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置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超临界600MW机组主蒸汽温度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志丹 陈志刚 +3 位作者 王开柱 郝德锋 练领先 王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针对华能沁北发电有限公司(沁北电厂)3号、4号超临界600 MW机组投产后一直存在主蒸汽温度超温且在机组变负荷过程中主蒸汽温度无法自动控制等问题,对主蒸汽温度及分离器入口温度控制、水煤比控制等进行了调整优化。优化后,使得在机组动... 针对华能沁北发电有限公司(沁北电厂)3号、4号超临界600 MW机组投产后一直存在主蒸汽温度超温且在机组变负荷过程中主蒸汽温度无法自动控制等问题,对主蒸汽温度及分离器入口温度控制、水煤比控制等进行了调整优化。优化后,使得在机组动态/稳态工况下的主蒸汽温度及压力、机组负荷等主要运行参数均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了机组自动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00 MW机组 锅炉 制粉系统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主蒸汽温度 水煤比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特性与故障处理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文俭 王兴合 +2 位作者 王长征 尤华 史进农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4-57,共4页
介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双进双出、料位控制、辅助风系统和蒸汽惰性置换系统的特点,重点分析小齿轮断齿、大小齿轮齿面磨损点蚀严重、螺旋输煤绞笼损坏、磨煤机大瓦温度高、料位系统异常等常见故障及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设备和系统的... 介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双进双出、料位控制、辅助风系统和蒸汽惰性置换系统的特点,重点分析小齿轮断齿、大小齿轮齿面磨损点蚀严重、螺旋输煤绞笼损坏、磨煤机大瓦温度高、料位系统异常等常见故障及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设备和系统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输煤 故障处理 料位控制 损坏 常见故障 螺旋 蒸汽 磨损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doop分布式支持向量机球磨机大数据建模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学伟 付忠广 +1 位作者 孙力 张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9-315,共7页
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火电厂大量数据被存储到数据库中而不能被充分利用,由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系统的复杂性,很难建立其准确的机理数学模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影响磨煤机料位的因素,提取现场海量的实际运行... 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火电厂大量数据被存储到数据库中而不能被充分利用,由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系统的复杂性,很难建立其准确的机理数学模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影响磨煤机料位的因素,提取现场海量的实际运行数据,在Hadoop平台下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删除离群点,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降维完成属性约简,然后在MapReduce架构上采用分布式支持向量机(D_SVM)建立模型,实现计算并行化.结果表明,采取该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该模型可以用于表征实际料位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双出磨煤机 HADOOP平台 分布式支持向量机 K-MEANS聚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 MW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汽温调整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林 杨博 +4 位作者 高景辉 张亚夫 赵志丹 王红雨 孟颖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5,共5页
为解决我国首台二次再热机组锅炉2级再热汽温大幅低于设计值的问题,对入炉煤质及锅炉各级受热面的吸热量情况进行了分析,改进了烟气再循环调温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包括优化磨煤机组合形式、改变燃烧器仰角、增大燃尽风量、改善吹灰... 为解决我国首台二次再热机组锅炉2级再热汽温大幅低于设计值的问题,对入炉煤质及锅炉各级受热面的吸热量情况进行了分析,改进了烟气再循环调温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包括优化磨煤机组合形式、改变燃烧器仰角、增大燃尽风量、改善吹灰器投用方式和调整烟气再循环量等措施的综合提温方案,并开展了燃烧器摆角、烟气再循环风机转速对一二次再热汽温影响的工况试验。经调整优化后,锅炉再热汽温在高负荷时可以达到610~620℃,中低负荷时则为590~610℃,与设计值相差不大,2级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相关调试经验对后续同类机组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再热汽温 烟气再循环 磨煤机组合 燃烧器摆角 综合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进双出流径液冷系统散热的电池模块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晓明 赵又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6,321,共5页
