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天问》中动物异类相触事象考释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田兆元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35-36,共2页
-
文摘
《天问》中的动物异类相触事象与我国古代氏族集团的联合与冲突相关。动物相亲为联合标志 。
-
关键词
《天问》
氏族
动物异类相触事象
文化现象
-
Keywords
Questions about the universe'
tribes
contacts among the different species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针对城市“蚁族”的普适性住宅的探究
- 2
-
-
作者
周春员
王航
-
机构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出处
《南方建筑》
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
-
文摘
随着中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与建设阶段,"蚁族"这个随着我国发展出现的新名词,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的形象称呼。由于刚刚迈入社会,"蚁族"作为社会"并发症"产生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居住状况令人堪忧。笔者从专业的角度通过对蚁族群体的生存条件进行调研,剖析蚁族群体的生活习性,心理特点;提出了构建针对城市蚁族的普适性住宅的设想,通过对住宅的单体平面、结构、构造和对群体的布局,施工到后期管理等方面的设计,旨在缓解蚁族群体的生存压力,同时也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回应。
-
关键词
蚁族
普适性住宅
实时性
工业
-
Keywords
ant tribe
universal housing
real-time
industrial production
-
分类号
TU-856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八八风灾后来吉迁村四聚落的文化产业复兴
- 3
-
-
作者
黄世辉
黄秀梅
戴莹
-
机构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共9页
-
文摘
目的主要是整理分析近两年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在阿里山乡来吉部落的社会实践。目的是在设计实践的同时分析探讨大学介入社区或部落的意义、方法与模式。方法以行动、实作设计为基础,采取工作记录、访谈、行动研究与文献分析等方式进行。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在来吉部落的3次设计工作营,以及工作营所面临的部落情况。设计工作营获得的结果包括回馈给部落的设计解决提案,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发表与讨论。结论研究分析的结论有3点:迁村持续连结性,建立在传统领域成为原料提供处、传说故事关系地、观光发展核心点,也成为迁村后四地连结的关键;部落文化产业具有自主性,表现在部落工坊的创建、新产品设计、内外部据点行销、游程建立与销售等,大学因而更尊重与鼓励部落的自主性;部落课题对应性,建立在大学与社区的长期互动及陪伴下,能针对部落课题采取主动因应的措施,实践共同设计。
-
关键词
原住民部落
大学介入社区
聚落连结
文化产业
-
Keywords
aboriginal tribe
co-design of tribe and university
linkage of settlement
cultural industry
-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