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楔入劈拉试验的橡胶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
1
作者 薛刚 马从辉 +1 位作者 衣笑 许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4-603,共10页
为确定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对2种缝高比和5种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依据试验结果,采用规范公式及能量守恒定律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并求解出PETERSSON、欧洲混凝土规范、XU和REINHAR... 为确定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对2种缝高比和5种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依据试验结果,采用规范公式及能量守恒定律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并求解出PETERSSON、欧洲混凝土规范、XU和REINHARDT3种软化曲线的相关参数。根据3种软化本构关系得到黏聚韧度理论值,并与黏聚韧度试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橡胶集料可提高混凝土的断裂失稳韧度和断裂能;3种典型的混凝土软化模型均不能很好地描述橡胶混凝土的黏聚韧度;对XU和REINHARDT软化关系式进行修正后,得到了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可用于研究橡胶混凝土材料的抗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软化模型 断裂能 断裂韧度 黏聚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应力损伤对煤体I型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传玖 李果 +2 位作者 任建慧 姚士茂 李宣良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5,共11页
为探明循环应力损伤作用对煤体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对原始及循环应力损伤后的煤体I型单边缺口梁试件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断裂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煤体平均动态I型断裂韧度(KIC)为0.344 MPa·m^(1/2),平均I型断裂能(GC)为66.99 N/m... 为探明循环应力损伤作用对煤体动态断裂特性的影响,对原始及循环应力损伤后的煤体I型单边缺口梁试件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断裂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煤体平均动态I型断裂韧度(KIC)为0.344 MPa·m^(1/2),平均I型断裂能(GC)为66.99 N/m,较静态煤断裂参数分别提高了1.38倍与1.26倍;经循环应力损伤后煤试件的平均静态KIC值为0.219 MPa·m^(1/2),平均静态GC为44.26 N/m,较原始煤试件分别降低了12.05%与16.74%;平均动态KIC为0.279 MPa·m^(1/2),平均动态GC为52.72 N/m,与原始煤试件冲击断裂试验结果相比,分别降低了20.90%与21.30%。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应力对煤体的动静态断裂力学参数均具有劣化影响,且煤试件动态断裂力学参数的劣化程度更高,证明煤体动态断裂行为对循环应力损伤作用更加敏感。同时,原始及循环应力损伤后煤试件动态断裂破坏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32与1.21,即原始煤试件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破碎的更加复杂,冲击动力学显现的更加充分。此外,基于黏聚裂纹模型的煤体I型动态断裂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表明黏聚裂纹模型能够对煤体动态断裂过程进行有效表征。研究成果可为具为相似特性的煤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断裂韧度 分形维数 黏聚裂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CFRP-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断层替换测试法及参数化分析
3
作者 陈鹏宇 杨冰晨 +3 位作者 药天运 许方舟 赵煜 周勇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101,共14页
为实现3D打印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测试分析,并量化评价打印参数对该型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推进3D打印CFRP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别从试验及仿真角度开展了相关探索... 为实现3D打印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测试分析,并量化评价打印参数对该型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推进3D打印CFRP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别从试验及仿真角度开展了相关探索。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3D打印CFRP层间预制裂纹制备方法-断层替换法,利用该方法开展了系统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类关键打印参数对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其次,基于内聚区理论及surface-based cohesive关系,构建了各类打印工况下的预制裂纹试件双悬臂梁(double cantilever beam,DCB)试验的仿真模型,并完成了仿真计算与试验测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D打印CFRP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随着打印温度及速度的提高而增大,且打印温度对断裂韧性的影响更显著,当温度由245℃升至285℃时,断裂韧性提高了294.6%;当速度由20 mm/s增至60 mm/s时,断裂韧性提高了27.6%;当打印温度与速度提高时,试件在打印过程中热量散失更小,Ⅰ型层间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当打印速度过大时,印材在打印过程中无法完全沉积并实现较好的黏结,反而对Ⅰ型层间力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15%以内,表明提出的断层替换法在I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数据获取方面是合理且稳定的。因此,该方法可为后续量化评价3D打印CFRP桥梁工程构件的层间力学性能提供试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3D打印CFRP Ⅰ型层间断裂韧性 断层替换法 内聚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梁弯曲断裂所激发的弯曲波
