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ying the optimal HVOF spray parameters to attain minimum porosity and maximum hardness in iron based amorphous metallic coatings 被引量:12
1
作者 S.Vignesh K.Shanmugam +1 位作者 V.Balasubramanian K.Sridhar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Flow based Erosion e corrosion problems are very common in fluid handling equipments such as propellers, impellers, pumps in warships, submarine. Though there are many coating materials available to combat erosionecor... Flow based Erosion e corrosion problems are very common in fluid handling equipments such as propellers, impellers, pumps in warships, submarine. Though there are many coating materials available to combat erosionecorrosion damage in the above components, iron based amorphous coatings are considered to be more effective to combat erosionecorrosion problems. High velocity oxy-fuel(HVOF)spray process is considered to be a better process to coat the iron based amorphous powders. In this investigation, iron based amorphous metallic coating was developed on 316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using HVOF spray technique.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were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porosity and micro hardness of iron based amorphous coating incorporating HVOF spray parameters such as oxygen flow rate, fuel flow rate, powder feed rate, carrier gas flow rate, and spray distanc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HVOF spray parameters to attain coating with minimum porosity and maximum har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velocity OXY fuel sPRAY IRON BAsED AMORPHOUs metallic coating Micro-hardness poro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镀层在高含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2
作者 吕祥鸿 曹悦 +4 位作者 汪传磊 薛艳 李杰 刘艳明 代盼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0-1673,共14页
采用失重法、表面特性表征以及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技术,系统研究Ni-W镀层在模拟地层水环境(高CO_(2)/H_(2)S含量,温度140~180℃)下的高温高压腐蚀行为,同时采用C110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110钢,Ni-W镀层展现出更低的均匀腐... 采用失重法、表面特性表征以及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技术,系统研究Ni-W镀层在模拟地层水环境(高CO_(2)/H_(2)S含量,温度140~180℃)下的高温高压腐蚀行为,同时采用C110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110钢,Ni-W镀层展现出更低的均匀腐蚀速率、点蚀速率以及腐蚀电流密度。Ni-W镀层在140~160℃温度范围内呈现中度腐蚀,在高温180℃时转变为严重腐蚀;相比之下,C110钢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均表现为严重腐蚀,且腐蚀速率远大于Ni-W镀层;Ni-W镀层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主要由NiS、Ni_(3)S_(2)及微量Ni(OH)_(2)构成,该膜层结构致密,化学稳定性高,与基体结合牢固,且腐蚀产物膜电阻大于C110腐蚀产物FexSy,可有效抑制Ni-W镀层在长期浸泡过程中的腐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镀层 高温地层水 CO_(2)/H_(2)s腐蚀 C110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ZrO_2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sprayed by supersonic plasma spray with dual powder feed ports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志海 王海军 +1 位作者 周世魁 徐滨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257-260,共4页
The functionally graded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FG-TBCs) with 80%ZrO2-13%CeO2-7%Y2O3 (C-YSZ)/NiCoCrAlY were prepared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supersonic plasma spraying(S-PS) with dual powder feed ports syst... The functionally graded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FG-TBCs) with 80%ZrO2-13%CeO2-7%Y2O3 (C-YSZ)/NiCoCrAlY were prepared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supersonic plasma spraying(S-PS) with dual powder feed ports system. The thermal shock experiment of FG-TBCs specimens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the automatic thermal cycle device, in which the samples were heated to 1200℃ by oxygen-acetylene flame jet then water-quenched to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temperature—time curves of specimens and photographs can be watched on-line and recorded by a computer during th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ly 1mm-thick FG-TBCs have excellent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oatings have no any peeling-off after 200 thermal cycles.