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with AT1 receptor antagonistic activity
1
作者 蒋玉仁 陈玉玲 +1 位作者 杨焱焱 刘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212-1218,共7页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was studied.Three different alignm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get the models of 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was studied.Three different alignm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get the models of 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and the hologram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HQSAR).The statistical results from the established models show believable predictivity based on the cross-validated value(q2>0.5) and the non-validated value(r2>0.9),The analysis on contour maps of CoMFA and CoMSIA models suggests that hydrophobic and hydrogen-bond acceptor field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T1 antagonistic activity of 2-alkyl-4-(biphenylylmethoxy) pyridine derivatives besides the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fields,Th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tom contributions in the HQSAR model is in agreement with that in the 3D-QSAR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 (CoMSIA) hologram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HQSAR) AT 1 antagonistic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共同体”的建构与失落——“红色经典”小说文本与插图的互动考察
2
作者 赵树勤 彭婧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6,共9页
“红色经典”小说文本与插图在理论层面上一度结成意义与风格保持和鸣共振的“图文共同体”,形成了以“写实”为主导、图文相互缠绕并发生内部争夺的有机互动格局。这一“图文共同体”自1990年代以来不断遭遇图像时代的挑战,并在小说图... “红色经典”小说文本与插图在理论层面上一度结成意义与风格保持和鸣共振的“图文共同体”,形成了以“写实”为主导、图文相互缠绕并发生内部争夺的有机互动格局。这一“图文共同体”自1990年代以来不断遭遇图像时代的挑战,并在小说图文的经典化进程中被逐步建构为一个红色时代的文化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小说插图 “图文共同体” 图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道经学、治道史观与中华文明的治道核心论--以探解中华文明变夷从夏的枢机为主线
3
作者 刘太刚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6,共14页
中华文明是一种以文史文明为主干、以经史文明为内核、以治道文明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中华经学的正统是治道经学,中华史观的主流是治道史观,中华经史同源于治,是传载治道的两种不同文体。这种文明特质使中华文明在治道探索方面有着卓绝... 中华文明是一种以文史文明为主干、以经史文明为内核、以治道文明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中华经学的正统是治道经学,中华史观的主流是治道史观,中华经史同源于治,是传载治道的两种不同文体。这种文明特质使中华文明在治道探索方面有着卓绝于其他古代文明的深厚积累,从而使外来征服者倾心折服。外来征服者为巩固其对中华文明区的长久统治,就要提升其治道水平,为此就要学习中华经史,于是就要保留并学习中华文明的文史,进而认同并融入中华文明,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这样,中华文明就实现了被外来入侵者武力征服之后的文化逆袭,即征服者被征服,亦即古人所称的“以夏变夷”或“变夷从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史学 经史关系 以夏变夷 文明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身关系--关于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思考
4
作者 王国坛 郭秋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115,159,共11页