4
作者 王志强 杨洪升 周风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8,共14页
脆性细长结构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突然断裂,可能导致断裂点附近出现二次断裂。传统的Euler-Bernoulli梁理论难以描述突加载荷或突卸载荷所导致的波动现象,而Timoshenko梁中的弯曲波速度为有限值,具有一个内禀特征时间,因此基于Timoshenko... 脆性细长结构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突然断裂,可能导致断裂点附近出现二次断裂。传统的Euler-Bernoulli梁理论难以描述突加载荷或突卸载荷所导致的波动现象,而Timoshenko梁中的弯曲波速度为有限值,具有一个内禀特征时间,因此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来分析弹性梁的弯曲断裂问题。使用Timoshenko梁理论,结合一个包含断裂能的脆性内聚力弯曲断裂模型,建立一维弯曲波传播问题的初边值问题,采用特征线方法求解3种边界条件下半无限长梁中卸载弯曲波的传播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断裂能对断裂时间以及峰值弯矩的影响,然后通过数值计算给出这3种情况下梁的动力学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纯弯曲状态的梁一旦发生瞬时断裂,二次断裂发生点距离初次断裂点的最短距离为梁截面回转半径的5倍,因为该距离以内的弯矩不会出现过冲;最有可能发生二次断裂的位置与无量纲断裂能和无量纲开裂角度有关,在距离初始断裂点17.7个特征长度的位置会产生幅值达到1.67倍初始弯矩的峰值弯矩;较大的断裂能将延长断裂时间,导致弯矩峰值点位置偏远,相应的峰值载荷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梁 内聚力弯曲断裂 卸载弯曲波 峰值弯矩 二次断裂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C_(f)/ZrB_(2)-SiC复合材料断裂行为仿真研究
5
作者 张传晖 程业红 刘亚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9-28,40,共11页
为研究层状C_(f)/ZrB_(2)-SiC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以及裂纹扩展规律和形成机理,从细观尺度建立了单边切口梁法(SENB)有限元模型,使用软件ABAQUS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计算的断裂韧性为10.01 MPa·m^(1/2),结果与试验数... 为研究层状C_(f)/ZrB_(2)-SiC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以及裂纹扩展规律和形成机理,从细观尺度建立了单边切口梁法(SENB)有限元模型,使用软件ABAQUS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计算的断裂韧性为10.01 MPa·m^(1/2),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裂纹扩展过程中多次沿界面偏折,裂纹呈阶梯状特征。在荷载-位移曲线上表现为曲线升降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断裂模式。断裂韧性随层厚比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向,最佳层厚比约为1。断裂韧性随界面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最佳界面层厚度是2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 数值模拟 裂纹 单边切口梁法(SENB) 断裂韧性 黏聚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小江 周克骥 周景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49,共5页
研究用聚丙烯纤维加筋粘性土抵抗静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张拉裂缝的功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加筋土的静动力抗张拉、抗断裂性质,诸如极限拉应力、极限技应变、动强度、动模量、临界断裂韧度等,与素土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由此说... 研究用聚丙烯纤维加筋粘性土抵抗静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张拉裂缝的功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加筋土的静动力抗张拉、抗断裂性质,诸如极限拉应力、极限技应变、动强度、动模量、临界断裂韧度等,与素土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由此说明纤维加筋粘性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土坝防渗抗震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粘性土 动力特性试验 土坝 填料 防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K断裂模型粘聚韧度K_(Ic)~c实用插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高洪波 徐世烺 +1 位作者 吴智敏 卜丹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为了配合《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在工程界的推广使用,提出了双K断裂模型中在临界状态时分布在虚拟裂缝上的粘聚力σ(x)产生的粘聚韧度KcIc的二元拉格朗日插值计算方法,进而由准脆性材料韧度三参数定律计算了混凝土起裂韧度KiInci。... 为了配合《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在工程界的推广使用,提出了双K断裂模型中在临界状态时分布在虚拟裂缝上的粘聚力σ(x)产生的粘聚韧度KcIc的二元拉格朗日插值计算方法,进而由准脆性材料韧度三参数定律计算了混凝土起裂韧度KiInci。与粘聚韧度KcIc积分计算和简化计算方法的比较,表明此插值计算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计算过程简化,使用计算器即可实现,便于工程人员实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 双K断裂模型 粘聚韧度KIc^c 插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裂缝非线性断裂的简化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卿龙邦 刘换换 +1 位作者 罗丹旎 田稳苓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89-95,共7页