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FG-TBC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by S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sonic plasma spray (s-Ps) dual powder feed ports functionally graded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FG-TBCs) thermal sh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de Model for Critical Porosity and Its Application
4
作者 Hou Bo Chen Xiaohong Zhang Xiaozhe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114-118,共5页
关键词 石油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调查 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L法熔滴冲击基板的TPF/FSI数值模拟
5
作者 陈丽华 张梦娇 +1 位作者 闪陆通 李浩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3-533,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高温工作环境会对其热端金属部件造成不可逆损伤,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的侵蚀性环境,从而保证金属部件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以空心Y_(2)O_(3)-ZrO_(2)(yttrium-stabilize...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高温工作环境会对其热端金属部件造成不可逆损伤,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的侵蚀性环境,从而保证金属部件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以空心Y_(2)O_(3)-ZrO_(2)(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a,YSZ)粒子在等离子焰流中的2种形态,即全熔熔滴和空心熔滴为研究对象对其冲击铺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基于ABAQUS/EXPLICIT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有限元方法,首先针对ABAQUS缺少相变模型,导致使用CEL方法计算熔滴铺展形貌失真的问题,给出了适用的动力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此外,考虑周围空气对熔滴铺展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两相流(two phase flow,TPF)/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FSI)”2.5D模型,对熔滴冲击基板凝固成型及空气卷入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并揭示了2种熔滴铺展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的机理,对制备隔热性能更优的热障涂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CEL法 TPF/FsI模型 动力黏度经验公式 空心熔滴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S弯排气系统雷达吸波涂层应用的仿真计算
6
作者 查大册 李宁 +3 位作者 黎石杏 张琪 杨坤 杜凯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针对双S弯排气系统的雷达吸波涂层应用,采用弹跳射线法计算并分析了双S弯排气系统的散射源分布、涂覆雷达吸波涂层后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效果,以及雷达吸波涂层涂覆部位对双S弯喷管排气系统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双S弯排气系... 针对双S弯排气系统的雷达吸波涂层应用,采用弹跳射线法计算并分析了双S弯排气系统的散射源分布、涂覆雷达吸波涂层后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效果,以及雷达吸波涂层涂覆部位对双S弯喷管排气系统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双S弯排气系统的电磁散射特性存在明显的极化差异,其散射源主要分布在排气腔体终端结构、弯曲流道和喷管出口处,在相应部位涂覆雷达吸波涂层后在X波段、Ku波段的RCS减缩为78.0%、72.2%;在双S弯喷管排气系统中弯曲流道是强散射源之一且对总RCS贡献较大,在该位置涂覆雷达吸波涂层可有效降低排气系统的RCS;根据不同的涂覆方案,在X波段和Ku波段对应的RCS缩减分别为56.9%~78.0%、49.5%~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排气系统 雷达吸波涂层 弹跳射线法 雷达散射截面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复合处理对7A5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索相波 马世宁 +1 位作者 邱骥 吕庆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9,共4页
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SiO2),经微弧氧化,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n-SiO2复合陶瓷层,研究n-SiO2复合处理对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SiO2复合处理后,陶瓷层孔隙尺寸减小,孔隙率降低,致密性提高,因而陶瓷层... 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SiO2),经微弧氧化,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n-SiO2复合陶瓷层,研究n-SiO2复合处理对陶瓷层孔隙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n-SiO2复合处理后,陶瓷层孔隙尺寸减小,孔隙率降低,致密性提高,因而陶瓷层显微硬度和抗盐雾腐蚀性能显著提高。