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钇外加量对镁稳氧化锆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冬冬 余同暑 +1 位作者 赵洪波 李红霞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16,223,共5页
为了提高钢铁小方坯连铸用高密度氧化锆定径水口的综合性能,以60%(w)的单斜氧化锆粉、40%(w)的电熔氧化镁稳定氧化锆粉为主要原料,外加1.1%(w)的稳定剂氧化镁微粉和一定量的氧化钇微粉,成型为125 mm×10 mm×10 mm的试样和标准... 为了提高钢铁小方坯连铸用高密度氧化锆定径水口的综合性能,以60%(w)的单斜氧化锆粉、40%(w)的电熔氧化镁稳定氧化锆粉为主要原料,外加1.1%(w)的稳定剂氧化镁微粉和一定量的氧化钇微粉,成型为125 mm×10 mm×10 mm的试样和标准水口芯,经1730℃保温8 h制备了高密度氧化锆材料。研究了稳定剂氧化钇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325%、0.65%、0.975%和1.3%)对氧化锆性能、显微结构、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氧化钇的外加量,可以弥合网状微裂纹,提高材料的常温抗折强度与耐钢液冲刷性,但单斜氧化锆相占比减少与网状微裂纹的弥合对材料抗热震性不利。通过控制氧化钇外加量,可以调整材料的抗热震性与耐钢液冲刷性,以满足不同的工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稳定氧化锆 定径水口 单斜氧化锆 抗热震性 耐钢液冲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复合镁碳供气元件氮气热处理后的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研究
2
作者 闫明伟 陈子健 +2 位作者 孙广超 叶树峰 刘开琪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7-282,共6页
从低碳经济角度出发,将金属铝粉防氧化剂以原料形式引入镁碳材料,探究高温氮气下金属铝粉对低碳镁碳材料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期制备可适用于炼钢炉底吹工艺的低碳镁碳供气元件。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和金属铝粉(加入质量分数分... 从低碳经济角度出发,将金属铝粉防氧化剂以原料形式引入镁碳材料,探究高温氮气下金属铝粉对低碳镁碳材料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期制备可适用于炼钢炉底吹工艺的低碳镁碳供气元件。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和金属铝粉(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5%、8%和12%)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低碳镁碳供气元件试样,借助XRD、SEM和EDS手段表征和分析了氮气热处理后(热处理温度分别为1300、1400、1500和1600℃)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金属铝被用作原料时,镁碳试样呈现了不同于传统镁碳材料的物相演变,并且金属铝与石墨含量的变化促使镁砂颗粒表面的改性物相不同。在石墨加入量为15%(w)、金属铝粉加入量为5%(w)的镁碳试样中,镁砂颗粒表面改性相为掺杂铝元素的立方氧化镁晶体;当金属铝粉加入量增加至8%(w)及以上时,Al 7C 3N 3消失,Al 6O 3N 4出现,且Al 6O 3N 4的生成温度高于1400℃;在石墨加入量为5%(w)且金属铝加入量为8%~12%(w)的镁碳试样中,镁砂颗粒表面改性物相为含有N元素的镁铝尖晶石固溶体(MgA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镁碳材料 铝粉 供气元件 镁砂 MGAL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O对镁钙质耐火材料结构与抗渣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权亦远 刘浩 +4 位作者 王周福 马妍 朱宇轩 邓承继 王玺堂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针对镁钙质耐火材料烧结难、抗渣渗透性差等问题,以镁钙砂为主要原料,乙酸钡为钡源添加剂,制备镁钙质耐火材料。研究乙酸钡加入量(外加质量分数为0、3.5%、7%、10%)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主要物理性能及抗渣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针对镁钙质耐火材料烧结难、抗渣渗透性差等问题,以镁钙砂为主要原料,乙酸钡为钡源添加剂,制备镁钙质耐火材料。研究乙酸钡加入量(外加质量分数为0、3.5%、7%、10%)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主要物理性能及抗渣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乙酸钡分解的BaO促进了MgO、CaO晶粒的发育长大,同时BaO与CaO及镁钙砂中SiO_(2)杂质反应生成Ba_(1.55)Ca_(0.45)SiO_(4),填充孔隙,促进烧结,提高了材料的致密性与力学性能;2)与熔渣相互作用过程中,颗粒间的Ba_(1.55)Ca_(0.45)SiO_(4)固溶熔渣中的Ca^(2+)形成Ba_(0.48)Ca_(1.52)SiO_(4),提高了渗透层附近熔渣的黏度,抑制了熔渣向耐火材料内部渗透,增强了镁钙质耐火材料的抗渣渗透能力;3)当乙酸钡外加量为7%(w)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钙质耐火材料 乙酸钡 BAO 烧结致密化 抗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镁和葡萄糖酸镁对轻烧MgO水化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周晶 王周福 +4 位作者 刘浩 马妍 夏忠锋 全正煌 邓承继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7-301,共5页