以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德国古典哲学遗产主要是指黑格尔的辩证法,但也有一条贯穿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线索,即自身关系思想。这一思想既是反映事物本质内涵的思想内容,又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它是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理论... 以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德国古典哲学遗产主要是指黑格尔的辩证法,但也有一条贯穿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线索,即自身关系思想。这一思想既是反映事物本质内涵的思想内容,又是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它是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理论及其应用的内在机理,应作为遗产加以挖掘。自身关系作为问题是在康德哲学中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如何解决物自体的不可知问题。费希特通过自我设定行动,在自我与非我之间建立了意识的自身关系,才实现了自我本质认识。谢林则以绝对自我的能动性建立了纯粹意识的自身关系,进而达到对绝对本质的直观。黑格尔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把意识的自身关系改造为概念或实体的自身关系;于是概念或实体便在自身关系的框架中以自身分化和自身扬弃、自身规定和自身否定、自身联系和自身转化等方式建立了庞大的逻辑学体系,以达到绝对理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关系 德国古典哲学 费希特 黑格尔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学与史学之间:宋代义理史学的生成逻辑与内在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依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1,共14页
宋代理学家基于“体用一源”“理事体用”的理学观念,创成了义理史学,明确了“经经史纬,故分体用;经史不离,是为一源”的经史关系,彰显出“由体贯用,以理统事,义理为先,不废史传”的内在精神。按照理学“即天视人”和“即人视天”两种... 宋代理学家基于“体用一源”“理事体用”的理学观念,创成了义理史学,明确了“经经史纬,故分体用;经史不离,是为一源”的经史关系,彰显出“由体贯用,以理统事,义理为先,不废史传”的内在精神。按照理学“即天视人”和“即人视天”两种理论模式,义理史学形成了两种著作类型。一种是以胡宏《皇王大纪》为代表的叙述型史学,运用理学中的宇宙发生论和天道运行论,采取“化经为史”的方式,建构出整体性的上古三代史。另一种是以胡寅《读史管见》为代表的评骘型史学,依据理学中的心性工夫论和政治社会论,采取“以经断史”的方式,对战国以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合理性作出评价。湖湘学派的主要学术贡献之一,就是推动宋代义理史学真正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史学 义理史学 经史关系 湖湘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R,3S-1,2,2-三甲基-1,3-环戊二胺为配体的铂髤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联红 刘芸 +2 位作者 袁阜平 尤启冬 苟少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75-780,共6页
本文合成了9种含有由天然D(+)鄄樟脑衍生的1R,3S鄄1,2,2鄄三甲基鄄1,3鄄环戊二胺(A)为配体的铂髤配合物[Pt髤AX]{其中,X=(CH2)3C(COO-)2(1,1鄄环丁烷二羧酸根),2CH3OCH2COO-,2CH3CH2OCH2COO-,2CH3(CH2)3OCH2COO-,[OCH(CH3)COO]2-(乳酸根... 本文合成了9种含有由天然D(+)鄄樟脑衍生的1R,3S鄄1,2,2鄄三甲基鄄1,3鄄环戊二胺(A)为配体的铂髤配合物[Pt髤AX]{其中,X=(CH2)3C(COO-)2(1,1鄄环丁烷二羧酸根),2CH3OCH2COO-,2CH3CH2OCH2COO-,2CH3(CH2)3OCH2COO-,[OCH(CH3)COO]2-(乳酸根),(OCH2COO)2-(乙醇酸根),2CH3OCH2CH2OCH2COO-,2CH3CH2OCH2CH2OCH2COO-和2CH3(CH2)3OCH2CH2OCH2COO-}。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电喷雾质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体外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配合物对A549人肺癌细胞和HCT鄄116人结肠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R 3S-1 2 2-三甲基-1 3-环戊二胺 铂配合物 合成 表征 抗肿瘤活性 经典构效关系 手性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地区猪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立权 李鹏 +2 位作者 崔玉东 潘兴广 朴范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1-273,共3页
本研究参考公开发表的Alfort株基因组全序列 ,用计算机软件Dnastar的PrimerSelect程序设计了两对SCFVE2基因高变区的特异性引物 ,对黑龙江东部地区分离的 5株猪瘟野毒 (HL、JN、MSND、MSPD和MSHT株 )进行RT_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 本研究参考公开发表的Alfort株基因组全序列 ,用计算机软件Dnastar的PrimerSelect程序设计了两对SCFVE2基因高变区的特异性引物 ,对黑龙江东部地区分离的 5株猪瘟野毒 (HL、JN、MSND、MSPD和MSHT株 )进行RT_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并将这 5株野毒的高变区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参考毒株的相应部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5株分离毒均为基因II群 ,且形成两个独立的分支 ,HL、JN株与HCLV株氨基酸差异在 60 %以上 ,而MS株与HCLV株氨基酸差异在 3 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分子流行病学 遗传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铂(Ⅱ)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超 龚钰秋 +2 位作者 郑小明 杨梦甦 崔景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52-1758,共7页
0引言 1967年发现顺铂,即铂族金属配合物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具有抗肿瘤活性后,于1971年进入Ⅰ期临床试验,7年后获准用于治疗睾丸肿瘤和卵巢癌.
