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效率振荡与金纳米粒子浓度的光量子机理
1
作者 方欢欢 陈永聪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纳米材料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为改进生物医学领域的检测方法开辟了新途径.已有实验揭示了PCR效率与pM区金纳米粒子浓度间的振荡行为,其产生或与带电胶体粒子间的长程库仑作用和纳米颗粒电... 纳米材料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为改进生物医学领域的检测方法开辟了新途径.已有实验揭示了PCR效率与pM区金纳米粒子浓度间的振荡行为,其产生或与带电胶体粒子间的长程库仑作用和纳米颗粒电子态的量子尺寸效应相关联.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可以发现,溶液中金纳米粒子的径向分布函数随着电荷的增加逐步呈现出峰值特征,从而引发光子在溶液中瑞利散射的相干行为,影响PCR反应过程中释放光子的再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振荡周期与下游反应光子的波长吻合,同时其能量与金纳米粒子费米能级附近的能级宽度相匹配.而金纳米粒子可以吸收并储存于其内部的电子态,通过再释放促进PCR上游反应进程,并通过电子的玻尔兹曼分布来弥补所需能量的不足部分.该研究有望推动PCR特有的精确探测手段在量子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聚合酶链式反应 长程库仑作用 瑞利相干散射 量子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光吸收和大气散射模型的可解释图像去雾网络
2
作者 顾振飞 陈灿 +2 位作者 林国峰 王奔 药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7-861,共5页
在雾霾天气下拍摄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和颜色偏移的问题,这会进一步影响后续高级计算机视觉应用的准确性。大气散射模型(Atmospheric Scattering Model,ASM)作为图像去雾中的热门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基于ASM的... 在雾霾天气下拍摄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和颜色偏移的问题,这会进一步影响后续高级计算机视觉应用的准确性。大气散射模型(Atmospheric Scattering Model,ASM)作为图像去雾中的热门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基于ASM的方法由于忽略了光陷现象而会引起暗淡效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光吸收的可解释图像去雾网络。具体地,首先构建了一种基于光吸收的大气散射模型(Light Absorption-based ASM,LA-ASM),在ASM中引入了由纹理密度和场景深度定义的光吸收系数。此外,构建了一种可解释网络LA-ASMNet,该网络通过学习LA-ASM的雾气成分来辅助图像去雾。基于RESIDE数据集的仿真结果证明了LA-ASMNet在缓解图像去雾暗淡效应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图像增强 大气散射模型 暗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干涉函数的光子-原子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徐宁 祖铁军 +1 位作者 曹良志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3-580,共8页
X射线衍射在物质结构分析和材料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物理原理为光子与物质发生的相干散射。传统的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基于独立原子形状因子近似方法,忽略了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分子干涉效应,影响... X射线衍射在物质结构分析和材料无损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物理原理为光子与物质发生的相干散射。传统的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基于独立原子形状因子近似方法,忽略了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分子干涉效应,影响相干散射截面的计算精度。因此,为了获得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精确的相干散射截面,本文在核数据处理程序NECP-Atlas中对基于分子干涉函数的光子-原子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分子干涉函数,对蒙特卡罗程序使用的ACE格式数据库中的原子形状因子进行修正,并给出了模拟得到的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分子干涉函数,对基于独立原子形状因子近似方法和考虑分子干涉效应计算得到的水和乙醇的散射成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结果显示: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分子干涉函数计算得到的水的散射成像结果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当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分子干涉效应对相干散射的次级光子角度分布有着显著影响。本文建立的光子-原子相干散射截面计算方法可显著提高光子动量转移较小时的相干散射次级光子角度分布计算精度,可为X射线衍射模拟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数据处理 光子 相干散射 原子形状因子 分子干涉效应 NECP-At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I4]^--RDG^+缔合物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增强与荧光猝灭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治良 刘绍璞 +2 位作者 江洪流 唐平生 尹传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在 0 .2 mol/L HCl介质中 ,罗丹明 6 G( RDG)分别在 5 2 0和 5 5 0 nm处有 1个吸收峰和荧光峰。