为优化轻烧氧化镁的水化行为,以轻烧氧化镁为原料,乳酸镁和葡萄糖酸镁为调凝剂,通过对轻烧MgO的水化程度、水化热和低场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研究2种调凝剂(乳酸镁、葡萄糖酸镁)对轻烧MgO凝结时间及水化产物显微形貌的影响。... 为优化轻烧氧化镁的水化行为,以轻烧氧化镁为原料,乳酸镁和葡萄糖酸镁为调凝剂,通过对轻烧MgO的水化程度、水化热和低场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研究2种调凝剂(乳酸镁、葡萄糖酸镁)对轻烧MgO凝结时间及水化产物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乳酸镁,葡萄糖酸镁对轻烧MgO水化、硬化行为和水化产物显微形貌的影响更为明显;引入3%(w)乳酸镁水化50 h累计放热量约为400 J·g^(-1),初凝时间为15 min,水化产物晶体形貌呈薄片花瓣状;引入3%(w)葡萄糖酸镁水化50 h累计放热量约为300 J·g^(-1),初凝时间延长至45 min,水化产物晶体形貌呈六方板形或四方双锥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MgO 调凝剂 水化行为 乳酸镁 葡萄糖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MgO碳化固化砂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蔡光华 唐浩 +4 位作者 刘天韵 刘红森 张婷 邵光辉 张永兴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3-162,共10页
MgO碳化固化技术是一种创新土体加固方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碳化程度不均匀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生物炭能有效增加土体孔隙度,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该研究融合玉米秸秆生物炭与MgO碳化技术以加固土体,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 MgO碳化固化技术是一种创新土体加固方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碳化程度不均匀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生物炭能有效增加土体孔隙度,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该研究融合玉米秸秆生物炭与MgO碳化技术以加固土体,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玉米秸秆生物炭掺量对MgO碳化固化砂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机理,同时与水泥固化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增大了MgO碳化土的CO_(2)吸收量、体积膨胀率及干密度,但降低了碳化土的含水率和pH值。与水泥固化样相比,MgO碳化样的破坏应变更低;生物炭提高了MgO碳化样的强度和变形模量,且随生物炭掺量增加,破坏模式由塑性向脆性转变;在固化剂掺量为15%、生物炭掺量为6%时,MgO碳化样的强度达6.87 MPa,是无生物炭碳化样的1.7倍以及水泥固化样的3.0倍。生物炭促进了MgO碳化样中水碳镁石和球碳镁石/水菱镁石的生成,碳化产物有助于胶结土颗粒与生物炭、填充颗粒间孔隙和提高试样强度。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水分调节、气体吸附与交互和分散效应的生物炭协同活性MgO碳化砂土的微观加固模型,解释了生物炭对MgO碳化加固砂土中的影响机理。该研究充分利用生物炭多孔吸碳特性,不仅提升了MgO碳化加固土的效果,还具有低碳环保性,为农林固废资源化利用及特殊岩土体加固改良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玉米秸秆 物理化学性能 活性氧化镁 碳化固化 砂土 加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砂颗粒加入量对MgO-Al_(2)O_(3)-SiO_(2)系蓄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杜鹏辉 赵豫鸽 +2 位作者 王刚 孙红刚 王来稳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制备高性能的固体电热储能锅炉用蓄热材料,以高铝矾土和电熔镁砂为原料,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压制成φ50 mm×50 mm的试样,经1360℃保温4 h热处理制备MgO-Al_(2)O_(3)-SiO_(2)系蓄热材料。研究镁砂的加入量(加入质... 为制备高性能的固体电热储能锅炉用蓄热材料,以高铝矾土和电熔镁砂为原料,亚硫酸纸浆废液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压制成φ50 mm×50 mm的试样,经1360℃保温4 h热处理制备MgO-Al_(2)O_(3)-SiO_(2)系蓄热材料。研究镁砂的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0%、50%)对该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及蓄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入镁砂后,蓄热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构形貌均发生明显改变,材料整体呈现镁砂颗粒-环状气孔-尖晶石/堇青石反应层-莫来石的梯度结构;2)随镁砂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比热容、蓄热密度和热导率增大,说明材料蓄热能力和热效率提升,常温耐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热膨胀系数先降低后升高,过量的镁砂会产生过多液相,导致材料内部产生缺陷,强度降低;3)当镁砂的加入量为30%(w)时,材料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砂颗粒 MgO-Al_(2)O_(3)-SiO_(2)系蓄热材料 比热容 蓄热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对复合铁酸钙生成和还原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齐玉磊 陈衍彪 郭豪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5,共9页
复合铁酸钙是高碱度烧结矿中的主要黏结相,镁作为烧结矿中的主要元素,影响烧结过程铁酸钙生成的同时,固溶于铁矿石还会影响其还原行为。研究了MgO对复合铁酸钙生成和富氢还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1250℃时,随着镁含量(质量... 复合铁酸钙是高碱度烧结矿中的主要黏结相,镁作为烧结矿中的主要元素,影响烧结过程铁酸钙生成的同时,固溶于铁矿石还会影响其还原行为。研究了MgO对复合铁酸钙生成和富氢还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1250℃时,随着镁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由0增加至5.5%,含镁磁铁矿含量增加,其分布在铁酸钙周边或铁酸钙内部,导致烧结过程液相量降低,使得针状铁酸钙生成速率降低,进而导致烧结矿强度和还原速率降低。此外,低温热重实验结果表明随镁含量的增加复合铁酸钙活化能先增加后减少,当镁含量小于4%时,最可能的反应机理模型为R2,即二维收缩圆柱体相边界反应模型,方程微分形式为:f(α)=2(1-α)^(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铁酸钙 氧化镁 固结机理 还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含量对镁质熔剂性球团回转窑结圈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绍翔 田铁磊 +4 位作者 王子昂 张玉柱 龙跃 郭宗恒 刘连继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9,共6页
