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ickness Measurement of Insulation Coating by NIR Spectrometry Based on Boosting-KPLS 被引量:1
1
作者 HAO Hui-min LI Shi-wei +5 位作者 ZHANG Wen-dong LI Peng-wei HAO Jun-yu LU Hai-ning Ken Jia ZHANG Yo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81-2085,共5页
A novel thickness measurement method for surface insulation coating of silicon steel based on NIR spectrometry is explored.The NIR spectra of insulation coating of silicon steel were collected by acousto-optic tunable... A novel thickness measurement method for surface insulation coating of silicon steel based on NIR spectrometry is explored.The NIR spectra of insulation coating of silicon steel were collected by 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AOTF) NIR spectrometer.To make full use of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of NIR spectral data,discrete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BPSO) algorithm was used to select the optimal wavelength variates.The new spectral data,composed of absorbance at selected wavelengths,were used to create the thickness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by kernel partial least squares(KPLS) algorithm coupled with Boosting.The results of contrast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Boosting-KPLS model could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analysis accuracy and speed.It indicates that Boosting-KPLS is a more accurate and robust analysis method than KPLS for NIR spectral analysis.The maximal and minimal absolute error of 30 testing samples is respectively-0.02 μm and 0.19 μm,and the maximal relative error is 14.23%.These analysis results completely meet the practical measurement n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ation coating thickness measurement DBPSO BOOSTING K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high power laser coatings 被引量:1
2
作者 SHAO Jian-da FAN Zheng-xiu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1-479,共9页
High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and large aperture were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high power laser coating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at our center. Several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High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and large aperture were focuses on the studies of high power laser coating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at our center. Several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for evaluating characters of laser damage, including determination of laser 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and detection of absorption based on surface thermal lensing technique. Defect was deemed to be the initial source of laser damage, and was the main factor restricting the laser damage resistance of optical coatings. The contribution of several kinds of typical defects to laser damage was analyzed, and some deposition measures were adopted to control and eliminate the origin of defect. Furthermore, some post-treatment methods were also employed to allevi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defect and to improve the laser damage resistance. Correction mask was introduced to improve the thickness uniformity, and the thickness uniformity can be amended to less than 1% in the range of Φ650 mm.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related to surface deformation was also condu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涂覆技术 LIDT 吸收能力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发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磨削厚度的视觉测量技术研究
