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参脉冲信号频率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刚兵 刘渝 邓振淼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58-2061,共4页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相参脉冲串的频率估计算法,通过脉内相关积累,提高了信噪比.分析了本算法实现相参频率估计的条件,推导了相应的信噪比门限的解析表达式,指出了信噪比门限与信号样本总数、占空比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结论是正确...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相参脉冲串的频率估计算法,通过脉内相关积累,提高了信噪比.分析了本算法实现相参频率估计的条件,推导了相应的信噪比门限的解析表达式,指出了信噪比门限与信号样本总数、占空比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在满足信噪比门限条件下,频率估计的精度接近相参脉冲串频率估计的克拉美-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参脉冲串 频率估计 信噪比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补偿的BPSK相参脉冲串信号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宏 秦玉亮 +2 位作者 李彦鹏 王宏强 黎湘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56-2160,共5页
目标与观测平台之间径向加速度引起的接收信号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精确估计对于高精度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脉内相位调制信号的频率变化率不能直接表征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问题,首先引入相位补偿的方法消除BPSK相位... 目标与观测平台之间径向加速度引起的接收信号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精确估计对于高精度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脉内相位调制信号的频率变化率不能直接表征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问题,首先引入相位补偿的方法消除BPSK相位调制序列的影响,然后针对固定脉冲重复频率和脉冲重复频率抖动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径向加速度引起的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精确估计方法,并且给出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与采样频率、观测时间及脉冲重复频率之间的约束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典型参数条件下该文提出算法的信噪比门限比已有算法低约4~6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与跟踪 BPSK脉冲压缩波形 相参脉冲串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参脉冲串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刚兵 刘渝 邓振淼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给出了一种新的利用相参脉冲串进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的算法,选取准最佳算法估计频率,减小了频率估计误差。对各脉冲进行脉内相关积累,将相参脉冲串变换成一个新的线性调频信号序列。该序列的样本点数是脉冲个数、采样间隔是脉冲重... 给出了一种新的利用相参脉冲串进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的算法,选取准最佳算法估计频率,减小了频率估计误差。对各脉冲进行脉内相关积累,将相参脉冲串变换成一个新的线性调频信号序列。该序列的样本点数是脉冲个数、采样间隔是脉冲重复周期、调频斜率是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信噪比提高为输入信噪比的N倍(N是脉内采样点数)。因此,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条件下精确估计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比现有算法更低的信噪比条件下精确估计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其性能接近相参脉冲串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的克拉美-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 相参脉冲串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ystone变换的相位编码信号长时间积累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阳 龙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精确末制导雷达导引头相位编码相参脉冲串信号(CPCPT),提出一种长时间相参积累方法.在径向速度未知或未精确获知的情况下,使用Keystone变换完成跨距离分辨单元走动的校正,采用傅里叶变换完成相参积累.其中Keystone变换采用DFT-IFFT... 针对精确末制导雷达导引头相位编码相参脉冲串信号(CPCPT),提出一种长时间相参积累方法.在径向速度未知或未精确获知的情况下,使用Keystone变换完成跨距离分辨单元走动的校正,采用傅里叶变换完成相参积累.其中Keystone变换采用DFT-IFFT算法实现,有效降低了其算法复杂度.在该方法的支持下,CPCPT无距离-多普勒耦合问题,并保证了相参积累增益、速度与距离分辨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间相参积累 相位编码相参脉冲串信号 KEYSTONE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相参脉冲串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曦 邓振淼 傅茂忠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在传统的只测向单站无源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波达角变化率和径向加速度两个观测量,可以大大改善定位与跟踪的性能,所以高精度径向加速度估计(即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无源定位里没有接收脉冲信号的任何先验知识,... 在传统的只测向单站无源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波达角变化率和径向加速度两个观测量,可以大大改善定位与跟踪的性能,所以高精度径向加速度估计(即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无源定位里没有接收脉冲信号的任何先验知识,接收到的LFM相参脉冲串信号的相参性容易被破坏。文中借鉴雷达里的匹配滤波方法,提出一种"准匹配滤波"方法,首先估计每个脉冲的到达时间、脉冲宽度、起始频率和调频系数,接着构造本地参考信号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准匹配滤波",最后对其输出进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该方法可以避免处理过程中的非相参问题,运算简单,估计精度高,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 相参脉冲串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CM相参脉冲序列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郁春来 万建伟 占荣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03-2306,共4页