围绕镁质熔剂性球团矿回转窑结圈问题,以唐钢提供的矿粉为原料进行了焙烧实验,研究了SiO_(2)含量对球团粉末压块的抗压强度和软熔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SiO_(2)含量的球团粉末压块的微观矿相结构及元素组成,解析了SiO_(2)对球团回转窑... 围绕镁质熔剂性球团矿回转窑结圈问题,以唐钢提供的矿粉为原料进行了焙烧实验,研究了SiO_(2)含量对球团粉末压块的抗压强度和软熔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SiO_(2)含量的球团粉末压块的微观矿相结构及元素组成,解析了SiO_(2)对球团回转窑结圈物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块中SiO_(2)含量不断增加,压块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压块的DT、ST均降低;同时赤铁矿粉末和熔剂产生的液相增多,促进赤铁矿在回转窑中扩散和连晶,从而加固了回转窑的结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含量 镁质熔剂性球团 回转窑结圈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砂原料对MgO-MgAl_(2)O_(4)-ZrO_(2)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玉静 薄钧 +3 位作者 孙红刚 司瑶晨 白文献 程远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7-322,共6页
为提高MgO-MgAl_(2)O_(4)-ZrO_(2)耐火材料性能,分别以不同镁砂原料为骨料,以分析纯MgO细粉、α-Al_(2)O_(3)微粉、尖晶石细粉及单斜氧化锆微粉为基质,经1650℃保温3h热处理制备MgO-MgAl_(2)O_(4)-ZrO_(2)耐火材料。研究了不同镁砂原料... 为提高MgO-MgAl_(2)O_(4)-ZrO_(2)耐火材料性能,分别以不同镁砂原料为骨料,以分析纯MgO细粉、α-Al_(2)O_(3)微粉、尖晶石细粉及单斜氧化锆微粉为基质,经1650℃保温3h热处理制备MgO-MgAl_(2)O_(4)-ZrO_(2)耐火材料。研究了不同镁砂原料(97烧结镁砂、97电熔镁砂、99卤水镁砂)对试样力学性能、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97烧结镁砂和97电熔镁砂中CaO、SiO_(2)等杂质含量高,并在1650℃产生液相,促进材料烧结,使试样致密化程度高,但高温性能降低。2)97烧结镁砂原料较97电熔镁砂气孔率高、晶粒小、活性高,导致材料的线收缩率过大;99卤水镁砂原料纯度高、晶粒小、气孔率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与基质反应可生成更多的原位尖晶石,降低烧成收缩,且阻止裂纹扩展,提高了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3)以99卤水镁砂为原料,试样体积密度为3.04g·cm^(-3),显气孔率为17.8%,常温抗折强度为7.4MPa,线收缩率为0.73%,高温抗折强度(1400℃保温0.5h)为7.1MPa,抗热震性良好,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MgAl_(2)O_(4)-ZrO_(2) 卤水镁砂 RH炉 高温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对废镁铬砖再生利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10
作者 薛凯 王志远 任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5,共8页
有色金属冶炼炉内渣量大且流动性强、金属熔体较多,使其对耐火材料的耐腐蚀耐冲刷要求较高。镁铬耐火砖因其优异的抗渣性及较强的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冶炼企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用后废镁铬砖,目前尚没有技术可以将用后... 有色金属冶炼炉内渣量大且流动性强、金属熔体较多,使其对耐火材料的耐腐蚀耐冲刷要求较高。镁铬耐火砖因其优异的抗渣性及较强的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冶炼企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用后废镁铬砖,目前尚没有技术可以将用后耐火材料系统回收,现有的填埋等处理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环保的压力。废镁铬砖最佳的处理工艺应为分离回收有价金属后将其再生,但是有色金属氧化物因为其在高温下易生成气体挥发,影响再生耐火砖的致密性,而目前却没有研究指出,有色金属的种类和含量导致再生耐火砖耐压强度、显气孔率、热震性等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明晰铅铋铜等金属对耐火材料再生的影响机理及最大添加量,为废镁铬砖中金属的脱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物相分析,确定废镁铬砖中铅、锑、铜等主要以金属氧化物形式存在。根据热力学分析可知,在镁铬耐火砖烧制的温度下,氧化铅和三氧化二锑最易挥发,同质量投入,氧化铅生成气体较多,对耐火材料影响最大,三氧化二锑生成气体较少,对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次之,氧化铜虽然会产生气体,但其大部分成分会在耐火材料中形成稳定渣相,相比而言,对耐火材料影响较小,可见有色金属氧化物对耐火材料的影响主要因为其在高温下易生成气体挥发,影响耐火材料的性能。