关键词 铂(Ⅱ)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经典构效关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二甲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和与DNA的键合水平(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金超 赵学军 申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5-420,共6页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混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Pt(CH3 CH3>NH)(NH3)X2](a^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HCl2COO-(二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混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Pt(CH3 CH3>NH)(NH3)X2](a^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HCl2COO-(二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甲氧基苯甲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等离子体质谱研究了配合物与细胞DNA的键合量;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配合物(a^f)对所测试的肿瘤细胞MCF-7、HCT-8和BGC-823没有表现出活性,但对EJ和HL-60两种肿瘤细胞表现出好的活性,而且配合物(d^f)对HL-60细胞的活性与顺铂相当。配合物(a^f)与HL-60细胞的DNA键合量与其作用浓度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isplatin<c<b<a<f<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胺铂(Ⅱ)配合物 细胞毒性 经典构效关系 Pt-DNA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2,156,共5页
理学宗师朱熹之经学与其文章之学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他在奏疏的写作中时常引用《尚书》经文,除了利用《尚书》的劝谕功能影响帝王,还通过对经文的阐释,引导帝王接受自己的理学体系。与北宋儒者不同,朱熹十分注重阅读经书的主观... 理学宗师朱熹之经学与其文章之学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他在奏疏的写作中时常引用《尚书》经文,除了利用《尚书》的劝谕功能影响帝王,还通过对经文的阐释,引导帝王接受自己的理学体系。与北宋儒者不同,朱熹十分注重阅读经书的主观感受与趣味,并在文章中传达、显现这种趣味。在记、序这两种文体的创作中,朱熹或阐发经义以提升立意,或反思学习经书的方式,或重绘经典传承的学术谱系,使其文章具备了深刻的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经学 文章 《尚书》 理学体系 学术内涵 主观感受 反思学习 经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的黄昏与庶民的戏谑 被引量:8
11
作者 季广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3,共6页
经典指具有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经典意味着意义持久和价值深远,意味着榜样和力量,意味着政治正确、品位纯正。经典是经典化的结果,经典化的过程包括“排座次”、“上皇榜”和“入教材”。大众文化产品的流行破坏了经典化的进程,终止了... 经典指具有权威性的作品或著作,经典意味着意义持久和价值深远,意味着榜样和力量,意味着政治正确、品位纯正。经典是经典化的结果,经典化的过程包括“排座次”、“上皇榜”和“入教材”。大众文化产品的流行破坏了经典化的进程,终止了经典化的美梦,传统的经典也现出了原形:经典的下面掩饰着宰制关系,经典意味着阅读的强制。去经典化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经典化 去经典化 移情机制 权力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户时代“雅俗”关系在“見立絵”中的表现——以春信、歌磨、国贞浮世绘美人画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方洁 韦立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1,208,共6页
"見立て"2是日本文学、艺能界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主题表现方法。在凝聚了近世庶民特色的浮世绘版画中,画师引入了日本和歌文学中的表现手法"見立て",创造了浮世绘中特有的主题表现形式—"見立絵"。"... "見立て"2是日本文学、艺能界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主题表现方法。在凝聚了近世庶民特色的浮世绘版画中,画师引入了日本和歌文学中的表现手法"見立て",创造了浮世绘中特有的主题表现形式—"見立絵"。"見立絵"在绘画主题上融合了古典与当世的元素,成就了浮世绘"雅俗融合"的特点。18世纪至19世纪的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从"雅"至"俗"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时期。以江户时代浮世绘美人画中的三大代表人物铃木春信、喜多川歌磨、歌川国贞的作品为例,采用纵向对比的研究方法,探讨江户时代"雅俗"关系的转变在"見立絵"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俗”关系 江户时代 “見立絵” 古典 当世 趣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看方药与证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文娟 烟建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252-2253,共2页
通过《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即"证"是对疾病从整体功能关系失调角度概括的综合性动态病理模型,来看方药是通过整体取性、调动和发挥机体内在的自主调节能力来实现对"证"的调理关系而实现其功效的。
关键词 内经 证内涵 方药与证 整体调整功能 关系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钱志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5,共7页
唐诗艺术特征之形成、唐诗之繁荣与其使用的近体、古诗、乐府体三足鼎立的体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在运用古近体的体裁系统上,具有后世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它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唐诗的另一种思路。唐诗... 唐诗艺术特征之形成、唐诗之繁荣与其使用的近体、古诗、乐府体三足鼎立的体裁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在运用古近体的体裁系统上,具有后世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唐诗体裁系统的优势”。它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唐诗的另一种思路。唐诗体裁系统中的诗与歌之关系、古体与近体之关系,是唐诗体裁系统中存在的两大矛盾,同时又因矛盾之张力而成为两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体裁系统 古体诗歌 近体诗歌 诗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及其困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3-19,共7页
青年黑格尔从古典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概念,并在劳动论题的理解上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他把古典经济学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学概念"劳动"纳入哲学的理论视界,将其运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等问题... 青年黑格尔从古典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概念,并在劳动论题的理解上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他把古典经济学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学概念"劳动"纳入哲学的理论视界,将其运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等问题的哲学思考,使劳动概念从形而下的经济学层面转换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对劳动的"物性"的单向度理解,凸显了劳动概念的"人性"内涵。但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本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只是"绝对"彰显自己的一个环节,如此以来,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必然无法挣脱"绝对精神"的黑洞。马克思深刻地洞见了黑格尔劳动概念的困境与局限,从立场、方法和观点这三个方面对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展开了整体性的批判,成功地把"劳动"从绝对精神的笼罩中拯救出来,作为自己整个世界观和全部哲学的思想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 劳动 古典经济学 主奴关系 市民社会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下神东矿区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土质和植被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凯 王顺洁 +3 位作者 高霞 刘舒予 杜坤 严嘉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61,共9页
