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距离泵站水锤分析及管线布置对水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斌 胡斌超 +2 位作者 刘有亮 史广泰 王继堂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2-1119,共8页
针对长距离供水工程中泵站事故停泵后管线后段负压成常态的问题,以甘肃某水库临库取水泵站为背景,建立了水锤基本方程、液控止回偏心半球阀和空气罐等数学模型.采用特征线法分析了泵后工作阀关闭规律以及增设空气罐和改变管线布置形式... 针对长距离供水工程中泵站事故停泵后管线后段负压成常态的问题,以甘肃某水库临库取水泵站为背景,建立了水锤基本方程、液控止回偏心半球阀和空气罐等数学模型.采用特征线法分析了泵后工作阀关闭规律以及增设空气罐和改变管线布置形式对水锤的影响.实例分析表明:泵后工作阀的关闭规律对管线负压的影响较小;管线出现“瞬时负压”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忽略其对管道的危害;空气罐能够较好地解决长距离供水工程中泵站后段管线在设置一定数量的空气阀后依然无法消除“瞬时负压”的缺陷;改变管线布置形式对管线负压极值的影响较小,呈直线形式的水锤最大压力明显大于高低起伏形式的管线,采用先缓后陡的管线布置形式能够缩短负压发生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长距离供水工程水锤防护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供水工程 关阀规律 空气罐 管线布置 最大压力 最小压力 瞬时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间贴近度的相似度量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璐 覃思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8-1311,共4页
在分析模糊理论与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新的基于同类概念云模型间贴近度的定义与计算算法,并与其他相似的贴近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形式简单,在算法精度和算法消耗上有明显优化,特别在云滴极少的情况下仍能... 在分析模糊理论与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新的基于同类概念云模型间贴近度的定义与计算算法,并与其他相似的贴近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形式简单,在算法精度和算法消耗上有明显优化,特别在云滴极少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精度效果。将该方法应用于真实电影评价数据的分类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相似性度量 最大最小贴近度 算术平均最小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最小连通支配集启发式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勤 范文涛 张旻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94,共3页
针对Ad Hoc网络中用洪泛法进行广播易引起广播风暴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分布式最小连通支配集启发式算法HMCDS,其中包括构建极大独立集、引入节点的有效度概念、选择有效度最大的节点作为支配点的贪心策略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HMCDS算法... 针对Ad Hoc网络中用洪泛法进行广播易引起广播风暴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分布式最小连通支配集启发式算法HMCDS,其中包括构建极大独立集、引入节点的有效度概念、选择有效度最大的节点作为支配点的贪心策略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HMCDS算法生成的连通支配集大小为7.6opt+1.4,时间复杂度为O(△2),消息复杂度为O(n),比同类算法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度 支配节点 极大独立集 最小连通支配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模糊数据的线性归回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嗣琮 孙彩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了解决在模糊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中,由模糊分析计算所带来的问题,采用基于模糊数据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模糊极小值准则和最大贴近度准则两种方法,给出了模糊结构元求解方法,得到模糊数据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系数的估计值,并利用模糊结... 为了解决在模糊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中,由模糊分析计算所带来的问题,采用基于模糊数据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模糊极小值准则和最大贴近度准则两种方法,给出了模糊结构元求解方法,得到模糊数据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系数的估计值,并利用模糊结构原理论对模糊线性回归模型的模糊误差进行估计及其的性能进行评估,建立基于结构元的模糊数据模糊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结构元 模糊线性回归 模糊数据 模糊极小值 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最大度约束下最小生成树的新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来焕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551-554,共4页
针对网络优化中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的特征,融合破圈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约束下最小生成树的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每次通过去掉圈中权最大的边,最终构造出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 针对网络优化中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的特征,融合破圈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约束下最小生成树的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每次通过去掉圈中权最大的边,最终构造出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约束下的最小生成树。算法证明和算例都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度 度约束 最小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最小偏差与相似度的区间型群组决策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源 张晓慧 曹月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67,共6页
