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lculated Lattice Energies of Energetic Materials in a Prediction of their Heats of Fusion and Sublim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Svatopluk Zeman, Miloslav Krupka (Department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Explosives,University of Pardubice CZ 532 10 Pardubice, Czech Republic)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33,共7页
The paper specifies an unambiguous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shed results of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lattice energies, E L,and heats of sublimation, ΔH s,of individual energetic materials. In this relatio... The paper specifies an unambiguous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shed results of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lattice energies, E L,and heats of sublimation, ΔH s,of individual energetic materials. In this relationship,the ΔH s value has been replaced by heats of fusion, ΔH m,tr . Thereby its unambiguity has been lost,and the similarity of details of molecular structure begins to be of decisive importance. The resulting partial relationships,together with the basic relationship,have been used for prediction of ΔH s,and ΔH m,tr values of technically attractive polynitro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晶格能量 预测 熔解热 升华热 DSC 硝基混合物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iPAF重离子同步加速器超高真空系统设计
2
作者 范永山 杜畅通 +7 位作者 张化一 郑曙昕 姚红娟 邢庆子 王学武 闫逸花 王敏文 王忠明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9-346,共8页
在重离子同步加速器运行过程中需要维持超高真空,降低束流与残余气体的碰撞概率,从而提高束流寿命。具体要求一般为:真空管道内的平均真空度达到超高真空度(10^(–10)Pa量级),并且管道内各处真空度均优于设计值。本文研究了重离子同步... 在重离子同步加速器运行过程中需要维持超高真空,降低束流与残余气体的碰撞概率,从而提高束流寿命。具体要求一般为:真空管道内的平均真空度达到超高真空度(10^(–10)Pa量级),并且管道内各处真空度均优于设计值。本文研究了重离子同步加速器中超高真空系统的实现方法,即使真空泵不能均匀分布在束线上,也可以实现真空管道内各处真空度均优于设计指标。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是,降低束流管道材料的比放气率,同时增大真空泵组的抽速。具体实施方案是:通过在真空管道内表面镀非蒸发型吸气剂(NEG)薄膜及高温烘烤真空管道降低束流管道材料的比放气率;设计使用大抽速钛升华泵(TSP)以增加真空泵抽速。其中,NEG镀膜技术既可以阻隔真空管道内壁的放气,又有吸气的效果,可以提高真空管道内各处的真空度。以上超高真空系统实现方法已应用于西安200 MeV质子应用装置(XiPAF)重离子升级工程中的重离子同步加速器的真空系统设计。真空管道内表面的NEG薄膜的吸速为0.5 L/(s·cm^(2));在重离子同步加速器上配置36台钛升华泵,每台钛升华泵对氢气的有效抽气量为2200 L/s;应用Molflow+软件模拟XiPAF重离子同步加速器真空管道内部的真空度分布。通过设计优化,计算表明该加速器在运行时预计平均真空度可以小于5×10^(–10)Pa,沿环形管道各处的真空度也均小于5×10^(–10)Pa,满足同步环物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同步加速器 超高真空系统 钛升华泵 比放气率 NEG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的教育的古今之变——基于柏拉图和卢梭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长伟 宋以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爱的教育在古今教育思想史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在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教育中,灵魂内在的爱欲结构使得学生具有自我升华的动力,但这一自我教育之路因外在名利的影响而难以实现。为此,学生需要在与教师基于爱欲结成的教育共同体中... 爱的教育在古今教育思想史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在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教育中,灵魂内在的爱欲结构使得学生具有自我升华的动力,但这一自我教育之路因外在名利的影响而难以实现。为此,学生需要在与教师基于爱欲结成的教育共同体中接受他者教化,以美为中介,达至外在规定性的至善、真理。而作为近现代教育思潮的启蒙者,卢梭爱的教育思想不再具有形而上的超验色彩。卢梭基于其自我保存的人性论和自然教育思想,通过爱的教育以求实现自然人到社会公民的过渡。基于自然状态下个体自我保存的自爱在本质上是好的,但为防止其因外在人为教育的不良影响发展为自私,需以同情、理智为中介将其引向博爱,重塑充满友爱的社会关系。上述转变表明近现代教育思想取消了教育价值追求的跃升结构,指向内在本性的自我保存之爱取代了古典教育中旨在促进个体向外跃升的至善、真理之爱,成长而非升华成为现代教育精神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教育 爱欲 升华 自爱 同情 博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催化醇解酯交换再生DMT的制备及减压升华提纯