经试验可知,在满足镁铬耐火砖标准的试验条件下,氧化铅的最大添加量为0.6%,三氧化二锑的最大添加量为1.0%,氧化铜的最大添加量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铬砖 再生 金属氧化物 挥发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加入量对镁钙砂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臧伟楠 栾舰 +2 位作者 王春艳 李佳 韩昊鹏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改善镁钙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他性能,以白云石粉和轻烧镁粉为主要原料,外加纳米TiO_(2),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成型,经1 650℃煅烧3 h制成镁钙砂试样,研究了TiO_(2)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 为了改善镁钙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他性能,以白云石粉和轻烧镁粉为主要原料,外加纳米TiO_(2),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成型,经1 650℃煅烧3 h制成镁钙砂试样,研究了TiO_(2)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_(2)的引入可使材料内产生固溶体,促进晶粒长大,同时材料内会有新相CaTiO_(3)和Ca_(4)Ti_(3)O_(10)生成,提高颗粒间结合程度,但过量的新相生成会阻碍材料内气体排出,影响烧结过程。随着纳米TiO_(2)外加量的增加,试样中CaTiO_(3)和Ca_(4)Ti_(3)O_(10)的含量增加,体积密度逐渐降低,显气孔率逐渐增大,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和抗水化性能以及热震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纳米TiO_(2)外加量为2%(w)时,试样的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水化性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钙材料 纳米TiO_(2) 力学性能 抗水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石墨加入量对菱镁矿尾矿制备镁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岳静静 赵鑫 +7 位作者 游杰刚 张玲 张小芳 侯庆冬 冯东 罗式桐 段明君 张一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为提高菱镁矿尾矿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以菱镁矿尾矿轻烧粉为原料,单质硅粉和95-石墨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利用固相反应无压烧结法制备镁质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埋碳气氛下,硅粉和石墨加入量对镁质复合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致密度、线... 为提高菱镁矿尾矿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以菱镁矿尾矿轻烧粉为原料,单质硅粉和95-石墨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利用固相反应无压烧结法制备镁质复合材料。研究了在埋碳气氛下,硅粉和石墨加入量对镁质复合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致密度、线变化率、抗热震性能、显微结构以及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粉和石墨粉添加量的增加,材料中的镁橄榄石(M_(2)S)和SiC含量增加,最终形成了以M_(2)S为主晶相的M_(2)S-SiC-C的复相材料;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O和SiO气体,不利于材料的烧结,造成材料的常温抗折强度和体积密度下降,气孔率上升,线收缩率减小;材料热震后的强度保持率均比未添加添加剂的试样明显的增加,因为材料中M_(2)S的增加和SiC晶须的生成均对材料的抗热震性提高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尾矿 镁质复合材料 碳化硅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添加量对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韩东序 佘亚锋 张志成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06,共5页
为了改善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的常温使用性能,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和金属铝粉为原料,Y_(2)O_(3)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氩气气氛中经1700℃保温3h热处理制备了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研究了Y_(2)O_(3)的添加量(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 为了改善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的常温使用性能,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和金属铝粉为原料,Y_(2)O_(3)为添加剂,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氩气气氛中经1700℃保温3h热处理制备了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研究了Y_(2)O_(3)的添加量(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5%、1%、1.2%和1.5%)对低碳镁碳材料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引入的Y_(2)O_(3)可以和基质中的SiO_(2)和Al_(2)O_(3)反应生成稀土化合物,并在烧结过程中充当晶粒间的结合物或者填充在颗粒间的缝隙中,提升材料的致密性,进而提高其力学性能。2)当Y_(2)O_(3)的添加量为0.2%(w)时,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常温抗折强度分别为2.83g·cm^(-3)、9.92%和6.98MPa,抗热震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镁碳材料 氧化钇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盐湖老卤制备高性能烧结镁砂的研究
14
