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user engagement on personaliz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based on a causal machine learning model
1
作者 Shuang Wang Hanbing Xue Lizheng Wa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62,I0007,共13页
Many digital platforms have employ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high uncertainty levels regarding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 and user heterogenei... Many digital platforms have employ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high uncertainty levels regarding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digital content products and user heterogeneity in content preference may blur the impact of platform promotions across users and products.Therefore,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adapted to allocate marketing resources optimally and increase revenue.This study develops personal-ized free-cont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individual-level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s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ir heterogeneity,focusing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user engagement-related variables.To this end,we utilize ran-dom field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d by a top Chinese e-book platform.We employ a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machine learning with econometric causal inference methods to estimate individual treatment effects and analyze their potential mechanisms.The analysis shows that,on average,free-content promotions lea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onsumer pay-ments.However,the higher the level of user engagement,the lower the payment lift caused by promotions,as more-engaged users are mo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cannibalization effect of free-content promotion.This study introduces a novel causal research design to help platforms improve their market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content promotion user engagement random experiment causal machine learning individual-level treat-men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的沉浸式体验:分析框架及用户测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则谦 张天雄 赵蕊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4,166,共12页
[目的/意义]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是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认识和优化沉浸式体验是完善数字体验区建设,引领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沉浸理论、用户体验理论和数字体验区的特点,构建由包... [目的/意义]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是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认识和优化沉浸式体验是完善数字体验区建设,引领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沉浸理论、用户体验理论和数字体验区的特点,构建由包裹性、交互性、叙事性和平衡性构成的沉浸式体验分析框架,结合用户体验地图对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的沉浸式体验进行用户测试。[结论/发现]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沉浸式体验的总体效果一般,在交互性、叙事性和包裹性上表现一般,平衡性较差。空间规划不合理、数字设备不可及、体验项目不完善是影响体验效果的主要因素。[创新/价值]构建了适合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沉浸式体验的分析框架,为提升“新型数字阅读体验型”“数字阅读+纸质阅览体验型”和“趣味娱乐体验型”数字体验区的沉浸式体验效果提供参考,助力公共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数字体验区 沉浸式体验 用户体验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锋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VR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概念阐述法,对VR技术与文创产品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究VR技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与开发,并针对VR技术与文... 目的探讨VR技术在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概念阐述法,对VR技术与文创产品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采用案例研究法,探究VR技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与开发,并针对VR技术与文创产品在科普、游戏、旅行等领域未来可能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结论VR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电影、教育、医疗、军事、建筑设计、旅游等。VR技术应用于文创产品开发具有可行性,在文创产品未来的发展中,VR技术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者应该充分应用VR技术,设计研发更具新意的文创产品,给消费者以更为真切的亲身体验,给人们智慧生活带来良好的科技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文创产品 用户体验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下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4