4
作者 李小军 官军 +1 位作者 吕维扬 姚玉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在醇解-酯交换法回收废旧聚酯纺织品过程中,重金属盐类醇解催化剂易引发环境污染,且强碱性酯交换催化剂NaOH易引起设备腐蚀。为了改善该问题,采用K_(2)CO_(3)催化醇解废旧聚酯纺织品制得醇解产物,以K_(2)CO_(3)为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将醇... 在醇解-酯交换法回收废旧聚酯纺织品过程中,重金属盐类醇解催化剂易引发环境污染,且强碱性酯交换催化剂NaOH易引起设备腐蚀。为了改善该问题,采用K_(2)CO_(3)催化醇解废旧聚酯纺织品制得醇解产物,以K_(2)CO_(3)为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将醇解产物转化为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通过单因素实验协同响应面法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酯交换反应时间、甲醇与醇解产物投料比、催化剂K_(2)CO_(3)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再生DMT收率的影响,获得最佳反应参数组合,并采用减压升华法对含杂再生DMT进行提纯。结果表明:醇解产物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伴含微量BHET低聚体及对苯二甲酸单羟乙酯;酯交换最佳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18 min、甲醇与醇解产物质量投料比2.13∶1、K_(2)CO_(3)添加量为醇解产物质量的0.94%,该工艺条件下再生DMT实际收率为88.50%;经3次减压升华提纯,再生DMT中2-羟乙基甲基对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单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等杂质均得到有效去除,再生DMT纯度高达9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酯 醇解 酯交换 再生DMT 减压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崇高美”的银幕阐释——以新主流电影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文杰 黄叶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2,共13页
“崇高”作为基本的美学范畴,其内涵与意义随时代的嬗递而不断更迭与发展。新时代语境下,新主流电影中的“崇高”承袭了以集体主义为基调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以“英雄性”为内核的主要审美经验。随着新主流电影融入全新的女性经验与立场、... “崇高”作为基本的美学范畴,其内涵与意义随时代的嬗递而不断更迭与发展。新时代语境下,新主流电影中的“崇高”承袭了以集体主义为基调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以“英雄性”为内核的主要审美经验。随着新主流电影融入全新的女性经验与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视野与关怀,被赋予新时代内涵的崇高观成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电影美学新范式的重要理念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美 新时代 中国电影 新主流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可重现的SbI_(3)声化学合成及其薄膜制备
6
作者 李晴雯 钟敏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2-1049,共8页
二维金属卤化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三碘化锑(SbI_(3))因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较高的折射率、二次谐波等特性被用于辐射探测器和光电器件。但SbI_(3)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本文以锑粉和碘粉为原料,首次采用声化学方法合成了Sb... 二维金属卤化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三碘化锑(SbI_(3))因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较高的折射率、二次谐波等特性被用于辐射探测器和光电器件。但SbI_(3)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本文以锑粉和碘粉为原料,首次采用声化学方法合成了SbI_(3),并研究了超声时间、反应溶剂、Sb物质的量及锑碘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并以此粉体为原料制得SbI_(3)晶体和薄膜。结果表明,当溶剂为甲醇,锑碘摩尔比n(Sb)∶n(I_(2))=2∶3.6(碘过量20%),超声时间为100 min时,得到纯相SbI_(3)粉体。采用升华法在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3 h时得到(006)高取向的SbI_(3)晶体。采用气相输运沉积方法制备SbI_(3)薄膜时,沉积距离对薄膜形貌有较大影响。沉积距离增大使薄膜致密性提高,但沉积区温度降低导致薄膜晶化变差,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沉积距离。此处,沉积距离为17.5 cm时获得了致密均匀的SbI_(3)薄膜。该声化学合成SbI_(3)的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重现性好,并可拓展应用于AgI、CuI、BiI_(3)和Cs_(3)Bi_(2)I_(9)等金属碘化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碘化锑 半导体光电材料 声化学合成 升华 气相输运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精矿酸解尾气中升华硫在尾气处理管道内沉积行为模拟