相位编码调制信号是一种典型的脉冲压缩信号,广泛应用于脉冲压缩体制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中。来波信号中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高精度估计是基于质点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的一个关键技术。该文针对信号脉内相位调制和多普勒频率变... 相位编码调制信号是一种典型的脉冲压缩信号,广泛应用于脉冲压缩体制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中。来波信号中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高精度估计是基于质点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的一个关键技术。该文针对信号脉内相位调制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信息非常微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估计算法,通过相邻脉冲间的时域相关消除了相位调制对参数估计的影响,频域积累增强了信噪比,利用脉冲间的相参特性进行频谱相关消除了相位模糊,并放大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信息。算法计算量小,为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 相位编码调制 相参脉冲序列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信号辐射源径向加速度估计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狄慧 刘渝 杨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7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参脉冲串信号估计脉冲重复周期变化率的宽带信号辐射源径向加速度估计方法。为了解决电子侦察接收机采样间隔与辐射源脉冲重复周期不匹配造成的脉冲边沿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估计偏差问题,采用了分数时延估计... 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参脉冲串信号估计脉冲重复周期变化率的宽带信号辐射源径向加速度估计方法。为了解决电子侦察接收机采样间隔与辐射源脉冲重复周期不匹配造成的脉冲边沿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估计偏差问题,采用了分数时延估计算法对脉冲间时延进行估计。获得精确的脉冲TOA后用最小二乘法提取径向加速度信息。给出了该方法目标径向加速度估计所能达到的误差下限,仿真结果接近该下限,具有很高的精度。本算法适用于线性调频和非线性调频等宽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加速度估计 到达时间估计 最小二乘 相参脉冲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空域混叠脉冲串辐射源信号直接定位算法 被引量:6
8
作者 钟华 阮怀林 +1 位作者 孙兵 张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3-371,共9页
当既定侦察区域存在多个数目未知且信号参数相似的脉冲串辐射源信号时,采用经典的多目标定位算法和直接定位算法(DPD)均无法对多个辐射源信号进行精确定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累积的脉冲串直接定位算法(L-DPD)。算法采用多个... 当既定侦察区域存在多个数目未知且信号参数相似的脉冲串辐射源信号时,采用经典的多目标定位算法和直接定位算法(DPD)均无法对多个辐射源信号进行精确定位。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累积的脉冲串直接定位算法(L-DPD)。算法采用多个运动侦察站对固定目标辐射源进行信号接收,充分利用脉冲串信号的位置信息并联合各脉冲的时延、频移信息对目标进行直接定位,解决了经典的直接定位法无法对时频空域混叠信号有效定位的问题。同时该文推导了高斯白噪声背景下相参脉冲信号直接定位算法的克拉美罗界。仿真分析表明,算法可以对时频空域混叠信号进行高分辨高精度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定位法 相参脉冲串 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能级原子与少周期脉冲串作用中的相干布居捕获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勋明 范梦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研究了少周期脉冲串作用下三能级原子中的布居转移和相干布居捕获现象.在非旋波近似的情况下求解了密度矩阵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时间间隔的锁相脉冲作用下,系统能级的布居逐步转移并积累,系统基态相干也逐步积累.在满足脉冲重复频率... 研究了少周期脉冲串作用下三能级原子中的布居转移和相干布居捕获现象.在非旋波近似的情况下求解了密度矩阵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时间间隔的锁相脉冲作用下,系统能级的布居逐步转移并积累,系统基态相干也逐步积累.在满足脉冲重复频率为基态能级频差的整数分之一倍时,三能级系统和频率梳中两梳齿频率成分作用形成相干布居捕获现象,原子暗态布居值达到最大,介质对脉冲透明.在适当选取少周期脉冲参量的情况下,在0.5个ns的时间内三能级系统相干性演化到最大后到达稳态,相干布居捕获发生.与脉宽为100个fs的多周期脉冲相比,少周期脉冲串在介质中建立相干布居捕获的时间缩短两个数量级.由于频率梳中与三能级系统发生作用的梳频成份有相同的频移,相干布居捕获的条件双光子共振仍然满足.因而,当两基态能级频率差较大时,如果选取少周期脉冲载波频率为系统能级1至2和1至3的传输频率之和的一半ω=(ω1+ω2)/2,室温下原子热运动的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并不会破坏相干布居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布居捕获 少周期脉冲 频率梳 量子相干 非旋波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ystone变换的极窄脉冲距离走动校正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峰 李阳 龙腾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3-256,共4页