作者 张路 张晴 宋明亮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7,共17页
目的 以提升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共享为目标,探索价值共创嵌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与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价值共创内涵,梳理乡村旅游价值共创过程,得出环城市乡村旅游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运... 目的 以提升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共享为目标,探索价值共创嵌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与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价值共创内涵,梳理乡村旅游价值共创过程,得出环城市乡村旅游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运用实地观察法调研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统计游客基本信息、行为特征,以及利用IPA法得出影响游客体验的服务要素,并结合用户访谈法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旅游诉求,得出设计机会点和设计原则。通过利益相关者地图、服务蓝图、服务系统图构建设计方案。结果 基于调研内容梳理设计机会点,提出宜居宜游空间共享原则、休闲体验活动共创原则、乡村发展全面共建原则、多元主体协同共生原则四项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设计原则,并输出服务平台、体验活动流程等设计方案。结论 价值共创介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能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相应价值,构建多方利益最大化的主客共享空间,为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环城市乡村旅游 服务系统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S-TRIZ模型的蔬果采摘机器人设计研究
5
作者 巩超 宋欣儒 +4 位作者 张龙 郑雨薇 金硕 朱家谊 汤羽京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3-96,共14页
目的为解决采摘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中“功能实现与用户体验脱节”的问题,旨在构建一套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功能识别与优化路径,提升人机装备交互系统的适配性与用户满意度。方法首先,采用扎根理论,聚焦装备特性,从现有文献中提炼蔬果采摘... 目的为解决采摘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中“功能实现与用户体验脱节”的问题,旨在构建一套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功能识别与优化路径,提升人机装备交互系统的适配性与用户满意度。方法首先,采用扎根理论,聚焦装备特性,从现有文献中提炼蔬果采摘机器人核心功能,构建功能框架;其次,结合用户行为特征和典型使用情境开展用户调研,融合深度访谈与Kano模型识别影响满意度的核心功能要素;最后,基于FBS模型构建“功能-行为-结构”映射,并利用TRIZ发明原理,为化解设计矛盾生成创新设计方案提供理论指导。结果通过结合典型用户场景下的主观评估,引入JACK人体工效仿真工具对关键交互动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操作便捷性、协作安全性等方面表现优异,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用户体验导向功能识别与设计优化路径,强化了功能逻辑与体验感知的协同,FBS-TRIZ融合策略为解决蔬果采摘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中的用户体验瓶颈提供了规范化、可复制的参考框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果采摘机器人 用户体验 FBS-TRIZ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流理论与感性工学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6
作者 王鹏 张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6-255,共10页
目的以心流理论为导向,感性工学为辅助构建了设计模型,为激发用户积极体验提供有效尝试,力图解决文创产品中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方法依照心流理论模型中技能水平与挑战难度相平衡的准则,挖掘文创产品中用户与文化、外观体验间的平衡关... 目的以心流理论为导向,感性工学为辅助构建了设计模型,为激发用户积极体验提供有效尝试,力图解决文创产品中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方法依照心流理论模型中技能水平与挑战难度相平衡的准则,挖掘文创产品中用户与文化、外观体验间的平衡关系。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标用户在文化熟悉水平上的差异,据此进行用户分流与文化层次的匹配。接着,分别从感知、认知、情感方面对用户的语意词汇进行了划分,并借由感性工学实验使词汇与设计要素建立联系。最后,根据用户技能水平的不同,于文化和外观上选取相对应的文化元素和语意词汇进行匹配设计。结果本文所尝试构建的设计模型,以成都锦里文创茶具设计为例进行实践,并经由模糊综合评价验证了该设计模型的可行性。结论探寻文创产品中获取心流这种积极体验的路径方法,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且该方法可运用在文创产品开发领域,能为文创产品设计、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流理论 感性工学 文创产品 用户体验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的健康驿站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7
作者 严波 靳惠敏 郑镇华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4-225,249,共13页
