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circulation valve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齐平 舒红宇 +2 位作者 方文强 何联格 杨茂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648-654,共7页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cosmic and high-frequency processing me...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cosmic and high-frequency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The fluid mesh distor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CEL language, and the fluid struc^tre interaction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NSYS CFX software and was analyzed by dynamic mesh technique. The local sensitive computational area was meshed by prismatic grid, which could reduce the negative volume problem during the simulation. The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nusoidal inlet velocity loads. Flow characteristic and dynamics characteristic were obtaine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circulation value were obtained, and the acceleration curve of circulation valve wa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conformity of the final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um indicates that this method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characteristic between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irculation val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交易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业政 宗兰芳 +2 位作者 杨祖艳 钱洋 孙见山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研究和刻画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中的可信保障,是应对数据交易中可信风险挑战、建立数据要素可信生态体系的关键。虽然学术界在该领域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全面的、系统的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交易的研究框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 研究和刻画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中的可信保障,是应对数据交易中可信风险挑战、建立数据要素可信生态体系的关键。虽然学术界在该领域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全面的、系统的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交易的研究框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按照“可信风险→可信体系→可信机制”路径,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整合,期望构建一个新颖、概括性的研究框架。首先,从多个视角分析数据交易中的可信风险;其次,基于信任理论,提出数据交易的PD CA可信体系,并从实践视角提供实现主体可信、数据可信、合约可信和算法可信的具体路径和措施;最后,针对数据要素可信流通交易的现实困境,给出未来的研究议题。本文对促进数据要素型企业有效应对可信风险管理的挑战,帮助政府高效构建数据要素可信生态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流通交易 可信风险 PDCA可信体系 可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理论阐释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向阳 徐从才 汪洁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流通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体竞争力待增强;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流通效率待提升;流通模式创新发展,流通组织重构待完善;数字金融强化风险识别,“数据孤岛”待突破;数字金融应用较为广泛,法治化建设亟须完善。在基于效率、新发展理念、产业特点视角阐释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文章从创新动力、主体动力、支撑动力、信用动力四个维度探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丰富多元的流通业态模式、更具活力的流通市场主体、更强健的流通承载能力、更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能力能够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现实基础 理论阐释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优势的上下分化:数字时代多层级政府治理变革的一个动力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向静林 钟瑞雪 艾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8,共14页
