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5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应用于术后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晨 何苗 +1 位作者 果旭 康百慧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应用于术后患者管理的效果,以加快患者周转,并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以医院麻醉排班系统为支撑,构建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2023年6月将该系统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比较系统应用前(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及应用后(...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应用于术后患者管理的效果,以加快患者周转,并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以医院麻醉排班系统为支撑,构建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2023年6月将该系统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比较系统应用前(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及应用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患者平均等候时长、预约内容错误率、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应用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后,患者平均等候时长由(13.26±3.44)min缩短至(8.89±2.83)min(P<0.05),预约错误率由0.84%降至0.37%(P<0.05),医护人员满意度由(2.70±0.81)分上升至(4.68±0.62)分(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预约系统优化了麻醉恢复室预约方式,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加速患者周转,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预约系统 信息化 闭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切换控制的弹道修正引信滚转角控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东晓 曹信一 申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解决弹道修正引信在修正过程中弹体受力变化较大引起的模型非线性问题,为保证滚转角控制算法的有效控制范围可有效覆盖整个修正控制过程,采用了基于动压变化的位置-速度双闭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 为解决弹道修正引信在修正过程中弹体受力变化较大引起的模型非线性问题,为保证滚转角控制算法的有效控制范围可有效覆盖整个修正控制过程,采用了基于动压变化的位置-速度双闭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切换控制算法.在传统PID控制算法基础上引入切换控制,将PID控制系统设计成子系统,依靠引信动力学模型与动压之间的关联,以动压为切换信号制定切换规则将多个PID控制系统串联,拓宽了滚转角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范围.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整个弹道修正控制过程中定位精度在0.25°以内,响应时间小于0.3 s,验证了基于动压变化的PID切换控制算法对非线性的引信滚转角控制模型、持续滚转角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控制 弹道修正 滚转角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PID) 双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库方法构建危急值闭环管理实践与评价
3
作者 司超增 胡宇 +7 位作者 张晟 涂玲 王薇 庞杨 李琳 夏沁芳 张伟硕 夏杰峰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库方法的医院危急值闭环管理实践,以摆脱现有的危急值被动监管模式。方法:基于对危急值管理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以知识库方法为核心的危急值闭环管理体系;收集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和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库方法的医院危急值闭环管理实践,以摆脱现有的危急值被动监管模式。方法:基于对危急值管理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以知识库方法为核心的危急值闭环管理体系;收集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和2023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共6个月的危急值上报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估知识库方法应用效果。结果:知识库方法的构建显著改善了危急值管理的质量指标。具体而言,临床医护响应时间平均缩短14.44分钟,临床处置率提高了16.78%,危急值患者死亡人数及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识库方法构建的医院危急值智能管理体系,不仅显著提升了危急值的管理质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保障,对于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 危急值 闭环管理 智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管理模式的临床诊疗操作管理策略与思考
4
作者 吴少玮 夏仕笑 +5 位作者 杨超 吕斌 贺哲 汪业胜 翁雨雄 夏家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
