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FTIR和XPS研究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齐和日玛 袁蕙 +2 位作者 张韫宏 李会峰 徐广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52-1757,共6页
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燃油质量标准,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HDS)是生产低硫汽油的重要技术。提高HDS活性、减少烯烃的饱和是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研制的关键,而催化剂中活性相状态及其分布将决定催化剂的性... 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燃油质量标准,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HDS)是生产低硫汽油的重要技术。提高HDS活性、减少烯烃的饱和是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研制的关键,而催化剂中活性相状态及其分布将决定催化剂的性能。认识催化剂的活性相状态及其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有助于研制、开发高性能的HDS催化剂。采用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和XPS技术对系列硫化态Co-Mo/Al2O3系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表征结果与微反HDS活性和选择性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CoMoS相的增多明显有利于催化剂HDS的活性和选择性。CoMoS和MoS2活性中心数目的比值与HDS选择性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CoMoS活性中心的强缺电子特性是CoMoS相有助于提高HDS活性和选择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光谱 一氧化碳 X射线光电子能谱 CoMo/Al2O3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连奕新 王会芳 +2 位作者 张元华 方维平 杨意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2-629,共8页
采用混合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焙烧温度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并负载Co—Mo活性组分制备了Co—Mo/MgO—Al2O3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一脱附、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质量滴定等方法考察了焙烧温... 采用混合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焙烧温度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并负载Co—Mo活性组分制备了Co—Mo/MgO—Al2O3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一脱附、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质量滴定等方法考察了焙烧温度对载体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Co—Mo/MgO—Al2O3催化剂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00~800℃焙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以MgAl2O4·xMgO·yAl2O3无定形复合氧化物形式存在,900~1300℃焙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转变为MgAl2O4尖晶石;600~800℃焙烧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较高的零电荷点,有利于Co—Mo活性组分的吸附和分散,以其为载体制备的Co—Mo/Al2O3-MgO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 焙烧温度 水煤气变换 钴-钼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氧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包建国 龚建议 +2 位作者 杨运泉 陈卓 蒋新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采用共沸蒸馏-均匀沉淀法辅以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了纳米γ-Al2O3(γ-Al2O3(Ⅰ)),并以γ-Al2O3(Ⅰ)与商品γ-Al2O3(γ-Al2O3(Ⅱ))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了Co与Mo负载量(分别以CoO与MoO3的质量分数计)分别为6%和16%的CoMo/γ-Al2O3(... 采用共沸蒸馏-均匀沉淀法辅以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了纳米γ-Al2O3(γ-Al2O3(Ⅰ)),并以γ-Al2O3(Ⅰ)与商品γ-Al2O3(γ-Al2O3(Ⅱ))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了Co与Mo负载量(分别以CoO与MoO3的质量分数计)分别为6%和16%的CoMo/γ-Al2O3(Ⅰ)与CoMo/γ-A12O3(Ⅱ)催化剂,采用间歇搅拌釜考察了催化剂的苯酚加氢脱氧性能。BET,SEM,XRD,H2-TPR,NH3-TPD表征结果表明,γ-Al2O3(Ⅰ)载体呈纤维介孔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适宜的孔分布。相对于CoMo/γ-A12O3(Ⅱ)催化剂,CoMo/γ-Al2O3(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高度分散于γ-Al2O3(Ⅰ)载体表面,还原性能较高,酸中心较多。苯酚加氢脱氧反应结果表明,CoMo/γ-A12O3(Ⅰ)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氧活性,苯酚转化率为79.2%,苯选择性为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钴钼催化剂 苯酚 加氢脱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CoMo/Al_2O_3-TiO_2催化剂上CO催化还原SO_2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华 彭江杰 +2 位作者 马运生 郝立庆 庄叔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01-906,共6页