目的健康驿站目前使用率较低甚至被闲置,主要是因为操作困难、服务系统不完善所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为了优化健康驿站的服务系统,引入情境分析法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在满足用户健康管理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健康驿站用户体验。方法首先在问题... 目的健康驿站目前使用率较低甚至被闲置,主要是因为操作困难、服务系统不完善所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为了优化健康驿站的服务系统,引入情境分析法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在满足用户健康管理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健康驿站用户体验。方法首先在问题情境中,在实地调研中引入情境分析法建立情境角色模型,拟定情境剧本进行深度情境访谈,获取分析资料;其次在求解情境中,运用扎根理论和因子分析法对情境分析资料进行编码,建立需求层次架构;最后在结果情境中,采用AHP法构建用户体验层次模型,生成需求权重排序,得到用户体验设计策略。结果根据设计策略输出健康驿站的硬件、操作界面和移动应用的设计方案。结论在情境设计流程的指导下,获取更加完整的用户隐性需求,归纳出健康驿站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驱动从“功能导向”转向“服务导向”,从而产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也为公共产品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驿站 情境理论 因子分析 AHP 用户体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老年用户体验的智慧社区安防系统人机交互优化设计研究
8
作者 邵巍巍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57-565,578,共10页
目的随着智慧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安防系统过程中频繁遭遇操作复杂、反馈不明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意愿与安全感。本文基于人机交互设计视角,聚焦智慧社区安防系统中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 目的随着智慧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安防系统过程中频繁遭遇操作复杂、反馈不明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意愿与安全感。本文基于人机交互设计视角,聚焦智慧社区安防系统中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老年人群体在使用安防系统时的需求与反馈,结合人机交互设计理论,提出针对老年用户的界面与功能优化方案。进行原型设计并通过用户测试收集反馈,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评估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随后,结合典型任务场景开展交互流程重构与界面原型设计,并通过用户测试与语义差异量表等方式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估。结果优化后的系统在操作成功率、理解准确率、情感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均显著提升,老年用户的技术焦虑感显著下降。结论智慧社区安防系统应强化适老化交互逻辑,重视界面中的文化语义与脆弱性关怀机制,以实现技术普惠与代际共生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智慧社区 安防系统 老年人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焦虑症群体的智能化多模态冥想产品设计研究
9
作者 陆广谱 冯旭东 +1 位作者 陈蕴典 谢婉欣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3-553,共11页
目的设计一款针对焦虑症群体的智能化多模态身心调节冥想设备,通过集成可穿戴式软硬件,融合多感官交互技术及智能化数字方法,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且高效地进入冥想状态,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及市场上现有的... 目的设计一款针对焦虑症群体的智能化多模态身心调节冥想设备,通过集成可穿戴式软硬件,融合多感官交互技术及智能化数字方法,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且高效地进入冥想状态,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及市场上现有的冥想产品,明确设计需求并针对外观设计、材料选择、智能化多模态交互等关键问题提出创新方案。设计中融入了环形灯光提示、智能震动反馈、个性化声音引导及芬芳香薰疗法等元素,同时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提升设备的穿戴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结果研究开发的智能化多模态冥想设备,可凭借多感官交互的数字化技术,提升用户冥想体验,逐步验证其在焦虑症辅助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与效用。结论智能化多模态交互技术在冥想产品中的深度应用,不仅为焦虑症群体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身心调节方式,而且为冥想设备设计研发开辟了全新路径,展现出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社会关怀意义。未来,将继续致力于优化产品的穿戴舒适性与易用性,增强用户体验并积极探索其在更广泛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为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元化、更智能化的选择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群体 正念冥想 冥想产品 多模态交互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情绪视角下医学影像检查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与实践
10
作者 李晓英 李光然 杨雅娴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2-102,共11页