3
作者 蔡振华 刘海宪 +3 位作者 陈廷样 邓春明 王超 牛少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厚度无损检测方法。利用线激光传感器采集叶片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通过点云剪裁、滤波和配准等步骤,消除点云噪声并减小叶片装夹误差。采用局部法向投影法计算喷涂和磨抛前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处理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厚度无损检测方法。利用线激光传感器采集叶片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通过点云剪裁、滤波和配准等步骤,消除点云噪声并减小叶片装夹误差。采用局部法向投影法计算喷涂和磨抛前后叶片点云与初始叶片基材点云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涂层厚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热障涂层厚度无损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精确性。与金相显微镜测量值相比,3个样品喷涂后的涂层厚度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69%、2.54%和2.07%,磨抛后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9%、2.66%和3.08%。此外,还分析了系统误差来源,包括点云采集误差、配准误差和厚度计算误差,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涂层材料范围广,能够有效提升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热障涂层(TBC) 三维点云处理 涂层厚度测量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层厚度对旋耕刀功耗的影响及优化
4
作者 夏进启 闫龙 +6 位作者 詹华 汪瑞军 黄永俊 李宇佳 张雷 丁天然 万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8,共10页
针对涂层提高旋耕刀耐磨性但会增加作业功耗的问题,该研究通过仿真与试验探究了不同厚度涂层对旋耕刀功耗的影响规律,并优选了涂层厚度。通过仿真模拟旋耕刀作业过程,得到旋耕刀易磨损位置和涂层厚度对旋耕刀功耗的影响规律。采用等离... 针对涂层提高旋耕刀耐磨性但会增加作业功耗的问题,该研究通过仿真与试验探究了不同厚度涂层对旋耕刀功耗的影响规律,并优选了涂层厚度。通过仿真模拟旋耕刀作业过程,得到旋耕刀易磨损位置和涂层厚度对旋耕刀功耗的影响规律。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制备1、1.5和2 mm 3种厚度耐磨涂层,并进行田间功耗测试。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随旋耕刀涂层厚度由0增至1、1.5、2 mm,平均功耗分别增加了12.4%、17.3%和26.8%,旋耕刀功耗随涂层厚度变化趋势与仿真试验一致,误差范围在0.17%~6.77%之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根据旋耕作业仿真过程分析了涂层导致旋耕刀功耗增长的原因。基于成本分析与涂层耐磨性及其对功耗的影响,确定旋耕刀涂层强化最优厚度为1.25 mm。该研究得到了涂层对旋耕刀功耗影响机制,提出了综合成本、功耗与耐磨性选择涂层厚度的方法,可为旋耕刀涂层强化工艺厚度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旋耕刀 涂层强化 涂层厚度 三向阻力 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舌苔变化与口腔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吴文萱 蒋寒冰 +1 位作者 任少杰 徐巍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83-1992,共10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期间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99例,用道生舌诊仪记录其舌象特征,按照舌苔类型分为薄...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期间舌苔变化与舌苔菌群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99例,用道生舌诊仪记录其舌象特征,按照舌苔类型分为薄白苔(BBT)、白厚苔(BHT)、白腻苔(BNT),按照化疗周期分为BBT化疗1~4周期(A1)、BBT化疗5~8周期(A2);BNT化疗1~4周期(B1)、BNT化疗5~8周期(B2);BHT化疗1~4周期(C1)、BHT化疗5~8周期(C2)。采集其中48例BBT、BHT、BNT患者舌苔样本,用高通量5R 16S rDNA测序分析菌群。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舌苔以BBT、BHT、BNT为主。结直肠癌化疗患者BBT、BHT和BNT菌群结构前5位相同,丰度相近。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患者舌苔由腻苔占比高向薄苔占比高转变,并与舌苔菌群丰度变化相关。结直肠癌化疗患者BBT特征性菌属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BHT特征性菌属为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BNT特征性菌属为口腔杆菌属(Oribacterium)、变形杆菌属(Prote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BBT长期化疗变形杆菌门和梭杆菌属丰度高于短期化疗(P<0.05);BHT长期化疗放线菌属丰度高于短期化疗(P<0.05);BNT长期化疗纤毛菌属丰度高于短期化疗(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舌苔菌群微生态相对稳定,舌苔以BBT、BHT、BNT为主,不同舌苔具有相似的菌群结构和不同的丰度;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舌苔有趋势性变化,BBT占比增加,其致病菌丰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舌象 中医舌苔 舌苔菌群 化疗 薄白苔 白厚苔 白腻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O形貌和厚度对热障涂层热循环应力的影响
6
作者 王敏 刘星宇 +1 位作者 程道来 袁建辉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3,共9页
