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的“戡乱动员”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朝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9,共6页
1947年中,为了挽救其统治的重大危机,国民党被迫实行“戡乱动员”的应变之举,企图集中全力与中共一搏。其后,国民党加强了对其后方的控制与镇压,对舆论的钳制不断加强,异议声音的表达也日渐受限。但是,以严刑峻法为表征的“戡乱动员”,... 1947年中,为了挽救其统治的重大危机,国民党被迫实行“戡乱动员”的应变之举,企图集中全力与中共一搏。其后,国民党加强了对其后方的控制与镇压,对舆论的钳制不断加强,异议声音的表达也日渐受限。但是,以严刑峻法为表征的“戡乱动员”,非但没有能实现国统区的社会稳定,反而凝聚了社会各阶层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之心,加速了他们对国民党统治之离心离德,最终亦未能挽救国民党统治之败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 国民党统治 战时 简论 1947年 社会稳定 大危机 国统区 挽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美国的在华军事选择
2
作者 林红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1-95,共5页
二战结束初期的中国 ,在国共两党剑拔弩张的对峙中 ,美国扮演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角色。这个角色企图对中国内部势力施加影响 ,企图“缔造”一个既能防范于苏联又能造福于美国的可靠“伙伴” ,因此美国对可能采纳的对华方案进行过种种考察... 二战结束初期的中国 ,在国共两党剑拔弩张的对峙中 ,美国扮演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角色。这个角色企图对中国内部势力施加影响 ,企图“缔造”一个既能防范于苏联又能造福于美国的可靠“伙伴” ,因此美国对可能采纳的对华方案进行过种种考察和尝试。这其中 ,直接派兵参与国共内战、彻底解救美国在中国的困境的援蒋方案 ,美国政府对华决策者曾以极其微妙的心情多次谈及而后又多次予以否定 ;在这段历史的纷繁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这一方案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 ,对苏战略的需要、对华军事实力优势、在华特权等因素曾一度刺激了美国人的冒险心理 ,然而 ,更为强大的来自中国、苏联和美国本土的制约因素却是美国政府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 ,最终 ,这一方案在两种相互抵触的力量的夹击下只能束之高阁 ,直到一个最佳时机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后 美国 军事选择 中国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中央对战后中国和、战问题的盱衡与抉择
3
作者 于化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6,共13页
随着全面抗战胜利的到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平与战争,民主与独裁两种力量的斗争,成为战后国内政治的显著特... 随着全面抗战胜利的到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平与战争,民主与独裁两种力量的斗争,成为战后国内政治的显著特点。依据中国共产党七大对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分析,中共中央高举“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战略方针,极力推进和平建国构想的实施。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追求和平、民主的真诚努力,揭破了国民党蒋介石内战独裁的真实面目,极大地团结和教育了全国人民,从而把政治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最终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准备了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争取和平建国的斗争,也就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觉悟和国民党的彻底孤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建国 国共谈判 全面内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