针对专家偏好信息为区间型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文章提出基于最大最小偏差与区间相似度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最大最小偏差的模型求解属性权重,将专家决策矩阵集结为综合决策矩阵,其次通过构造区间数相似度计算标准区间的程度,根据... 针对专家偏好信息为区间型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文章提出基于最大最小偏差与区间相似度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最大最小偏差的模型求解属性权重,将专家决策矩阵集结为综合决策矩阵,其次通过构造区间数相似度计算标准区间的程度,根据各专家偏好信息贴近标准区间的程度确定专家权重,利用加权和集结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基于相似度定义新的区间数比较方法对所有方案排序并选出最优方案。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群组决策 最大最小偏差 标准区间 区间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度约束最小生成树的一种改进算法
7
作者 贾青慧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49,80,共3页
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是网络设计和优化中的一个NP-hard问题。提出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约束最小生成树的改进算法。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通过选取剩余边中权最小的边加入当前网络,得到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 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是网络设计和优化中的一个NP-hard问题。提出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约束最小生成树的改进算法。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通过选取剩余边中权最小的边加入当前网络,得到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最小生成树,同时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的仿真比较,表明新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度 度约束 改进算法 最小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城市防洪标准方案优选智能评价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范秋映 金菊良 +1 位作者 周玉良 程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影响城市防洪标准的因素众多,为处理统计数据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根据城市防洪标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环境生态效果综合最优原则,基于统计数据的变异性,根据主观性最小、最合乎自然、偏差最小的最大熵原理和使各方案对各分... 影响城市防洪标准的因素众多,为处理统计数据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根据城市防洪标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环境生态效果综合最优原则,基于统计数据的变异性,根据主观性最小、最合乎自然、偏差最小的最大熵原理和使各方案对各分类级别的加权广义距离平方和最小的模糊理论建立目标函数,然后用加速遗传算法解此目标函数,得各指标权重,进而计算出各城市防洪标准方案的相对贴近度,从而建立方案优选智能评价模型,对城市防洪标准方案进行优选。应用结果表明,方案3(500年一遇的城市防洪标准)既能降低防洪费用,叉能达到较好的防洪效益。此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虽有差异,但经过具体分析,智能评价方法所得结果是合理、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城市防洪标准 方案优选 智能评价 最大熵原理 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最小贴近度和诱导有序加权算子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乔梁 张露 +3 位作者 许懿 梁伟 孙露 卢继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14-121,共8页
为了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精度,将最大-最小贴近度和诱导有序加权算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根据诱导有序加权算子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组合模型,即IOWA组合模型、IOWHA组合模型和IOWGA组合模型。由于预测期的实际值未知,各单... 为了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精度,将最大-最小贴近度和诱导有序加权算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根据诱导有序加权算子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组合模型,即IOWA组合模型、IOWHA组合模型和IOWGA组合模型。由于预测期的实际值未知,各单项预测模型的诱导值无法提前预知,不能直接利用该方法进行预测。利用各单项模型建立不同组合模型,选择精度较高的组合模型,用其预测值代替实际值计算诱导值,可以解决预测期诱导值的计算问题。两个不同风电场的仿真结果表明:IOWGA组合模型比某些单项模型和其他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还低,预测效果并未得到改善;IOWA组合模型和IOWHA组合模型的各项误差指标都小于单项模型和其他组合模型,预测精度都得到提高,但IOWHA组合模型的各项预测评价指标都最好,预测精度更高,将它的预测值作为风电功率最终预测值,能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最大-最小贴近度 IOWA组合模型 IOWHA组合模型 IOWGA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的Dijkstra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卫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8期1898-1901,共4页
