钢渣-PMS体系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途径可能有两种:一种是钢渣中的Ca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活化PMS生成了O_(2)^(-)·和^(1)O_(2);另一种是钢渣中的铁氧化物活化PMS生成SO_(4)^(-)·和·OH。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钢渣活化PMS所产生的活性物种可以有效破坏废水中的芳香蛋白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过一硫酸盐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激活过一硫酸氢盐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佳 宋秀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5,共6页
采用紫外光(UV)激活过一硫酸氢盐(PMS)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初始pH、PMS浓度、紫外光强度和温度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总有机碳(TOC)、色度和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60 min、PMS浓度为11 mmol/L、初始pH为3... 采用紫外光(UV)激活过一硫酸氢盐(PMS)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初始pH、PMS浓度、紫外光强度和温度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总有机碳(TOC)、色度和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60 min、PMS浓度为11 mmol/L、初始pH为3、紫外光强度为9.94 m W/cm^2和温度为25℃的最佳条件下,TOC、色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65.7%、99.5%和93.9%。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被有效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过一硫酸氢盐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激活过硫酸盐耦合活性炭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美琴 宋秀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77-1384,共8页
采用Fe^2+激活过硫酸盐(PS)耦合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在原水TOC为86.4mg/L,色度338倍的条件下,研究PS和Fe^2+投加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S和Fe^2+投加量分别为1.5和4mmol/L,不调节pH值(8.0),反应60min,色... 采用Fe^2+激活过硫酸盐(PS)耦合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在原水TOC为86.4mg/L,色度338倍的条件下,研究PS和Fe^2+投加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S和Fe^2+投加量分别为1.5和4mmol/L,不调节pH值(8.0),反应60min,色度和TOC去除率可达87.17%和68.16%.经Fe^2+/PS体系处理的废水采用A,B两种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结果表明:B炭的吸附效果较好,且可去除Fe^2+/PS体系残留的PS.B炭15g/L,反应120min时,出水色度为14倍,TOC 11.86mg/L.Fe^2+激活PS氧化法耦合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时,总色度去除率95.86%,总TOC去除率86.27%.对生化出水,Fe^2+/PS体系出水和活性炭吸附出水进行三维荧光光谱扫描分析,结果表明:Fe^2+/PS体系能氧化分解废水中部分类腐植酸物质,而活性炭吸附则可进一步去除了废水中残留的类腐植酸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 过硫酸盐 活性炭 焦化废水生化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可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琦 寇丽红 +4 位作者 王冠宇 王吉坤 刘敏 李兰廷 王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84-4993,共10页
焦化废水中可溶解性有机物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为从分子层次揭示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可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首先使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通过液液萃取将河北迁安宏奥工贸焦化厂的焦化废水生物出水分离成有机相和萃余相;对有机相... 焦化废水中可溶解性有机物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为从分子层次揭示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可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首先使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通过液液萃取将河北迁安宏奥工贸焦化厂的焦化废水生物出水分离成有机相和萃余相;对有机相进行四组分分离,根据四组分极性的不同,对极性较弱的饱和分和芳香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对极性较强的胶质和沥青质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结合电喷雾电离源(ESI FT-ICR MS)分析;对极性强的萃余相用固相萃取法得到SPE洗脱物,并进行ESI FT-ICR MS分析。结果表明:饱和分中共检测到120种化合物,焦化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难溶解有机物主要为一些分子质量较大的正构烷烃和链烷烃;芳香分中检测到34种化合物,主要检测到较高含量的醇类、酯类和酚类化合物,其中酚类主要是苯酚的烷基取代物;胶质、沥青质和SPE洗脱物分别检测到N_(x)、N_(1)O_(x)、N_(2)O_(x)、O_(x)和O_(x)S_(1)5类主要碱性有机物和非碱性有机物,胶质和沥青质中的化合物类型分布相似,且沥青质中的化合物更加丰富,SPE洗脱物的化合物类型分布与胶质和沥青质差别较大。根据碳数分布和DBE值,分别得到了主要化合物分子的结构,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生物出水 可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酸铁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尾水有机物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文澜 袁可 +2 位作者 陈虎 袁进 范晓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05,共5页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铁(PSF)混凝剂,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搭配构成PSF+PAM混凝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并与PAC(聚合氯化铝)+PAM混凝体系进行有机物去除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剂质量浓度为1500~3500 mg/L、PAM质量浓度为1...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铁(PSF)混凝剂,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搭配构成PSF+PAM混凝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尾水,并与PAC(聚合氯化铝)+PAM混凝体系进行有机物去除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剂质量浓度为1500~3500 mg/L、PAM质量浓度为10 mg/L、初始pH=7.8的条件下,PSF+PAM混凝体系对有机物去除的性能更优;混凝剂质量浓度为3000 mg/L时,PSF+PAM体系对废水COD、色度、UV_(254)的去除率较PAC+PAM体系分别提高了8.53%、3.68%、11.17%。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SF+PAM体系对尾水中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多环芳烃与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去除效果优于PAC+PAM体系;三维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PSF+PAM体系对尾水中色氨酸等类芳香性蛋白质、类富里酸、类腐殖酸的去除效果优于PAC+PAM体系。PSF+PAM体系对焦化废水生化尾水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生化尾水 混凝剂 聚硅酸铁 聚合氯化铝 有机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