当有Au( )和 KI存在时 ,Au( )与 I-形成 Au I- 4 ,Au I- 4 与 RDG+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 ( Au I4) RDG缔合物分子。 ( Au I4) RD... 在 0 .2 mol/L HCl介质中 ,罗丹明 6 G( RDG)分别在 5 2 0和 5 5 0 nm处有 1个吸收峰和荧光峰。当有Au( )和 KI存在时 ,Au( )与 I-形成 Au I- 4 ,Au I- 4 与 RDG+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疏水性的 ( Au I4) RDG缔合物分子。 ( Au I4) RDG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而生成 ( ( Au I4) RDG) n 纳米微粒 ,在6 0 0 nm产生 1个特征共振散射峰 ,并且 5 5 0 nm荧光峰和 5 2 0 nm吸收峰降低。当纳米微粒体系加入乙醇后 ,体系的红紫色和共振散射峰消失 ,吸收峰和荧光峰恢复 ,由于乙醇致使 ( ( Au I4) RDG) n 纳米微粒分解为( Au I4) RDG分子。研究结果表明 ,红紫色 ( ( Au I4) RDG) n 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其共振散射增强、荧光猝灭、产生特征共振散射峰和减色效应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I4]-RDG^+缔合物 纳米微粒体系 共振散射增强 荧光猝灭 减色效应 罗丹明6G 碘化金 共振散射光谱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彩色图像的亮度通道多尺度Retinex增强算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凯 金伟其 +1 位作者 裘溯 王霞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0-634,共5页
水体散射使得水下光电成像所获得的图像存在较为均匀的散射光分布,降低了水下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观察景深,减小水体散射光的影响是提高水下光电成像质量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Retinex理论,将水体散射效应等效为环境光照的变化,通过水下彩... 水体散射使得水下光电成像所获得的图像存在较为均匀的散射光分布,降低了水下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观察景深,减小水体散射光的影响是提高水下光电成像质量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Retinex理论,将水体散射效应等效为环境光照的变化,通过水下彩色图像亮度通道下的多尺度Retinex(MSR)算法处理,有效地减小水体散射效应,提高所获图像中水下目标的真实性。实验表明,MSR算法能对含有不同程度水体散射效应的水下彩色图像进行全局视觉效果提升,更清晰地突出物体的细节并获得较鲜艳的色彩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彩色图像 散射效应 RETINEX MSR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磷钼杂多酸缔合纳米微粒体系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伟恩 蒋治良 潘宏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70-974,共5页
在 pH 7 4 0的Tris HCl缓冲溶液中 ,磷钼杂多酸 (PMA)呈浅黄色 ,在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人血清白蛋白 (HSA)呈无色 ,在可见光区也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但在 35 0nm处有一荧光峰。当有PMA存在时 ,HSA与PMA形成缔合纳米微粒 ,HSA PMA... 在 pH 7 4 0的Tris HCl缓冲溶液中 ,磷钼杂多酸 (PMA)呈浅黄色 ,在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人血清白蛋白 (HSA)呈无色 ,在可见光区也没有明显的吸收峰 ,但在 35 0nm处有一荧光峰。当有PMA存在时 ,HSA与PMA形成缔合纳米微粒 ,HSA PMA缔合纳米微粒的粒径约为 80nm。经研究发现HSA对PMA有增色和减色效应 ,PMA对HSA有荧光猝灭作用 ;PMA对色氨酸 (Trp)和酪氨酸 (Tyr)也有一定的荧光猝灭作用 ,但这两种荧光猝灭机理不同 ,且没有形成缔合纳米微粒。PMA对色氨酸 (Trp)和酪氨酸的荧光猝灭作用主要是由于PMA在发射波长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分子吸收 ,即通常所报道过的能量转移所至。研究结果表明 ,HSA PMA缔合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该体系的荧光猝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磷钼杂多酸 缔合纳米微粒体系 荧光猝灭 增色效应 减色效应 共振散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中散射效应对荧光强度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小元 卓尚军 +1 位作者 申如香 王佩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1-394,共4页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在纯元素样品、BaB二元样品及熔融片样品中三种散射效应对荧光强度的贡献(包括相干散射X射线激发的荧光强度、非相干散射X射线激发的荧光强度以及其他方向的一次荧光X射线被散射进探测方向的强度)大... 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在纯元素样品、BaB二元样品及熔融片样品中三种散射效应对荧光强度的贡献(包括相干散射X射线激发的荧光强度、非相干散射X射线激发的荧光强度以及其他方向的一次荧光X射线被散射进探测方向的强度)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散射效应对荧光强度的贡献大小与所研究元素原子特征谱线的能量及样品的基体有关,元素原子的特征谱线能量越高,散射效应对荧光强度的贡献越大;轻基体样品中散射效应对荧光的贡献比重基体样品大。实验证明,将散射效应包括在基本参数法的理论计算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论计算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散射效应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甲烷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的选择激发增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亮 李霞 +5 位作者 张诗按 张向韵 邓莉 陈果良 孙真荣 王祖赓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4-698,共5页