临床诊疗操作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管理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临床诊疗操作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闭环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出持续优化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的管理措施及建议:建立院级操作目... 临床诊疗操作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管理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临床诊疗操作管理存在的问题。以闭环管理模式为基础,提出持续优化医院临床诊疗操作的管理措施及建议:建立院级操作目录并进行分类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授权并动态调整、开展操作的质量管理、注重操作管理的信息化、操作管理应与医师绩效管理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管理 临床诊疗 操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出入院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慧 张宏岩 +4 位作者 王田田 张帅 赵倩 吕世慧 韩丽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评价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3月至6月住院的273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 目的:评价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3月至6月住院的273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10月住院的273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的就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在办理出入院手续所需时间、护理服务体验评价以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所需时间分别为(5.51±1.76)、(2.36±0.55)min,短于对照组的(59.03±4.23)、(59.69±3.56)min,且护理服务体验评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全链条闭环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所需时间,改善患者护理服务体验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为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精益六西格玛 闭环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海岸带成像仪设计与验证
6
作者 张孝弘 褚备 +12 位作者 郑君 李妥妥 高扬 刘晓林 李可 范建凯 曹伟 王牧卿 刘辉 王磊 齐文雯 徐彭梅 张可立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8,共9页
为满足对海岸带区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低杂光、大动态范围与高重访特性的观测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创新性设计了兼具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宽幅成像能力的海岸带成像仪,成像仪基于离轴三反主光学系统,采用成像镜头加高精度指... 为满足对海岸带区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低杂光、大动态范围与高重访特性的观测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创新性设计了兼具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和宽幅成像能力的海岸带成像仪,成像仪基于离轴三反主光学系统,采用成像镜头加高精度指向镜侧摆、多谱段集成TDICCD线阵探测器推扫的成像体制,实现了9个谱段在水体低辐亮度条件下的高信噪比和大动态范围成像。文章围绕成像仪的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及性能验证展开研究,在关键技术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口径高精度指向镜机构设计、高稳定性光机结构设计以及杂散光抑制设计等。通过实验室性能测试、外场性能测试和在轨性能测试验证了成像仪的成像品质和功能性能,结果表明:成像仪运行稳定,各工作模式功能正常,全色谱段和多光谱谱段的分辨率、图像信噪比、动态传函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研究成果为提升海岸带遥感观测能力、服务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成像仪 多光谱 遥感相机 信噪比 闭环控制 大口径指向摆镜 海洋水色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方法
7
作者 董青 南方磊 +2 位作者 徐格宁 胡双贤 戚其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3-2309,共17页
针对传统经验模式下起重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承载性能与实际服役场景不匹配的问题,以数字化设计模式为理念,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运行状态-承载性能-形状特点”一体化的思想,从虚实行性映射、数... 针对传统经验模式下起重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承载性能与实际服役场景不匹配的问题,以数字化设计模式为理念,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运行状态-承载性能-形状特点”一体化的思想,从虚实行性映射、数据融合与交互、服务及可视化呈现3个层面,搭建用于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的数字孪生系统。其次,在应力预测方面,以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应力点云样本为基础,采用K最近邻算法(KNN)、球树算法(Ball-Tree)算法和径向神经网络(RBF),构建粗细网格节点匹配模型和应力预测模型,实现随机载荷作用下结构应力快速预测。而后,在结构优化方面,利用应力预测结果,构建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约束条件,结合结构主控尺寸参数,以及由质量和寿命匹配组成的多目标函数,采用非定向算子(NDX)改进NSGA-Ⅱ算法,完成起重机结构闭环优化设计。最后,以YDC20/30轻小型移动式起重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及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起重机结构 闭环优化设计 应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星系任务新型热控技术
8
作者 李金岳 苏若斌 +4 位作者 杨金 段晓闻 何春黎 陆希 牛俊坡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1,共7页