数字时代出现了“数实相融”的新型治理情境,推动中国多层级政府治理呈现出“上下共治”的新模式,其中的动力机制之一是“信息优势的上下分化”。研究细致分析了高层级政府的数字信息优势和低层级政府的属地信息优势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 数字时代出现了“数实相融”的新型治理情境,推动中国多层级政府治理呈现出“上下共治”的新模式,其中的动力机制之一是“信息优势的上下分化”。研究细致分析了高层级政府的数字信息优势和低层级政府的属地信息优势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模式,发现高层级政府在线上行为信息、跨域关联信息、超大规模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低层级政府在线下行为信息、在地关联信息、过程事件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二者的信息优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依关系,通过自上而下的信息计算、研判、推送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摸排、核验、反馈,多层级政府之间形成了不同于前数字时代的双向信息流转机制。信息优势上下分化引发的信息流转机制变化及其实际运行的复杂性,值得学界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政府治理 信息优势分化 信息流转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促凝剂对CFBFA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必钦 张枭 +1 位作者 刘源涛 王琰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y ash,CFBFA)是现代新型燃煤发电工艺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利用CFBFA制备泡沫混凝土可以满足建筑隔墙保温的要求,但大掺量CFBFA会引起泡沫混凝土凝结速度减缓,导致工业化生产周转效率低,生...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y ash,CFBFA)是现代新型燃煤发电工艺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利用CFBFA制备泡沫混凝土可以满足建筑隔墙保温的要求,但大掺量CFBFA会引起泡沫混凝土凝结速度减缓,导致工业化生产周转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采用硫酸铝与氢氧化钙混合制备复合促凝剂,当硫酸铝质量分数为3%时,研究不同氢氧化钙含量(其与硫酸铝的质量比分别为0、0.25、0.50、0.75和1.00)对CFBFA基泡沫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等温电导率量热法,研究了复合促凝剂对CFBFA基泡沫混凝土早期水化的促进作用机理,通过3D轮廓仪并结合Image-pro软件,分析了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当复合促凝剂中氢氧化钙与硫酸铝的质量比为0.25时,与对照组(氢氧化钙质量为0)相比,CFBFA泡沫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了220 min;当复合促凝剂中氢氧化钙与硫酸铝的质量比为0.75时,CFBFA泡沫混凝土3 d的强度可达到10.39 MPa,导热系数为0.30 W·m^(-1)·K^(-1).复合促凝剂促进混凝土在水化早期生成针状的钙矾石,使CFBFA基泡沫混凝土基体更加致密、孔径分布更均匀.复合促凝剂的掺入使CFBFA基泡沫混凝土具有高效批量化生产的潜力以及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复合促凝剂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 隔热 孔隙结构 早期强度 钙矾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勇明 吕晓东 +6 位作者 庞立健 臧凝子 王靖宇 王佳然 梁元钰 邹吉宇 郑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3,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纤维化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除肺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病理性血管新生等方面讨论IPF发病机制。中医理论认...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慢性纤维化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除肺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活化、病理性血管新生等方面讨论IPF发病机制。中医理论认为“瘀”贯穿于IPF病程始终,故将活血化瘀法确立为治疗IPF的重要方法,结合益气、养阴、祛痰等治法。研究发现从瘀论治对IPF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从瘀论治IPF主要通过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干预血小板活化、减少血管新生等多重机制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从中医学和对现代医学IPF之“瘀”的认识、从瘀论治IPF相关治法和现代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揭示从瘀论治IPF的科学内涵,同时为丰富中医治瘀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血瘀 活血化瘀 生物学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5年云南5月降水多寡的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成因
7
作者 周建琴 陶云 +2 位作者 周杰 李蒙 窦小东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近25年来云南5月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减弱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在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多转少的年代际变异,本文分析了这两个时段降水的持续异常特征及其环流成因。结果显示:1)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两个时... 近25年来云南5月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减弱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在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由多转少的年代际变异,本文分析了这两个时段降水的持续异常特征及其环流成因。结果显示:1)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两个时段的全省性降水差异明显,平均的云南5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别为37.9%和-19.7%,且大部地区的降水量差值超过20 mm,其中中西部地区超过了60 mm。2)1999—2008年中高纬度环流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云南,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500 hPa高度场偏低,700 hPa风场为异常气旋环流,输送到云南境内的水汽偏多,降水偏多,而2009—2023年则与之相反。3)1999—2008年和2009—2023年两个时段环流差异明显的区域位于中低纬度。1999—2008年阿拉伯海季风和印缅槽同时偏强,云南5月降水主要受阿拉伯海季风强弱的影响。