报导了Al2O3、Al2O3-TiO2和TiO2担载的硫化CoMo催化剂上CO催化还原SO2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反应物分别在350℃、350-400℃间和400℃完全转化为CO2和元素S.在含TiO2的催化剂上,CO-SO2反应可同时按COS中间物机理和Redox机理进行,从而使尾气... 报导了Al2O3、Al2O3-TiO2和TiO2担载的硫化CoMo催化剂上CO催化还原SO2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反应物分别在350℃、350-400℃间和400℃完全转化为CO2和元素S.在含TiO2的催化剂上,CO-SO2反应可同时按COS中间物机理和Redox机理进行,从而使尾气中COS的含量大为降低,提高了生成元素S的选择性.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催化还原 SO2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污染治理 混合载体 协同效应 钴钼催化剂 氧化铝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La耐硫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谢筱帆 窦伯生 +3 位作者 范淑蓉 胡刚 范玉琴 王玉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共4页
CoMoK/Al_2O_3耐硫水煤气变换催化剂中加入La_2O_3后其活性与含量和处理温度有关。含有0.5—1.0%La_2O_3的催化剂和载体经600℃处理活性和耐热性最高。在500℃进行强化反应后La助化的催化剂活性下降~50%,而无La的下降~70%。以H_2S/... CoMoK/Al_2O_3耐硫水煤气变换催化剂中加入La_2O_3后其活性与含量和处理温度有关。含有0.5—1.0%La_2O_3的催化剂和载体经600℃处理活性和耐热性最高。在500℃进行强化反应后La助化的催化剂活性下降~50%,而无La的下降~70%。以H_2S/H_2重新处理减活后的催化剂可以使活性逐渐恢复,但含La的比不含La的恢复得快。由催化剂的硫化过程和程序升温还原及吡啶吸附实验未能发现两种催化剂有明显的区别。XPS测定结果发现La助化的催化剂在反应时,其Mo可以保持较好的分散和较少形成Mo^(6+),而Mo^(6+)对反应是无活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钼催化剂 水煤气变换 镧助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加氢脱硫催化剂的TEM表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淑玲 石亚华 +1 位作者 徐广通 王锦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共6页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氧化铝负载的硫化态Co-Mo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分散度。用TEM半定量法的表征数据得到了MoS_2上棱边位、角位、平面位的Mo原子数目。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不仅与催化剂上可接近的棱边位和角位上的Mo...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氧化铝负载的硫化态Co-Mo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分散度。用TEM半定量法的表征数据得到了MoS_2上棱边位、角位、平面位的Mo原子数目。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不仅与催化剂上可接近的棱边位和角位上的Mo原子数目有关,还与活性位的本征活性有关,化学处理可以使催化剂上的活性相类型发生变化,Co-Mo-S-Ⅱ类活性相的本征活性要高于Co-Mo-S-Ⅰ类活性相的本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催化剂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废钴钼催化剂中的钴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殷文静 王平艳 +2 位作者 贾愚 刘东辉 梁小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4-966,共3页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废钴钼催化剂中的钴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测定波长530nm;2柠檬酸钠溶液(掩蔽剂)质量浓度为250g·L-1;3亚硝酸钠溶液(氧化剂)质量浓度为5g·L-1;45g·L-1亚硝基红盐溶液(显色剂)用量为5mL;5硫酸(1+1...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废钴钼催化剂中的钴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测定波长530nm;2柠檬酸钠溶液(掩蔽剂)质量浓度为250g·L-1;3亚硝酸钠溶液(氧化剂)质量浓度为5g·L-1;45g·L-1亚硝基红盐溶液(显色剂)用量为5mL;5硫酸(1+1)溶液用量为10mL。钴的质量在0.35mg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钴的检出限(3S/N)为10μg·L-1,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5)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钴钼废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钼基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及其催化反应工艺 被引量:14
8
作者 连奕新 杨意泉 方维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57,共11页
介绍了国内外CO变换催化剂的发展及其在不同变换工艺中的应用,阐述了Co-M o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与硫化方法。通过综合分析中温变换、中温变换串联低温变换、中温变换串联两段低温变换和全程低温变换4种代表性的工艺流程,提出了高效节能... 介绍了国内外CO变换催化剂的发展及其在不同变换工艺中的应用,阐述了Co-M o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与硫化方法。