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eterioration system
1
作者 Changyou Li Minqiang Xu +1 位作者 Song Guo Rixin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791-797,共7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it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that the system is continuously monitored.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the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eterio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it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that the system is continuously monitored.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the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eterioration system is important.The deterioration process of the discussed system is described by a Gamma process.The predictive maintenance is considered to be imperfect and formulated.The expected interval of two continuous preventive maintenances is derived.Then,the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eterior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In the model,the minimization of the expected operational cost per unit time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ystem availability are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s.The improved ideal point method with the normalized objective functions is employed to solve the proposed model.The valid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proposed multiobjective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model are analyz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toring continuously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AVAILABILITY COST normalized ideal poi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模型的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纪洋 张明广 王雪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100-105,共6页
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特征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显著的放热能量,热失控风险是危险化工工艺须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为准确评价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等级,在分析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从工艺操作条件危险性、工艺物质危险性、工艺热失... 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特征在于化学反应过程中显著的放热能量,热失控风险是危险化工工艺须重点考虑的风险因素。为准确评价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等级,在分析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从工艺操作条件危险性、工艺物质危险性、工艺热失控危险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四个方面选取危险化工工艺风险评价指标并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相结合,构建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价的AHP-TOPSIS评判模型;应用该评判模型对甲苯磺化工艺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的多种影响因素,得到的结果符合危险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工工艺 层次分析法(AHP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 风险等级评价 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估计赋权和改进TOPSIS法的节水灌溉模式优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忠琼 徐洪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解决区域农业节水灌溉模式优选问题,根据矩估计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矩估计法的最优组合权重模型并赋予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模型结合灰色关联法对TOPSIS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TOPSIS法的节水灌溉模式优选模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为解决区域农业节水灌溉模式优选问题,根据矩估计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矩估计法的最优组合权重模型并赋予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模型结合灰色关联法对TOPSIS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改进TOPSIS法的节水灌溉模式优选模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然后把所得结果与灰色关联投影法、TOPSIS方法、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理论这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作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基本相同,说明该方法用于节水灌溉模式优选是有效的,并且有效解决了TOPSIS模型数据波动较大和评价模型等距处理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估计法 组合权重 改进toPSIS模型 理想点集 灌溉模式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Pm PV/CNT nanocomposite cylindrical tube for purpose of torque transmission 被引量:1
4
作者 Abolfazl Khalkhali Sharif Khakshournia Parvaneh Sabe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62-369,共8页
Carbon nanotube(CNT)/polymer nanocomposites have vast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light mass and high strength. In this work, a cylindrical tube which is made up of functionally graded(FG) PmP V/CNT nanoc... Carbon nanotube(CNT)/polymer nanocomposites have vast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light mass and high strength. In this work, a cylindrical tube which is made up of functionally graded(FG) PmP V/CNT nanocomposite, is optim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of torque transmission. The main confining parameters of a rotating shaft in torque transmission process are mass of the shaft, critical speed of rotation and critical buckling torque. It is required to solve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 to consider these three targets simultaneously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The