采用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自适应反馈系统,成功实现了二溴甲烷多个拉曼振动模式的选择激发.通过脉冲分析方法(二次谐波频率分辨光谱开关和二次谐波交叉频率分辨光谱开关)(SHG-FROG和SHG-XFROG),在时域和频域上对优化脉冲... 采用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自适应反馈系统,成功实现了二溴甲烷多个拉曼振动模式的选择激发.通过脉冲分析方法(二次谐波频率分辨光谱开关和二次谐波交叉频率分辨光谱开关)(SHG-FROG和SHG-XFROG),在时域和频域上对优化脉冲进行还原和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光学调制器(SLM)将优化脉冲调制成具有负啾啁特性的脉冲串。该选择激发实验的成功实现验证了相干控制自适应系统在研究复杂分子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选择增强 自适应反馈控制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多散射模型和超像素分割的图像去雾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睿 李蕊 廉小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30,共7页
通过分析大气粒子对光线的多次散射作用,利用大气点扩散函数作为卷积核,基于暗原色图像复原理论,建立了基于多次散射的雾天成像模型,并以函数形状相似性为依据,利用广义高斯分布定量估计出大气点扩散函数核函数在图像域下的相关参数.针... 通过分析大气粒子对光线的多次散射作用,利用大气点扩散函数作为卷积核,基于暗原色图像复原理论,建立了基于多次散射的雾天成像模型,并以函数形状相似性为依据,利用广义高斯分布定量估计出大气点扩散函数核函数在图像域下的相关参数.针对传统暗原色理论以固定大小图像区域估计透射率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超像素分割获得景深一致的图像分块方案,通过区域合并,获得更为精准的天空检测效果;基于暗原色先验理论分别估计天空和非天空区域的透射率,并对天空区域的透射率进行修正,不但减少了天空色彩失真,同时也消除了复原结果的光晕现象.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将所提出的去雾方法和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去雾算法能够在较短的运行时间内获得对比度较高、细节信息丰富的去雾结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增强 暗原色先验 多次散射 超像素 去雾 光晕现象 透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电极在紫外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志林 吴德印 +2 位作者 任斌 周海光 田中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2-685,共4页
采用波长为 32 5nm的He Cd激光为激发光源 ,首次在粗糙铑电极上获得了高质量的表面增强拉曼信号。基于在紫外区获得SERS信号这一进展 ,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 ,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此新的实验结果做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 ,在紫外区获... 采用波长为 32 5nm的He Cd激光为激发光源 ,首次在粗糙铑电极上获得了高质量的表面增强拉曼信号。基于在紫外区获得SERS信号这一进展 ,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 ,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此新的实验结果做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 ,在紫外区获得的铑的SERS信号主要源自于有着特定形貌的铑纳米粒子所引起的避雷针效应及微弱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共同作用。对铑纳米粒子的表面平均SERS增强因子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一致 ,约为两个数量级。我们同时比较分析了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有着极佳SERS增强效应的银基底在采用 32 5nm激发光时却得不到任何SERS信号这一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电极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避雷针效应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紫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F中激发电位和靶材对散射效应增强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小元 卓尚军 +1 位作者 申如香 王佩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4-197,共4页
