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unch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considering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1
作者 Jinxin Tang Guoping Wang +3 位作者 Genyang Wu Yutian Sun Lilin Gu Xiaoting Ru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105-123,共19页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BMLRS)improves,its mechanical structures,particularly the plane clearance design between the slider on the rocket and the guide inside the launch canist...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BMLRS)improves,its mechanical structures,particularly the plane clearance design between the slider on the rocket and the guide inside the launch canister,have grown increasingly complex.However,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current launch modeling theory for BMLRS.In this study,a multi-rigid-flexible-body launch dynamics model coupling the launch platform and rocke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ultibody system transfer matrix method and the Newton-Euler formulation.Furthermore,considering the bending of the launch canister,a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slider-guide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was proposed.To quantify the contact force and fri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slider and guide,the contact force model and modified Coulomb model were introduced.Both the modal and launch tests were conducted.Additionally,the modal convergence was verified.By comparing the modal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of the eigenfrequency is 3.29%.thereby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BMLRS dynamics model.Furthermore,the launch test validated the proposed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model.Moreover,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MLRS,including launch canister bending stiffness,slider and guide material,slider-guide clearance,slider length and layout.This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optimization in BMLRS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Launch dynamics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Contact detection algorithm Multibody system transfer matrix method(MST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ty assessment of framed hot launch departure for sea-based rockets in rough sea conditions
2
作者 Deng Wang Jianshuai Shao +2 位作者 Nan Cao Yi Jiang Tong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8期83-100,共18页
Sea-based rocket launches encounter significant challenges stemming from dynamic marine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During the hot launch phase,characterized by low-velocity ascent,the departure of the rocket from the ... Sea-based rocket launches encounter significant challenges stemming from dynamic marine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During the hot launch phase,characterized by low-velocity ascent,the departure of the rocket from the oscillatory platform exhibits heightened sensitivity to external disturbances.In the development stage,assessing the launch dynamics and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rocket and framed launcher are crucial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ea-based rocket launches in rough sea conditions.This study presents a high-fidelity dynamic model of maritime hot launch system,demonstrating 3.21%prediction error through rigorous validation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sets from comprehensive modal analyses and the full-scale rocket flight test.To mitigate collision risks,we develop a computational method employing spatial vector analysis for dynamic measurement of rocket-launcher clearance during departure.