木星系探测器通常采用金星-地球-地球等借力序列实现地木转移,由于大范围的器日距离变化引起太阳光照强度大尺度变化,进而导致探测器舱外热控部组件温度交变范围宽,不仅要适应金星附近达2938 W/m2以上的高太阳热流,还需适应木星附近50 W... 木星系探测器通常采用金星-地球-地球等借力序列实现地木转移,由于大范围的器日距离变化引起太阳光照强度大尺度变化,进而导致探测器舱外热控部组件温度交变范围宽,不仅要适应金星附近达2938 W/m2以上的高太阳热流,还需适应木星附近50 W/m2直至阴影区为0 W/m2的超低太阳热流,对热控设计的极端高低温适应性带来挑战。目前传统方式主要采用流体回路、百叶窗及多层组件等热控措施进行控温,增加了热控系统的复杂度和设计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热控设计方法,使用三维隔热太阳翼实现对阳光的遮挡,并采用闭环解耦控制算法来调节太阳翼与星体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太阳对探测器外表面单机设备的热辐射并维持固定的散热面,同时减少探测器的温度波动,通过仿真分析太阳翼离星体1.5 m情况下,星体遮挡处的散热能力可以达到170 W/m2,用于金星处高太阳热流的遮挡;当太阳翼离星体0.5 m情况时,散热能力减少到50 W/m2,能起到在木星处保温作用,减少散热面的漏热。具有简化热控设计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为后续深空探测器热控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及行星穿越探测器 热控技术 三维隔热太阳翼 闭环解耦控制 太阳翼遮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李尚平 甘伟光 +3 位作者 郑创锐 文春明 李凯华 李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4,共8页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 针对课题组研发的预切种式智能甘蔗切种机(下称甘蔗切种机)切种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智能甘蔗切种机多刀闭环协同控制系统。为初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搭建了调刀模拟平台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闭环控制平均调刀时间比开环控制少0.21 s。样机试验结果表明:(1)电机脉冲频率f=6 kHz时,调刀电机达到最佳速度120 mm/s,调刀绝对位移误差小于5 mm,相对位移误差<1%;当f>6 kHz时,调刀相对位移误差大于5%;当f≥8 kHz时,步进电机出现严重堵步,影响正常工作。(2)调刀速度为120 mm/s时,闭环控制切刀调刀时间为0.95 s/根,调刀效率提高了74.32%。(3)甘蔗传送速度达到0.15 m/s,提高了50%;甘蔗传送间距提升了80%;综合传送效率提升了86.6%。(4)切种合格率达98.02%,伤芽率小于1%,与原系统相比切种机总体切种效率提高83.20%,工作稳定,实现了连续、高效自动切种,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切种机 闭环控制 协同控制 调刀模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
10
作者 李小飞 蒋光利 +2 位作者 李志恒 戴欣 苏玉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18-4430,共13页
为了解决自动导向车(AGV)无线充电系统中互感与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变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该文进行系统电路分析,给出互感与负载的识别原... 为了解决自动导向车(AGV)无线充电系统中互感与负载变化导致系统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变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该文进行系统电路分析,给出互感与负载的识别原理。其次,阐述了基于该互感与负载识别原理的系统闭环恒流与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在闭环恒流控制方面,对基于移相控制的闭环系统进行分析,说明该系统利用反馈检测电压进行输出电流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在效率优化控制方面,针对LCC-LCC和SS谐振补偿拓扑建立效率数学模型,对两种补偿拓扑工作模式下的效率负载临界点(即两种拓扑下系统效率相等时的临界负载取值)进行分析,给出可通过识别负载以优化系统效率方法的理论依据,得到基于互感与负载识别的系统效率优化控制流程。最后,搭建了实验装置样机平台,分别对互感与负载识别方法、系统闭环恒流控制方法和效率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向车(AGV) 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 闭环恒流 参数识别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光纤激光系统的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研究
11
作者 黎志刚 谢卓鑫 +4 位作者 李晓晖 张良 陈峰 杨万里 杨小亮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对增益与稳定性的双重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单纤双程双级放大技术的光路设计,结合全保偏光纤结构,提升增益介质利用率,同时开发了基于自动功率控制与闭环反馈的电路系统,通过... 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对增益与稳定性的双重需求,设计了一种高增益高稳定性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单纤双程双级放大技术的光路设计,结合全保偏光纤结构,提升增益介质利用率,同时开发了基于自动功率控制与闭环反馈的电路系统,通过峰值采样电路和精密泵浦驱动电路实现动态调节。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最大增益达28.25dB,闭环控制使输出能量波动从2.21%降至0.42%,稳定性提升了81%;减少泵浦激光器用量,在260mA泵浦电流时实现70.2nJ脉冲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系统 高增益 能量稳定性 光纤放大器 闭环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激振系统单神经元PID闭环控制研究
12
作者 贾文昂 陈泽吉 +2 位作者 陈统中 倪子帆 李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5,345,共7页
以高频电液激振系统载荷力闭环控制以及提升系统鲁棒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算法的电液激振控制系统。首先,阐述电液激振系统的结构组成,分别建立电液激振系统以及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激振系... 以高频电液激振系统载荷力闭环控制以及提升系统鲁棒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算法的电液激振控制系统。首先,阐述电液激振系统的结构组成,分别建立电液激振系统以及控制器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激振系统载荷力的幅值与偏移闭环进行仿真研究;最后,以电液疲劳试验机作为对象,采用阶跃试验测试单神经元PID算法作用下电液激振系统载荷力幅值与偏移的实际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神经元PID算法下,电液激振系统在不同工作频率输出载荷力的幅值与偏移闭环响应迅速,鲁棒性强。当频率为800 Hz时,载荷力幅值达到稳态所需要的调节时间为2.7 s。载荷力范围变动性最大为1.43%。在电液激振系统中应用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可以实现载荷力幅值与偏移的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激振系统 单神经元PID 激振阀 载荷力幅值与偏移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控制
13