2009—2023年阿拉伯海季风和印缅槽偏强的时段不对应,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其南侧的异常东风对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阻挡作用,其北侧的西风异常位于云南和华南一带,也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影响云南。4)利用欧拉方法计算的两个时段的云南水汽输送通量特征表明,1999—2008年5月60°E附近越赤道气流偏强,到达云南的印度洋暖湿水汽输送偏强,水汽辐合增强,而2009—2023年则与之相反。1999—2008年来自南(西)边界的水汽大(小)于2009—2023年;基于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的700 hPa和500 hPa云南水汽输送轨迹特征显示,1999—2008年来自印度洋(西风带)的水汽输送轨迹数比2009—2023年分别偏多21%和25%(偏少2%和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5月降水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MWel级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空气气化气固产物特性
8
作者 鲁许鳌 张家富 +1 位作者 罗世文 高大明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9,共9页
为了反应器设计和运行参数优化与生物质半焦的增值利用,在气化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稻壳气化的燃气成分、产气参数,使用多种方法表征分析了生物质半焦的表面形貌、物理特征和碳质结构。燃气分析结果表明:燃气中CO的体积分数最高,大约为18%... 为了反应器设计和运行参数优化与生物质半焦的增值利用,在气化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稻壳气化的燃气成分、产气参数,使用多种方法表征分析了生物质半焦的表面形貌、物理特征和碳质结构。燃气分析结果表明:燃气中CO的体积分数最高,大约为18%,H2的体积分数为7%左右,燃气热值为5.48 MJ/m^(3)左右,属于低热值燃气。稻壳半焦的物理特征分析表明:半焦的主要元素为C、O、Si和K。半焦的BET比表面积为21.7742 m^(2)/g;小部分粒径为1~10μm和100~300μm,大多数粒径为10~100μm。半焦多数孔是孔径为2~10 nm的中孔,并且存在少量微孔和大孔,平均孔径为7.0496 nm,总孔体积为0.050907 cm^(3)/g。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半焦含有石英晶型的SiO2,碳的无序性较高,石墨化程度低。红外光谱分析说明半焦的大分子结构含有—OH、C=C和C—O键等官能团。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半焦含有石墨结构,D1峰与G峰的强度比(ID1/IG)为7.93,半焦的碳质结构有较高含量的缺陷碳和无定形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循环流化床 燃气成分 生物质半焦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固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燕伟 李驰 +1 位作者 邢渊浩 高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共7页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CFB)固体废弃物—“非常规”粉煤灰(CFB-FA)、炉渣(CFB-S)、脱硫石膏(CFB-FGD)利用率,减少水泥建材中的水泥用量,以CFB-FA、CFB-S、CFB-FGD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基于碳化养护技术提升其力学性能,并分析固碳效果。结果表明:(1)三种材料以m(CFB-FA)∶m(CFB-S)∶m(CFB-FGD)=3∶2∶1复合并替代40%水泥制备的胶砂试件碳化养护7 d时的抗压强度为43.8 MPa,满足普通水泥胶砂标准养护28 d时的抗压强度要求;(2)对比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碳化前后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发现,碳化28 d后试件表层和内部有大量CaCO_(3)生成;(3)计算分析得出其自然养护28 d后CO_(2)吸收量为21.8%,较普通水泥胶砂28 d自然碳化吸收量高约10%。该种循环流化床多元固废粉煤灰基水泥胶砂经碳化养护后不仅具备较高力学性能,而且自身固碳能力突出,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发挥一定的“碳中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利用 循环流化床(CFB) 粉煤灰基水泥胶砂 力学性能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互作在胆汁淤积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银佩 朱正望(综述) +2 位作者 朱平生 蔡庆春 王兵(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8-583,共6页
胆汁淤积可见于多种急慢性肝病,若不及时干预,持续胆汁淤积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胆汁淤积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胆汁中主要成分胆汁酸(BAs)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为初级胆汁酸,通过肝肠循... 胆汁淤积可见于多种急慢性肝病,若不及时干预,持续胆汁淤积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胆汁淤积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胆汁中主要成分胆汁酸(BAs)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为初级胆汁酸,通过肝肠循环进入肠道后由肠道菌群重塑为次级胆汁酸,BAs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肠道菌群可调节BAs的合成及代谢,BAs与肠道菌群互作在胆汁淤积发病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BAs与肠道菌群间双向调控机制及其在胆汁淤积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胆汁淤积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胆汁酸 肠道菌群 肝肠循环 相互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尼罗河下游钻孔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的全新世流域水文气候变化
11
作者 管静岚 战庆 +7 位作者 赵小双 Alaa Salem Said Shetaia 刘演 孙千里 李茂田 陈中原 陈静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12,共13页