针对末制导雷达极窄脉冲相参波形,文中提出一种使用Keystone变换,完成在径向速度未知或不精确的情况下,对跨距离分辨单元走动的校正方法;使得在雷达与目标间存在大的径向速度时,目标各散射点回波具有较高相参积累增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 针对末制导雷达极窄脉冲相参波形,文中提出一种使用Keystone变换,完成在径向速度未知或不精确的情况下,对跨距离分辨单元走动的校正方法;使得在雷达与目标间存在大的径向速度时,目标各散射点回波具有较高相参积累增益。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在亚毫米波波段和毫米波波段的雷达导引头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窄脉冲相参序列 KEYSTONE变换 跨距离分辨单元走动 距离走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轨双星雷达信号无模糊频差估计算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山峰 贺青 +1 位作者 欧阳鑫信 夏畅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5-1283,共9页
针对低轨双星组合接收低脉冲重复频率(LPRF)雷达信号的频差(DFO)估计存在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差差分的频差无模糊高精度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高精度的时差测量值进行中心差分获得无模糊的频差估值。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对PRF低... 针对低轨双星组合接收低脉冲重复频率(LPRF)雷达信号的频差(DFO)估计存在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差差分的频差无模糊高精度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对高精度的时差测量值进行中心差分获得无模糊的频差估值。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对PRF低至300 Hz的雷达信号进行无模糊的频差估计,估计精度在信噪比高于15 d B时逼近克拉美劳下界,可有效扩大低轨双星时/频差定位系统对LPRF信号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参脉冲串 低脉冲重复频率 频差模糊 时差差分 低轨双星时/频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轨双星时频模糊雷达信号的频差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山峰 贺青 +1 位作者 夏畅雄 欧阳鑫信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8,共8页
针对高低轨双星定位系统中,雷达信号定位参数估计结果同时存在时差与频差模糊的问题,分析了相参脉冲串信号的模糊特性;利用粗略配对的脉冲串获得到达时间差序列,避免了对时域高度密集的脉冲进行配对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时差序列... 针对高低轨双星定位系统中,雷达信号定位参数估计结果同时存在时差与频差模糊的问题,分析了相参脉冲串信号的模糊特性;利用粗略配对的脉冲串获得到达时间差序列,避免了对时域高度密集的脉冲进行配对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时差序列进行中心差分计算频差粗估值实现频差模糊消除的方法;推导得出了频差粗值误差随着辐射源载频的增加、脉冲到达时间测量误差的增大、时差差分间隔的减小而增大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频差粗值误差与理论值一致;通过设置合理的差分间隔,得到无模糊的频差粗值以后,频差精估精度逼近CRLB。新算法便于工程实现,对长基线定位系统中雷达信号的频差估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参脉冲串 频差模糊 时差差分 高低轨双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method for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of moving targets with wideband signals
13
作者 Hui Di Yu Liu Jian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For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 (FDOA) esti-mation in passive location, this paper transforms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estimation into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For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 (FDOA) esti-mation in passive location, this paper transforms the frequency difference estimation into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estim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high accuracy due to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ampling period and the 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rstly estimates the point-in-time that each pulse arrives at two receivers accurately. Secondly two time of arrival (TOA) sequences are subtracted. And final y the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of a target relative to two stations with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is estimated. This algorithm only needs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time delay between pulses and is not influenced by parameters such as frequency and modulation mode. It avoids transmitting a large amount of data between two stations in real time. Simulation results corrobor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arithmetic average of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CRLB) for monopulse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velocity differenc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wideband coherent pulse train passive loc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