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He-H_2(D_2,T_2)碰撞分波截面计算 被引量:9
1
作者 冯一兵 张继彦 蒋德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7-480,共4页
采用Tang Toennes势模型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是E =0 .0 5eV时 ,计算了He -H2 (D2 ,T2 )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分波截面随量子数的变化。
关键词 分波截面 密耦近拟 模型 原子-分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rrell-Sorbie势下He-HCl碰撞体系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余春日 凤尔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6-172,共7页
根据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HCl相互作用能数据,作者采用Murrell-Sorbie势函数形式拟合了He原子与HCl分子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势,并与其它势模型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He-HCl碰撞体... 根据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HCl相互作用能数据,作者采用Murrell-Sorbie势函数形式拟合了He原子与HCl分子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势,并与其它势模型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He-HCl碰撞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总结了非弹性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拟合的各向异性势计算的微分散射截面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拟合势不但表达形式简洁,而且较好地描述了He-HCl系统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特征;利用碰撞体系分子间势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结果,可解决势能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原子与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Murrell-Sorble势 密耦近似 微分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F碰撞体系相互作用势及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余春日 汪荣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0-516,共7页
首先以与散射数据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BFW势为依据,拟合了He-HF碰撞体系相互作用的ESMSV势,并与其它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不同势下He原子和基态HF分子碰撞的散射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散射实验数... 首先以与散射数据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BFW势为依据,拟合了He-HF碰撞体系相互作用的ESMSV势,并与其它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不同势下He原子和基态HF分子碰撞的散射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散射实验数据作了比较;最后研究了该碰撞体系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拟合势能较好地描述He-HF系统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MSV势 密耦近似 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O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令狐荣锋 徐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5-1110,共6页
首先用Huxley势函数拟合在RCCSD(T)/aug-cc-pVTZ+bf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NO相互作用能数据,从而得到了He原子与NO分子相互作用各向异性势;然后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NO碰撞体系的总分波截面、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分波截面,并总结了分... 首先用Huxley势函数拟合在RCCSD(T)/aug-cc-pVTZ+bf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NO相互作用能数据,从而得到了He原子与NO分子相互作用各向异性势;然后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NO碰撞体系的总分波截面、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分波截面,并总结了分波截面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拟合势较好地描述了He-NO系统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特征,利用碰撞体系分子间势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结果,可解决势能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原子与分子碰撞机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势 势能参数 密耦近似 分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Br体系各向异性势及非弹性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余春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0-316,共7页
首先用BFW势函数形式拟合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HBr相互作用能数据,得到了He原子与HBr分子各向异性势;并与ESMSV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He-HBr碰撞体系能量在1... 首先用BFW势函数形式拟合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HBr相互作用能数据,得到了He原子与HBr分子各向异性势;并与ESMSV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He-HBr碰撞体系能量在150meV下He原子和HBr分子碰撞的转动激发微分截面和分波截面,总结了该碰撞体系非弹性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①拟合势较好地描述了He-HBr系统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特征;利用碰撞体系分子间势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结果,可解决势能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②低激发态被激发的几率要远远大于高激发态被激发的几率;激发态越高,大角散射的几率越大.