目的医学影像检查中,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缺乏关注,导致其情绪波动,影响就诊体验,本文从患者情绪视角出发,构建医学影像检查体验的设计策略,旨在提升患者在检查各阶段的体验。方法通过现场观察、访谈和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得患者进行医... 目的医学影像检查中,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缺乏关注,导致其情绪波动,影响就诊体验,本文从患者情绪视角出发,构建医学影像检查体验的设计策略,旨在提升患者在检查各阶段的体验。方法通过现场观察、访谈和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得患者进行医学影像检查的具体流程,使用EEG、ET和主观表达等方式获得用户情绪反应,根据用户体验理论构建医学影像检查全周期体验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结果基于医学影像检查流程构建了优化患者检查体验的设计策略,探讨了生理测量、面部表情识别和主观表达等情绪研究方法在医学影像检查体验设计中的应用,将检查体验各阶段与各用户体验触点进行适配,通过影像检查APP和MRI设备的创新设计,优化了患者MRI影像检查体验。结论通过患者情绪与用户体验理论的结合可以有效指导医学影像检查体验的策略构建,对MRI设备的外观评估及影像检查APP的可用性测试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为医学影像检查的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情绪测量 用户体验设计 设计策略 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追踪的某船用操作系统主界面触控交互优化设计
11
作者 楚东晓 许若璠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目的海上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船只功能繁多冗余,传统操作系统重功能覆盖而忽视用户体验,导致交互效率低下,影响作业效果。本研究以某船用操控系统主界面的优化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图标尺寸、图标间分割线及界面布局的合理性,旨在提升操作效... 目的海上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船只功能繁多冗余,传统操作系统重功能覆盖而忽视用户体验,导致交互效率低下,影响作业效果。本研究以某船用操控系统主界面的优化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图标尺寸、图标间分割线及界面布局的合理性,旨在提升操作效率和用户体验。方法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结合生理指标和任务绩效评估,从瞳孔注视次数、注视时长、任务完成时间及正确率四个指标入手,使用量化实验方法,同时结合用户访谈与被试观察,对某船用操作系统界面的布局设计、图标分割线及图标尺寸展开系统评估。结果不同的界面布局会显著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图标之间添加分割线以明确交互边界,可以优化人机交互体验。就本系统所使用的物理设备而言,交互区域不宜紧贴界面边缘且当图标尺寸接近10 mm时,能够有效提升交互触控效率。结论提出的优化建议对提升包括船用操控系统在内的触控式界面的人机交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丰富、完善了复杂环境下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眼动追踪 船只操控界面设计 可用性评估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EV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与削峰方法研究
12
作者 黄正伟 鲍奕辰 刘璐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2,I0008-I0010,共14页
针对中大型换电站的高峰时段和用电重载问题,考虑换电站的削峰需求和用户换电体验,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各时段用户换电需求和换电站削峰任务,提出换电站的服务能力约束和削峰任务约束。其次,将换电... 针对中大型换电站的高峰时段和用电重载问题,考虑换电站的削峰需求和用户换电体验,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各时段用户换电需求和换电站削峰任务,提出换电站的服务能力约束和削峰任务约束。其次,将换电站和用户作为博弈参与者,分别以换电站日综合收益最大和用户换电满意度最高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然后,考虑各博弈参与者的利益需求,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非合作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并确定二者利益最大化的纳什均衡点。最后,以国内某换电站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用户换电体验最佳的前提下使换电站的收益达到最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换电站 非合作博弈 用户体验 负荷削峰 补贴电价 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梓培 查先进 严亚兰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目的/意义]智能推荐在减轻用户信息超载的同时,也让用户感受到了算法偏见。算法偏见感知反映了用户的主观感受,探索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有助于减轻算法偏见带来的危害。[研究设计/方法]利用扎根理论探索智能推荐用户... [目的/意义]智能推荐在减轻用户信息超载的同时,也让用户感受到了算法偏见。算法偏见感知反映了用户的主观感受,探索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有助于减轻算法偏见带来的危害。[研究设计/方法]利用扎根理论探索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在开放编码阶段,识别了175个初始概念和28个基本范畴。在主轴编码阶段,提取了10个主范畴。在选择编码阶段,确定“算法偏见感知”为核心范畴,构建了智能推荐用户的算法偏见感知影响机理模型。[结论/发现]算法素养、人格特质、心理状态、推荐窄化、差异比较、算法特性、社会环境可以直接影响算法偏见感知。同时,算法特性、智能推荐质量、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心理状态中介影响算法偏见感知,推荐窄化对算法偏见感知的影响受到算法素养的调节。[创新/价值]结合用户体验来考察算法偏见,研究结果能够为用户抵抗算法偏见、平台纠正算法偏见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推荐 算法偏见感知 用户体验 影响机理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人工智能面对人类情感:服务机器人情感表达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莉娟 王康 +1 位作者 胡金淼 徐四华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6-1026,共21页