作者 孙宁 张宇 +3 位作者 张奇祥 王金湘 田端洋 张荣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643-5654,共12页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等导致精确的液压力控制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精确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和控制框架,建立了...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等导致精确的液压力控制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液压力精确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和控制框架,建立了面向控制器设计的各组件等效简化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主动制动三层闭环级联压力控制方法。具体而言,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设计压力控制层以削弱液压系统迟滞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位置控制层采用鲁棒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并考虑了传动机构的动静态摩擦问题,此外,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计电流控制层以提高制动电机的动态跟随性能。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液压力控制性能,稳态压力跟随误差控制在0.1 MPa以内,相比传统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integration, PI)控制方法,采用本文方法瞬态压力跟随误差均值下降了0.14 MPa,稳态压力跟随误差均值减少了0.8 MPa,响应迟滞时间降低了0.04 s,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 主动制动 液压力控制 三层闭环级联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MN压剪试验机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
14
作者 张建立 刘康康 吴跟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针对大载荷桥梁隔震橡胶支座检测的需求,对(大载荷)60MN静动态多向加载试验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压剪试验机垂直方向加载子系统原理,以电液比例位置压力双闭环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数学模型,将变论域原理与模糊PID结合,提出变论... 针对大载荷桥梁隔震橡胶支座检测的需求,对(大载荷)60MN静动态多向加载试验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压剪试验机垂直方向加载子系统原理,以电液比例位置压力双闭环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数学模型,将变论域原理与模糊PID结合,提出变论域模糊PID,使用AMEsim-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并与模糊PID以及普通PID控制对比。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系统无超调量、无震荡、更短的稳定时间,试验位移示值误差保持在±0.05%之内,试验力示值误差保持在±1%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载荷 压剪试验机 位置压力双闭环 AMEsim-Simulink 变论域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双线并行”到“闭环联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15
作者 祝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
在传统救助帮扶模式中,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往往“双线并行”,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互补与合力,无法发挥最大效能。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将在彼此借力获取各自资源的同时实现组织效能的最大化,形成有效衔接的“闭环... 在传统救助帮扶模式中,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往往“双线并行”,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互补与合力,无法发挥最大效能。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将在彼此借力获取各自资源的同时实现组织效能的最大化,形成有效衔接的“闭环联动”综合救助帮扶模式。从制度环境、共同载体、主体协同、服务类救助的内容供给、数字赋能过程衔接等维度分析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现实需求;基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双循环”救助帮扶体系,从制度环境、衔接载体、衔接主体、衔接内容、衔接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典型经验,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五个层面的优化策略。最后基于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闭环联动”综合救助帮扶体系,从理念、体系、功能、主体、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推进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迭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慈善帮扶 衔接 闭环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行走式管道水培系统设计与应用
16
作者 兰立波 王志冉 +3 位作者 李新旭 周增产 李秀刚 陈立振 《农业工程》 2025年第8期35-40,共6页
水培叶菜生产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其发展趋势已转向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设计研发的自主行走式管道水培系统可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自动调节生长密度,通过合理利用栽培空间,实现高效种植,旨在解... 水培叶菜生产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其发展趋势已转向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设计研发的自主行走式管道水培系统可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自动调节生长密度,通过合理利用栽培空间,实现高效种植,旨在解决水培叶菜在生产过程中人为干预过高、劳动强度过大和作业效率过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栽培 自主行走 水培 营养液 闭环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昆虫爬行机理的六足机器人步态控制研究
17