采用一组熔融片样品研究了由不同的X光管激发电位和不同的X光管靶材(Cr靶和Rh靶)所导致的入射X射线能量及强度分布变化对3种散射效应增强荧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的散射增强包括相干散射激发的荧光强度、非相干散射激发的荧光强度以及... 采用一组熔融片样品研究了由不同的X光管激发电位和不同的X光管靶材(Cr靶和Rh靶)所导致的入射X射线能量及强度分布变化对3种散射效应增强荧光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的散射增强包括相干散射激发的荧光强度、非相干散射激发的荧光强度以及其他方向的一次荧光被散射进探测方向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采用的熔融片,相干散射效应和一次荧光被散射进探测器方向增强效应对荧光强度的贡献随X光管激发电位增大而减小,用Cr靶原级谱激发比用Rh靶原级谱激发贡献大;而非相干散射效应对荧光强度的贡献则随X光管激发电位增大而增大,用Rh靶原级谱激发比用Cr靶原级谱激发贡献大;3种散射效应对荧光强度的总贡献随X光管激发电位增大而增大,在Rh靶原级谱激发条件下比用Cr靶原级谱激发贡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激发电位 靶材 散射效应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晶体非线性吸收电场效应的时间过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智虹 娄素云 +4 位作者 熊光楠 徐叙容 李振钢 路明哲 李多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建立了一套光泵浦探针法测量CdS晶体光学非线性快过程的实验,同时测定外加电场对激子-电子相互作用时间的影响,以揭示光学非线性的特性和起源.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模拟得出:在没有外加电场作用下,激子-电子相互作用的衰减时间为60ps.由... 建立了一套光泵浦探针法测量CdS晶体光学非线性快过程的实验,同时测定外加电场对激子-电子相互作用时间的影响,以揭示光学非线性的特性和起源.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模拟得出:在没有外加电场作用下,激子-电子相互作用的衰减时间为60ps.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外加电场使衰减时间略有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非线性 吸收 硫化镉 电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表面等离子效应的新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庾名槐 宋军 +1 位作者 屈军乐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7-585,共9页
评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最新研究进展,介绍近年来在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以及不同形状、尺寸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放大拉曼散... 评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最新研究进展,介绍近年来在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以及不同形状、尺寸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放大拉曼散射的增强、等离子激光、等离子非线性效应及局域表面等离子光热效应等.探讨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结构在纳米尺度上对光的各种性质的调控以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在纳米生物光子学方面的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金属纳米粒子 局域场增强 拉曼散射 等离子激光 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太赫兹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红 田静 +3 位作者 张吉成 王纯栋 郑丽杰 张传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517,共4页
利用金属离子注入技术,将Zn离子注入到硅基上形成一种Zn原子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研究该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与硅片相比,随着Zn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太赫兹时域光谱中峰值位置从8 ps... 利用金属离子注入技术,将Zn离子注入到硅基上形成一种Zn原子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研究该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与硅片相比,随着Zn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太赫兹时域光谱中峰值位置从8 ps分别偏移至7.90、7.98与7.96 ps.通过傅里叶变换,表明Zn离子注入后某些频率处会出现透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 太赫兹波 功能器件 太赫兹增强效应 金属离子注入 多重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溶胶体系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张飞 顾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银溶胶体系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溶剂效应,发现在不同的溶剂中,银溶胶的聚集状态不同,当胶粒带电荷时,溶剂还能影响分子在胶粒表面的吸附,溶剂通过改变胶粒的聚集状态及分子在胶粒上的吸附这两个因素影响银溶胶体系的SERS光谱。
关键词 银溶胶 溶剂效应 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水界面可控合成银薄膜及其SERS研究
16
作者 赵海丽 姚开胜 +1 位作者 张军 卢伟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8-61,63,共5页
