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典型井工煤矿碳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研究
1
作者 陈梦圆 张凯 +3 位作者 黄瑞舒 何勇 李梦琪 陈湘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井工煤矿既是碳基能源的供应方也是消耗方,其碳排放核算在“双碳”背景下备受关注。《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和规范了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但其适用性与对企业降碳工作的指导性仍... 井工煤矿既是碳基能源的供应方也是消耗方,其碳排放核算在“双碳”背景下备受关注。《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和规范了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但其适用性与对企业降碳工作的指导性仍存在争议。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典型井工煤矿(含选煤厂)为研究对象,在关键监测点位布设CH_(4)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多参数传感器,进行为期8个月的实时监测,获取煤矿区CH_(4)排放量,依据《指南》识别该煤矿温室气体排放源项和核算范围,核算了各排放源碳排放量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开采及选煤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有主要有6项,占比大小排列为矿后CH_(4)逃逸排放(43.9%~44.9%)>净购入电力隐含的CO_(2)排放(24.3%~28.0%)>井工开采CH_(4)逃逸排放(14.5%~16.8%)>净购入热力隐含的CO_(2)排放(7.2%~7.9%)>化石燃料燃烧CO_(2)排放(3.5%~7.0%)>井工开采CO_(2)逃逸排放(0.8%~0.9%);化石燃料的燃烧、井工开采和矿后活动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其三者之间均具有强正相关关系,是实施碳减排的重点对象;针对矿后CH_(4)逃逸核算与实际排放差距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电力矿后CH_(4)逃逸核算方法;指出西北地区地下煤矿应实施联合减排技术,结合实地考察为矿区设计综合性的碳减排路径和方案,为我国西北地区井工煤矿的碳排放核算和碳减排方案设计提供数据基础与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煤矿 碳排放核算 机器学习模型 联合减排技术 碳减排路径 矿后CH_(4)逃逸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下压煤条带煤柱巷柱式加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华阳 廖孟光 田秀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9-104,共6页
为了提高条带开采的采出率,可采取巷柱式加固煤柱、减小留宽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巷柱式条带煤柱可以优化条带开采方案和煤柱加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煤柱加固能减少留设煤柱的宽度,提高条带开采采出率。结合国内某矿特殊的地... 为了提高条带开采的采出率,可采取巷柱式加固煤柱、减小留宽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巷柱式条带煤柱可以优化条带开采方案和煤柱加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煤柱加固能减少留设煤柱的宽度,提高条带开采采出率。结合国内某矿特殊的地质采矿条件和巷柱式煤柱加固思想,在试验区采用拱棚木垛联合加固技术,木垛与棚架组成的巷柱式加固宽度1.5 m,间距2 m。通过井下煤柱位移监测和地表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可知,井下巷柱式加固体最大竖向位移为361 mm,地表最大下沉值217 mm。煤柱加固有效地防止煤壁的破坏,地表变形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确保了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巷柱式煤柱加固思想能为建筑物下采煤提供重要的途径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条带开采 巷柱式煤柱加固 拱棚木垛联合加固技术 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煤炭工业规模化现代化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葛世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28,共3页
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通过构建矿业特色学科、扩大主体专业规模、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推动校企合作、谋划能源未来绿色发展,培养新型矿业人才的具体实践。认为,中国矿业大学必须承担起为我国煤炭行业培养"下得... 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通过构建矿业特色学科、扩大主体专业规模、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推动校企合作、谋划能源未来绿色发展,培养新型矿业人才的具体实践。认为,中国矿业大学必须承担起为我国煤炭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优秀人才的光荣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特色学科 产学研用联动机制 煤炭行业 中国矿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井上下联合防突模式及其效果动态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程志恒 陈亮 +8 位作者 苏士龙 王公达 邹银辉 张永将 邹全乐 姜黎明 闫大鹤 杜志峰 王向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35-1647,共13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群缺乏系统有效井上下联合防突模式及动态评价方法的问题,以华晋焦煤沙曲一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类似矿区突出信息统计分析得出其地应力-瓦斯潜能大、突出源分散、煤体强度及渗透性低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从多次采动应力叠... 针对近距离煤层群缺乏系统有效井上下联合防突模式及动态评价方法的问题,以华晋焦煤沙曲一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类似矿区突出信息统计分析得出其地应力-瓦斯潜能大、突出源分散、煤体强度及渗透性低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从多次采动应力叠加及高能卸压瓦斯运移两方面,揭示了煤层群叠加开采突出力能转移及启动机制,进而启发多煤层协同疏解突出潜能、“多煤层-区域-局部”逐级强化抽采的防突思路。采用系统分析及归纳演绎法优选集成了多煤层全时段的井上、下联合防突技术体系,即规划区采用常规井、防突压裂井与多分支水平井联合抽采降突;准备区采用地面井+被保护层定向长钻孔群或多分支水平井井孔对接抽采立体区域化抽采防突;生产区采用本煤层定向长钻孔群条带预抽+递进式大孔径钻孔抽采消突,松软低透煤层需增加可控冲击波、低压脉动水力致裂等疲劳损伤增透方法以强化消突效果,并通过现场试验确立其关键技术参数。同时,建立了该模式应用过程阶段递进式动态评价函数,给出三阶段中2级指标四参数随时间变化表达式,并确定各指标临界值。现场工程实践表明:①沙曲一矿井上下联合消突模式在规划时间内基本实现上部2号,3+4号煤层协同消突;②资源开采3阶段的煤炭转化率依次为95%,85%,90%,整体动态转化率为70.5%,说明抽掘采衔接相对紧张,主要是准备区抽采防突效率低;③矿井优质煤炭产能释放量增加约80万t和煤层气产能提升420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叠加开采 力能转移模型 优选集成 井上下联合防突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塔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邢旭东 张永杰 +3 位作者 刁宗宪 卢甲斌 郑祥奇 王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05,112,共7页