7
作者 邱发成 柴心杰 +4 位作者 全学军 李礼 王海波 陈新红 李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232,共6页
针对钛精矿酸解尾气中的升华硫在尾气管道中发生沉积,造成管道硫堵、腐蚀等问题,本研究以钛精矿酸解尾气中分液槽到碱喷淋塔之间管道为对象,采用CFD模拟负压状态下升华硫在酸解尾气处理管道中的沉积规律。选择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管内... 针对钛精矿酸解尾气中的升华硫在尾气管道中发生沉积,造成管道硫堵、腐蚀等问题,本研究以钛精矿酸解尾气中分液槽到碱喷淋塔之间管道为对象,采用CFD模拟负压状态下升华硫在酸解尾气处理管道中的沉积规律。选择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管内湍流行为,多相流Mixture模型结合组分输运模型、双阻力蒸发冷凝模型模拟管道内升华硫演变行为。结果表明:升华硫在尾气管道内主要沉积位置是管道壁及管道弯管温差变化较大的区域;压力差是引起升华硫沉积的重要因素;气体速度达到一定时,能够将管道中的冷凝的硫颗粒带出管道,减少沉积;提高尾气管道内压力有利减少升华硫在尾气管道内沉积。研究成果可为钛白酸解尾气中升华硫处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精矿酸解 尾气 升华硫沉积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康论“物”与艺术升华
8
作者 赵靓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3-170,共8页
20世纪50年代在精神分析伦理学和美学的框架下,拉康加入了关于“Ding”(物)与艺术升华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以海德格尔的物性与艺术之思为引子,上可溯至康德物自体学说开启的理论史。拉康基在早期的实在界理论中,将人相对于实在界而非现... 20世纪50年代在精神分析伦理学和美学的框架下,拉康加入了关于“Ding”(物)与艺术升华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以海德格尔的物性与艺术之思为引子,上可溯至康德物自体学说开启的理论史。拉康基在早期的实在界理论中,将人相对于实在界而非现实的定位作为伦理学探索的起点,预演了对康德与萨德之对立的论述。同时他基于实在界之物的不可触及和不可表征的特征,提炼出升华新论,并以宫廷爱情与骑士诗为范例,借视觉艺术进行类比阐释。他将物论与能指系统结合,既具有鲜明时代感,也是21世纪新物论的重要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华 能指 骑士诗 宫廷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电影研究中崇高审美话语建构的三个来源
9
作者 任华东 刘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5,共13页
崇高是当代学界有关“十七年”电影研究的核心审美话语之一,它的语义生成及其话语实践,与以下三个来源密切相关:西方崇高理论的舶来及其与中国既有的崇高话语、重伦理道德的文化传统的碰撞与化合;意识形态对电影艺术独特性及其重要性的... 崇高是当代学界有关“十七年”电影研究的核心审美话语之一,它的语义生成及其话语实践,与以下三个来源密切相关:西方崇高理论的舶来及其与中国既有的崇高话语、重伦理道德的文化传统的碰撞与化合;意识形态对电影艺术独特性及其重要性的认知与明确诉求;工农兵“泛英雄化影像”的审美塑造。中国学界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等西方崇高理论与中国传统乐感文化赋予崇高的道德超越—快感之维,另一方面又极大弱化了其审美形式—痛感之维,让崇高范畴的语义走向一种愉悦有余而痛感不足的单维度语义状态,从而与西方美学中具有双维异质—转化性特点的崇高范畴产生了重要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崇高 审美话语 意识形态诉求 工农兵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CO_(2)释放时气固两相射流分散与升华冷却模拟研究
10
作者 罗振敏 解乐乐 +1 位作者 吴鹏志 刘利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93-2503,共11页
为了解液态CO_(2)释放过程中气-固两相射流分散和升华冷却特性,研究采用两阶段的方法,在第一阶段建立一个考虑干冰生成的源模型来预测伪源面参数,在第二阶段通过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离散相模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 为了解液态CO_(2)释放过程中气-固两相射流分散和升华冷却特性,研究采用两阶段的方法,在第一阶段建立一个考虑干冰生成的源模型来预测伪源面参数,在第二阶段通过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离散相模型(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Discrete Phase Model, RANS+DPM)方法模拟随后CO_(2)气-固两相的射流分散,进而研究释放压力、液体质量分数和孔口尺寸对流场温度、速度、CO_(2)浓度和干冰生存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Rosin-Rammler模型描述的干冰粒径分布可以很好地捕捉释放点附近温度的下降,特别是低于干冰的升华温度-78.5℃(0.101 