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reveal that in rough sea conditions,optimal departure dynamics are achieved at θ_(thrust)=270°nozzle azimuth configuration,reducing failure probabil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orientations.The developed assessment framework not only resolves critical safety challenges in current sea launch systems but also establishes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for optimizing adapter axial configuration patterns in future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based rocket Departure safety Clearance measurement Launch dynamics Dynamic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小初始扰动的弹管间隙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阵 毕世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针对火箭/发射装置系统,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火箭和发射管的动力学方程组,基于MATLAB平台编写了方程组求解程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弹管间隙对火箭初始扰动的影响,并利用二次回归模型求出了弹管间隙的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扰动角和... 针对火箭/发射装置系统,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火箭和发射管的动力学方程组,基于MATLAB平台编写了方程组求解程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弹管间隙对火箭初始扰动的影响,并利用二次回归模型求出了弹管间隙的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扰动角和角速度是弹管间隙的二次函数,而最优弹管间隙为该二次函数构成的齐次方程的解。该方法能为火箭发射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射装置系统 初始扰动 优化 弹管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管间隙对火箭炮初始挠动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学义 朱孙科 +1 位作者 乐贵高 姜勇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4,共4页
弹管间隙是影响火箭炮初始扰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某多管火箭炮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发射动力学模型。应用动力学显式有限元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弹管间隙条件下影响火箭炮初始挠动的相关参数。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 弹管间隙是影响火箭炮初始扰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某多管火箭炮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发射动力学模型。应用动力学显式有限元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不同弹管间隙条件下影响火箭炮初始挠动的相关参数。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了火箭炮初始挠动随着弹管间隙变化的趋势,为火箭炮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力学 多管火箭炮 发射动力学 弹管间隙 初始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火箭定向器有限元法数值仿真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寿彭 马大为 +1 位作者 于存贵 陈兵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40-1942,共3页
以某复合材料火箭定向器为对象,分别建立了3mm,3.5mm,4mm三种壁厚的定向器和火箭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了火箭在定向器内运行的全过程,得到了复合材料定向器的一些有价值的计算数据曲线。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显示,最大偏差不... 以某复合材料火箭定向器为对象,分别建立了3mm,3.5mm,4mm三种壁厚的定向器和火箭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了火箭在定向器内运行的全过程,得到了复合材料定向器的一些有价值的计算数据曲线。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显示,最大偏差不到14%,证明仿真结果是可信的,综合比较,4mm壁厚的定向器是最佳选择。研究表明,用复合材料制成的火箭定向器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仿真 复合材料 定向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炮同时离轨发射管二次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从咏 方毅 张福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77,共3页
采用局部动力相似理论建立了火箭炮同时离轨发射系统的静态模拟实验,对发射管内二次流进行了实验研究,摸清了管内二次流的流动特征。
关键词 火箭 发射管 二次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的火箭发射箱振动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中利 党玉功 +1 位作者 周铭丽 于存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49-2254,共6页