n-SiO2在放电通道处沉积是陶瓷层致密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陶瓷层 纳米二氧化硅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S涂层抑制结焦性能的中试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建新 徐宏 +2 位作者 马秋林 王志远 李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8-684,共7页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结焦,对SiO2/S涂层的抑制结焦性能进行了中试试验,并与未涂层炉管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炉管的结焦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SEM和EDS表征了炉管出口部位结焦层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与未涂层炉管相比,SiO2/S涂层的结焦抑...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结焦,对SiO2/S涂层的抑制结焦性能进行了中试试验,并与未涂层炉管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炉管的结焦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SEM和EDS表征了炉管出口部位结焦层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与未涂层炉管相比,SiO2/S涂层的结焦抑制率为39%,而结焦抑制剂的结焦抑制率为41%,2种工艺条件的抑制结焦效果相当。未涂层、涂层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的炉管出口结焦层均发生了片状剥落,剥落焦层主要由碳元素组成,且无丝状催化焦存在。涂层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的炉管剥落焦层厚度约为30μm,而未涂层炉管剥落焦层厚度约为50μm。焦层剥落后的未涂层炉管和加入结焦抑制剂炉管表面为粒状焦,而涂层炉管表面为松散的粉末状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siO2/s涂层 结焦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YSZ涂层的制备和可磨耗性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坤英 于建海 高元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Ni718合金表面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通过在YSZ喷涂粉末中分别加入10%,30%和50%(质量分数,%)表面包覆Ti O2的聚苯酯材料,涂层平均孔隙率从原来的2.1%分别提高到12.3%,28.5%和29.7%,孔隙的平均直径从原来的...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Ni718合金表面制备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涂层,通过在YSZ喷涂粉末中分别加入10%,30%和50%(质量分数,%)表面包覆Ti O2的聚苯酯材料,涂层平均孔隙率从原来的2.1%分别提高到12.3%,28.5%和29.7%,孔隙的平均直径从原来的4.2μm分别变为14.4,18.5和25.4μm.随着孔隙的增多,涂层的表面洛氏硬度下降,同时涂层在刮磨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下降.当孔隙率由2.1%上升到30%左右时,涂层在刮磨过程中的磨耗质量上升3倍左右,相对应的转动销质量损失下降约50%.结果表明,孔隙率的提高使得涂层的可磨耗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YsZ涂层 聚苯酯 孔隙率 可磨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Ni-S合金阴极析氢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敏 高荣杰 魏绪钧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4,234,共3页
用电沉积法制备各种硫含量的Ni S合金镀层电极。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各电极在 80℃的 5mol/LNaOH溶液中作为析氢反应阴极的催化性能 ,并用XRD及SEM研究Ni S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硫含量为 2 9.4% (原子百分比 )的Ni S合金... 用电沉积法制备各种硫含量的Ni S合金镀层电极。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各电极在 80℃的 5mol/LNaOH溶液中作为析氢反应阴极的催化性能 ,并用XRD及SEM研究Ni S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硫含量为 2 9.4% (原子百分比 )的Ni S合金电极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在 15 0mA/cm2 的电流密度下 ,析氢反应过电位最低 ,比Fe低约 35 0mV。这与其组织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合金 镀层电极 电沉积法 阴极 析氢反应 化学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S涂层和硫磷抑制剂的抑制结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栾小建 徐宏 +1 位作者 王志远 周建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80,共6页
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在退役25Cr35Ni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制备了SiO_2/S涂层,分别研究了表面涂层与裂解原料中添加结焦抑制剂的抗结焦性能;并对表面涂层与结焦抑制剂的联合结焦抑制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 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在退役25Cr35Ni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制备了SiO_2/S涂层,分别研究了表面涂层与裂解原料中添加结焦抑制剂的抗结焦性能;并对表面涂层与结焦抑制剂的联合结焦抑制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和Raman光谱对SiO_2/S涂层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对焦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S涂层粒子结合紧密,粒径为6~10μm,涂层厚度约为7μm;涂层由Si—O—Si三节环结构和非晶态的Si—O—S结构构成;炉管内表面经过涂层处理后,结焦抑制率为65.07%;裂解反应原料中加入结焦抑制剂的质量分数为200μg/g时,结焦抑制率为69.20%;表面涂层与结焦抑制剂联合使用时,结焦抑制剂最佳质量分数约为50μg/g,联合结焦抑制率为9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焦 siO2/s涂层 结焦抑制剂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P-SiC化学复合镀层孔隙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欢 王清成 戴亚堂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6,共2页