选取双进双出流径液冷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的方法,对2并12串的电池模块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并不是随进液流量增大而改善的,而是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进液流量为450L/h时满足最佳散热要求,同时... 选取双进双出流径液冷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的方法,对2并12串的电池模块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并不是随进液流量增大而改善的,而是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进液流量为450L/h时满足最佳散热要求,同时也具有最佳的散热效率;电池模块中部间隙增大4mm时的散热性能同样不是随着进液流量增大而改善的,与原电池模块相比,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均有所降低,散热性能得到改善;35℃环境温度下,相同进液流量时的电池模块内部温差较室温时变大,可见冷却液温度过多地低于环境温度并不一定会改善电动汽车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而45℃环境温度下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更差。所得结论为液冷系统散热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液冷系统 双进双出流径 进液流量 冷却液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燃烧技术在配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忠云 刘宗德 赵耕春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37,40,共3页
介绍了等离子煤粉点火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点火装置、磨煤机冷炉制粉、辅助系统等。某电厂1×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在对锅炉燃烧器进行等离子点火装置改造后,整个试运期间仅燃油费可节约2730万元,扣除原煤、耗电及改造费用,直接经... 介绍了等离子煤粉点火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点火装置、磨煤机冷炉制粉、辅助系统等。某电厂1×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在对锅炉燃烧器进行等离子点火装置改造后,整个试运期间仅燃油费可节约2730万元,扣除原煤、耗电及改造费用,直接经济效益达1642万元,可为电厂节约巨额资金,效益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发生器 双进双出磨煤机 锅炉 LNASB燃烧器 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bcock双调风旋流煤粉燃烧器在1650t/h锅炉低NO_X燃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静媛 徐桥安 +3 位作者 赵立奇 冯淼 段永泽 郭养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2,共4页
为实现低NOX燃烧,在配置Babcock双调风煤粉旋流燃烧器的1650t/h锅炉进行了NOX生成与排放控制燃烧试验。针对试验情况,分析燃烧中影响NOX生成浓度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燃烧器通过合理调整内、外二次风挡板开度,可实现低NOX燃烧。
关键词 双调风旋流煤粉燃烧器 低NOX燃烧 试验 Babcock公司 1650t/h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双进双出磨煤机的W火焰锅炉的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文台 何翔 杨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锅炉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炉膛负压波动大、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飞灰及大渣含碳量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BBD4062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制粉特性,进行了燃烧调整。调整后,锅炉的炉膛负压波动更小,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得到缓解,飞灰... 针对锅炉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炉膛负压波动大、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飞灰及大渣含碳量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BBD4062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制粉特性,进行了燃烧调整。调整后,锅炉的炉膛负压波动更小,前墙上部水冷壁超温得到缓解,飞灰及大渣含碳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调整 双进双出磨煤机 煤粉细度 动态分离器 飞灰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D光纤传感器的煤粉细度检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立修 谭博学 +1 位作者 姜静 李学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9-1372,共4页
基于高浓度颗粒群后向散射接收光强度主要受颗粒分布、波长、折射率影响的理论基础,研究煤粉细度与后向散射光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重点研究安装在圆形滚筒上的双D光纤传感器检测煤粉筛余质量的情况,从而获得不同颗粒群煤粉的后向散射光... 基于高浓度颗粒群后向散射接收光强度主要受颗粒分布、波长、折射率影响的理论基础,研究煤粉细度与后向散射光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重点研究安装在圆形滚筒上的双D光纤传感器检测煤粉筛余质量的情况,从而获得不同颗粒群煤粉的后向散射光强度。分析经过一阶滤波算法处理的检测数据,结果表明:筛余质量大的煤粉颗粒群,后向散射光波动较大;筛余质量逐渐变小时,检测数据逐渐稳定,且检测值与煤粉颗粒群分布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D光纤传感器 煤粉细度 后向散射 煤粉颗粒群 一阶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W”火焰锅炉存在问题及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庆鑫 湛志钢 宋景慧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3,共5页