目的 对热循环工况下双陶瓷(LaMgAl_(11)O_(19)/YSZ)热障涂层TGO界面形貌和厚度变化导致的涂层界面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为涂层的失效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热障涂层不同热循环次数和位置的残余应力分布,通过改变T... 目的 对热循环工况下双陶瓷(LaMgAl_(11)O_(19)/YSZ)热障涂层TGO界面形貌和厚度变化导致的涂层界面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为涂层的失效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热障涂层不同热循环次数和位置的残余应力分布,通过改变TGO/黏结层交界处相应厚度的材料参数模拟TGO厚度的增长。分析YSZ/TGO不同热循环次数的残余应力与界面形貌的关系。研究TGO/BC界面上位置点随TGO厚度增长而变化的残余应力情况,以及同一位置点在热循环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结果 YSZ/TGO界面在幅值15μm、波长30μm的曲线段,波峰经过10次热循环产生最大轴向、径向压应力,分别为87.2MPa和358.5 MPa,波谷在110次热循环后产生最大径向拉应力201.4 MPa。TGO/BC界面在幅值15μm、波长30μm的曲线段,波峰经过10次热循环出现最大轴向、径向压应力,分别为89.5MPa和336.7MPa,经过90次热循环出现最大轴向残余拉应力104.7 MPa。TGO/BC界面最左侧点在1 100℃保温阶段,轴向和径向残余应力接近0 MPa,第90次热循环后轴向最大拉应力、压应力分别为32.2 MPa和28.7 MPa。结论 TGO界面上振幅大波长短的曲线段,在波峰和波谷位置易产生最大残余应力。径向残余压应力最大值随TGO厚度增加有变小趋势。通过控制TGO的形貌和厚度变化,可以降低热障涂层的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TGO 界面形貌 厚度 残余应力 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镀银层在不同表面状态下的耐蚀性研究
7
作者 周少珍 景元坤 +4 位作者 赵书杰 白银浩 孙武魁 高嵩 石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为探究铜基体的镀银层性能,以成品开关柜梅花动触头触片及自制的15μm镀银铜片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镀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摩擦磨损及摩擦磨损前后电化学腐蚀等测量试验,重点探究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试样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试... 为探究铜基体的镀银层性能,以成品开关柜梅花动触头触片及自制的15μm镀银铜片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镀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摩擦磨损及摩擦磨损前后电化学腐蚀等测量试验,重点探究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试样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试样银镀层厚度分布不均;划痕宽度比自制品大;表面银镀层高度差比自制试样大;摩擦因数更高,摩擦因数曲线波动更剧烈;经摩擦磨损试验后成品触头触片及自制镀银铜片的自腐蚀电位均减小,腐蚀速率增大,且产生了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腐蚀坑洞、多种腐蚀产物、杂质,耐蚀性均降低。同时无论是否经过摩擦磨损试验,成品的腐蚀速率均低于自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体 镀银层 厚度 表面粗糙度 电化学腐蚀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缝涂布过程流体流动形态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洪浩斌 章恒宽 张先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2,共8页
狭缝涂布过程形成液膜的厚度分布及稳定性会影响固化后涂层的形态和结构,进而影响产品性能。因为多操作参数耦合影响膜厚分布及稳定性的机理尚不明确,所以有必要对流体流动形态进行研究。通过CFD数值模拟狭缝涂布成膜过程,分析了入口速... 狭缝涂布过程形成液膜的厚度分布及稳定性会影响固化后涂层的形态和结构,进而影响产品性能。因为多操作参数耦合影响膜厚分布及稳定性的机理尚不明确,所以有必要对流体流动形态进行研究。通过CFD数值模拟狭缝涂布成膜过程,分析了入口速度、基材移动速度以及流体参数对液膜厚度、均匀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并且使用无量纲法分析了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基材移动速度和入口速度为液膜厚度及其均匀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狭缝涂布成膜在一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能够确保获得稳定均匀的涂层。研究结果可为涂布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涂布 液膜厚度 成膜稳定性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厚度高频涡流测量方法
9
作者 李伸宏 邓为权 +2 位作者 包俊 赵成俊 严贵元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5-313,共9页
热障涂层制造成本较低且隔热效果优良,定量评估热障涂层厚度对确保涡轮叶片在高温环境下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热障涂层厚度的高效定量测量,基于高频涡流提出了一种直接表征的厚度测量方法。针对双层结构的热障涂层,建... 热障涂层制造成本较低且隔热效果优良,定量评估热障涂层厚度对确保涡轮叶片在高温环境下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热障涂层厚度的高效定量测量,基于高频涡流提出了一种直接表征的厚度测量方法。针对双层结构的热障涂层,建立了检测理论模型和仿真实验模型分析涡流测量的阻抗特性和厚度耦合。通过分析热障涂层的高频涡流检测信号,分别通过线性拟合和解耦算法实现陶瓷层和粘接层厚度的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100~500μm陶瓷层厚度计算的相对误差为±1.4%,对100~200μm粘接层厚度计算的相对误差为±2.1%,并且提离距离对于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小。该方法为热障涂层厚度的定量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高频涡流 厚度测量 阻抗分析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锌镍镀液组成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丁运虎 李雨昕 +3 位作者 胡遐林 贺颖 刘宏芳 段海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42,共13页