 研究了化学镀Ni W P SiC复合镀层的孔隙率。结果表明,镀液温度和施镀时间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较大,在镀液T=80℃、施镀时间t=2.5h时所得镀层的孔隙率较小;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镀层孔隙率有一定影响,热处理温度为400℃,时间为3h时,镀层...  研究了化学镀Ni W P SiC复合镀层的孔隙率。结果表明,镀液温度和施镀时间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较大,在镀液T=80℃、施镀时间t=2.5h时所得镀层的孔隙率较小;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镀层孔隙率有一定影响,热处理温度为400℃,时间为3h时,镀层孔隙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W-P-siC 复合镀层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Al_2O_(3p)/NiCrBSi涂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耀武 孙大千 +2 位作者 谷小燕 李洪梅 宣兆志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3期290-295,共6页
为了研究粉末结构对复合材料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双路送粉方法、高能球磨团聚粉末及包覆混合粉末等离子喷涂制备Al2O3p/NiCrBSi复合材料涂层.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 为了研究粉末结构对复合材料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双路送粉方法、高能球磨团聚粉末及包覆混合粉末等离子喷涂制备Al2O3p/NiCrBSi复合材料涂层.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冲蚀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抗冲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涂层主要由α-Al2O3、γ-Al2O3、γ-Ni、Ni3B、CrB、Cr2B、M7C3和M23C6相组成,Al2O3增强体颗粒分布于基体层片间或层片内.粉末结构对涂层的组织与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包覆混合粉末制备的Al2O3p/NiCrBSi复合材料涂层结构致密,具有更高的抗冲蚀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结构 等离子喷涂 复合材料涂层 微观组织 增强体 孔隙率 显微硬度 抗冲蚀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镍合金涂层的制备工艺及屏蔽性能研究
14
作者 陆海峰 王博 +4 位作者 张泽群 邓春银 蒲立星 刘省勇 张文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针对核电站新型屏蔽材料的需求,采用高能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钨-镍合金涂层,对其微观形貌、成分分布、硬度及结合强度等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方法对比研究钨-镍合金涂层和铅的屏蔽能力。结果表明,钨-镍合金涂层厚度为... 针对核电站新型屏蔽材料的需求,采用高能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钨-镍合金涂层,对其微观形貌、成分分布、硬度及结合强度等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方法对比研究钨-镍合金涂层和铅的屏蔽能力。结果表明,钨-镍合金涂层厚度为875μm左右,整体致密均匀,孔隙率仅为5.1%;涂层内无氧化及裂纹现象发生,平均硬度为523 HV0.3,结合强度达47.3 MPa。屏蔽能力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相近,在同一厚度下钨-镍合金涂层对γ射线的屏蔽能力较铅更为优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钨-镍合金涂层 孔隙率 屏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马铃薯S病毒株系的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巧梅 谢晓亮 +3 位作者 温春秀 马恢 尹江 吴志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对张家口分离的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Hebei)的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提纯的马铃薯植物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克隆到质粒pMD18-T上,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由88... 对张家口分离的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Hebei)的C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提纯的马铃薯植物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克隆到质粒pMD18-T上,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cDNA片段由88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94个氨基酸组成的33 kD蛋白,与PVS外壳蛋白的大小一致,与国际基因库登记的几个株系相比,结果表明,PVS-Hebei与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4%-95.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3.9%-98.0%,进化树分析表明,PVS明显存在2个组(组Ⅰ和组Ⅱ),PVS-Hebei归类为Ⅰ组,与来自组Ⅰ的欧洲普通株系(PVS-Uk)的亲缘性要比来自组Ⅱ北美的Andean株系(PVS-A)株系的亲缘性要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s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CP) 序列分析 株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基Ni-S-Co涂层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科朝 袁铁锤 +2 位作者 李瑞迪 何捍卫 黄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以泡沫镍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Ni-S-Co合金涂层电极。以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涂层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表面颗粒细小且具有丰富的表面积;非晶... 以泡沫镍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Ni-S-Co合金涂层电极。