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陶云奇 许江 +2 位作者 李树春 唐晓军 程明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中岭煤矿11031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将该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划分为开采层、邻近层和采空区3部分,结合该工作面瓦斯治理现状,对所采用的穿层钻孔、扇形钻孔、交叉钻孔、高位钻孔、大直径钻孔... 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中岭煤矿11031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将该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划分为开采层、邻近层和采空区3部分,结合该工作面瓦斯治理现状,对所采用的穿层钻孔、扇形钻孔、交叉钻孔、高位钻孔、大直径钻孔、采空区埋管和专用回风巷7种瓦斯抽放方法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采用分源治理原则在三维空间实施综合治理方案的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 抽放 综合治理 回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城矿区煤与煤层气共采研究进展及急需研究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73
2
作者 贺天才 王保玉 田永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79-1785,共7页
晋城矿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矿区,自投产以来,受制于矿井煤层高瓦斯含量,常规井下抽采难以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晋煤集团通过探索地面抽采技术、井下抽采技术和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形成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 晋城矿区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矿区,自投产以来,受制于矿井煤层高瓦斯含量,常规井下抽采难以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晋煤集团通过探索地面抽采技术、井下抽采技术和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形成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立体抽采模式,称为"晋城模式",并在国内推广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基于晋城矿区实际,提出了煤与煤层气共采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煤与煤层气共采研究现状,介绍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煤矿瓦斯治理模式、地面抽采关键技术和井下抽采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和急需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矿区 煤与煤层气共采 研究进展 抽采技术 三区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宁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5,73,共5页
针对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国家通过加大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对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中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装备、集输利用、开发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 针对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国家通过加大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对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中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装备、集输利用、开发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剖析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煤矿区煤层气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煤层气 采煤采气一体化 地质构造 煤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反应器处理某煤矿矿井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宗健 沈越 邱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147,167,共3页
在NaOH用量为83 mg/L,PAC用量为75 mg/L,PAM用量为4.2 mg/L的条件下,采用混凝沉淀与砂滤一体化反应器处理某煤矿高浓度SS(300~500 mg/L)矿井废水,处理后废水各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工艺一次... 在NaOH用量为83 mg/L,PAC用量为75 mg/L,PAM用量为4.2 mg/L的条件下,采用混凝沉淀与砂滤一体化反应器处理某煤矿高浓度SS(300~500 mg/L)矿井废水,处理后废水各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工艺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在处理煤矿矿井废水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矿井废水 一体化反应器 混凝沉淀 砂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太网的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19
5
作者 袁小东 邓先明 +2 位作者 王冬冬 卢佳 张敏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7期7-10,共4页
针对国内煤矿排水系统中现有的继电器控制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误操作较多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以及PLC控制技术,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VC++和PLC组态软... 针对国内煤矿排水系统中现有的继电器控制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误操作较多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以及PLC控制技术,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VC++和PLC组态软件设计系统的主站和分站软件,不仅实现了自动恒水位排水,而且可以集中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从而提高了煤矿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控制精度较高,可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排水 综合自动化 以太网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的生态影响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全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25-3635,共11页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是我国东部能源保障的重要基地,且位于国家“两屏三带”的北方防沙带东部,区位能源供应和生态功能均十分重要。为实现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国家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东部草原区大型...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是我国东部能源保障的重要基地,且位于国家“两屏三带”的北方防沙带东部,区位能源供应和生态功能均十分重要。为实现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国家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研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煤电基地开发对区域生态要素(水、土、植被)的影响边界与累积效应机理认识不清,急需开发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问题,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出了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采矿源头主动减损、涵盖采前、采中、采后和闭坑的采矿全生命周期的主动生态减损理念,以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损伤最小化为目标,实现水、土、植被指标达到或优于采前生态本底值,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区域调控模式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具体包括: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厘清了煤炭开采对地下水、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边界和程度,提出了景观与区域生态评价方法。二是关键技术研发,提出了基于生态减损的采排复一体化技术,构建了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露天矿立体储水技术体系,掌握了覆岩导水裂隙的发育类型及其导水流动特性,提出了井工开采地下水原位保护方法;优化设计了露天矿排土场边坡整形技术,开展了表土替代材料研究;筛选得到适应于东部草原区的本土植被种类,提出了土壤提质增容有机生物改良技术,优化设计了区域景观分布。初步构建了东部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并在典型矿区应用示范,将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助推东部草原区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草原区 煤炭开发 生态修复 采排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体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马耕 陶云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8,共10页
以深部突出危险性强的首采层和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的单一低透突出煤层瓦斯高效抽采为立足点,基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存在的问题,引出并定义了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以"精细地质设计优化、钻压冲修扰动强化、封联抽排工... 以深部突出危险性强的首采层和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的单一低透突出煤层瓦斯高效抽采为立足点,基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存在的问题,引出并定义了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以"精细地质设计优化、钻压冲修扰动强化、封联抽排工艺细化、瓦斯抽采评价量化"为技术主线提出了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体系,重点介绍了其10项核心技术及装备的作用、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针对该技术体系在基础理论、卸压增透核心技术和配套装备存在的问题,认为精细化抽采地质分析和单一低透煤层煤与瓦斯共采模式基础理论研究、卸压增透核心技术的完善与集成和配套装备的系列化和智能化是今后技术体系完善进程中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抽采地质 煤与瓦斯共采 水力扰动 钻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综合控制箱的煤矿排水控制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蒋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74,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一体化综合控制箱的煤矿排水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结构、一体化综合控制箱设计及系统软件设计方案。该系统已在某煤矿应用,结果表明其运行效率高,系统施工和维护强度较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煤矿排水系统 综合控制箱 水泵控制 防爆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