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C的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涛 张春雷 邓胜利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0,64,共12页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使能因素包括隐私担忧、信息幻觉、认知失调;抑制因素包括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情感承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隐私担忧和信息幻觉影响认知失调,进而导致间歇性中辍行为。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影响情感承诺,进而对间歇性中辍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成式AI一方面需要缓解用户的隐私担忧,减少信息幻觉,从而降低用户认知失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等功能水平,增进用户情感承诺,从而抑制其间歇性中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间歇性中辍 C-A-C 认知失调 情感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镜“照骗”:社交媒体情境下潜在旅游者认知失调对旅游意向的影响
2
作者 马勇 张颖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41,共14页
同一旅游地视觉信息前后矛盾的旅游者生成照片在社交媒体情境下经过整合与二次传播,易诱发潜在旅游者的认知失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出发,以目的地信任为中介因素,探讨潜在旅游者... 同一旅游地视觉信息前后矛盾的旅游者生成照片在社交媒体情境下经过整合与二次传播,易诱发潜在旅游者的认知失调,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文章从社会认知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出发,以目的地信任为中介因素,探讨潜在旅游者在社交媒体情境下认知失调对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以“小红书三亚清水湾蓝房子滤镜照骗事件”为案例,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680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用户卷入度和情境模糊性是诱发潜在旅游者认知失调的重要因素;认知失调会进一步诱发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不信任情感倾向,并负向影响其旅游意向;自我效能感在认知失调对目的地信任和旅游意向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科学认识旅游滤镜“照骗”事件情境下认知失调效应的内在逻辑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旅游目的地、社交媒体平台和旅游者提供相应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认知失调 目的地信任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者焦虑会诱发创业转型决策吗——基于SEM与fsQCA的混合方法
3
作者 易锐 范峻浩 张月朗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4-73,共10页
创业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创业者常常陷入焦虑。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解释为什么创业者在焦虑情绪下会作出创业转型这种激进决策。通过对239名创业者多阶段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 创业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创业者常常陷入焦虑。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解释为什么创业者在焦虑情绪下会作出创业转型这种激进决策。通过对239名创业者多阶段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创业者焦虑是创业转型的触发因素;②创业者焦虑会通过加剧认知失调推动创业转型;③高水平家庭工作冲突会加剧创业者焦虑对认知失调的影响,当创业身份中心性较强时,认知失调更可能推动创业转型;④创业者焦虑、认知失调、家庭工作冲突、创业身份中心性均无法单独构成创业转型的必要条件,各因素以不同途径影响创业转型(2种组态)或非创业转型(2种组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者焦虑 认知失调 创业转型 家庭工作冲突 创业身份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调有“度”: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阈值效应及心理机制
4
作者 柯文琳 温芳芳 佐斌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0-837,共18页
如何在自我与群体之间找到平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基于群体间比较的背景,最优区分理论提出了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倒U型”曲线假设,但仍不明晰个体如何在群体内背景下对自我和群体进行平衡。研究通过3个实验在不同的区分层... 如何在自我与群体之间找到平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基于群体间比较的背景,最优区分理论提出了区分度影响群体认同的“倒U型”曲线假设,但仍不明晰个体如何在群体内背景下对自我和群体进行平衡。研究通过3个实验在不同的区分层次和群体属性下系统探索了自我区分群体的程度对群体认同的影响模式。研究发现,总体上区分度对群体认同产生“倒S型”的非线性消极影响,在中等水平存在使群体认同下降速度最高的区分阈值,一旦区分度增长至超过该阈值,个体表现出“不认同群体”(实验1)。区分层次和区分属性对该阈值具有调节作用(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此外,群体认知失调起中介作用,其中区分度正向预测群体认知失调,而群体认知失调则负向预测群体认同(实验3)。研究发现的区分阈值不仅有助于个体维持心理边界,也为组织管理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效的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认同 最优区分理论 群体认知失调 群体属性 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的复合脑启发:群体认知失调情境下学习者生理—心理—行为耦合的新模式
5
作者 韩中美 张歆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9,共10页
教育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是群体认知联结与跃升的驱动力,其(外脑)协同人类智慧(内脑)解析群体生理—心理—行为作用过程,为缓解群体认知失调提供人机复合脑启发的新思路。群体认知失调因个体与群体观点分歧、新旧经... 教育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是群体认知联结与跃升的驱动力,其(外脑)协同人类智慧(内脑)解析群体生理—心理—行为作用过程,为缓解群体认知失调提供人机复合脑启发的新思路。群体认知失调因个体与群体观点分歧、新旧经验悖离等触发,其协调是人类学习与心智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研究多聚焦个体认知,鲜有涉及群体认知失调的生理、心理等多维要素,尤其在人机复合脑下,其耦合机制仍不清晰。因此,文章厘清群体认知失调内涵及其在学习者生理、心理和行为层面的全过程耦合特征,明确人机协同复合脑对群体认知失调的调节作用,阐明复合脑在生理(感知脑)、心理(认知脑)和行为(执行脑)层面的启发机制,并解析“生理—心理”“心理—行为”和“生理—行为”三个耦合调节过程,提出人在旁路(辅助)、人在回路(共生)和人在领路(主导)三种耦合新模式,凸显人机复合脑助力学习者适应失调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复合脑 群体认知失调 生理—心理—行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研究——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涛 谢莹莹 邓胜利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2,共11页