MPa);随着释放压力的增加,干冰质量流量在4.4 MPa附近出现极大值,同时羽流温度冷却距离和浓度范围会先增加后减小;伪源面上的射流速度随着释放压力增加和液相质量分数的减少而逐渐增大,射流速度随着释放孔径的增大几乎不变;随着释放液相质量分数和孔径的增加,羽流温度冷却距离、CO_(2)浓度距离和干冰生存距离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液态CO_(2)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干冰升华 射流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冰微粒喷射冷却的高速列车IGBT散热器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静红 任子亮 +3 位作者 宋志朋 祝森 孙璐瑶 高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针对高速列车IGBT模块的高效散热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干冰微粒喷射冷却的针肋散热器。建立了3组不同针肋参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针肋数量、直径、高度对散热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优针肋散热器的针肋数量为64、直径为12 mm、高度... 针对高速列车IGBT模块的高效散热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干冰微粒喷射冷却的针肋散热器。建立了3组不同针肋参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针肋数量、直径、高度对散热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优针肋散热器的针肋数量为64、直径为12 mm、高度为45 mm,相比于无肋散热器其换热基板表面温度降低了10.57℃,散热器内部干冰升华率提高了17.2%。通过实验观测到了干冰微粒冷却流体在管内流动状态以及干冰微粒在散热器内部扰动碰撞过程,验证了模拟结果,干冰微粒喷射冷却使热源功率为1.6 kW的IGBT模块保持在约25℃,满足其散热需要,为深入研究干冰微粒喷射冷却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冰升华 散热器 相变 IGBT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人才红利:内涵、挑战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刚成 刘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7,共10页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与人口零增长的现状并存,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点。如何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使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现代化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重任。为此,需要在现代性语境下...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与人口零增长的现状并存,人口年龄结构正处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点。如何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使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现代化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重任。为此,需要在现代性语境下厘清高等教育人才红利回归人本身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语境与实施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认知与评价、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结构存在单一片面化现象两个方面,认识高等教育释放人才红利遇到的挑战;从而确立坚持立德树人构建高等素质教育体系,加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协调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分布与产业分布的人才红利实现路径,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红利 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 现代性 学以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等”“似”“化”“创”之间——余承法著《全译求化机制论》述评
13
作者 田传茂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1,共6页