新一代AI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服务环境带来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人工智能服务仍存在用户抗拒、接受意愿低、服务体验差等问题。服务机器人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以提升用户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新一代AI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服务环境带来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人工智能服务仍存在用户抗拒、接受意愿低、服务体验差等问题。服务机器人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以提升用户体验,显得尤为重要。以AI赋能用户情感链接为切入点,本文研究人机互动中的情感识别-情感表达内容-情感表达方式。重点研究三个方面:①构建基于多维情感计算模型的用户情感识别方法,并构建用户情感矩阵;②基于服务交互多阶段探究AI情感表达内容的作用机制;③基于服务情境探究AI情感表达方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机制。通过行为学实验和神经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打开用户服务体验的“黑箱”。本研究为服务机器人情感表达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为“人工智能+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有助于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服务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客服 人机交互 服务机器人 情感表达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嘉伟 郑刚强 刘览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89,共16页
目的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角度,分析国内外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全局特征,探究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明确我国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检索 CNKI 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与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文献数据,综合运用Citespa... 目的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角度,分析国内外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全局特征,探究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明确我国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检索 CNKI 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与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文献数据,综合运用Citespace 与VOSviewer 可视化软件,结合文献研究法,从历年发文量、发文机构分布、作者协同关系、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与对比分析,梳理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基于国家战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结论国内对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历程分为3 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稳定阶段。研究热点为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交互与体验设计、数字化产品设计、数字化产品分类、服务与体验设计。研究注重方法应用与理论探索。国外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历程分为3 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攀升阶段和成熟阶段。研究热点为用户反馈、前沿技术、情感化、数字健康、数字化技术。研究注重技术融合与实验测评。从国家战略视角分析得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是我国数字化产品用户体验设计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产品 用户体验设计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卓智能手机存储系统优化方法综述
16
作者 次天钊 杨昊 +2 位作者 周游 谢长生 吴非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共23页
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安卓系统以其开源、生态完备等优点成为目前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在安卓手机中,存储子系统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对用户体验有重要影响。不同于服务器场景,安卓手机存储系统的... 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安卓系统以其开源、生态完备等优点成为目前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在安卓手机中,存储子系统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对用户体验有重要影响。不同于服务器场景,安卓手机存储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独特因素,如资源受限、成本敏感、前台应用优先等,学术界对此已经展开大量研究。针对该方向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将安卓手机存储系统用户体验保障面临的问题凝练为主机端写放大、内存交换、文件系统碎片化、闪存设备性能以及I/O优先级反转5类;然后围绕如何解决这5类问题,对现有工作进行分类介绍,并总结常用的手机存储系统测试与分析工具;最后对安卓手机存储系统用户体验保障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讨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存 存储子系统 安卓系统 智能手机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
17
作者 宋小康 赵宇翔 +2 位作者 沈良 宋士杰 朱庆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125,共12页
[目的/意义]旨在从技术使用(technology-in-use)的视角,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工具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设计/方法]使用融合随机对照实验、问卷和访谈的混合方法获取研究... [目的/意义]旨在从技术使用(technology-in-use)的视角,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工具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作用及用户体验。[研究设计/方法]使用融合随机对照实验、问卷和访谈的混合方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用户使用GAI甄别失真健康信息的行为表现和感知体验进行分析。[结论/发现]GAI组任务完成时间显著低于搜索引擎组,且GAI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平均信息获取次数更少。用户使用GAI搜索后的得分显著高于搜索前的得分,且显著高于搜索引擎组的得分。用户使用GAI进行失真健康信息甄别的感知有效性、高效性、吸引性和总体验显著高于搜索引擎组,在感知易学性和容错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GAI甄别失真健康信息的用户体验遵循“任务技术匹配—用户信息行为—用户体验感知”的故事线。[创新/价值]使用混合方法探究GAI在失真健康信息甄别中的应用,能够为智能信息服务和失真健康信息干预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失真健康信息 信息甄别 用户体验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百戏俑VR体验系统