混凝土的裂缝断裂问题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的关键问题.结合起裂韧度准则和黏聚力模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裂缝断裂分析的简化预测方法.通过给定裂缝黏聚力的分布形式,推导了裂缝张开位移、外荷载的表达式,结合拉伸软化曲线给出了相... 混凝土的裂缝断裂问题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的关键问题.结合起裂韧度准则和黏聚力模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裂缝断裂分析的简化预测方法.通过给定裂缝黏聚力的分布形式,推导了裂缝张开位移、外荷载的表达式,结合拉伸软化曲线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程和求解步骤,获得了裂缝起裂至扩展的全过程曲线.其中,裂缝扩展基于起裂韧度准则,黏聚力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和位移采用权函数方法进行计算.利用不同尺寸的楔入劈拉试件对断裂全过程进行了计算,结合现有的混凝土断裂试验成果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完整的计算裂缝断裂全过程并准确的预测带裂缝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 断裂 起裂韧度 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裂韧度准则的混凝土裂缝黏聚区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卿龙邦 聂雅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2,共6页
基于起裂韧度扩展准则和黏聚裂缝模型研究混凝土断裂全过程中的裂缝尖端黏聚区特性;利用不同尺寸的带裂缝三点弯曲梁试件,计算得到了裂缝尖端黏聚区的长度、黏聚力、裂缝张开位移等,并采用现有试验成果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成果对本文结果... 基于起裂韧度扩展准则和黏聚裂缝模型研究混凝土断裂全过程中的裂缝尖端黏聚区特性;利用不同尺寸的带裂缝三点弯曲梁试件,计算得到了裂缝尖端黏聚区的长度、黏聚力、裂缝张开位移等,并采用现有试验成果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成果对本文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黏聚区长度以及峰值时刻对应的临界黏聚区长度随试件尺寸增大而逐渐增大,最大黏聚区长度受拉伸软化曲线影响;裂缝断裂全过程曲线受软化曲线影响较小;当外荷载达到峰值后裂缝张开位移近似为线性分布,黏聚力分布受拉伸软化曲线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黏聚区 起裂韧度 裂缝张开位移 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复合体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寿康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磨耗比、热稳定性、抗冲击韧性和结合强度是金刚石复合体的主要性能指标。依据现有试验规范和试验装备,仅能实现磨耗比和热稳定性的测试。目前尚不存在较成熟的结合强度和抗冲击韧性测试方法。针对这种情况,较系统地研究了各项主要性... 磨耗比、热稳定性、抗冲击韧性和结合强度是金刚石复合体的主要性能指标。依据现有试验规范和试验装备,仅能实现磨耗比和热稳定性的测试。目前尚不存在较成熟的结合强度和抗冲击韧性测试方法。针对这种情况,较系统地研究了各项主要性能测试的原理,通过充分利用已有试验条件和设备改造,首次实现了对金刚石复合体主要性能的全面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复合体 磨耗比 热稳定性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虚拟裂缝模型解析方法.
11
作者 刘永光 李忠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11-14,共4页
建立了一种求解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实用解析方法.首先将虚拟裂缝区粘聚力作为相应的边界条件,运用修正的剪滞理论,根据能量法则推导出一种求解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解析计算模式;最后对照相关试验数据,得到了对应... 建立了一种求解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实用解析方法.首先将虚拟裂缝区粘聚力作为相应的边界条件,运用修正的剪滞理论,根据能量法则推导出一种求解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的解析计算模式;最后对照相关试验数据,得到了对应数值解的解析解,且与相关试验对应的数值解相比,解析解的均方差和变异系数更小,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提出的解析计算模式为求解混凝土等效断裂韧度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实用解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等效断裂韧度 虚拟裂缝模型 粘聚力 剪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联三维网络复合材料自修复实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申艳娇 杨素君 +2 位作者 杨涛 牛雪娟 杜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1-406,共6页
通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EMAA将铺层好的预浸料沿厚度方向进行缝合及平面方向进行编入,建立起内联三维自修复网络,固化成型之后加工成双悬臂梁(DCB)试件。根据ASTM D5528—01标准测试了试件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内联自修复网... 通过用热塑性树脂纤维EMAA将铺层好的预浸料沿厚度方向进行缝合及平面方向进行编入,建立起内联三维自修复网络,固化成型之后加工成双悬臂梁(DCB)试件。根据ASTM D5528—01标准测试了试件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内联自修复网络层合板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比无自修复网络层合板提高了约116%,自修复后,试件断裂韧性得到很好的恢复,修复效率约为164%。同时,在基于粘聚区的界面单元法基础上,建立了模拟修复剂及树脂基体的双分区粘聚区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无修复剂试件、含内联自修复网络试件及自修复后试件的分层裂纹扩展过程,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更好地解释了含内联自修复网络试件的层间增韧及自修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复合材料 Ⅰ型层间断裂韧性 自修复 分区粘聚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K_R阻力曲线的实用解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卓凯 董伟 +1 位作者 吴智敏 曲秀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7,共9页