three-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this case is defined and solved using a hybrid method of FEM and modifi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 by coupling two softwares, MATLAB and ABAQUS. Optimization process provides a set of non-dominated optimal design vectors. Then, two methods, nearest to ideal point(NIP) and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 are employed to choose trade-off optimum design vectors. Optimum parameters that are obtained from this work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for similar cylindrical tubes made from composite or a hybrid of aluminum and composite that more than 20% improvement is observed in all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arbon nanotube (CNT) fim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GM) cylindrical tub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ified NSGA-II technique for ordering preferences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nearest to ideal point (N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矿安全投入决策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姜福川 周师 +3 位作者 吴增彤 钟基超 张书豪 张雪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29,共6页
为提高煤矿安全投入决策水平,使安全投入更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建立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安全投入方案评价模型。首先,针对安全投入的特点,从安全投入、产出2方面选取7个指标,构建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熵权... 为提高煤矿安全投入决策水平,使安全投入更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建立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安全投入方案评价模型。首先,针对安全投入的特点,从安全投入、产出2方面选取7个指标,构建安全投入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TOPSIS法计算得出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实现方案的优选并以最佳方案的投入比例为参考进行安全投入决策。结果表明:合理的安全投入结构是实现安全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选出以往安全投入方案中能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方案,有助于提高煤矿安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投入 熵权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评价指标体系 相对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与灰色改进TOPSIS方法的受灾点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分级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莉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94-100,共7页
大规模事件的发生会造成多个应急救援受灾点的巨大物资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应急资源和运输能力约束下,为了提高救援效率,需要按照需求点的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进行应急资源的调度和配送的优先级安排。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 大规模事件的发生会造成多个应急救援受灾点的巨大物资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应急资源和运输能力约束下,为了提高救援效率,需要按照需求点的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进行应急资源的调度和配送的优先级安排。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改进TOPSIS方法的基本思想建立受灾点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分级模型,并以湖北省2016年7月发生的洪涝灾害各受灾点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分级为例,对所建立的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受灾点应急物质需求紧迫性分级研究,通过将该评价结果与传统TOPSIS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为应急救援物资配送提供有效支持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质 需求紧迫性分级 受灾点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AHP) 改进的toPSI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TOPSIS模型的服务外包区域难度研究
7
作者 张洪福 屈维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25-131,共7页
在企业进行营销绩效分析过程中,应该消除市场难度对营销绩效的影响,使绩效评价的结果能公平地反映各区域组织的营销水平,因此企业十分需要对各区域市场进行市场难度测算。针对以上问题,将聚类赋权法和TOPSIS理想点法相结合,采用实证分... 在企业进行营销绩效分析过程中,应该消除市场难度对营销绩效的影响,使绩效评价的结果能公平地反映各区域组织的营销水平,因此企业十分需要对各区域市场进行市场难度测算。针对以上问题,将聚类赋权法和TOPSIS理想点法相结合,采用实证分析计算出了区域市场难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聚类赋权法 toPSIS理想点法 市场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晓辉 王晓鹏 邓叶恒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 为了协调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2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针对电动汽车接入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和主动配电网运行效益的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注重最大化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利益,采用归一化法向约束法求解电动汽车的最优充放电计划,并将其输入下层优化模型。下层模型旨在最大化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效益,根据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计划调整可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采用二阶锥松弛转换法和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求解该非线性多目标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含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优化方法能够在促使电动汽车充电综合满意度超过0.9的同时,减少有功网损约94.12%、运行成本约30.90%,实现电动汽车车主和主动配电网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主动配电网 分层优化 多目标优化 归一化法向约束法 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 二阶锥松弛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离散裂隙网络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成龙 王贻明 +2 位作者 张纯锋 付琛 张宏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7,共8页