通过综合分析中温变换、中温变换串联低温变换、中温变换串联两段低温变换和全程低温变换4种代表性的工艺流程,提出了高效节能型的全程低温变换工艺将是变换技术的发展方向,开发适应全程低温变换工艺的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Co-M o基变换催化剂及其预硫化技术是今后的主要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 钴钼基催化剂 全程低温变换 一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对MoCoNi/Al_2O_3催化剂性能及活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大为 杨清河 +1 位作者 孙淑玲 牛传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饱和浸渍法分别制得含磷及不含磷的MoCoNi/Al_2O_3渣油加氢催化剂,采用科威特常压渣油为原料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TPR、DRS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磷对MoCoNi/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及活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 采用饱和浸渍法分别制得含磷及不含磷的MoCoNi/Al_2O_3渣油加氢催化剂,采用科威特常压渣油为原料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TPR、DRS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磷对MoCoNi/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及活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oCoNi/Al_2O_3催化剂相比,添加磷的MoCoNiP/Al_2O_3催化剂在渣油加氢反应中具有更高的杂质脱除能力,而且催化剂加氢活性的提升改善了加氢后产品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整体性能;添加磷的MoCoNiP/Al_2O_3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低温还原性提高,增加了八面体配位钼物种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添加磷的MoCoNiP/Al_2O_3催化剂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有所损失,不利于催化剂容金属能力的提升,但反应后催化剂表面的积炭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得到了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生产甲醇配套变换工艺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铭绪 赵黎明 林彬彬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102,共4页
文中以天辰公司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煤浆气化生产甲醇的工程设计为背景,分析了水煤气变换工艺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使用和工艺条件的选择。主要包括:定量分析了变换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常数、变换率,给出了计算平衡变换率的算法;分... 文中以天辰公司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煤浆气化生产甲醇的工程设计为背景,分析了水煤气变换工艺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使用和工艺条件的选择。主要包括:定量分析了变换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常数、变换率,给出了计算平衡变换率的算法;分析了耐硫变换钴钼系催化剂的特性,介绍了催化剂的硫化、氧化和再生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了CO变换工艺的条件,给出了水煤浆气化配套变换工艺合适的变换压力、变换温度、蒸汽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变换率 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 变换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混捏法CoMo/Al_2O_3催化剂用于Claus反应尾气加氢转化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孔远 刘爱华 +1 位作者 郝国阳 刘晨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95-1098,共4页
采用湿混捏法制备了Claus反应尾气加氢CoMo/Al2O3催化剂;以SO2的加氢反应和CS2的水解反应为指标反应,考察了CoMo/Al2O3催化剂对Claus反应尾气的加氢转化活性,并与浸渍法CoMo/Al2O3催化剂进行对比;考察了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的Co和M... 采用湿混捏法制备了Claus反应尾气加氢CoMo/Al2O3催化剂;以SO2的加氢反应和CS2的水解反应为指标反应,考察了CoMo/Al2O3催化剂对Claus反应尾气的加氢转化活性,并与浸渍法CoMo/Al2O3催化剂进行对比;考察了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的Co和Mo含量及反应条件对Claus反应尾气加氢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金属含量的条件下,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的SO2加氢和CS2水解活性比浸渍法CoMo/Al2O3催化剂的活性高;湿混捏法CoMo/Al2O3催化剂较适宜的MoO3的质量分数为10.0%、CoO的质量分数为2.0%;较适宜的Claus反应尾气加氢转化反应温度为260~300℃,空速为1 250~1 750 h-1.在此条件下,SO2加氢和CS2水解转化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us反应 湿混捏法 钴钼/氧化铝催化剂 加氢 水解 硫磺 二氧化硫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煤焦油加氢裂化工艺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海涛 高歌 +1 位作者 雷振 陆江银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2,共6页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Mo/γ-Al2O3催化剂,并用硫代硫酸铵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温度、重时空速和Mo负载量对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NH3-TPD,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Mo/γ-Al2O3催化剂,并用硫代硫酸铵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温度、重时空速和Mo负载量对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NH3-TPD,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加氢裂化轻质油进行了密度、黏度、元素分析、馏程和FTIR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煤焦油经加氢后,油品品质明显改善.在反应温度为450℃、重时空速为0.4 ~ 0.6 h-1、Mo负载量(w)为10%~ 12%的优化条件下,加氢裂化效果最为显著,轻质油(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收率约为80%.煤焦油加氢裂化后,烯烃、芳烃和氧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加氢裂化 钴-钼 γ-氧化铝催化剂 预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硫变换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钴、钼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新堂 李欣 +2 位作者 谭永放 纵秋云 毛鹏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8-531,共4页