根据混凝土Ⅰ型裂缝扩展准则,提出了新的KR阻力曲线及计算新方法。该KR阻力曲线认为,裂缝的扩展阻力由混凝土材料起裂断裂韧度KiniIc和黏聚力提供的阻力组成并等于裂缝扩展的驱动力。采用该方法,只需给出混凝土的起裂断裂韧度KiniIc,弹... 根据混凝土Ⅰ型裂缝扩展准则,提出了新的KR阻力曲线及计算新方法。该KR阻力曲线认为,裂缝的扩展阻力由混凝土材料起裂断裂韧度KiniIc和黏聚力提供的阻力组成并等于裂缝扩展的驱动力。采用该方法,只需给出混凝土的起裂断裂韧度KiniIc,弹性模量E,抗拉强度ft和断裂能GF便可计算混凝土的KR阻力曲线,而无需测定试件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全曲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件强度等级从C20到C120的KR阻力曲线,计算了强度相同初始缝高比不同以及初始缝高比相同而试件高度不同的混凝土KR阻力曲线,并探讨了各种情况下的断裂过程区长度以及黏聚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KR阻力曲线上升,但其上升幅值逐渐减小,强度等级在C60以后,其上升幅值趋于稳定;混凝土的KR阻力曲线存在一定的尺寸效应,当韧带长度足够大时,KR阻力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最大完整断裂过程区长度减小;试件的尺寸对断裂过程区长度也有着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KR阻力曲线 断裂过程区 裂缝 黏聚力 起裂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F增韧层对CFRP复合材料分层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国伟 李宏岩 +1 位作者 许云志 张晓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153,共6页
尼龙无纺布增韧层能在保证良好工艺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的断裂韧度,但其机制还不明晰。引入一种反映尼龙无纺布增韧层(polyamide non-woven fabric,PNF)厚度和力学特性的内聚力模... 尼龙无纺布增韧层能在保证良好工艺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的断裂韧度,但其机制还不明晰。引入一种反映尼龙无纺布增韧层(polyamide non-woven fabric,PNF)厚度和力学特性的内聚力模型,建立PNF/CFRP复合材料分层损伤产生与扩展的力学模型,通过双悬臂梁弯曲实验和验证,得到如下结论:增韧层的厚度对复合材料Ⅰ型分层的峰值载荷几乎没有影响,增韧层厚度为20μm时,复合材料分层扩展阻力最大;界面最大法向应力分布可有效反映裂纹扩展前沿形貌,分层扩展开始后,其前沿形貌保持一致;在相同的外力载荷下,随着PNF/CFRP复合材料铺层从[012/012]变化到[012/9012],其Ⅰ型分层的峰值载荷和扩展距离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尼龙无纺布 内聚力模型 断裂韧度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重组竹Ⅰ型断裂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明凯 周爱萍 +1 位作者 刘燕燕 盛宝璐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6,共8页
重组竹作为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正被逐渐用于建筑领域,但其工艺特点决定了重组竹构件是带裂纹工作的。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结合扩展有限元法(XFEM)和内聚区模型(CZM)对重组竹I型断裂进行数值模拟。三维双悬臂梁(DCB)模型采用基于... 重组竹作为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正被逐渐用于建筑领域,但其工艺特点决定了重组竹构件是带裂纹工作的。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结合扩展有限元法(XFEM)和内聚区模型(CZM)对重组竹I型断裂进行数值模拟。三维双悬臂梁(DCB)模型采用基于牵引分离法则的内聚行为描述裂纹的启裂和扩展,得到裂纹扩展全过程的可视结果和外荷载-裂纹张开口位移曲线(P-δ曲线),并对比模拟曲线和试验曲线,考虑峰值荷载存在差异的合理性。再进一步处理荷载-位移曲线,得到裂纹扩展阻力曲线(R曲线),并通过对比R曲线再次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又对比了5种不同厚度和3种不同初始裂纹长度条件下的重组竹I型断裂能量释放率,分析了厚度和初始裂纹长度2种尺寸参数对重组竹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试件具有较大的断裂韧度,随着厚度增大,双悬臂构件由平面应力状态转为平面应变状态,双悬臂梁的能量释放率趋于一个恒定的较低值,其中,厚度大于40 mm的试件模拟准确度较高。对于处于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双悬臂梁,其初始裂纹长度对断裂韧度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扩展有限元法(XFEM) 内聚区模型 尺寸效应 断裂韧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缺口小冲杆试样结合内聚力模型提取断裂韧性参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宇 刘海亭 +1 位作者 翁琳 沈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0-857,共8页