为保障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某铜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理裂隙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综合工程地质背景和Mathews稳定图法,实现采场结构参数初选;其次,借助COMSOL软件构建采场周围结构面的三维离散裂隙网络,通过与采场开挖... 为保障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以某铜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理裂隙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综合工程地质背景和Mathews稳定图法,实现采场结构参数初选;其次,借助COMSOL软件构建采场周围结构面的三维离散裂隙网络,通过与采场开挖模型耦合,重构结构面影响下的采场三维模型;然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的安全性指标;最后,运用多目标理想点法综合决策,获得最优采场结构参数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组成的裂隙网络会降低采场的稳定性,二步骤矿柱回采的采场稳定性远弱于一步骤矿房回采;采场宽度是影响采场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场宽度与开挖后产生的最大位移和最大拉(压)应力呈正相关,与安全率呈负相关;采场结构参数也受采场形状影响,确定的采场面积存在对应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得到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采场宽度10 m,采场高度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节理 离散裂隙网络 数值模拟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博容 段美亚 +1 位作者 于喜庆 沈静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3,共8页
在空间目标日益增多和监视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合理的空间监视资源调度策略从而提高调度效能,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建立了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 在空间目标日益增多和监视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合理的空间监视资源调度策略从而提高调度效能,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理想点法的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建立了空间目标监视资源调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和理想点法评估编目最大化、重点任务优先、重点目标优先和搜索优先四种策略下的调度效能并进行排序。仿真结果表明,编目最大化策略在编目维持任务场景中实现了调度效能最大化。该方法相比传统的AHP指标综合法更加客观,对实际调度和装备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监视 效能评估 资源调度 理想点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点法的监测哨位置优选排序方法
11
作者 张潇芽 刘国永 +1 位作者 雷伟斌 朱子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4,共8页
随着现代战争中日益增长的核武器使用风险,战场核爆监测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针对当前核爆监测哨位优选时缺少量化标准的问题,建立了核爆监测哨位评估优选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各评估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并采用理想点法完成了监测哨的哨位... 随着现代战争中日益增长的核武器使用风险,战场核爆监测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针对当前核爆监测哨位优选时缺少量化标准的问题,建立了核爆监测哨位评估优选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各评估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并采用理想点法完成了监测哨的哨位优选排序。该方法能够为战时防化部队指挥员快速、合理地选择核爆监测哨位提供辅助决策手段,并为后续核爆监测配系的优选提供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哨 核观测 位置优选 理想点法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冗余控制面飞行器配平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12
作者 范一鸣 李响 张后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含冗余控制面的飞行器配平问题是一个超静定问题,从性能需求角度构建3个单目标配平构型优化问题,在高度为5 km、马赫数为0.85的定直平飞状态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若以最大升阻比为目标,采用内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 含冗余控制面的飞行器配平问题是一个超静定问题,从性能需求角度构建3个单目标配平构型优化问题,在高度为5 km、马赫数为0.85的定直平飞状态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表明:若以最大升阻比为目标,采用内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使配平所需控制面偏角绝对值和最小、达到降低控制能量的目的,则采用中升降副翼配平,其余舵面中立;若要实现控制面间偏角相差最小、达到减小雷达反射的目的,那么3组升降副翼需同时上偏3.7882°。结合气动数据,分析了上述结果的合理性。将3个目标两两组合,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得到Pareto非劣解,发现3个配平目标两两互相冲突,一个目标性能的提高会降低其他目标性能,但降低性能的比例不同。最后综合考虑3个优化目标,采用理想点最小距离法从Pareto非劣解中选择最优构型,最终得到配平构型迎角1.7908°、内升降副翼-0.0009588°、中升降副翼-4.1908°、外升降副翼-4.9232°。本文的工作对合理确定含冗余控制面飞行器配平构型与性能综合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控制面 超静定配平 多目标优化 理想点最小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尔菲–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研究 被引量:45
13
作者 王迎超 孙红月 +1 位作者 尚岳全 祝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1-656,共6页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完整性系数Kv、结构面强度系数Kf、地下水渗水量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特尔菲科学方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建立隧道围岩分类模型,并利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第1期工程...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完整性系数Kv、结构面强度系数Kf、地下水渗水量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特尔菲科学方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建立隧道围岩分类模型,并利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第1期工程围岩实测资料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特尔菲–理想点法判别结果与实际围岩类别大致相同,且和人工神经网络判别结果、突变级数法判别结果基本符合,从而验证了特尔菲–理想点法用于围岩分类是可行的。最后,运用建立的特尔菲–理想点法围岩分类模型对浙江省诸永高速公路西华岭隧道围岩类别进行判别,经计算分析发现,所选洞段围岩判定结果与设计围岩类别相吻合,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用于隧道围岩分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在西华岭隧道中的成功应用,不仅可以为该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同时对以后同类隧道工程围岩分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点法 特尔菲法 围岩分类 贴近度 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岩爆烈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0
14