介绍了1台600 MW"W"型火焰锅炉的设计特点。该锅炉在启动调试及试生产过程中遇到分级风喷口烧红、汽包水位两侧偏差大、灰渣可燃物含量高以及燃烧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燃烧调整和采取一定的运行措施,控制了分级风喷口烧红和汽... 介绍了1台600 MW"W"型火焰锅炉的设计特点。该锅炉在启动调试及试生产过程中遇到分级风喷口烧红、汽包水位两侧偏差大、灰渣可燃物含量高以及燃烧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燃烧调整和采取一定的运行措施,控制了分级风喷口烧红和汽包水位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增加卫燃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灰可燃物含量,提高了燃烧稳定性;对该炉燃烧系统和双进双出制粉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指出低挥发分无烟煤制粉系统如果配置动态分离器、一次风粉混合物温度设计在150℃、磨煤机容量留有足够的裕度,能够较好的保证煤粉细度、均匀性和良好的着火、燃尽和燃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型火焰 煤粉细度 均匀性 双进双出磨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志丹 韩吉亮 +3 位作者 练领先 王家兴 张宇辉 孔德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0,共5页
某超临界600MW机组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不能准确计量入炉煤量,从而严重影响了机组水煤比控制,在机组变负荷过程中出现分离器入口蒸汽过热度、主蒸汽温度波动大等问题,使自动发电控制(AGC)无法正常投入。在对不同工况... 某超临界600MW机组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不能准确计量入炉煤量,从而严重影响了机组水煤比控制,在机组变负荷过程中出现分离器入口蒸汽过热度、主蒸汽温度波动大等问题,使自动发电控制(AGC)无法正常投入。在对不同工况下磨煤机煤量计算等控制逻辑优化后,使得机组在动态工况下,主蒸汽温度偏差<±5℃,再热蒸汽温度偏差<±10℃,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偏差<±6℃,主蒸汽压力偏差<±0.6MPa,负荷偏差<±3MW;机组在稳态工况下,主蒸汽压力偏差≤±0.3MPa,负荷偏差≤±3MW。确保了机组AGC功能的正常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00MW机组 制粉系统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煤量计算逻辑 A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装球方案 被引量:3
12
作者 谷俊杰 王玉坤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111,共8页
为了解决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初装球量过大、补装球制度不合理、钢球损耗大,磨煤电耗高的问题,本文在构建钢球在磨煤机筒内的运动模型和综合钢球冲击、磨剥、摩擦以及疲劳影响的钢球磨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为了解决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初装球量过大、补装球制度不合理、钢球损耗大,磨煤电耗高的问题,本文在构建钢球在磨煤机筒内的运动模型和综合钢球冲击、磨剥、摩擦以及疲劳影响的钢球磨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初装球量和精准补装钢球周期、装球量和级配的新方法。该新方法以某机组E磨煤机为例,经过少球改造后,根据钢球装载量变化引起的功率、最大出力和煤粉细度变化精准确定了补装球周期及数量,利用磨损后钢球尺寸分布变化推导出钢球磨损稳态特性矩阵,求出各级钢球合理的补充量。与采用传统初装球和补装球方法的B磨煤机运行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的E磨煤机钢球损耗和磨煤电耗总费用为426.57元/h,B磨煤机钢球损耗和磨煤电耗总费用为706.82元/h,新方法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钢球磨损 初装球量 补装球周期 钢球级配 煤粉细度 出力 磨煤电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弯管法煤粉质量流量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延军 程守光 +1 位作者 王鹏 马翠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5期137-139,共3页
双弯管法是一种基于弯管单相流测量原理的气固两相流固相质量流量测量方法,其测量结果与输入参数间非线性关系非常复杂,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在双弯管法固相质量流量测量原理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一种带... 双弯管法是一种基于弯管单相流测量原理的气固两相流固相质量流量测量方法,其测量结果与输入参数间非线性关系非常复杂,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在双弯管法固相质量流量测量原理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一种带有附加动量项的BP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并在气固两相流测量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实验数据为样本对双弯管法软测量模型进行训练,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测量误差小于6%,为煤粉质量流量实时在线测量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弯管法 煤粉质量流量 气固两相流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姊妹孔与单入双出孔平板气膜冷却效率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玲 郭瑞红 +1 位作者 李浩 郭达飞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0-286,共7页
采用Fluent分离隐式求解器进行稳态计算,在吹风比为0.5、1.0、1.5和2.0的情况下,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圆柱孔、单入双出孔和姊妹孔平板气膜冷却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孔形平板主流方向和平板横向的冷却效率以及流场变化.结果表... 采用Fluent分离隐式求解器进行稳态计算,在吹风比为0.5、1.0、1.5和2.0的情况下,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圆柱孔、单入双出孔和姊妹孔平板气膜冷却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不同孔形平板主流方向和平板横向的冷却效率以及流场变化.结果表明:主流方向在近孔区域姊妹孔冷却效率高于单入双出孔,且随着吹风比的增大优势更加明显,但是由于射流贴附壁面较早,射流与主流掺混引起动量损失,到远孔区域以后,姊妹孔冷却效率稍微下降,低于单入双出孔;姊妹孔平板横向近孔区域的气膜层分布较均匀,单入双出孔远孔区域由于主孔与次孔射流速度差引起气膜层偏移,导致平板一侧冷却效果好,另一侧冷却效果欠佳;吹风比较小时单入双出孔冷却效果较佳,大吹风比下姊妹孔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单入双出孔 姊妹孔 冷却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进双出磨煤机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燕妮 梁彦鸿 王鹏 《陕西电力》 2010年第3期5-7,共3页