在役设备和辐照材料的断裂韧性可以采用环形缺口小冲杆试样获取.采用内聚力模型描述T91钢的韧性断裂行为和裂纹扩展过程,并以反向有限元法标定模型所需的两个材料参数.反向有限元法的成功实现需要断裂损伤阶段的载荷位移曲线对两个模型... 在役设备和辐照材料的断裂韧性可以采用环形缺口小冲杆试样获取.采用内聚力模型描述T91钢的韧性断裂行为和裂纹扩展过程,并以反向有限元法标定模型所需的两个材料参数.反向有限元法的成功实现需要断裂损伤阶段的载荷位移曲线对两个模型参数较为敏感,可以通过样品和缺口的几何尺寸加以优化.研究了试样直径与厚度的比例、试样缺口深度以及有无预制裂纹3个因素对参数敏感性的影响,得到缺口样品的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选取两组参数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载荷位移曲线.以此曲线作为逼近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和随机游走算法进行反向有限元迭代拟合,提取内聚力模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所得参数与预先选取的参数误差为1%以内,验证了样品设计的灵敏度和反向有限元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冲杆 内聚力模型 参数敏感性 反向有限元法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对面团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沈忱 蒋予箭 林家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7,共3页
The influence of fat and oil on physical property of dough was studied by adding different kinds and different quantities fat and oil to high strength flour and weak strength flour. TA-XT2i texture meter was used in d... The influence of fat and oil on physical property of dough was studied by adding different kinds and different quantities fat and oil to high strength flour and weak strength flour. TA-XT2i texture meter was used in determine of physical property of doug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hesiveness, springiness of dough is reduc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fat, the toughness of dough is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fat, also the influence of pork fat is larger than salad oil of liquid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团 油脂 弹性 黏性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跨宽比三点弯曲梁断裂力学参数的权函数法求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第华 吴学仁 +2 位作者 赵晓辰 徐武 胡本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利用有限宽板边缘裂纹的Wu(吴学仁)-Carlsson解析权函数,结合无裂纹应力分布的Filon解析解,计算任意跨宽比(S/W)三点弯曲梁的高精度应力强度因子(SIF)和裂纹嘴张开位移(CMOD)。基于解析权函数法给出的裂纹面幂函数分布应力下的SIF和CMO... 利用有限宽板边缘裂纹的Wu(吴学仁)-Carlsson解析权函数,结合无裂纹应力分布的Filon解析解,计算任意跨宽比(S/W)三点弯曲梁的高精度应力强度因子(SIF)和裂纹嘴张开位移(CMOD)。基于解析权函数法给出的裂纹面幂函数分布应力下的SIF和CMOD解析表达式和表格数值,能够快速确定裂纹面在多项式应力作用下的SIF和CMOD,所得结果与文献中使用完全不同的解法给出的数据高度一致。讨论了利用解析权函数法确定黏聚断裂韧度的问题,为任意跨宽比三点弯曲梁的断裂力学分析提供了高效和高精度的解析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梁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嘴张开位移 解析权函数 黏聚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土体断裂韧度K_(IC)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振国 丁金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47-52,共6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矩形横截面单侧开缝土试件测定粘性土体断裂韧度K_(IC)的方法,并通过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粘性土试样的K_(IC)值测定,研究了粘性土的干容重、含水量变化对K_(IC)的影响。
关键词 粘性土 断裂韧度 干容重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接结构的Ⅰ型界面断裂韧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霞 倪虹 +2 位作者 张梅 刘伟丽 高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1010,共10页
胶接结构相对机械连接有诸多优势,对于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连接更为适用。胶接技术具有重量轻,连接件数目少,不引入新的孔损伤,抗疲劳性能好且能获得气动光滑面等突出优点,是复合材料连接结构设计中的优... 胶接结构相对机械连接有诸多优势,对于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连接更为适用。胶接技术具有重量轻,连接件数目少,不引入新的孔损伤,抗疲劳性能好且能获得气动光滑面等突出优点,是复合材料连接结构设计中的优选方案。其中,胶接界面性能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胶接结构Ⅰ型界面断裂韧性测试的加载速率入手,将所有方法分为三大类,动态冲击加载、疲劳裂纹扩展和准静态裂纹扩展。其中,准静态裂纹扩展是使用最为频繁的,也是最能体现裂纹扩展过程的一种方法。本文从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在胶接结构界面断裂韧性准静态加载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介绍了裂纹尖端识别方法,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以及以粘聚区模型(CZM)为代表的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胶接结构Ⅰ型界面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总结,最后对胶黏剂材料、厚度以及表面处理方式对胶接结构性能的影响机制做了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接结构 Ⅰ型断裂韧性 加载速率 胶层厚度 粘聚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