以王家塔煤矿2S103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具体实现方案和应用效果,并总结了存在的技术难题。根据2S103工作面实际情况,研究了刮板输送机、转载机智能变频调速方案,通过增加转载机与刮板输送机速度比较判断模块... 以王家塔煤矿2S103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具体实现方案和应用效果,并总结了存在的技术难题。根据2S103工作面实际情况,研究了刮板输送机、转载机智能变频调速方案,通过增加转载机与刮板输送机速度比较判断模块,解决了转载机因调速滞后而过载停机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转载机的联动调速运行;以工程质量和人工投入为衡量指标,确定了记忆截割、自动跟机移架、人工调整相结合的最佳采煤方案;针对采煤机、液压支架、集成供液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检修效率,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从吨煤电耗、割煤效率、反渗透用水量、人员投入及中小修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在节能、减员、降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如遇特殊构造时的采煤工艺还需改进、视频监控系统的分析功能还需完善等,指出要实现智慧矿山,需积极推进安全监控系统、智慧大脑等的研究,并提出部分建设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智能变频调速 联动调速 采煤工艺 视频监控 智慧大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埋深大跨度大采高三软煤层综采面切眼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边兵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8期186-190,共5页
针对平煤股份十一矿己16-17-24030工作面地质条件和采煤设计要求大采高的要求,研究了三软煤层扩大切眼断面支护技术,并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支护理论,小断面切眼采用锚杆(索)+钢带联合支护及扩大切眼采取"锚杆(索)+托梁+木垛"... 针对平煤股份十一矿己16-17-24030工作面地质条件和采煤设计要求大采高的要求,研究了三软煤层扩大切眼断面支护技术,并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支护理论,小断面切眼采用锚杆(索)+钢带联合支护及扩大切眼采取"锚杆(索)+托梁+木垛"联合支护方式,确定合理的切眼断面设计和支护方案,增加了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实践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大埋深大断面综采工作面扩大切眼的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大采高 大跨度 切眼支护参数 联合支护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T与GPR联合预报指导煤矿巷道施钻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杰 王建楠 万一帆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2期198-203,共6页
为了解决巷道掘进施工时超前钻探钻孔盲目布置、钻孔有效性低的问题,应用隧道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技术(TRT)和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技术(GPR)对某矿正在掘进的巷道进行超前预报,根据探测结果分析得到的掘进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发育位置设... 为了解决巷道掘进施工时超前钻探钻孔盲目布置、钻孔有效性低的问题,应用隧道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技术(TRT)和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技术(GPR)对某矿正在掘进的巷道进行超前预报,根据探测结果分析得到的掘进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发育位置设计了超前钻探施钻方案。将预报结果、钻探结果以及开挖情况进行对比得到:采用的联合预报技术比较准确地预报了含水异常体的发育位置;根据联合地质预报的成果可以有效指导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水平钻施钻的位置和数量,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了钻探费用。将联合预报结果与钻探情况以及开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说明TRT和GPR联合探测技术可以有效指导超前钻探施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TRT GPR 联合预报技术 含水异常体 指导施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带网索联合支护技术在深井大断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正波 《山东煤炭科技》 2013年第4期15-16,共2页
基于庞庄煤矿9500工作面具体开采条件,通过围岩自身承载强度、围岩应力环境、支护技术等因素分析巷道围岩控制机理,并提出了适合深部大断面煤层回采巷道支护的锚带网索联合支护技术。
关键词 联合支护技术 深井煤层 大断面回采巷道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近距煤层开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鹏鹏 《能源与节能》 2019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在极近距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开采困难等问题。当工作面煤质比较坚硬、空间狭小时,采煤机割煤困难,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极近距煤层的开采工艺水平,总结极近距煤层的特点,针对... 在极近距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开采困难等问题。当工作面煤质比较坚硬、空间狭小时,采煤机割煤困难,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极近距煤层的开采工艺水平,总结极近距煤层的特点,针对生产困难环节改进防护措施,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可靠性,从而提升开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煤层 巷道 联合布置 开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顶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龙 《山西煤炭》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对顶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关键原理进行理论研究,结合大阳煤矿回采工作面应用顶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大阳煤矿应用梳状定向钻孔产生的效果及经济效益.通过研究,推广顶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有助于... 通过对顶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关键原理进行理论研究,结合大阳煤矿回采工作面应用顶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大阳煤矿应用梳状定向钻孔产生的效果及经济效益.通过研究,推广顶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有助于实现回采工作面在采煤的同时安全高效的抽采瓦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状定向钻孔 瓦斯抽采 煤与瓦斯共采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