在互不相溶的离子液体-水(ILs-H2O)界面合成了由Ag颗粒组成的薄膜。采用不同的ILs,在1-癸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水([C10mim][PF6]-H2O)、1-癸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磺酰亚胺盐-水([C10mim][Tf2N]-H2O)和1-癸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水... 在互不相溶的离子液体-水(ILs-H2O)界面合成了由Ag颗粒组成的薄膜。采用不同的ILs,在1-癸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水([C10mim][PF6]-H2O)、1-癸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磺酰亚胺盐-水([C10mim][Tf2N]-H2O)和1-癸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水([C10mim][BF4]-H2O)界面分别合成了由Ag纳米片、纳米带和立方颗粒所组成的薄膜。所制备的Ag薄膜能够直接用作表面拉曼增强(SERS)研究的活性底物。而且,由纳米片以及纳米带组成的Ag薄膜显示出较强的SERS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水界面 可控合成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锥型光纤SERS探针的理论设计与优化
17
作者 张腊梅 廖艳林 +3 位作者 范群芳 曹杰 刘晔 毛庆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4-359,共6页
对组合锥型光纤表面增强拉曼(SERS)探针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与优化。通过建立描述消逝波激发组合锥光纤探针表面纳米颗粒的激发光衰减系数模型,结合激发光经渐变锥段的全反射传输、探针平直段与激发光纤间的模式匹配原理,给出了组合锥... 对组合锥型光纤表面增强拉曼(SERS)探针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与优化。通过建立描述消逝波激发组合锥光纤探针表面纳米颗粒的激发光衰减系数模型,结合激发光经渐变锥段的全反射传输、探针平直段与激发光纤间的模式匹配原理,给出了组合锥型光纤SERS探针的结构参数设计与优化方法。利用该设计与优化方法,在给定光纤和纳米颗粒结构以及周围环境和激发光功率下,进行了光纤SERS探针结构参数的模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组合锥光纤探针 光衰减效应 模式匹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G法快速求解粗糙海面散射增强效应
18
作者 黄泽贵 周江 《电讯技术》 2008年第10期69-72,共4页
针对矩量法(MOM)不能有效求解大尺度粗糙介质表面散射特性的问题,采用基于物理的双网格法(PBTG)快速计算了高斯粗糙海面的散射特性,对比了不同矩阵维数下的求解时间,研究了水平、垂直极化下粗糙海面的散射增强现象。通过与矩量法的比较... 针对矩量法(MOM)不能有效求解大尺度粗糙介质表面散射特性的问题,采用基于物理的双网格法(PBTG)快速计算了高斯粗糙海面的散射特性,对比了不同矩阵维数下的求解时间,研究了水平、垂直极化下粗糙海面的散射增强现象。通过与矩量法的比较,证明了PBTG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海面 散射特性 散射增效应 基于物理的双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域融合与亮度补偿的室内图像增强算法
19
作者 徐耀松 刘翰林 王雨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2,共8页
针对室内环境下的图像易存在失真、整体偏暗、点光源区域明暗交接处存在光晕效应、边缘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域融合与点光源亮度补偿模型相结合的室内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区分... 针对室内环境下的图像易存在失真、整体偏暗、点光源区域明暗交接处存在光晕效应、边缘细节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域融合与点光源亮度补偿模型相结合的室内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区分出明亮区域和非明亮区域,然后使用亮通道先验算法和暗通道先验算法粗算明亮区域和非明亮区域的透射率后进行正则化求解,用含有归一化参数的点光源亮度补偿模型进行最优步长迭代优化透射率,使图像透射率具有自适应调节能力。黄玉川煤矿选煤厂中监控图像具有典型的失真、偏暗、点光源影响大等特点,以此应用背景为例,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处理后图片在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提高约20%、平均梯度(MG)平均提高约25%、信息熵(IE)平均提高约30%、结构相似度(SSIM)平均提高约25%,在减少图像明暗交接处光晕、细节保持、鲁棒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图像增强 双域融合 Canny算子边缘检测 光晕效应 点光源亮度补偿模型 正则化 大气散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前 袁景和 +2 位作者 周卫 朱建华 方晓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成像技术是一种具有高信号强度、高化学选择性、无需外源标记的显微成像新技术。本文在简介CARS成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CARS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等研究新方向,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成像技术是一种具有高信号强度、高化学选择性、无需外源标记的显微成像新技术。本文在简介CARS成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CARS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等研究新方向,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 CARS显微成像 生物医学应用 表面增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