目的获得绿色化、高稳定的碱性锌镍合金工艺,探索碱性代镉电镀锌镍工艺中单一组分参数对锌镍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在镍离子主络合剂C的碱性镀液中电沉积制备锌镍合金镀层。通过Hull Cell实验分析、电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 目的获得绿色化、高稳定的碱性锌镍合金工艺,探索碱性代镉电镀锌镍工艺中单一组分参数对锌镍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在镍离子主络合剂C的碱性镀液中电沉积制备锌镍合金镀层。通过Hull Cell实验分析、电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碱性锌镍合金体系中,其他条件一定时,镀液中锌离子、镍离子、络合剂C以及氢氧化钠含量分别对镀层厚度、镍含量、耐蚀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镀层镍含量与镀液中镍离子和络合剂C含量成正比,与锌离子和氢氧化钠含量成反比,镀层中镍含量远低于锌含量,在该碱性锌镍工艺体系中表现为异常共沉积;扫描电镜结果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当镍离子和络合剂C含量增加时,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且腐蚀电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1个数量级,镀层越致密,表面形貌越好,锌离子含量和氢氧化钠含量增加时,镀层表面粗糙,结构疏松,其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蚀性降低。结论在络合剂C的碱性锌镍工艺中,电沉积锌镍合金是一个异常共沉积的过程,在电流密度为1~5 A/dm2时镀层镍含量较稳定,镀液金属离子(锌、镍离子)变化对镀层镍含量的影响较大,控制镀液中锌镍离子含量,镀层镍含量可稳定在12%~15%(质量分数)。镀液中各组分单一浓度变化,使镀层镍含量、形貌发生变化,对镀层耐蚀性产生影响。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镀液镍离子﹑锌离子﹑络合剂C和氢氧化钠含量分别为1.6 g/L、7 g/L、140 mL/L、80 g/L,镀层表面较平整,孔洞和裂纹较少,镀层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合金 碱性电镀 镀层厚度及镍含量 耐蚀性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爆炸下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赵威 汪维 +2 位作者 李奕硕 张仲昊 张丛琨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6,共13页
为了研究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对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开展不同装药量下的接触爆炸实验,并对其整体及局部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探究了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损伤过程及机理... 为了研究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对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开展不同装药量下的接触爆炸实验,并对其整体及局部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探究了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损伤过程及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的破坏模式及特征。实验及有限元结果表明: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聚脲/钢筋混凝土厚板复合结构呈现6种破坏模式,即正面成坑;层裂破坏;层裂鼓包;震塌破坏,聚脲涂层鼓包大变形;爆炸贯穿,聚脲涂层严重鼓包变形;贯穿和撕裂破坏。在钢筋混凝土厚板背面涂覆聚脲有效增强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爆炸 钢筋混凝土厚板 聚脲涂层 抗爆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GL1算法的CFRP涂层厚度检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海港 黄宇蕾 +1 位作者 朱美强 张勇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5,共9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检测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提出结合L1范数的谱投影梯度算法(spectral projection gradient based L1,SPGL1)的涂层厚度检测方法,结合涂层测厚实际,明确了基底检测更适合使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系统。分...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检测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提出结合L1范数的谱投影梯度算法(spectral projection gradient based L1,SPGL1)的涂层厚度检测方法,结合涂层测厚实际,明确了基底检测更适合使用反射式太赫兹时域系统。分析求解了凸最优问题需要的条件,给出了信号稀疏分解结合飞行时间法的涂层厚度检测方案。实验数据表明,当涂层折射率相差较大时,加入噪声后的结果与理想情况一致,当涂层折射率相近时,SPGL1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该实验基于教师科研成果,通过完整的实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时域光谱、稀疏分解、飞行时间法等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探索热情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涂层厚度 无损检测 飞行时间法 稀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隔热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玲玲 朱鑫 刘天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隔热性能的准确量化是防火涂层厚度设计的关键。