[目的/意义]信息规避作为一种消极的信息行为,将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基于认知失调和心理授权理论,本文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的前因及其作用路径。[方法/过程]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包... [目的/意义]信息规避作为一种消极的信息行为,将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基于认知失调和心理授权理论,本文整合“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规避行为产生的前因及其作用路径。[方法/过程]研究采用混合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信息质量显著影响用户的心理授权,进而对信息规避行为产生负向影响;社会比较和感知过载显著影响用户的认知失调,进而导致信息规避行为。fsQCA结果发现了3条触发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路径。研究结果启示社交媒体平台要建立有效的信息过滤机制,构建支持性的平台氛围,缓解用户心理失调,从而减少其信息规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信息规避 心理授权 认知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分歧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影响——以微博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茂然 马小懿 +1 位作者 高松 王洪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1,共9页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再传播是目前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研究情感特征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作用,揭示情感信息影响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机制,对于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维持健康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认知失调理论... [研究目的]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再传播是目前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研究情感特征对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作用,揭示情感信息影响社交媒体中信息再传播的机制,对于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维持健康网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引入情感分歧特征进行情感分析,以社交媒体中帖子的转发数与评论数作为信息再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构建了情感分歧与情感倾向影响信息再传播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微博平台上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论]通过对回归模型结果分析,情感分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社交媒体信息再传播,促进帖子的转发与评论;正面情感倾向性能够显著促进帖子的转发效果,对帖子的评论数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帖子内容的情感倾向性能够调节帖子内容中的情感分歧对帖子转发的影响,而评论情感倾向能够调节评论内容中的情感分歧对帖子评论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情感分歧 微博 信息再传播 情感分析 情感倾向 认知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迭转中“同治中兴”诗歌的众声与别调
8
作者 孙启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咸同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变局迫使士人乱极思治、危世图存。以治世为理想的士人援引历代治乱之道,属望中兴。诗人的中兴书写,以同治改元与同治三四年间江南克复两度达到高潮,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前一节点的中兴书写重在激励,以稳民... 咸同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变局迫使士人乱极思治、危世图存。以治世为理想的士人援引历代治乱之道,属望中兴。诗人的中兴书写,以同治改元与同治三四年间江南克复两度达到高潮,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前一节点的中兴书写重在激励,以稳民心;后一节点重在歌咏,以庆中兴。在书写中兴之局时,亦有诗人创作了一些针砭现实之作,这构成了中兴诗歌写作中的别调。这些别调之音在咸同、光绪的迭代中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倾向,前一时期侧重于中兴之局的名不副实,而后一时期倾向于通过回忆中兴之局针砭现实。诗人对同治中兴的书写,不管是众声还是别调,都是现实境况的一体两面,既展现了诗人于变局下的盛世夙愿,亦体现了他们藉作品讽谕现实的济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兴 咸同时期 太平天国 别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环境披露漂绿”与公司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翼强 陈良华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6,共13页
以印象管理理论为基础,捕捉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信息与实际环保行动之间的分歧,定义其为“环境披露漂绿”,并探讨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环境披露漂绿”会对公司价值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更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披露漂... 以印象管理理论为基础,捕捉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信息与实际环保行动之间的分歧,定义其为“环境披露漂绿”,并探讨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环境披露漂绿”会对公司价值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更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披露漂绿”会进一步加剧环境信息的价值效应折损;市场信任是“环境披露漂绿”降低公司价值的中介机制。“环境披露漂绿”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以增强决策透明性和合规性,防止信息失真;优化市场环境以增强市场监督,提高环境披露透明度和质量;机构投资者凭借其投资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可以有效约束公司行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渠道,能够揭露企业环境违规行为,推动公司遵守环境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披露 信息溢价 漂绿 印象管理 认知失调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茧房催化下粉丝群体从众恶评行为形成机制研究
10