作为中国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锺书的“化境说”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翻译理论意义重大。余承法新著《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在对前人相关研究全面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钱锺书自译和钱... 作为中国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锺书的“化境说”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翻译理论意义重大。余承法新著《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在对前人相关研究全面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钱锺书自译和钱氏作品他译语料的探讨,论述“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个基本特征,分析了等化、繁化、简化、移化、换化、分化、合化等7种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运用等化以外的6种机制组构成5类57种组合机制,进而构建了求化机制体系。“多维的研究视角、厚实的学术基础、缜密的逻辑思维、小心的假设求证”是该书的四大特色。“等”“似”“化”“创”是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理想追求和现实存在,是“化境说”的四大基本要素。在传统译论的深入挖掘、系统阐释和理论发展方面,该书做出了表率,值得向翻译专业师生和从业人员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化境说” 《全译求化机制论》 求化机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审美学论纲——兼论“审美即道德”与“审美即宗教”问题
14
作者 胡伟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62,179,共22页
人类的审美活动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精神学意义上进行的审美活动,另一种是从人之精神性需要或精神欲求出发的审美活动。就人对于世界之存在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审美而言,它其实是对于两种“精神质料”的审美:“壮美”与“优美”。... 人类的审美活动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精神学意义上进行的审美活动,另一种是从人之精神性需要或精神欲求出发的审美活动。就人对于世界之存在以及人自身的精神审美而言,它其实是对于两种“精神质料”的审美:“壮美”与“优美”。人类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之产生,就来源于对这两种精神质料的精神审美。优美以及壮美的精神审美机制在于反思判断力之运用。这种反思判断力是以精神审美的游戏方式展开的,其中体现了人的精神自由。人类的精神审美是天道原理与天择原理的统一。人通过精神审美知道人成为精神审美的艺术品之后可以实现“永生”。这种精神审美观对于生活于苦难中的人类来说具有宗教性的“救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质料 壮美 优美 道德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壮美”拯救文人画——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的美学策略
15
作者 金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共10页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作为批评家李长之旁涉绘画批评的作品,虽独具特色,也饱受争议。在延续陈师曾为文人画辩护思路的基础上,李长之另辟蹊径地引入了他称之为“体系的——哲学的”方法论视野,不仅提出从主观、对象、用具三方面对...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作为批评家李长之旁涉绘画批评的作品,虽独具特色,也饱受争议。在延续陈师曾为文人画辩护思路的基础上,李长之另辟蹊径地引入了他称之为“体系的——哲学的”方法论视野,不仅提出从主观、对象、用具三方面对中国画论加以考察的体系性框架,更推出了以“壮美”范畴来阐发中国画特质的美学进路。尽管同样服膺于康德美学,但与王国维隐然意识到中西绘画差异并以“古雅”范畴对之加以补充不同,李长之更坚定地成为康德美学的拥趸。对“天才”与“笔墨”的缝合,在努力将中国画论纳入西方美学解释范式的同时,也使得这一方法背后的问题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文人画 士大夫 壮美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审美风格
16
作者 袁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与公共生活的面貌,整体呈现出三种审美风格:宏大叙事中雄伟壮丽的崇高美、日常叙事中清新宁静的优美、异化情境中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荒诞感。无论是抒发社会主义建设革命豪情的壮美、表达日常生活幸福之感的优美,还是讽喻社会异化情境中的荒诞感,诗歌的价值内核仍然指向对真、善、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崇高 优美 荒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KOH协同醇解废弃涤纶纺织品及其制备再生DMT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斌杰 朱子旭 +3 位作者 官军 吕维扬 王秀华 姚玉元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7,共10页
废弃涤纶纺织品囤积量逐年上升,而对废弃涤纶纺织品的综合利用回收率却较低。化学法回收中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法是一种回收废弃涤纶纺织品的方法,然而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工艺过程中存在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乙酯(BHET)单体产率低、低... 废弃涤纶纺织品囤积量逐年上升,而对废弃涤纶纺织品的综合利用回收率却较低。化学法回收中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法是一种回收废弃涤纶纺织品的方法,然而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工艺过程中存在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乙酯(BHET)单体产率低、低聚物含量高的问题。