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是网络设计和优化中的一个NP难题。结合该问题的特征,基于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最小生成树的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每次通过选取剩余边中权最小... 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是网络设计和优化中的一个NP难题。结合该问题的特征,基于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最小生成树的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每次通过选取剩余边中权最小的边加入当前网络,最终得到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最小生成树。同时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的仿真比较和算例,表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度 度约束 DIJKSTRA算法 最小生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度与最小度相差不超过2的图的平衡judicious划分
11
作者 胡晓臣 何卫力 郝荣霞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图G的顶点集V(G)的一个二部划分V_1和V_2叫做平衡二部划分,如果||V_1|-|V_2||≤1成立.Bollobas和Scott猜想:每一个有m条边且最小度不小于2的图,都存在一个平衡二部划分V_1,V_2,使得max{e(V_1),e(V_2)}≤m/3,此处e(V_i)表示两顶点都在V_i... 图G的顶点集V(G)的一个二部划分V_1和V_2叫做平衡二部划分,如果||V_1|-|V_2||≤1成立.Bollobas和Scott猜想:每一个有m条边且最小度不小于2的图,都存在一个平衡二部划分V_1,V_2,使得max{e(V_1),e(V_2)}≤m/3,此处e(V_i)表示两顶点都在V_i(i=1,2)中的边的条数.他们证明了这个猜想对正则图(即△(G)=δ(G))成立.颜娟和许宝刚证明了每个(k,k-1)-双正则图(即△(G)-δ(G)≤1)存在一个平衡二部划分V_1,V_2,使得每一顶点集的导出子图包含大约m/4条边.这里把该结论推广到最大度和最小度相差不超过2的图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dicious划分 平衡二部划分 最大度 最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贴近度和改进Prim算法的高光谱图像波段分组排序
12
作者 张转 马玉 蔡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3,共6页
传统的基于Prim算法的高光谱图像波段分组排序需要计算所有波段之间的相关系数,并采用满秩相关系数矩阵作为邻接矩阵进行比较,计算复杂度较高。结合模糊数学的相似度衡量理论和高光谱图像的特点,首先提出使用计算简单的最大最小贴近度(m... 传统的基于Prim算法的高光谱图像波段分组排序需要计算所有波段之间的相关系数,并采用满秩相关系数矩阵作为邻接矩阵进行比较,计算复杂度较高。结合模糊数学的相似度衡量理论和高光谱图像的特点,首先提出使用计算简单的最大最小贴近度(maximum and minimum closeness,MMC)作为衡量高光谱图像波段间相关性的参数;然后将MMC的满秩邻接矩阵稀疏化,提取有效波段进行排序,明显降低了排序的波段数目和比较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rim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保持原有压缩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波段排序的复杂度,平均波段排序运行时间减少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波段分组排序 PRIM算法 模糊贴近度 最大最小贴近度(M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小班坡向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孝银 陈永刚 +3 位作者 陈晨 陈振德 邹静 龚金琪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16-20,34,共6页
现有的小班坡向算法均是对小班坡向的硬性划分,不符合实际地形连续变化的状态。通过构建单点坡向的隶属函数,求算小班坡向模糊矩阵与模板矩阵的贴近度,判断坡向所属的坡向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小班坡向算法具有更加客... 现有的小班坡向算法均是对小班坡向的硬性划分,不符合实际地形连续变化的状态。通过构建单点坡向的隶属函数,求算小班坡向模糊矩阵与模板矩阵的贴近度,判断坡向所属的坡向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小班坡向算法具有更加客观的坡向分类依据,且具备更高的小班坡向求算精度,更符合实际地形表达。该方法为小班坡向及小班其他地形因子的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小班坡向 DEM 贴近度 最大特征值法 矢量法 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构交互式双种群求解TSP的改进蚁群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8-294,共7页
针对蚁群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构造一种基于交互机制的双种群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该算法以蚁群算法和最大最小蚂蚁系统为基础建立两个子种群,前者融合路径贡献度,简化的2-opt交换算子,使算法更接近最优解;... 针对蚁群算法存在着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构造一种基于交互机制的双种群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该算法以蚁群算法和最大最小蚂蚁系统为基础建立两个子种群,前者融合路径贡献度,简化的2-opt交换算子,使算法更接近最优解;后者利用信息素限制条件并加入插入算子,增加种群的搜索广度。每次迭代后,通过双种群交互作用把两个种群中的最优路径作为路径贡献度的评判标准。当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时,交换双种群的信息素表以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优。把影响算法信息素更新的三个重要参数转化成一个三维组合优化问题,使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证明,双种群蚁群算法具有更强的求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种群 路径贡献度 最大最小蚂蚁 交换信息素 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