以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涂层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表面颗粒细小且具有丰富的表面积;非晶态Ni-S-Co合金电极的析氢催化性能较好,与Ni和Ni-S电极相比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较低的表观活化能;经过KOH碱溶液活化处理后,镀层表面颗粒变细,活性表面积增加,析氢性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电沉积 析氢反应 Ni-s-Co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uster-Toksz方程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及判断储层孔隙类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克超 陈文学 陶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已发表文献中的孔隙纵横比谱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通过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利用纵、横波速度及总孔隙度资料,根据Kuster-Toksz显式方程估算孔隙纵横比分布、直接求解组分孔隙度参数、判断储层孔隙类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论模型计... 通过对已发表文献中的孔隙纵横比谱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通过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利用纵、横波速度及总孔隙度资料,根据Kuster-Toksz显式方程估算孔隙纵横比分布、直接求解组分孔隙度参数、判断储层孔隙类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实际井资料处理以及与Anselmetti等判断灰岩储层孔隙类型经验方法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从而得到了一种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快速判断储层孔隙类型的简单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ster-Toksz方程 孔隙纵横比 储层孔隙类型 纵横波速度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表面钙磷涂层在Hank′s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骞 陈玉辉 +2 位作者 刘静 张祥东 黄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1-315,324,共6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钙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三维显微镜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和形貌,采用析氢试验和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AZ31镁合金和钙磷涂层在Hank′s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在AZ31镁合金基体...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钙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三维显微镜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和形貌,采用析氢试验和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AZ31镁合金和钙磷涂层在Hank′s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法在AZ31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均匀的透钙磷石(CaHPO4·2H2O)片状晶体。该钙磷涂层能有效地降低AZ31镁合金基体在Hank′s液中浸泡初期的腐蚀速率,自腐蚀电流密度较AZ31镁合金下降两个数量级;随着涂层的不均匀溶解,AZ31基体发生明显的局部腐蚀,出现半径约200μm,深度近500μm的腐蚀坑。残余涂层和基体间未出现明显的电偶腐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电沉积 钙磷涂层 Han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SiO2/S涂层形貌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建新 徐宏 +2 位作者 马秋林 戴玉林 张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6-350,共5页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结焦,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HP40试样上制备了SiO2/S涂层。用SEM和Raman光谱研究了沉积温度、源物质分压以及气体流速对SiO2/S涂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温度的增加,涂层组成粒子直径变化... 为了抑制乙烯裂解炉管内表面结焦,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HP40试样上制备了SiO2/S涂层。用SEM和Raman光谱研究了沉积温度、源物质分压以及气体流速对SiO2/S涂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温度的增加,涂层组成粒子直径变化不大,粒子之间的结合更为致密,同时生成的三节环Si-O-Si结构逐渐增多,Si-O-S结构逐渐减少。气体流速与源物质分压对涂层粒子形貌的影响规律相似,随着各自参数的增加,涂层粒子逐渐增大,涂层更加致密。源物质分压和气体流速分别为40Pa和0.4m.s-1时,涂层中含有较多Si-O-S和三节环Si-O-Si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焦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siO2/s涂层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S涂层与硫磷抑制剂对轻石脑油裂解结焦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远 徐宏 +2 位作者 栾小建 周建新 颜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43-1650,共8页
引言 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结焦是制约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裂解炉管的结焦会引起[1]:①管壁热阻增加,传热效率降低,裂解炉能耗增加;②炉管内径变小,流体压降增加,装置处理量减少;③炉管内壁渗碳,材料性能弱化;④周期性的... 引言 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结焦是制约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裂解炉管的结焦会引起[1]:①管壁热阻增加,传热效率降低,裂解炉能耗增加;②炉管内径变小,流体压降增加,装置处理量减少;③炉管内壁渗碳,材料性能弱化;④周期性的清焦引起炉管热疲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HP40裂解炉管 结焦 硫磷抑焦剂 抑焦siO2/s涂层 焦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