全新世期间尼罗河流域的水文波动剧烈,深刻影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剖析该流域过去的水文气候变化,对现代社会的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针对尼罗河下游法尤姆盆地FA-1和三角洲B-1钻孔沉积物粒度进行端元分析和周... 全新世期间尼罗河流域的水文波动剧烈,深刻影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剖析该流域过去的水文气候变化,对现代社会的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针对尼罗河下游法尤姆盆地FA-1和三角洲B-1钻孔沉积物粒度进行端元分析和周期性解析,旨在揭示近1万年来流域水文波动特征及气候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两个钻孔沉积物中分离出的3个粒度端元,分别和尼罗河下游地区流域泥沙输入及风沙活动相关,其垂向变化指示出尼罗河流域从全新世早-中期的湿润期向晚期干旱气候的转变。全新世晚期,两个钻孔沉积物组分反映的区域水动力差异说明该时期人类活动对局地环境具有显著改造作用。针对粒度端元的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百年尺度上,尼罗河流域全新世水文波动周期主要为~400 a、~200 a与~150 a,与印度洋季风周期较为吻合,印证了印度洋季风对尼罗河流域水文的调控作用;在千年尺度上,尼罗河径流量呈现出与大西洋热盐环流一致的周期,反映出大西洋水汽输送对尼罗河流域水文环境的重要影响。这些发现提供了尼罗河流域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探讨了其复杂的驱动机制,为理解尼罗河流域水文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气候驱动机制 非洲湿润期 印度洋季风 大西洋热盐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页)岩地层漏失诱导裂缝扩展机制及裂缝宽度预测
12
作者 张世锋 李加宝 +5 位作者 汪海阁 黄洪春 王成文 崔新颖 黄维安 万磊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在泥(页)岩地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明确钻井液漏失裂缝扩展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解决钻遇泥(页)岩地层时的钻井液漏失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利用泥饼、堵漏材料及基质三孔隙介质渗流模型... 在泥(页)岩地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明确钻井液漏失裂缝扩展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解决钻遇泥(页)岩地层时的钻井液漏失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利用泥饼、堵漏材料及基质三孔隙介质渗流模型求解了裂缝内部的流体压力分布,并基于位错断裂力学理论,运用半解析方法计算裂缝宽度及应力强度因子,研究了裂缝扩展机制,最后预测裂缝宽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泥(页)岩地层中,影响裂缝内流体流动的主导因素为堵漏材料渗透率,堵漏材料的封隔能有效减少滤失,阻缓泥(页)岩地层裂缝尖端压力传递,延缓应力强度因子达到临界断裂韧性的时间,从而抑制裂缝扩展;②裂缝宽度与堵漏材料渗透率、井筒压力和应力各向异性呈正相关关系,与流体黏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呈负相关关系;③水化作用会弱化泥(页)岩断裂韧性,降低漏失压力,促进裂缝扩展;④为了抑制裂缝的扩展并提高一次堵漏成功率,应减小堵漏材料的渗透率,提高钻井液黏度,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选择合理的井筒压力和与裂缝宽度匹配的堵漏材料粒径。结论认为,该机理认识揭示了泥(页)岩地层裂缝扩展机制,为漏失性地层钻井井筒压力控制和堵漏材料的选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钻井液漏失 裂缝扩展 裂缝宽度 孔隙流体流动 位错断裂力学 水化作用 堵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法益视角下数据共享与跨境流通的法律保护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艳红 姜文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9,共15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基础性资源需要通过共享与跨境流通来发掘潜在价值,但当前数据共享的各环节面临安全风险,而且数据跨境流通过程中监管乏力,应该基于对个人法益的保护诉求来加以完善。在数据共享的全流程中,在数据共享前对数据...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基础性资源需要通过共享与跨境流通来发掘潜在价值,但当前数据共享的各环节面临安全风险,而且数据跨境流通过程中监管乏力,应该基于对个人法益的保护诉求来加以完善。在数据共享的全流程中,在数据共享前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在数据共享中引入数据中介机制来审核数据质量并优化共享双方的衔接模式,在数据共享后对数据进行追踪,防止数据被二次加工而侵害公民个人法益。在数据跨境流通过程中构建监管机制,应该借鉴域外现有规范,审查数据实质内容中是否涉及公民个人隐私、是否坚持数据最小化原则以及是否保证数据透明度,同时确保数据跨境流通的通道能安全运行,并对数据持有者与数据使用者这两个平台展开有效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法益 数据共享 跨境流通 监管机制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部大兴场构造深井超深井钻井工艺优化研究
14
作者 范生林 王锐 +4 位作者 肖振华 刘宝军 吴坷 肖啟福 陆俊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0,共6页
大兴场构造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且断层发育,钻井易发生漏、垮、卡及盐水侵等故障复杂,钻井周期居高不下,影响区块油气开发进度。文章根据地层三压力剖面计算模型及邻井资料建立了三压力剖面,确定了DS102井必封点和风险点、开展了井身结构... 大兴场构造地层压力系统复杂且断层发育,钻井易发生漏、垮、卡及盐水侵等故障复杂,钻井周期居高不下,影响区块油气开发进度。文章根据地层三压力剖面计算模型及邻井资料建立了三压力剖面,确定了DS102井必封点和风险点、开展了井身结构持续优化,由六开备七开优化为五开井身结构;通过优选油基钻井液、优化基础盐配方、提前加入各型封堵剂等方式提高了钻井液故障复杂应对能力,DS102井与同区块同目的层的DT1井相比:钻井复杂时效由36.25%降低至7.74%,降幅78.65%;钻井周期由910 d降低至298.7 d,降幅为67.18%,上述措施成功解决了大兴场构造钻井故障复杂时效高、钻井周期长的技术难题,可为该区块后续钻井提速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场构造 井身结构优化 钻井液性能优化 井漏 井壁垮塌 地层三压力剖面 钻井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矿粉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水化产物及其应用