为了探究煤炭开采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及其对土壤质地和植被的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神东布尔台煤矿为研究区域,采集煤炭开采前和开采后0~10 m深度的土壤样品,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壤含水率的分层和空间变异特征,... 为了探究煤炭开采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及其对土壤质地和植被的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神东布尔台煤矿为研究区域,采集煤炭开采前和开采后0~10 m深度的土壤样品,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壤含水率的分层和空间变异特征,利用二维克里金和三维克里金拟合模型对各层土壤含水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拟合分析,同时对土壤含水率、土壤质地和植被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依据土壤含水率的变异系数可将土壤分为3层,即浅层强变异层(0~4 m)、中间稳定层(4~8 m)和深层强变异层(8~10 m),0~10 m的土壤含水率均具有较强变异性.(2)土壤含水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比较模型拟合结果发现,三维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二维模型,因此采用三维克里金法绘制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分布图.(3)煤炭开采会造成土壤含水率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地裂缝的产生引起了水分蒸发.(4)土壤含水率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和植被地上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土壤含水率 经典统计学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特征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环己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和与DNA的键合水平(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金超 申勇 杨梦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3-831,共9页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氨·环己胺·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NH3)(NH2)X2](a ̄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甲氧基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氨·环己胺·羧酸根合铂!类配合物[Pt(NH3)(NH2)X2](a ̄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O-C6H4-COO-(对甲氧基苯甲酸根),p-CH3-C6H4-COO-(对甲基苯甲酸根),p-NO2-C6H4-COO-(对硝基苯甲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以及等离子体质谱研究了配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与细胞DNA的键合量;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配合物(c ̄f)对EJ和HL-602种肿瘤细胞表现出好的活性,而且配合物(c),(d)和(e)对EJ和HL-602种肿瘤细胞的活性高于临床用药顺铂;配合物(a ̄f)对MCF-7、HCT-8和BGC-8233种肿瘤细胞的活性低于顺铂;它们能阻止HL-60和EJ细胞G2+M→G1期的进行;配合物(a ̄f)与HL-60和EJ细胞的DNA键合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e>cisplatin>f>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胺铂(Ⅱ)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经典构效关系 细胞周期 Pt-DNA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音乐观——兼论音乐与科学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科学家爱因斯坦钟爱音乐并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看法和认识。作为一个深谙音乐艺术与科学创造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及其形式美,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它与科学在表达方式和被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 科学家爱因斯坦钟爱音乐并对音乐有着独到的看法和认识。作为一个深谙音乐艺术与科学创造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及其形式美,并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它与科学在表达方式和被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敏锐地指出音乐与科学在创造性及满足人类情感需要等方面的共性特征。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深入探讨,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已成为艺术与科学有密切关系的重要例证和焦点内容。对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音乐观进行深入分析与合理阐释,对于深入研究"音乐与科学的关系"这一新兴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音乐观 音乐与科学的关系 古典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再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6,共5页
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其一 ,就文论话语的生成而言 ,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动的关系 ,“依经立义”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常见的意义生成方式。其二 ,就文论话语的演变与传承而言 ,中国古代文论的... 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其一 ,就文论话语的生成而言 ,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动的关系 ,“依经立义”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常见的意义生成方式。其二 ,就文论话语的演变与传承而言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亘存着宗经征圣的传统。其三 ,就活动主体而言 ,经学家与文论家兼于一身的情况非常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中国 古代文学理论 审美意识 儒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拓展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其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共8页
为了推进学术研究和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我们应当着力探讨中国史学演进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要努力总结和阐释那些显示出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具有当代价值,具有中西融通学理意义的内容、思想、命题和方法,并力求... 为了推进学术研究和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我们应当着力探讨中国史学演进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要努力总结和阐释那些显示出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伟大创造力,具有当代价值,具有中西融通学理意义的内容、思想、命题和方法,并力求作出新概括、新表述,以展示传统史学和近现代史学的成就和独具魅力,促进中国学术向世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经史关系 20世纪中国史学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