作者 周玉军 唐大才 +1 位作者 温天朋 于景坤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为实现青海盐湖镁资源的高效高值化综合利用,利用溶解-析出法从青海盐湖老卤中获得高纯度的水氯镁石(MgCl_(2)·6H_(2)O),并通过直接分解法制备高活性的轻烧氧化镁,经球磨、干燥和成型,于1600℃分别保温1、2和3 h制备烧结镁砂。研... 为实现青海盐湖镁资源的高效高值化综合利用,利用溶解-析出法从青海盐湖老卤中获得高纯度的水氯镁石(MgCl_(2)·6H_(2)O),并通过直接分解法制备高活性的轻烧氧化镁,经球磨、干燥和成型,于1600℃分别保温1、2和3 h制备烧结镁砂。研究了轻烧氧化镁粉体粒径、保温时间对烧结镁砂体积密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获得的轻烧氧化镁粉体颗粒磨细至1.303μm,经1600℃保温2 h后,制备的烧结镁砂的体积密度为3.43 g·cm^(-3),显气孔率为3.3%,可用于钢铁、有色冶金等高温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老卤 水氯镁石 烧结镁砂 体积密度 显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铝灰与工业重烧镁砂制备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
15
作者 艾炳辰 赵俊翔 +2 位作者 祝虎 李敏 易果强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7,共9页
二次铝灰(SAD)是铝生产和回收过程中排放的有害固体废物。为了解决二次铝灰堆存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以二次铝灰为原料添加工业重烧镁砂制备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的以废治废新方法,主要研究镁砂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对所... 二次铝灰(SAD)是铝生产和回收过程中排放的有害固体废物。为了解决二次铝灰堆存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以二次铝灰为原料添加工业重烧镁砂制备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的以废治废新方法,主要研究镁砂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对所制备的耐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该耐火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通过三点抗折实验对该材料抗弯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镁砂的含量的增加,当镁砂含量达到理论成分点(Al_(2)O_(3)/MgO比值为2.53)时形成的尖晶石结构最优。随烧结温度升高,镁铝尖晶石耐火材料纯度和结晶度明显提高。当镁砂含量为28.33 wt.%时,烧结温度1400℃时,耐火材料抗弯强度达到142.8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重烧镁砂 烧结 镁铝尖晶石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控制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16
作者 张雪敏 富月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62,共8页
针对参数未知、外部干扰未知并且带有输入、输出约束的离散时间仿射非线性系统,本文基于高阶干扰观测器的投影算法与模型预测控制和补偿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控制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基于高阶干扰观测器的投影算法... 针对参数未知、外部干扰未知并且带有输入、输出约束的离散时间仿射非线性系统,本文基于高阶干扰观测器的投影算法与模型预测控制和补偿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偿控制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基于高阶干扰观测器的投影算法对未知参数和外部干扰同步估计,根据干扰观测值和参数估计值设计补偿控制量,使系统输入和输出满足约束条件,从而保证模型预测控制优化问题的可行性,并使系统的输出收敛到标称系统的输出.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到电熔镁砂熔炼过程中电极电流控制的仿真实验中,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补偿控制 自适应控制 参数估计 电熔镁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损毁机制及性能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圣博 侯庆冬 +4 位作者 田吉 罗旭东 马北越 李季佳 满斯林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9-265,共7页
综述了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损毁机制以及近年来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影响低碳镁碳质耐火材料抗热震性、抗氧化性和抗渣侵蚀性的因素,并对低碳镁碳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镁碳质耐火材料 损毁机制 抗热震性 抗氧化性 抗渣侵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性能的研究
18
作者 刘中飞 吴锋 +4 位作者 梁效诚 孙家朐 裴宇航 罗旭东 袁其琛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了克服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苛刻的使用环境,以特级菱镁矿、脱硅锆和镁铝尖晶石为原料预合成镁锆尖晶石,然后与不同粒级的电熔镁砂混合、成型、烘干、煅烧制备出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研究了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加... 为了克服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苛刻的使用环境,以特级菱镁矿、脱硅锆和镁铝尖晶石为原料预合成镁锆尖晶石,然后与不同粒级的电熔镁砂混合、成型、烘干、煅烧制备出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研究了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对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的增加,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的体积密度逐渐增大,显气孔率、线收缩率和常温抗折强度逐渐减小,抗渗透性逐渐提高,而抗侵蚀性略微降低。2)当预合成镁锆尖晶石加入量(w)为20%时,MgO-ZrO_(2)-MgAl_(2)O_(4)质耐火材料具有较低的线膨胀系数,并表现出最优的断裂韧性和抗热震性。综合来看,预合成镁锆尖晶石的最佳加入量(w)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精炼炉 MgO-ZrO_(2)-MgAl_(2)O_(4) 预合成镁锆尖晶石 抗热震性 线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d reactive magnesia treated silt soil 被引量:21