作者 李世其 周书香 +1 位作者 付乐群 郑旋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针对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和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六足昆虫爬行机理的步态模型,并对其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进一步采用基于Hopf振荡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网络,实现了模型的内耦合、外反馈闭环控制策... 针对六足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和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仿六足昆虫爬行机理的步态模型,并对其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估;进一步采用基于Hopf振荡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网络,实现了模型的内耦合、外反馈闭环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和样机双重测试,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机器人在平地上的理论质心波动仅为10-4 m级,其在斜坡、台阶、沟壑的越障极限分别为38°、210 mm、300 mm,另在其他非结构化地形中也表现出优秀的适应性和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机器人 仿生学 Hopf振荡器 中枢模式发生器 步态控制模型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蜣螂算法优化PI双闭环SPWM逆变器的设计
18
作者 李国洪 王光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3-37,共5页
为了提高PI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DBO)算法的PI双闭环SPWM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模拟蜣螂的自然觅食行为,DBO算法能够有效地在参数空间进行全局探索和局部细化,其自适应的搜索策略和快速收敛特性使其在寻找最优PI控制... 为了提高PI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DBO)算法的PI双闭环SPWM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模拟蜣螂的自然觅食行为,DBO算法能够有效地在参数空间进行全局探索和局部细化,其自适应的搜索策略和快速收敛特性使其在寻找最优PI控制器参数时表现出高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与PSO和MFO两个优化算法比较,结果表明,利用DBO优化的PI参数在双闭环逆变器的控制系统中具有更低的THD值和更好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O PI控制 SPWM 双闭环控制 逆变器 单位阶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压控制的柔直系统参数解耦VSG频率支撑方法
19
作者 赵熙临 王成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11,共13页
利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潜在的调频能力,可实现对电网频率的有效支撑。但在传统调频过程中,由于虚拟惯量的增加降低了系统对参考功率的跟踪速度,同时带来电压控制稳定裕度的降低,弱化了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因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压的参数... 利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潜在的调频能力,可实现对电网频率的有效支撑。但在传统调频过程中,由于虚拟惯量的增加降低了系统对参考功率的跟踪速度,同时带来电压控制稳定裕度的降低,弱化了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因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压的参数解耦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策略。首先,对换流站辅助频率控制模型及常规VSG控制方式进行分析,引入直流母线电压,并采用带下垂的PI控制器对电压偏差进行调节。然后,对部分有功功率控制回路(active power loop,APL)进行改进,引入低通滤波器及前馈回路消除VSG固有的振荡极点,将APL的参考功率跟踪速度和VSG可提供的虚拟惯量支撑能力进行解耦。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对所提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将虚拟惯量的调节和参考功率的跟踪由两参数独立控制,使控制方式更加灵活,并有效提高换流站的频率支撑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对电压的良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辅助调频 虚拟同步发电机 解耦控制 电压闭环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分制度下考虑回收质量的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
20
作者 倪明 王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共14页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电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量剧增,提升闭环供应链各方积极性是解决剧增问题的关键。在电子产品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第三方网络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中,把积分制度安排到链中,考虑回...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电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量剧增,提升闭环供应链各方积极性是解决剧增问题的关键。在电子产品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第三方网络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中,把积分制度安排到链中,考虑回收品质量及其不确定性,构建独立积分计划与积分联盟计划两种模式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解和算例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无论采取哪种积分计划,提升回收品质量均利于供应链总体利润提升;积分联盟计划并非总是优于独立积分计划,在积分联盟计划下,供应链整体及各方利润受积分对需求量撬动系数影响较大,当积分对需求量影响较低时,将不利于组成积分联盟。因此,闭环供应链中各方应积极提升相关环节的电子产品回收质量;网络零售商、第三方网络回收商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应场景需求的积分制,为回收物流提质增效;电子产品制造商应积极引入再制造技术,降低再制造门槛对回收质量的要求,提升闭环供应链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制度 回收质量 闭环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