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的隔热性能在高温下受升温速率的影响,投入使用后其隔热性能会发生退化,这些特点给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的厚度设计提出了挑战。总结了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隔热性能... 隔热性能的准确量化是防火涂层厚度设计的关键。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的隔热性能在高温下受升温速率的影响,投入使用后其隔热性能会发生退化,这些特点给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的厚度设计提出了挑战。总结了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隔热性能的定量表征方法,分析了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和规律,提出了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厚度设计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 隔热性能 厚度设计 定量表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扩展度条件下骨料包裹砂浆层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李飞 巩璇 +2 位作者 刘晨辉 冯宝锐 卢亚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5,共8页
水泥(砂)浆在混凝土中起胶凝和润滑的双重作用,其用量随着混凝土流动性要求的提高而增大,已有研究发现浆体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问题,环保绿色程度低,但骨料级配等因素对混凝土中浆体合理用量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在粗骨料低空... 水泥(砂)浆在混凝土中起胶凝和润滑的双重作用,其用量随着混凝土流动性要求的提高而增大,已有研究发现浆体过多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问题,环保绿色程度低,但骨料级配等因素对混凝土中浆体合理用量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在粗骨料低空隙率前提下固定粗骨料用量不变,调整砂浆用量来控制混凝土扩展度,研究骨料级配和砂浆流变特性对粗骨料包裹砂浆层厚度及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骨料的几何平均粒径增大,包裹砂浆层厚度单调增加,包裹砂浆用量会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最优几何平均粒径;扩展度要求越高,包裹砂浆层厚度及包裹砂浆用量越大,最优几何粒径越小;当粗骨料级配不变时,包裹砂浆层厚度和包裹砂浆用量均随砂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流态混凝土 包裹砂浆层厚度 包裹砂浆用量 粗骨料级配 扩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角度对螺栓表面涂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云鹏 万冰华 +3 位作者 赵彦伟 马睿 张涛 卢文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2-2366,共5页
针对工程中采用铝涂料涂覆螺栓时螺栓表面铝涂层易出现的厚度不均匀问题,研究喷涂角度对螺栓表面涂层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对喷涂系统的喷嘴和螺栓进行建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雾化流场的气液两相流物理模型,使用离... 针对工程中采用铝涂料涂覆螺栓时螺栓表面铝涂层易出现的厚度不均匀问题,研究喷涂角度对螺栓表面涂层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对喷涂系统的喷嘴和螺栓进行建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Fluent建立了雾化流场的气液两相流物理模型,使用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 DPM)分析了流场中气相和液相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在不同角度下的喷涂流场,预测了螺栓表面液膜沉积厚度。搭建了喷涂试验系统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和试验研究均表明在喷涂角度为30°时螺栓表面涂层均匀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流场 铝涂层 流体仿真 厚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主导损失的残差跨域网络热障涂层太赫兹测厚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丙花 孙凤山 +1 位作者 范孟豹 叶波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7-299,共13页
热障涂层微观结构、粗糙度不均匀和厚度小幅变化对太赫兹波影响高度混叠,降低了测厚精度。为此,提出了异常主导损失函数驱动的残差跨域网络测厚方法,减少检测离群值。首先,构建了太赫兹信号解析模型,探究出飞行时间与折射率分别可由时... 热障涂层微观结构、粗糙度不均匀和厚度小幅变化对太赫兹波影响高度混叠,降低了测厚精度。为此,提出了异常主导损失函数驱动的残差跨域网络测厚方法,减少检测离群值。首先,构建了太赫兹信号解析模型,探究出飞行时间与折射率分别可由时域与频域数据求解,设计了快速傅里叶变化层映射出频域特征,基于门控循环网络层感知时域信号变化,依据测厚机理,提出以除法层连接,形成了残差跨域网络结构。然后,由于粗糙度与微观结构变化对太赫兹信号峰值影响混叠,创新构建了异常主导损失函数,增大离群值权重,使网络聚焦于修正测厚离群值。最后,制备了热障涂层样品,开展了太赫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最大测厚相对误差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无损检测 热障涂层 厚度测量 异常主导损失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介质及基体对不同厚度PTFE/PI-PAI涂层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传坤 曹均 +2 位作者 朱旻昊 叶佩青 谢京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9,共15页