19
作者 蔡光华 刘松玉 +2 位作者 杜延军 章定文 郑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859-1868,共10页
A series of un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s(UC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ent of reactive magnesia(Mg O) and carbonation time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including apparent characteristics, str... A series of un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s(UC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ent of reactive magnesia(Mg O) and carbonation time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including apparent characteristics, stress-strain relation, and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reactive Mg O treated silt soils. The soils treated with reactive Mg O at various contents were subjected to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for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later, UCTs were performed on the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active Mg O content and carbonation time have remarkable influences on the aforementione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he soils.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reactive Mg O content,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qu) increases at a given carbonation time(<10 h), whereas the water content and amounts of crack of the soils decrease. A threshold content of reactive Mg O exists at approximately 25% and a critical carbonation time exists at about 10 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qu. A simple yet practical strength-prediction model,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wo variables of reactive Mg O content and carbonation time,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qu of carbonated reactive Mg O treated soils. A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ated values of qu with the measured ones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satisfactory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ioxide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reactive magnesia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strength-predic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辅助氧化镁碳化过程砂土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稼 屈思源 +1 位作者 杭磊 黄安国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基于微生物或酶诱导碳酸盐沉积(即MICP和EICP)过程的固土技术具备固化强度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目前也存在处理效率低、耗时长等局限。为克服这些局限,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固土技术,即基于植物脲酶辅助氧化镁碳化(酶辅助碳化)过... 基于微生物或酶诱导碳酸盐沉积(即MICP和EICP)过程的固土技术具备固化强度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目前也存在处理效率低、耗时长等局限。为克服这些局限,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固土技术,即基于植物脲酶辅助氧化镁碳化(酶辅助碳化)过程的固土法,探索其处理方法、效果和作用机理,并与单纯的氧化镁碳化、EICP和水泥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酶辅助碳化加固法时,一遍处理强度可达0.92 MPa,且试样的强度显著高于单纯氧化镁处理(0.30 MPa)、EICP处理(0.28 MPa)和水泥处理(0.69 MPa)。酶辅助碳化加固法处理试样的制备方式对强度影响较大。与注入法相比,采用拌和法处理的试样强度高了3倍。此外,添加少量脱脂奶粉后,酶辅助碳化加固法处理试样的强度进一步提升了约70%,达到1.30 MPa。通过微观结构和矿物成分分析发现,酶辅助碳化处理后,固化物填满了砂颗粒之间的孔隙,将砂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网格空间结构,与不添加脲酶的试样相比,其中的水合碳酸镁混合物含量较高,中间产物水镁石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氧化镁 碳化 固化土 脲酶辅助氧化镁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