采用常压微反评价、程序升温还原 (TPR)和硫化 (TPS)技术及原位红外 (IR)技术 ,对不同活性组分的CoO MgO Al2 O3 TiO2 、MoO3 MgO Al2 O3 TiO2 和CoO MoO3 MgO Al2 O3 TiO2 的变换活性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 ,结果表明 :单独的硫化钴或... 采用常压微反评价、程序升温还原 (TPR)和硫化 (TPS)技术及原位红外 (IR)技术 ,对不同活性组分的CoO MgO Al2 O3 TiO2 、MoO3 MgO Al2 O3 TiO2 和CoO MoO3 MgO Al2 O3 TiO2 的变换活性及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 ,结果表明 :单独的硫化钴或硫化钼都具有耐硫变换活性 ,单独硫化钴作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单独硫化钼作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并且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硫变换 催化剂 协同效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燃烧法Co-Mo/Al_2O_3-TiO_2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焦冬梅 韩林芯 +1 位作者 吴立报 曹发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3-607,共5页
以尿素燃烧法制备了Co—Mo/Al2O3-TiO2催化剂,采用低温N2吸附、HRTEM、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电子状态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Co—Mo/Al2O3-TiO2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尿素添加量、TiO2添加量、n(Co)... 以尿素燃烧法制备了Co—Mo/Al2O3-TiO2催化剂,采用低温N2吸附、HRTEM、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电子状态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Co—Mo/Al2O3-TiO2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尿素添加量、TiO2添加量、n(Co):n(Mo)、反应温度和液态空速(LHSV)等对催化剂结构和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尿素):n(Co+Mo)=10.0时制备的Co—Mo/Al2O3-TiO2催化剂表面负载的金属组分密度大,孔径大,对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达94%以上;添加TiO2降低了Mo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在Al2O3-TiO2载体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20%,n(Co):n(Mo)=0.35~0.55、反应温度300~380℃、LHSV=3—6h^-1的条件下,Co—Mo/Al2O3-TiO2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尿素燃烧法 钴-钼催化剂 二苯并噻吩 复合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气变换催化剂Co-Mo-K/Al_2O_3的酸性对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淑蓉 谢筱帆 +1 位作者 窦伯生 吴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2-45,共4页
用吡啶吸附法研究了Co-Mo-K/Al_2O_3催化剂的酸性,K的加入,由于改变了催化剂的酸性,使其活性得以提高,硫的丢失也可改变酸性,但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初步探讨了催化剂酸性对活性影响的实质,提出了新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 催化剂 Co-Mo/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CM-41为载体担载Co-Mo硫化物制备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瑶 王安杰 +2 位作者 陈永英 李翔 姚平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4-28,共5页
用全硅MCM 4 1共浸渍法担载Co Mo制备的催化剂 ,其金属担载量w(MoO3 ) =2 0 %。考察了该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 (DBT)、 4 甲基二苯并噻吩 (4 MDBT)、 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4,6 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 ,并与日本某... 用全硅MCM 4 1共浸渍法担载Co Mo制备的催化剂 ,其金属担载量w(MoO3 ) =2 0 %。考察了该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 (DBT)、 4 甲基二苯并噻吩 (4 MDBT)、 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4,6 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 ,并与日本某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DHDS)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催化剂对DBT、4 MDBT、 4 ,6 DMDBT和高硫直馏柴油 (wS=2 83% )均具有很高的加氢脱硫活性 ,高于DHDS催化剂的活性。MCM 4 1担载的催化剂最佳Co/Mo原子比为 0 75 ,高于以γ Al2 O3 作载体的市场上广泛应用的Co Mo催化剂 ,这可能是活性组分在表面高度分散的结果。在DBT的加氢脱硫反应中 ,联苯 (BP)的选择性远高于环己烷基苯(CHB)的选择性 ,说明Co Mo/MCM 4 1催化的加氢脱硫反应中 ,氢解脱硫反应占主导地位。与Ni Mo/MCM 4 1催化的加氢脱硫反应过程相似 ,加氢脱硫反应中生成的CHB稳定性较低 ,会进一步分解为苯和环己烷。由TPR谱图可知 ,表面的Mo和Co活性组分存在相互作用 ,活性高的Co Mo/MCM 4 1催化剂的TPR谱在 6 0 0℃左右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硫化物 CO-MO 载体 MCM-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88A萃取钴钼废催化剂浸取液中MoO_2^(2+)的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文静 王平艳 +3 位作者 刘东辉 贾愚 王海龙 李玉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95-2800,共6页