船舶发动机轴瓦在受到炮弹攻击后处于极端工况,造成轴瓦失效破坏。传统的电镀镀层和磁控溅射薄膜因存在高污染、高成本等缺点,目前亟须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来提高轴瓦在极端工况下的耐磨性能。针对轴瓦因炮击而处于极端工况,设计了ZrO_(2)... 船舶发动机轴瓦在受到炮弹攻击后处于极端工况,造成轴瓦失效破坏。传统的电镀镀层和磁控溅射薄膜因存在高污染、高成本等缺点,目前亟须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来提高轴瓦在极端工况下的耐磨性能。针对轴瓦因炮击而处于极端工况,设计了ZrO_(2)填充PTFE/PI-PAI的涂层材料,采用液体喷涂工艺在A370铝合金和CuPb22Sn2.5铜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三种不同厚度涂层,研究涂层在不同润滑介质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受到涂层硬度、润滑介质及基体支撑作用影响,涂层的硬度及弹性模量随厚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涂层越厚,基体的支持作用越小。在油润滑工况下,铜合金基体上涂层摩擦因数及磨损率均小于铝合金,润滑油是涂层摩擦性能最主要影响因素。在海水工况下,涂层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并出现明显的犁沟现象。铜合金基体上涂层的摩擦因数高于铝合金,海水腐蚀和高频往复摩擦带来的冲刷作用是摩擦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在干摩擦工况下,涂层以黏着磨损为主。涂层的硬度受到基体支撑的影响,高频往复运动中硬质对磨球与硬质基体夹击软质涂层和接触压力是摩擦性能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涂层与合金摩擦因数对比,可知30μm涂层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轴瓦材料的摩擦因数,有利于提高船舶发动机轴瓦在极端工况的摩擦学性能。阐明了基体对不同厚度自润滑涂层的支撑机理,分析了涂层在极端工况下受到轰击后的摩擦学性能,确定了船舶发动机轴瓦涂层的最佳设计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厚度 润滑介质 基体支撑 摩擦行为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参数对电沉积Sn-Ag-Cu合金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文思倩 闫焉服 +1 位作者 周慧 程江洋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80,共7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甲磺酸锡银铜电镀液在黄铜基体上制备了Sn-Ag-Cu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自带的能谱仪(EDS)分析了电镀工艺参数对Sn-Ag-Cu合金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以及镀层厚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 A/dm^... 采用自主研发的甲磺酸锡银铜电镀液在黄铜基体上制备了Sn-Ag-Cu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自带的能谱仪(EDS)分析了电镀工艺参数对Sn-Ag-Cu合金镀层的成分、表面形貌以及镀层厚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 A/dm^(2)、温度为25℃及pH为5.5时,可获得结晶较细且致密,表面平整光亮且厚度均匀的Sn-Ag-Cu合金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g-Cu合金 电镀参数 甲磺酸锡银铜电镀液 表面形貌 镀层厚度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探测器闪烁体导电层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19
作者 唐净 唐亮 +3 位作者 张宜旭 吕俊霞 张跃飞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3-690,共8页
扫描电镜原位高温成像技术是完成更高温度材料分析测试需求而发展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扫描电镜原位高温成像的图像质量,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高温成像设备,研究了闪烁体前端导电层即铝膜的厚度对成像质... 扫描电镜原位高温成像技术是完成更高温度材料分析测试需求而发展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扫描电镜原位高温成像的图像质量,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高温成像设备,研究了闪烁体前端导电层即铝膜的厚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制备不同厚度的铝膜,以相同的放大倍率和工作距离在样品的同一区域实时观察闪烁体的铝膜对可见光的遮挡作用及成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镀有120 nm铝膜厚度的闪烁体更适用于高温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高温原位成像 闪烁体 铝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对等离子喷涂HA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何雨星 杜今文 +5 位作者 曹龄之 龚健平 马茜茜 李良锋 薛冰 高鹏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考察了厚度对等离子喷涂HA涂层孔隙率、残余应力、结合强度、耐磨性能等的影响。随着涂层厚度由28μm左右增加至58.5μm左右,残余应力先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之后再转变为压应力;涂层结合强度由约33.5 MPa降低至约22.4 MPa。不同厚度... 考察了厚度对等离子喷涂HA涂层孔隙率、残余应力、结合强度、耐磨性能等的影响。随着涂层厚度由28μm左右增加至58.5μm左右,残余应力先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之后再转变为压应力;涂层结合强度由约33.5 MPa降低至约22.4 MPa。不同厚度的HA涂层的磨损机制均为黏着磨损且涂层的摩擦系数均约为0.65。涂层磨损速率随涂层厚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变化。厚度通过影响涂层残余应力类型及大小的方式影响其结合强度,进而影响涂层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羟基磷灰石涂层 厚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