作者 刘雨琪 张玥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7,共13页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中,用户极易受到情绪和从众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而表现出一系列诸如谣言传播、从众恶意评论等非理性行为,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这种行为在粉丝群体中尤为突出。文章整合了一般攻击模型、认知失调理论和情...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中,用户极易受到情绪和从众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而表现出一系列诸如谣言传播、从众恶意评论等非理性行为,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这种行为在粉丝群体中尤为突出。文章整合了一般攻击模型、认知失调理论和情绪归因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从信息茧房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粉丝群体从众恶评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其构型路径,旨在为维护社交媒体平台的健康生态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SEM分析结果显示,特质愤怒与信息茧房正向影响敌意归因偏差,而信息茧房与情感承诺对认知失调具有正向影响。敌意归因偏差、认知失调和负性情绪均正向影响从众恶评意愿;同时,负性情绪在敌意归因偏差与从众恶评意愿之间,以及认知失调与从众恶评意愿之间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fsQCA结果表明,信息茧房增强型和信息茧房缺失型两类构型均会触发从众恶评意愿。基于此,社交媒体平台应通过引入多元化信息和减少信息茧房效应,减少认知偏见和负性情绪的传播,从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茧房 从众恶评行为 一般攻击模型 认知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免疫紊乱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2
11
作者 吴田田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102,共8页
脓毒症主要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即由对感染、创伤等致病因素过度的炎症反应发展至免疫麻痹或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过度炎症期,诸多免疫细胞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 脓毒症主要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即由对感染、创伤等致病因素过度的炎症反应发展至免疫麻痹或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过度炎症期,诸多免疫细胞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激活并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在免疫麻痹期,过度凋亡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伴随功能下降,调节性免疫细胞亚群逐步占据优势并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监测脓毒症中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转归是制定免疫调节治疗方案的基础及依据,但目前尚缺乏能应用于临床并综合评价整体免疫功能状态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紊乱 免疫 细胞 细胞凋亡 监测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旅游外文文献研究述评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1 位作者 涂玮 吴丽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黑色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否定与突破,是后现代主义在旅游学科内的"一个暗示".在对黑色旅游外文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得出目前西方黑色旅游的研究现状:(1)到与死亡及灾难有关的景点旅游不一定是黑色旅游,需要从旅游动机及体验... 黑色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否定与突破,是后现代主义在旅游学科内的"一个暗示".在对黑色旅游外文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得出目前西方黑色旅游的研究现状:(1)到与死亡及灾难有关的景点旅游不一定是黑色旅游,需要从旅游动机及体验的角度来定义黑色旅游;(2)黑色旅游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界定不清;(3)供给角度的描述性研究多于需求角度的描述性研究;(4)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5)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多于世界其他地方.最后提出狭义与广义黑色旅游概念的区别,希望为国内黑色旅游的理论研究或实际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旅游 黑色旅游谱 不和谐遗产 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不协调与自杀:从155个案例看扭力体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杰 唐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索自杀死亡者生前扭力(不协调压力)体验,验证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方法:对155个(91个男性,64个女性)年龄15~34岁之间的自杀案例进行深入调查,访谈对象为自杀者的亲人和朋友,将收集的背景材料及自杀事件写成故事,... 目的:探索自杀死亡者生前扭力(不协调压力)体验,验证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方法:对155个(91个男性,64个女性)年龄15~34岁之间的自杀案例进行深入调查,访谈对象为自杀者的亲人和朋友,将收集的背景材料及自杀事件写成故事,并由独立审阅人依据4种扭力类型对每一故事进行分析(各项目赋值:0=无,1=微弱,2=较强,3=强烈)。结果:全部的自杀死亡者在实施自杀前均体验过至少一种扭力。4种扭力体验由强到弱依次为应对扭力(100%)、愿望扭力(81%)、相对剥夺扭力(72%)和价值观扭力(45%)。男性的应对扭力得分及失去金钱或投资失败因素得分高于女性[(8.85±3.64)vs.(7.72±3.77),(0.35±0.92)vs.(0.09±0.52);均P<0.05],而传统与现代妇女地位、宗教信仰与无神论因素得分低于女性[(0.08±0.37)vs.(0.53±0.97),(0.00±0.00)vs.(0.06±0.30);P<0.001或0.05]。价值观扭力与年龄呈正相关(r=0.16,P=0.048),而愿望扭力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P<0.001)。结论:不协调压力普遍存在于自杀者中,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应从降低扭力的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扭力 不协调压力 危机应对 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责任、项目认知与资本预算项目恶性增资——基于自辩理论的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志远 唐洋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3,共5页
关于决策责任和恶性增资的关系,目前有三种研究结论:对投资失败负责的决策者才有恶性增资倾向、无论对投资失败是否负责的决策者都有恶性增资倾向、无论对投资失败是否负责的决策者都没有恶性增资倾向。这些结论互相矛盾,甚至相反。针... 关于决策责任和恶性增资的关系,目前有三种研究结论:对投资失败负责的决策者才有恶性增资倾向、无论对投资失败是否负责的决策者都有恶性增资倾向、无论对投资失败是否负责的决策者都没有恶性增资倾向。这些结论互相矛盾,甚至相反。针对这一现象,在自辩理论的框架下,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构建的决策责任、项目认知和恶性增资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恶性增资行为取决于不同决策责任下的原生性认知和失调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增资 原生性认知 负反馈信息 失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态度的概念、测量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7