作者 王迎超 尚岳全 +1 位作者 孙红月 严细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在综合考虑岩爆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岩石单轴抗压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和岩石弹性能量指数作为评判指标,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岩爆发生和烈度... 基于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在综合考虑岩爆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围岩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岩石单轴抗压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和岩石弹性能量指数作为评判指标,通过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岩爆发生和烈度分级预测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苍岭隧道的岩爆等级判别中。研究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岩爆情况相吻合,运用熵权-理想点法进行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理想点法 岩爆 分级预测 贴近度 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晓华 杨志峰 +1 位作者 郦建强 张纪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实际上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决策 理想... 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实际上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决策 理想区间法(MODMIIM)。介绍了MODMIIM的原理,给出了它的构成方法,并把它应用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MODMIIM与PP模型和神经网络法相比,简单、有效;与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适用性。MODMI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多目标决策 理想区间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的理想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惠昕 张龙庭 +1 位作者 罗佑新 桂乃磐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6-18,0,共4页
基于普通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 ,给出了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的概念及其定义 ,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糊判决。基于该模糊判决 ,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求解的理想点法 ,给出了其详细求解方法和步... 基于普通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 ,给出了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的概念及其定义 ,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糊判决。基于该模糊判决 ,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求解的理想点法 ,给出了其详细求解方法和步骤。针对汽车离合器拉式膜片弹簧结构参数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正理想点 负理想点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郦建强 陆桂华 +2 位作者 杨晓华 杨志峰 张继昌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25,共5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一个由多目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对多...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一个由多目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对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MODMIIM),介绍了MODMIIM的原理,给出了其构成方法,并用MODMIIM对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为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上较弱。MODMIIM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稳定、合理。与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相比,MODMIIM具有更大的适用性。MODMI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综合评价 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 理想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省级电网月度发电计划 被引量:18
18
作者 梁志飞 夏清 +3 位作者 许洪强 朱明祥 张健 杨明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90-95,共6页
针对电力体制新形势下多种调度模式的发电计划科学化管理要求,基于月度电力生产的时空均匀性原则提出了月度发电计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电量供需平衡和潮流安全的同时性问题,把电量分解与安全校核细化到各日的峰... 针对电力体制新形势下多种调度模式的发电计划科学化管理要求,基于月度电力生产的时空均匀性原则提出了月度发电计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以往研究中所忽视的电量供需平衡和潮流安全的同时性问题,把电量分解与安全校核细化到各日的峰、平、谷时段。针对多量纲、多数量级的多目标综合决策的要求,基于理想点贴近度的思路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根据模型特点,采用邻域搜索算法求解。最后采用山东电网实际算例验证了模型的综合决策性能和邻域搜索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月度发电计划 理想点贴近度 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乐文 邱道宏 +1 位作者 李术才 张德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1-175,共5页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并以靠近理想解和远离反理想解的程度作为各评价对象的判断依据,基于此原理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类的理想点法评价模型。理想点法各指标权重的取值是否... 理想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反理想解,并以靠近理想解和远离反理想解的程度作为各评价对象的判断依据,基于此原理建立了隧道围岩分类的理想点法评价模型。理想点法各指标权重的取值是否合理对最终的评判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采用粗糙集理论把权重问题转化为粗糙集中属性重要性评价问题,以此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该方法不需先知经验,求解过程完全由实际样本驱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的隧道围岩分类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结果与实际相符,基于粗糙集和理想点法为隧洞围岩分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点法 粗糙集 围岩分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理想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朝安 高文龙 +1 位作者 阙金声 陈剑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1-206,226,共7页
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危险度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熵值-理想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划分模型,选取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与泥石流沟相对最大高差等10个评价指标。利用现... 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是泥石流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泥石流危险度的确定对于泥石流整体特征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熵值-理想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划分模型,选取流域面积、主沟长度与泥石流沟相对最大高差等10个评价指标。利用现场3条泥石流沟作为工程评价对象,通过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采用理想点法进行泥石流危险度的划分研究。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泥石流沟2与3属于高危险度(贴近度为0.79与0.83),泥石流沟1属于中危险度(贴近度为0.82)。泥石流危险度与现场情况及已有研究资料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法在泥石流危险度划分中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度 熵值法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