全面阐述了从钴钼废催化剂浸取液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离子MoO22+的方法,设计出有效的综合回收新工艺。通过讨论某些金属的萃取率E和平衡pH值之间的关系,确定采用PC-88A来有效萃取钴钼废催化剂浸取液中的MoO22+。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研究... 全面阐述了从钴钼废催化剂浸取液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离子MoO22+的方法,设计出有效的综合回收新工艺。通过讨论某些金属的萃取率E和平衡pH值之间的关系,确定采用PC-88A来有效萃取钴钼废催化剂浸取液中的MoO22+。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研究了水相pH值、萃取剂浓度、相比、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及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MoO22+回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水相pH≈0.85,萃取剂浓度为15%(体积分数),相比为3∶1(体积比),搅拌时间为30min,搅拌速率为500r/min,温度为24℃时最有利于MoO22+的萃取。新工艺流程简单,钴钼废催化剂浸取液中MoO22+的萃取率高,不仅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88A 钴钼废催化剂 萃取 MoO2^2+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助化Co-Mo/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筱帆 殷恒波 +1 位作者 窦伯生 霍冀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4-311,共8页
以XRD,XPS和TPR研究了一系列K助化的Co-Mo/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K对Co和Mo在载体上分散的影响。实验表明,K的加入分解了原来存在於催化剂中的CoMoO_4,促进了Mo的硫化还原,是提高水煤气变换反应的一个因素。
关键词 催化剂 水煤气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酸碱性对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K-Mo-Co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爱平 郝影娟 +1 位作者 王琪 杨意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0-994,共5页
选取3种酸碱性不同的载体(γ-Al2O3,SiO2,MgO)制备由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负载型K-Mo-Co催化剂。它们的活性高低顺序为:K2MoCo0.35O/SiO2>K2MoCo0.35O/γ-Al2O3>K2MoCo0.35O/MgO;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 选取3种酸碱性不同的载体(γ-Al2O3,SiO2,MgO)制备由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负载型K-Mo-Co催化剂。它们的活性高低顺序为:K2MoCo0.35O/SiO2>K2MoCo0.35O/γ-Al2O3>K2MoCo0.35O/MgO;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载体的催化剂与载体的酸碱性强弱顺序一致,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合成甲硫醇有利;H2程序升温还原和激光Raman光谱表征结果显示,碱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易于还原和硫化的八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MoS2存在;弱酸性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Mo以难于还原和硫化的四面体构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氧硫钼物种存在,这些物种与合成甲硫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22氧化硅 氧化镁 载体酸碱性 钾-钼-钴催化剂 甲硫醇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加氢催化剂中钼和钴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萍 顾若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8,共3页
使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采用人工合成标样,粉末直接压片和经验系数校正基体效应的方法,建立了加氢催化剂中钼、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范围MoO3:4.0%~24.0%,CoO为1 0%~8.0%。该方法不仅快速、简便,而且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测定MoO3和Co... 使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采用人工合成标样,粉末直接压片和经验系数校正基体效应的方法,建立了加氢催化剂中钼、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范围MoO3:4.0%~24.0%,CoO为1 0%~8.0%。该方法不仅快速、简便,而且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测定MoO3和CoO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满足了科研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催化剂 含量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