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军 孔凡朔 +2 位作者 赵晓明 宋剑华 张建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2,共4页
在研究未燃煤粉、焦炭反应性的基础上,通过未燃煤粉、焦炭与CO2的共同反应试验,进一步研究了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未燃煤粉的反应性远大于焦炭的反应性,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并没有改变焦炭与CO2的反应能力,... 在研究未燃煤粉、焦炭反应性的基础上,通过未燃煤粉、焦炭与CO2的共同反应试验,进一步研究了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未燃煤粉的反应性远大于焦炭的反应性,高炉喷吹高反应性煤并没有改变焦炭与CO2的反应能力,但可减少焦炭与CO2反应的机会,从而可减少焦炭的熔损反应,提高焦炭的反应后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高温性能 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焦炭热性质非线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进春 吴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6-1412,共7页
针对基于煤质指标预测焦炭热性质建模过程中易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进行预测的建模思路。考虑到煤质指标与焦炭热性质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拟线性化处理的方法,将煤质指标的一次效应、二次效... 针对基于煤质指标预测焦炭热性质建模过程中易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进行预测的建模思路。考虑到煤质指标与焦炭热性质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拟线性化处理的方法,将煤质指标的一次效应、二次效应及交互效应作为模型输入,建立焦炭热性质预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基于拟线性化处理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对焦炭热性质预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的焦炭热性质预测模型是有效可行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比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焦炭反应性指数:焦炭反应后强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非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不黏煤的加热处理及其配煤炼焦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平 徐昶辉 陈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利用热惰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对神华不黏煤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其按3%,5%,8%的比例替换部分气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入同一比例神华不黏煤的情况下,所得焦炭反应性(CRI)随其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400℃时... 利用热惰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对神华不黏煤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其按3%,5%,8%的比例替换部分气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入同一比例神华不黏煤的情况下,所得焦炭反应性(CRI)随其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400℃时达到最低,对应的神华不黏煤添加量为3%,5%,8%时,焦炭反应性分别为43.20%,45.95%,48.48%,但焦炭的显微强度(MSI)差别不大;当增加肥煤配比后,随着添加的神华不黏煤处理温度的升高,焦炭反应性呈现下降、反应后强度(CSR)和焦炭显微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且适当调整焦肥煤比例后,可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加热处理后的神华不黏煤的配入比例达到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华不黏煤 加热处理 配煤 焦炭反应性 焦炭反应后强度 焦炭显微强度 惰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焦煤CO_2化学反应性与焦炭反应性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磊 王岩 +1 位作者 王利斌 商铁成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58-61,共4页
煤的CO2化学反应性和焦炭的反应性(CRI)都是在高温条件下碳与CO2进行还原反应,其中原料煤性质是主要影响因素。为了讨论二者之间的联系,选取气煤、肥煤、焦煤,1/3焦煤和气肥煤进行单煤反应活性和40 kg实验焦炉捣固炼焦所得焦炭反应性的... 煤的CO2化学反应性和焦炭的反应性(CRI)都是在高温条件下碳与CO2进行还原反应,其中原料煤性质是主要影响因素。为了讨论二者之间的联系,选取气煤、肥煤、焦煤,1/3焦煤和气肥煤进行单煤反应活性和40 kg实验焦炉捣固炼焦所得焦炭反应性的测定。焦炭反应性的测定无论从样品量、反应时间及操作方法上,都较煤的反应活性复杂且对设备要求高。结果表明:所选煤样的反应活性与对应焦炭反应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可达到0.99。因此在时间或煤样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定煤样反应活性推导C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煤CO2反应性 焦炭反应性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焦工艺条件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通过40 kg焦炉炼焦实验,研究了加热速率、焦饼终温、焖炉时间、入炉煤堆密度及入炉煤细度等对焦炭的CRI(焦炭反应性)、CSR(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焦炭成熟和获得较低的CRI值,较高的CSR值,焦饼终温应控制在1000~1050℃范... 通过40 kg焦炉炼焦实验,研究了加热速率、焦饼终温、焖炉时间、入炉煤堆密度及入炉煤细度等对焦炭的CRI(焦炭反应性)、CSR(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焦炭成熟和获得较低的CRI值,较高的CSR值,焦饼终温应控制在1000~1050℃范围内。炼焦时焖炉时间应控制在3 h以上。提高入炉煤堆密度,可显著改善焦炭的热性质。入炉煤细度控制在90%左右时,CRI、CSR值较佳。提高加热速率,特别是粘结阶段的升温速率,有利于改善焦炭的热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 炼焦 40kg焦炉 焖炉时间 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内氯元素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兰臣臣 张淑会 +2 位作者 刘小杰 吕庆 武兵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为探索不同形式氯元素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对高炉内含氯化合物进行反应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HCl气体、CaCl2溶液和HCl溶液等3种不同含氯化合物对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原燃料... 为探索不同形式氯元素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对高炉内含氯化合物进行反应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HCl气体、CaCl2溶液和HCl溶液等3种不同含氯化合物对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原燃料带入高炉的氯元素多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HCl气体,当煤气中HCl气体体积分数在0~1.8%范围内增加时,焦炭的反应性先升高再降低,反应后强度先降低再升高;煤气中HCl气体体积分数为0.6%时,焦炭的高温冶金性能劣化最严重;HCl溶液和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8%范围内增加时,焦炭的反应性均逐渐提高,反应后强度均逐渐降低.因此,高炉内不同形式的氯元素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均有劣化作用.建议高炉生产现场建立氯元素的检测制度,控制入炉的氯元素含量,以减少对焦炭高温冶金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氯元素 冶金性能 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的微晶结构及其对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琢 谢峰 +2 位作者 郑义 程欢 汪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6-412,共7页
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数字图像分析技术HRTEM-DI研究了焦炭微晶结构。焦炭微晶结构参数中的长度、曲率和倾角,可分别用来表达焦炭微晶大小、微晶片层的有序度和微晶堆砌有序度。提出的表征焦炭微晶大小和有序度的结晶指数,能够很好地... 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数字图像分析技术HRTEM-DI研究了焦炭微晶结构。焦炭微晶结构参数中的长度、曲率和倾角,可分别用来表达焦炭微晶大小、微晶片层的有序度和微晶堆砌有序度。提出的表征焦炭微晶大小和有序度的结晶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焦炭微晶结晶程度对反应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 微晶结构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 数字图像分析 结晶指数 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反应性与煤岩亚组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裴贤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84-88,116,共6页
为研究原料煤性质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从煤岩亚组成的角度分析了均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丝质体及粗粒体与焦炭反应性的关系,研究了其对焦炭反应性产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均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丝质体及粗粒体含量分别为37%~46%... 为研究原料煤性质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从煤岩亚组成的角度分析了均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丝质体及粗粒体与焦炭反应性的关系,研究了其对焦炭反应性产生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均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丝质体及粗粒体含量分别为37%~46%、19%~30%、11%~13%、3%~6%时,焦炭反应性最小;均质镜质体和基质镜质体有利于形成反应性较低的焦炭结构;粗粒体和丝质体炼焦过程中未发生软化熔融,不利于形成反应性较低的焦炭结构;在相同变质程度下,基质镜质体对形成反应性较低焦炭结构所起的作用大于均质镜质体,粗粒体对形成反应性较低焦炭结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大于丝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炭反应性 煤岩亚组分 炼焦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