③尾部效应仅在低激发态中产生,高激发态不产生尾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势 密耦近似 非弹性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i_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密耦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荣凯 张金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使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CCSD(T)/aug-cc-pVQZ+bf(3 s3p2d1 f1g)水平下,计算了He-L i2碰撞体系的相互作用势,并用Murrell-Sorb ie函数拟合得到相互作用势解析式。然后,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低入射能量从1m eV至22m eV时,He原子与基... 使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CCSD(T)/aug-cc-pVQZ+bf(3 s3p2d1 f1g)水平下,计算了He-L i2碰撞体系的相互作用势,并用Murrell-Sorb ie函数拟合得到相互作用势解析式。然后,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低入射能量从1m eV至22m eV时,He原子与基态L i2分子碰撞的分波截面及碰撞参数。计算结果表明:He-L i2碰撞体系主要是由相互作用势的排斥作用所产生的散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2 复合物 相互作用势 密耦近似 散射截面 分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HCl体系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及转动激发微分截面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吕兵 令狐荣锋 +3 位作者 汪荣凯 宋晓书 沈光先 杨向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52-55,60,共5页
首先用gaussion03程序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Ar-HCl相互作用能数据,得到了Ar原子与HCl分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并与HWK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Ar-HCl碰撞体系能量... 首先用gaussion03程序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Ar-HCl相互作用能数据,得到了Ar原子与HCl分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并与HWK势进行比较,验证了拟合势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Ar-HCl碰撞体系能量在100meV下Ar原子和HCl分子碰撞的转动激发微分截面,总结了该碰撞体系非弹性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 密耦近似 非弹性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_2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8
作者 汪荣凯 令狐荣锋 杨向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运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原子入射能量分别为27.3m eV、40.0m eV、64.0m eV和80.0m eV与基态N2分子碰撞的弹性、非弹性和总分波截面;并总结了该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尾部效应仅在低激发态中产生,高激发态不产生尾部... 运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原子入射能量分别为27.3m eV、40.0m eV、64.0m eV和80.0m eV与基态N2分子碰撞的弹性、非弹性和总分波截面;并总结了该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尾部效应仅在低激发态中产生,高激发态不产生尾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耦近似 转动激发 分波截面 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能量对He-N_2的散射截面的影响
9
作者 王小琴 唐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和N2 体系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及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得出微分截面及总截面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He-N2 密耦方法 势模型 碰撞能量 散射截面 原子-分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BH碰撞体系分波截面及电荷分布的研究
10
作者 汪荣凯 张金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27-131,共5页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分别为25meV、75 meV、125 meV和150meV时,He原子与基态BH分子碰撞的分波截面。计算结果表明:在总分波截面尾部效应极大值对应的碰撞参数附近,径向偶极发生转向;总分波截面最大峰的位置几乎对应于He原子具...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分别为25meV、75 meV、125 meV和150meV时,He原子与基态BH分子碰撞的分波截面。计算结果表明:在总分波截面尾部效应极大值对应的碰撞参数附近,径向偶极发生转向;总分波截面最大峰的位置几乎对应于He原子具有最大负电荷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BH复合物 密耦近似 散射截面 分波截面 电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e(^4He)-H2碰撞体系的相互作用势及微分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沈光先 令狐荣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91-95,共5页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CCSD(T)/aug-cc-pvtz和CCSD(T)/cc-pvtz理论水平下,计算了3He(4He)-H2相互作用能数据,采用Murrell-Sorbie势函数(M-S势)拟合了3He(4He)原子与H2分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并用公认精确度较高的密耦方法计算了3...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在CCSD(T)/aug-cc-pvtz和CCSD(T)/cc-pvtz理论水平下,计算了3He(4He)-H2相互作用能数据,采用Murrell-Sorbie势函数(M-S势)拟合了3He(4He)原子与H2分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并用公认精确度较高的密耦方法计算了3He(4He)-H2碰撞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总结了微分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拟合势不但表达形式简洁,而且较好地描述了3He(4He)-H2体系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势 Murrell-Sorbie势 T-T势 密耦近似 微分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氘、氚)分子与低能氦原子(E=0.1eV)碰撞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向东 蒋德琼 +2 位作者 张继彦 孙桂华 经福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H2 ,D2 ,T2 碰撞体系 ,采用Tang Toennies势 ,用密耦方法求解散射方程 ,计算了 E =0 .1eV 时 0 0 0 0 ,0 0 0 2 ,0 0 0 4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和角分布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热函数 转动激光 分波截面 密耦近似 分子 原子 碰撞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与H_2、D_2、T_2分子碰撞角分布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一兵 张继彦 蒋德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7-330,共4页