介绍了国内某发电厂一期2台600 MW机组工程采用的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其运行特点、运行方式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双进双出磨煤机具有响应速度快、运行可靠、检修维护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 双进双出磨煤机 风量测量 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固相质量流量检测
16
作者 赵延军 程守光 +1 位作者 高承彬 马翠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1-153,共3页
气固两相流流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直接影响了固相质量流量的测量精度,严重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双弯管法检测固相质量流量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以两弯管处的压力差为输入,建立了一种基于径向基(... 气固两相流流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直接影响了固相质量流量的测量精度,严重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双弯管法检测固相质量流量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以两弯管处的压力差为输入,建立了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网络的软测量模型,实现了对固相质量流量的在线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测量误差在3%以内,能够有效解决固相质量流量在线检测的问题,并且具有测量快速、精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质量流量 双弯管法 径向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燃烧系统优化调试和运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新立 《江苏电机工程》 2007年第6期76-79,共4页
介绍了江苏夏港电厂2台330 MW机组锅炉的概况,针对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四角切圆燃烧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优化调试和运行方法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双进双出 燃烧系统 调试 运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双进双出磨煤机入炉煤量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耀华 刘海宝 +1 位作者 朱峰 闫乃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28,31,共3页
电站锅炉入炉煤量计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影响。文中在提出制粉系统稳定运行工况的基础上,将软测量技术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建立入炉煤量软测量模型,提高入炉煤量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现场实际运行表... 电站锅炉入炉煤量计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影响。文中在提出制粉系统稳定运行工况的基础上,将软测量技术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建立入炉煤量软测量模型,提高入炉煤量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现场实际运行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有效保障了协调控制系统的稳定投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炉煤量 软测量 双进双出磨煤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进双出钢球磨容量风量对煤粉细度影响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承亮 刘原一 +3 位作者 郑海国 杨浩 谭厚章 张方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12-215,共4页
为掌握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容量风量对煤粉细度的影响规律,特组织进行了两台钢球磨煤机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磨煤机平均料位设定值,均存在容量风量低的一侧料位高、煤粉粗;容量风量高的一侧料位低、煤粉细的情况。通过试验... 为掌握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容量风量对煤粉细度的影响规律,特组织进行了两台钢球磨煤机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磨煤机平均料位设定值,均存在容量风量低的一侧料位高、煤粉粗;容量风量高的一侧料位低、煤粉细的情况。通过试验数据和磨煤机运行特性的分析,认为两侧煤粉细度偏差是由于假想"中分面"偏移带来的两侧有效磨制空间不同所致。对此提出在运行时应尽量均衡磨煤机两侧容量风量,单进单出运行时应尽量减少停运侧容量风量的优化运行的指导意见。对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运行调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双出 磨煤机 容量风量 煤粉细度 R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调节分流式煤粉分离器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茂龙 王进辉 +2 位作者 翟小俊 吕海生 郭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7-82,共6页
分析传统静态挡板式煤粉分离器技术缺陷及现有制粉系统煤粉分离器需求,设计新型双调节分流式煤粉分离器。该分离器通过增加轴向挡板,优化分离器结构,使分离器出口煤粉细度R_(90)可达19.72%,均匀性系数可达1.437,与组合式动态煤粉分离器... 分析传统静态挡板式煤粉分离器技术缺陷及现有制粉系统煤粉分离器需求,设计新型双调节分流式煤粉分离器。该分离器通过增加轴向挡板,优化分离器结构,使分离器出口煤粉细度R_(90)可达19.72%,均匀性系数可达1.437,与组合式动态煤粉分离器效能持平。由于新型煤粉分离器无转动机械,相较动态分离器,年节约电耗18.5万kWh/台,年节约检修成本6万元/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分离器 双调节 组合式 煤粉细度 均匀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