火箭武器弹-架系统的振动引起火箭弹的初始扰动,振动结果集中反映到定向器管口上,而发射箱的柔性变形对振动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建立某火箭武器发射箱基于弹管碰撞作用的刚体振动模型,并考虑发射架和定向器的柔性变形因素,用动力... 火箭武器弹-架系统的振动引起火箭弹的初始扰动,振动结果集中反映到定向器管口上,而发射箱的柔性变形对振动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建立某火箭武器发射箱基于弹管碰撞作用的刚体振动模型,并考虑发射架和定向器的柔性变形因素,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发射箱的柔性多体模型,经仿真计算和模型验证,对刚体振动结果和柔性变形结果耦合叠加,得到了发射箱的综合振动特性结果,掌握了影响发射箱振动的因素和规律,进行了火箭弹初始扰动的计算。研究方法和计算结果为某火箭武器初始扰动分析、弹道修正及提高射击精度提供了参考,也为同类火箭武器动力学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特性 初始扰动 发射箱 弹管碰撞 动力有限元法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旋转火箭发射时的弹—管间隙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怀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弹—管间隙存在的情况下柔性飞行器的发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描述弹—管间隙效应的物理模型 ,根据横向弹、管相对位移确定火箭在发射中的运动和约束状况 ,通过变接触刚度模拟弹—管间的耦合反力和间隙作用 ,数值计算火箭瞬态... 本文研究了弹—管间隙存在的情况下柔性飞行器的发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描述弹—管间隙效应的物理模型 ,根据横向弹、管相对位移确定火箭在发射中的运动和约束状况 ,通过变接触刚度模拟弹—管间的耦合反力和间隙作用 ,数值计算火箭瞬态动力学响应 ,分析了弹—管间隙对火箭运动姿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旋转火箭 发射特性 弹-管间隙效应 起始扰动 力学模型 约束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复合材料火箭弹定向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涵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文针对目前火箭弹定向器的缺点,提出内层为不锈钢内衬防止尾焰烧蚀,外层为复合材料提供结构强度、刚度的方案,通过对产品材料性能试验,结合实弹发射,证明该方案满足使用要求。试样拉伸强度为220MPa,拉伸模量为23.7GPa,压缩强度为153M... 本文针对目前火箭弹定向器的缺点,提出内层为不锈钢内衬防止尾焰烧蚀,外层为复合材料提供结构强度、刚度的方案,通过对产品材料性能试验,结合实弹发射,证明该方案满足使用要求。试样拉伸强度为220MPa,拉伸模量为23.7GPa,压缩强度为153MPa,弯曲强度为330MPa,层间剪切强度为2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材料 火箭弹 定向器 轻质 可重复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的舰载火箭发射精度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茂林 柏广强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了分析舰载火箭发射初始扰动对射击精度的影响程度,针对舰载多管火箭深弹发射装置,首先基于ADMAS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舰载发射装置动力学模型;然后,在考虑发射装置构件之间的刚柔耦合情况和影响初始扰动... 为了分析舰载火箭发射初始扰动对射击精度的影响程度,针对舰载多管火箭深弹发射装置,首先基于ADMAS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舰载发射装置动力学模型;然后,在考虑发射装置构件之间的刚柔耦合情况和影响初始扰动的主要因素的情况下,对发射装置在不同发射顺序、发射间隔和弹种发射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发射管高低方向的振动幅度大且衰减比较慢,高低方向的振动要远大于与射击平面垂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多管火箭 虚拟样机 多体系统矩阵传递法 发射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兵火箭发射筒前盖破碎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苏雅拉图 王雨时 +2 位作者 王强 闻泉 王乃耀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4,128,共5页
为了判断单兵火箭发射时其包装发射筒前盖碎片对弹头引信碰击触发开关与涡轮发电机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对单兵火箭发射时弹前空气压力推破前盖过程和弹丸出筒口时撞破前盖这两种可能的情形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前盖是被弹头引... 为了判断单兵火箭发射时其包装发射筒前盖碎片对弹头引信碰击触发开关与涡轮发电机的影响,采用LS-DYNA软件对单兵火箭发射时弹前空气压力推破前盖过程和弹丸出筒口时撞破前盖这两种可能的情形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前盖是被弹头引信撞破的,而不是被压缩空气推破的;与引信撞击后,前盖中心环形槽处会出现1~4个微小碎片,但受压缩空气的推动,这些碎片并不会进入引信进气道。仿真结果与从靶场回收到的前盖碎片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兵火箭 触发引信 包装发射筒 引信可靠性 引信钝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巡飞弹靶机动力及发射装置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芝宏 孙寒骁 郭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7-132,共6页
为提升巡飞弹靶机快速集群发射能力,扩大速度范围和续航能力,研究对燃油发动机改装修型、输出轴偏置、加装电起动组件和自动离合器技术,对火箭助推器和动力装置进行模块化协同设计,实现了燃油发动机在发射筒内自起动功能,发动机在火箭... 为提升巡飞弹靶机快速集群发射能力,扩大速度范围和续航能力,研究对燃油发动机改装修型、输出轴偏置、加装电起动组件和自动离合器技术,对火箭助推器和动力装置进行模块化协同设计,实现了燃油发动机在发射筒内自起动功能,发动机在火箭助推发射阶段保持连续性运转。使巡飞弹靶机具备了电动型/油动型巡飞弹作战模拟能力,提升了反巡飞弹对抗演练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式发射燃油发动机 火箭助推发射装置 集群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射流冲击载荷的修正模型与仿真验证
13
作者 郭着雨 林家辉 +2 位作者 高利华 李军 莫宗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655,共9页
为了研究火箭发射系统燃气射流冲击载荷的特性,该文建立了金属薄壁圆管轴向撞击载荷理论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Alexander金属薄壁圆管轴向压缩理论的不足并进行修正。利用金属薄壁圆管对刚体撞击的缓冲特性,... 为了研究火箭发射系统燃气射流冲击载荷的特性,该文建立了金属薄壁圆管轴向撞击载荷理论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Alexander金属薄壁圆管轴向压缩理论的不足并进行修正。利用金属薄壁圆管对刚体撞击的缓冲特性,对基础型薄壁圆管(BCT)进行改进,设计了均匀开槽型薄壁圆管(UGT)和周向开口开槽型薄壁圆管(CGT)。通过改变金属薄壁圆管的塑性铰半长来控制平均轴向撞击力变化规律。对3种薄壁圆管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对比了修正模型结果和仿真结果,分析了3种类型薄壁圆管的吸能性能。结果显示,3种薄壁圆管的平均撞击力与该文模型吻合较好,经BCT缓冲的轴向撞击力呈现不规则变化,而经UGT和CGT缓冲的撞击力的变化规律与燃气射流冲击载荷相似,说明通过设计金属薄壁圆管的塑性铰半长可以控制轴向撞击载荷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射流 冲击载荷 火箭发射系统 金属薄壁圆管 刚体撞击 基础型薄壁圆管 均匀开槽型薄壁圆管 周向开口开槽型薄壁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