18
作者 徐锦宁 温超 +3 位作者 耿国华 唐勇博 刘丹 赵炜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在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生动反映了秦代百戏艺术等宫廷娱乐活动及百戏艺人形象,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在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生动反映了秦代百戏艺术等宫廷娱乐活动及百戏艺人形象,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当前已有秦俑数字化工作主要围绕兵马俑陪葬坑及文物展开,鲜有以百戏俑为对象的数字化研究与实践。该文旨在针对百戏俑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秦百戏俑的知识传播与体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百戏俑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通过基于人工势场的重定向行走和基于球体相交的碰撞检测算法,引导用户在VR环境中的运动,实现了复杂交互动作的实时与精确反馈;其次,采用基于学习的渐进式设计方法,搭建了秦百戏俑VR体验系统;最后,结合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模型和用户行为倾向,从知识传播效果(KDR)、有用性(PE)、易用性(EE)3个方面对百戏俑VR与传统传播方式(纪录片和网页)进行比较研究,并对用户体验数据及其差异性等做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式相比,百戏俑VR体验系统显著提高了用户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意愿,增强了受众对百戏俑文化遗产的知识体验,为面向年轻群体的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百戏俑 文化遗产知识传播 人工势场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不同场认知的信息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19
作者 万茜婷 韩海燕 +2 位作者 张晶晶 李壮 齐悦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7-427,共11页
目的场认知风格是认知风格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同场认知风格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认知偏好。需要面向场依存-场独立两种认知风格用户,构建信息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评价体系,为包容性设计提供认知理论依据与方法参考。方法首先,梳理不... 目的场认知风格是认知风格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不同场认知风格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认知偏好。需要面向场依存-场独立两种认知风格用户,构建信息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评价体系,为包容性设计提供认知理论依据与方法参考。方法首先,梳理不同场认知风格和信息交互设计要素,并通过问卷筛选出与不同场认知风格紧密相关的用户体验评价要素;其次,引入GQM客观度量范式,构建面向不同场认知风格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讨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结果在评价指标方面,面向不同场认知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包含信息层、交互层和感知层3个目标,且不同场认知风格群体评价偏好不同。场依存性用户更适合信息简洁、交互方式明确固定、符合认知经验的产品与场景;场独立性用户更适合信息丰富、交互方式自由个性化、提供认知摩擦的产品与场景。结论针对不同功能与场景的信息交互产品,对认知风格的测量可直接、有效定义信息交互设计用户需求和行为特征,可尝试作为用户画像的必要指标,以丰富用户画像颗粒度,缩短用户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认知风格 信息交互设计 用户体验评价 用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终端红色文化专题展的年轻化设计策略与实证研究
20
作者 卢世主 陈哲 刘美慧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87,共6页
红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数字化传播面临吸引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和记忆效果欠佳等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一套针对年轻用户的红色文化移动展览设计策略,以提升其参与感和文化记忆效果。研究首先通过用户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系... 红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数字化传播面临吸引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和记忆效果欠佳等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并验证一套针对年轻用户的红色文化移动展览设计策略,以提升其参与感和文化记忆效果。研究首先通过用户研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系统分析了年轻用户对红色文化移动展览的内容需求与体验痛点;随后,通过眼动实验量化分析了关键界面要素对年轻用户视觉认知过程的影响。基于上述双重实证发现,本研究构建了涵盖内容故事化、视觉时尚化、交互游戏化、体验轻量化和传播社交化五个维度的设计策略体系。以广州农讲所“农民运动理论宣传”为案例进行设计实践,并通过用户测试进行效度评估。结果表明,应用该策略设计的移动展览能显著激发年轻用户的积极情感(情感倾向“喜悦”),提升内容记忆效果(核心内容复述率超80%),并获得高参与意愿。本研究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活化与年轻化传播提供了具有实证支持的设计范式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遗产 移动展览 用户体验设计 眼动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