15
作者 闵锐 刘馨怡 +3 位作者 杨甜甜 王思莹 刘文欢 李辉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3-1823,共11页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CFBFA)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其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本文采用电石渣(CS)和脱硫石膏(DG)协同激发CFBFA和矿粉(GBFS),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并应用于路面混凝土。研究表明,随着CFBFA掺量的增加,CFBFA-GBF...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CFBFA)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其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本文采用电石渣(CS)和脱硫石膏(DG)协同激发CFBFA和矿粉(GBFS),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并应用于路面混凝土。研究表明,随着CFBFA掺量的增加,CFBFA-GBFS复合胶凝材料3、7 d力学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8 d力学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CFBFA掺量为40%(质量分数,下同)时,CFBFA-GBFS复合胶凝材料28 d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最高,分别为7.4和32.8 MPa。当CFBFA掺量由30%提高到70%时,CFBFA-GBFS复合胶凝材料的初凝时间由447 min延长到753 min,终凝时间由549 min延长到802 min。试件28 d干缩率在CFBFA掺量为50%时最大,为0.031%。CFBFA-GBFS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有水化硅铝酸钙(C-A-S-H)凝胶和钙矾石(AFt)。C-A-S-H凝胶和针棒状AFt在空间交错生长,细化材料内部孔隙,有利于强度的提高。采用CFBFA掺量为30%的胶凝材料制备路面混凝土,路面混凝土的28 d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可达到4.8和43.0 MPa,达到了中级荷载路面混凝土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固硫灰 力学性能 水化特性 路面混凝土 协同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叉微血管内循环肿瘤细胞输运与黏附行为数值研究
16
作者 张明哲 沈君 刘振宇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5,共7页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在分叉微血管中的运动、变形和黏附行为,揭示其在不同流场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探究其在癌症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细胞尺度建模方法,结合浸入边界-格子玻耳兹曼方法(imm... 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在分叉微血管中的运动、变形和黏附行为,揭示其在不同流场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探究其在癌症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规律。方法 采用细胞尺度建模方法,结合浸入边界-格子玻耳兹曼方法(immersed boundary-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IB-LBM)和黏附动力学模型,模拟CTC在微血管中的运动和黏附过程。结果 CTC的黏附行为明显受雷诺数(Re)和细胞表面弹性模量的影响。当Re=0.003时,CTC的黏附行为最为稳定;弹性模量较低的CTC在黏附过程中形变更为明显,并且表现出更强的黏附力。结论 CTC的力学特性和流场条件共同决定了其在微血管中的输运和黏附特性,Re和弹性模量的高低对CTC的变形和黏附起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对CTC的黏附特性进行机制解释,为癌症研究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分叉微血管 细胞输运 细胞黏附 流固耦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壁强化承压防漏技术模拟实验研究
17
作者 吴春林 文明 邱正松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3,共6页
针对承压防漏钻井液技术难题,为揭示井壁强化封堵裂缝微观机理,开展了井壁强化承压模拟实验研究。综合考虑井壁强化过程中裂缝闭合应力对裂缝开度的影响,建立了可变裂缝封堵模拟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提出了最大封堵压差和等效封堵位置的... 针对承压防漏钻井液技术难题,为揭示井壁强化封堵裂缝微观机理,开展了井壁强化承压模拟实验研究。综合考虑井壁强化过程中裂缝闭合应力对裂缝开度的影响,建立了可变裂缝封堵模拟实验装置及评价方法,提出了最大封堵压差和等效封堵位置的定量化评价指标。修正的正态分布粒度匹配准则与常用的粒度匹配准则相比,最高可提升承压能力2.36倍。等效封堵位置与承压能力呈反比,修正的正态分布连续粒度准则可在裂缝入口端形成薄而致密的封堵层;尽可能提高承压封堵材料的强度可降低井筒压力波动的影响,增加井壁强化封堵材料的弹性可提高封堵层对动态裂缝的适应性;另外,适当增加封堵体系的悬浮稳定性,及合理降低其注入速度,均有利于承压封堵层形成及井壁强化效果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强化 承压封堵机理 可变裂缝模拟实验 井漏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特征及其与侧支循环的关系
18
作者 张永义 付蓉 +1 位作者 刘娟 赵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534,共12页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特征及其与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人群,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特征及其与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人群,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均经头颅MR检查,提取脑白质微观结构特征,分析脑白质微观结构特征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依据侧支循环形成状态将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n=91)和侧支循环不良组(n=5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