采用Tang Toennies势模型 ,用密耦法求解散射方程 ,计算了入射能量E =0 .0 5eV时 ,0 0- 0 0 ,0 0 - 0 2转动激发截面 ,进而计算了He -H2 ,He -D2 和He -T2 碰撞的角分布。
关键词 同位素替代 双原子分子 角分布 氢原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和D_2分子相互作用转动激发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茹 刘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用T .T(K .T .TangandJ .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1eV和E =0 .2eV时 ,0 0— 0 0弹性碰撞及 0 0— 0 2、0 0— 0 4、0 0— 0 6非弹性碰撞 ,得出D2 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 用T .T(K .T .TangandJ .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1eV和E =0 .2eV时 ,0 0— 0 0弹性碰撞及 0 0— 0 2、0 0— 0 4、0 0— 0 6非弹性碰撞 ,得出D2 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得到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分波截面 密耦方法 分子物理学 相互作用 氦分子 D2 碰撞 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原子与氢的同位素分子T_2碰撞分波截面计算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学儒 蒋德琼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7-471,共5页
用密耦计算方法及T·T(Tang-Toennies)势模型分别计算了入射能量E=0·05eV、0·15eV、0·25eV时He、Ne、Ar、Kr、Xe-T2碰撞体系的00-00弹性碰撞和00-02非弹性碰撞分波截面,结果表明:对00-00弹性碰撞,分波截面随量子数J... 用密耦计算方法及T·T(Tang-Toennies)势模型分别计算了入射能量E=0·05eV、0·15eV、0·25eV时He、Ne、Ar、Kr、Xe-T2碰撞体系的00-00弹性碰撞和00-02非弹性碰撞分波截面,结果表明:对00-00弹性碰撞,分波截面随量子数J的增加不断振荡,并随入射原子的相对碰撞能量的变化,振荡极大值的位置、收敛分波数等均有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能量变化 密耦近似 分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与HD、HT、DT碰撞的转动激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旭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采用Tang Toennies势模型 ,通过坐标变换 ,得到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体系在质心坐标系中的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上述体系的低能碰撞转动激发截面。文中最后讨论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体系碰撞的微分截... 采用Tang Toennies势模型 ,通过坐标变换 ,得到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体系在质心坐标系中的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上述体系的低能碰撞转动激发截面。文中最后讨论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体系碰撞的微分截面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替代 转动激发散射 密耦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被H_2分子散射的角分布研究
17
作者 刘刚 芦鹏飞 +2 位作者 蒋德琼 何绍奎 迟树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用T .T(K .T .TangJ.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0 5eV时 ,在 0 0 0 0弹性碰撞和 0 0 0 2非弹性碰撞时 ,得到了氢分子转动激发角分布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弹性碰撞和非弹性激... 用T .T(K .T .TangJ.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0 5eV时 ,在 0 0 0 0弹性碰撞和 0 0 0 2非弹性碰撞时 ,得到了氢分子转动激发角分布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弹性碰撞和非弹性激发角分布随角度增加的变化规律。随散射角的增大 ,弹性碰撞角分布变小。且在角度为零点出现了散射极大 ,入射原子的约化质量增大 ,振荡幅度减小 ,当散射角大于 6 0°后 ,其变化规律趋于某一值附近。对于 0 0 0 2的非弹性碰撞入射原子约化质量增大 ,大角散射几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函数 转动激发 角分布 密耦方法 惰性气体 氢分子 H2 原子 分子 弹性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与HD ,HT ,DT分子碰撞角分布的理论计算
18
作者 冯一兵 张继彦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82-586,共5页
采用TangToennies势模型,通过坐标变换,得到了氦原子与氢分子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体系HD,HT,DT在质心坐标系中的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HeHD,HT。
关键词 同位素替代 角分布 密耦近似 氦原子 分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同位素与HCl碰撞分波截面的理论计算
19
作者 王晓璐 徐梅 +2 位作者 宋晓书 吕兵 杨向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60-63,67,共5页
采用Huxley势函数拟合得到He-HCl较为可靠的相互作用势,使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80meV时,氦原子的三种同位素3He,4He,10He与HCl分子碰撞体系的激发分波截面。通过分析各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差异,探讨了He(3He、4He... 采用Huxley势函数拟合得到He-HCl较为可靠的相互作用势,使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80meV时,氦原子的三种同位素3He,4He,10He与HCl分子碰撞体系的激发分波截面。通过分析各碰撞体系分波截面的差异,探讨了He(3He、4He、10He)-HCl碰撞体系的弹性分波截面00-00,非弹性碰撞转动激发分波截面00-01到00-07,随量子数和体系约化质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替代 分波截面 密耦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