文章采用K_(2)CO_(3)/KOH协同醇解废弃涤纶纺织品,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醇解工艺参数,通过甲醇酯交换法制得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研究了K_(2)CO_(3)/KOH协同醇解对乙二醇醇解-甲醇酯交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OH添加量的增加,醇解产物中BHET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KOH的添加量达到2%时,BHET含量达到最高70.2%。同时,优化后的醇解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120 min、K_(2)CO_(3)质量分数2.0%、KOH质量分数2.4%。此时BHET的收率为73.1%;醇解产物与甲醇酯交换得到再生DMT产率为80.1%,通过减压升华纯化后得到再生DMT含量高于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涤纶纺织品 K_(2)CO_(3)/KOH协同醇解 酯交换 减压升华 再生D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精矿酸解尾气中升华硫的产生规律及其减排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泉锦 全学军 +3 位作者 李礼 王海波 陈新红 李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103,134,共9页
钛精矿的酸解是硫酸法钛白生产的重要环节,然而酸解尾气中单质硫降温冷凝所形成的升华硫极易堵塞排气管道系统,严重影响了钛白粉的正常生产。因此,系统地研究升华硫减排对实现硫酸法钛白连续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工作... 钛精矿的酸解是硫酸法钛白生产的重要环节,然而酸解尾气中单质硫降温冷凝所形成的升华硫极易堵塞排气管道系统,严重影响了钛白粉的正常生产。因此,系统地研究升华硫减排对实现硫酸法钛白连续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工作对钛精矿中硫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酸解尾气中升华硫的产生机制并通过实验探究了升华硫产生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尾气中的升华硫主要是由钛精矿中的磁黄铁矿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酸浓度等工艺参数都会影响升华硫的产生量。同时发现,增加酸解物料中的空气含量能在不影响钛精矿酸解率的前提下降低升华硫的产生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180℃、搅拌速率为100 r/min、反应酸浓度为85%(质量分数)、矿物粒径为48~75μm、物料中空气流速为80 mL/min时,酸解尾气中升华硫的质量减少了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尾气 升华硫 钛精矿 硫酸法钛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伊德的驱力概念辨析及其转向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惠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60,共6页
基于弗洛伊德文本,比较与分析了驱力、力比多以及本能三个相关术语。力比多一词由弗洛伊德所造,是精神能量的一种。狭义上的力比多就是性驱力。驱力是可以转移贯注对象的、人类所特有的本能。英译与中译的驱力长期被混同于本能。在辨析... 基于弗洛伊德文本,比较与分析了驱力、力比多以及本能三个相关术语。力比多一词由弗洛伊德所造,是精神能量的一种。狭义上的力比多就是性驱力。驱力是可以转移贯注对象的、人类所特有的本能。英译与中译的驱力长期被混同于本能。在辨析德语原文、英译以及中译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与梳理驱力概念的两种分类。不同类型的驱力之间表现出矛盾、融合又互相转化的特性。应对诸多质疑,驱力模型自身仍表现出了新的发展以及与弗洛伊德其他理论模型相辅相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力 力比多 本能 压抑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水量对新型真空升华-复水解冻影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李思彤 武卫东 +2 位作者 陈珊珊 刘方然 王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6,共8页
真空升华-复水解冻方法作为一种新型解冻方法,具有广阔前景。为深入了解新型真空升华-复水解冻方法的过程机理并优化其解冻工艺,采用新鲜猪里脊肉为对象,研究了复水量对解冻时间、解冻效果和系统比能耗等解冻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真空蒸... 真空升华-复水解冻方法作为一种新型解冻方法,具有广阔前景。为深入了解新型真空升华-复水解冻方法的过程机理并优化其解冻工艺,采用新鲜猪里脊肉为对象,研究了复水量对解冻时间、解冻效果和系统比能耗等解冻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真空蒸汽解冻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升华-复水解冻方法中复水量对复水解冻阶段中传热传质过程有重要影响,不同复水量下表现出的解冻性能差异较大。当进入单位容积真空箱的复水量为0.0135 mL/cm^(3)时,解冻效率和能耗及解冻后冻品品质效果最优。与传统真空蒸汽解冻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将解冻时间缩短55%,解冻损失率、总色差和系统比能耗可分别降低85%、77%、47%,且能保证解冻后猪肉更好的质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升华-复水解冻 复水量 解冻效率 解冻效果(品质) 比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