脑白质微观结构特征,通过ROC曲线分析脑白质微观结构特征对卒中、脑白质病变、侧支循环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比较健康组和卒中组一般资料可知,两组患者在吸烟史、高血脂史、高血压史、LDL-C、HDL-C、FIB、D-D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健康组和卒中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白质纤维束有:小脑中脚、脑桥交叉束、胼胝体部,穹窿柱及穹窿体、右皮质脊髓束、左皮质脊髓束、右小脑下脚、左小脑下脚、右前放射冠、左前放射冠;健康组和卒中组平均扩散量(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白质纤维束有:小脑中脚、脑桥交叉束、右小脑上脚、左小脑上脚、右外囊、左外囊、右额枕上束;健康组和卒中组径向扩散量(R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白质纤维束有:小脑中脚、脑桥交叉束、左侧皮质脊髓束、右小脑下脚、左小脑下脚、右小脑上脚、左小脑上脚、右外囊及左外囊;健康组和卒中组轴向扩散量(A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白质纤维束有:小脑中脚、右侧内侧丘系、左侧内侧丘系、右小脑上脚、左小脑上脚、右丘脑后辐射、左丘脑后辐射、右矢状层、右外囊、左外囊、右扣带及左扣带。相关性分析显示,小脑中脚、脑桥交叉束、胼胝体部,穹窿柱及穹窿体、右皮质脊髓束、左皮质脊髓束、右小脑下脚、左小脑下脚、右前放射冠、左前放射冠的FA值与脑白质病变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P<0.05);小脑中脚、脑桥交叉束、右小脑上脚、左小脑上脚、右外囊、左外囊、右额枕上束的MD值与脑白质病变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小脑中脚、脑桥交叉束、左侧皮质脊髓束、右小脑下脚、左小脑下脚、右小脑上脚、左小脑上脚、右外囊及左外囊的RD值与脑白质病变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小脑中脚、右小脑上脚、左小脑上脚、右外囊、左外囊的AD值与脑白质病变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右内侧丘系、左内侧丘系、右丘脑后辐射、左丘脑后辐射、右矢状层、右扣带、左扣带的AD值与脑白质病变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P<0.05)。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良组一般资料可知,两组患者在脑白质病变评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小脑中脚的FA值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MD值、RD值和AD值均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其他纤维束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ROC分析提示小脑中脚FA、MD、RD、AD值对卒中、脑白质损伤、侧支循环不良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四者联合诊断的效能均高于各值单独诊断效能。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白质微观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小脑中脚白质FA值、MD值、AD值、RD值变化可用于鉴别侧支循环状态,且四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白质 微观结构 侧支循环 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文丘里段结构设计优化
19
作者 郁连 陈静 周冠文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以某钢铁厂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业尺度的数理模型,探究了多种文丘里段结构方案对脱硫塔内气固分布和塔壁磨损的影响,并比较了各方案在不同烟气量负荷下均布流场的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3种优化结构方案均能改善... 以某钢铁厂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业尺度的数理模型,探究了多种文丘里段结构方案对脱硫塔内气固分布和塔壁磨损的影响,并比较了各方案在不同烟气量负荷下均布流场的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3种优化结构方案均能改善塔内气流分布;文丘里段整体旋转30°并调整喉管管径的方案在均布气流方面表现最佳,而文丘里段整体旋转30°并在脱硫剂入口段增设导流板的方案在均布颗粒方面表现最佳,且塔壁磨损程度相对较轻;在烟气量负荷波动时,3种结构优化方案均能提高气固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工程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烟气脱硫 气固流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液循环泵管道振动特性分析及减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洪 魏志刚 +2 位作者 袭文 党鹏飞 杨铮鑫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针对某石化公司气柜瓦斯脱硫装置管线异常振动问题,对该装置富胺液循环泵出口管线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管道模态分析及颗粒阻尼器减振原理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ANSYS建立了管道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并对管道进行了模态试验... 针对某石化公司气柜瓦斯脱硫装置管线异常振动问题,对该装置富胺液循环泵出口管线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管道模态分析及颗粒阻尼器减振原理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ANSYS建立了管道数值模型,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并对管道进行了模态试验及振动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进行了仿真及现场试验,探究了不同填充率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是流体压力脉动激励频率接近管道固有频率,同时管道弯头处易受到共振产生的交变应力作用,造成其结构疲劳破坏;不同填充率的颗粒阻尼器均能有效降低管道振幅,其中70%填充率减振效果最优;与传统的减振方法相比,颗粒阻尼减振技术具有减振频带宽、适用性强等特点,在管道适当位置安装颗粒阻尼器,能有效降低管道振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胺液循环泵 机械振动 管道模态分析 流场仿真分析 流固耦合 阻尼减振 颗粒阻尼器 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