15
作者 陈志霞 陈剑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2-967,共6页
该文主要就目前国外社会心理领域关于一般矛盾态度和种族、性别等具体方面特定矛盾态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矛盾态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态度目标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情感体验及其程度。其具体测量方法多种多样... 该文主要就目前国外社会心理领域关于一般矛盾态度和种族、性别等具体方面特定矛盾态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矛盾态度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态度目标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认知评价和情绪情感体验及其程度。其具体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大类。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矛盾态度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及其对行为的预测强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态度 认知失调 矛盾种族态度 矛盾性别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与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阳海英 张力为 +2 位作者 惠悲荷 陆雯 张连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7,54,共10页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上表现更差,该结果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实验2中,6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任务,然后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较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而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间无差异。该结果表明,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自我损耗 价值肯定 属性肯定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7
17
作者 沈汪兵 刘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5-756,共12页
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是对道德知行脱离进行反思的产物,反映了道德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四个理论来对道德伪善产生缘由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机制... 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是对道德知行脱离进行反思的产物,反映了道德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四个理论来对道德伪善产生缘由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阐述。为了避免道德伪善的消极效应与不良后果,进一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来探讨了道德伪善的影响因素。考虑到现实生活中过分强调道德伪善的负面价值,研究积极地审视了道德伪善在诱导认知失调、塑造和培养亲社会行为以及促进组织发展等领域的应用。未来研究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反应时和内隐测量技术来对道德伪善进行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并对其应用性开展更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伪善 认知失调理论 道德判断 双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受损山前河流河床演变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聂锐华 王小凡 +3 位作者 刘发明 王强 范念念 刘兴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讨了汶川地震后多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龙门山山前...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讨了汶川地震后多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龙门山山前河流演变的影响,揭示了强震受损山前河流河床演变规律,提出了变化环境下的山前河流河床演变模式及其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龙门山山前河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切,尤以石亭江为甚,2015年汛后在105省道处最大下切深度达到27.0 m;震后山前河流剧烈下切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各种影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混掺,"来水来沙条件突变、比降不和谐"是主要内因,"工程阻隔、无序采砂"是主要外因;基于"河流临界起动假说河相关系"建立的变化环境下山前河流河床演变模式及其预测方法适用性较好,可供类似强震受损山前河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山前河流 演变模式 水沙条件 比降不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自我标签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段锦云 周冉 古晓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1-1602,共12页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对其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1采用2(正面自我标签:启动/未启动)×2(获益希望:有/无)组间设计,实验2和实验3分别进一步研究无获益希望的公开场景和有希望获益的不公开场景,分别以91、135和9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更容易采纳建议;无获益希望公开条件下,受印象管理或社会赞许性影响而显著提高建议采纳;有获益希望的公开条件下,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积极情绪得到提升,并进而促进其采纳建议,而积极意义发现在积极情绪和建议采纳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采纳 标签效应 认知失调 积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虚伪:一种机会主义的适应策略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宝沛 高树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6-934,共9页
道德虚伪在个体层面是指人们言行不一,在人际层面是指人们持有双重标准。心理学家通常从道德动机、认知失调以及精神分析的角度考察道德虚伪。诱发道德虚伪通常会促使个体做出跟他们公开承诺相一致的行为。作为一种机会主义的适应策略,... 道德虚伪在个体层面是指人们言行不一,在人际层面是指人们持有双重标准。心理学家通常从道德动机、认知失调以及精神分析的角度考察道德虚伪。诱发道德虚伪通常会促使个体做出跟他们公开承诺相一致的行为。作为一种机会主义的适应策略,道德虚伪可能起源于群体适应情境下的自我谋利需要,带有欺骗他人和自欺的特点。除了情绪、权力等因素之外,未来研究需要考察自恋、羞耻、社会操纵能力、情商、文化因素对道德虚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虚伪 道德伪善 虚伪 道德判断 认知失调 社会认知 进化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