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95与1996年夏季琉球群岛两侧海流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楼如云
袁耀初
-
机构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7,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60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1999043802).
-
文摘
基于1995,1996年夏季日本调查船的观测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对琉球群岛两侧的海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黑潮为琉球群岛以西海域的一支东北向强流,1996年夏季的流速比1995年夏季的强,在深层出现南向逆流.黑潮东、西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暖涡和一个弱的气旋式冷涡.1995年夏季,琉球群岛以东,从表层至以下层都存在一支沿岸北上的海流,即琉球海流.该海流来自黑潮分支,为本海区的一个主要物理特征.琉球海流以下出现弱的南向流.冲绳岛以东海域,在25°~25°30′N,128°30′~129°10′E附近从表层至700m水深存在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在温、盐水平分布图上,对应的出现一个较高温、低密水块.1996年夏季,冲绳岛西南海域存在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和一个气旋式冷涡,形成一个偶极子,中间为较强的南向流,该现象为本海区的一个重要物理特征,属首次报道.冲绳岛以东表层主要被南向流控制,琉球海流不明显.200m以深在近岸出现北向流,这表明琉球海流的核心位于次表层.琉球海流的下面出现南向流.计算海区东北部从表层到700m水深出现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与1995年夏季时比较,其位置向北移动.此外在1996年夏季从近表层到深层,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等温线、等盐线波动很大,例如在C断面上冷、暖涡相间出现。
-
关键词
琉球群岛两侧海流
1995与1996年夏季海流
P矢量方法
-
Keywords
currents on both sides of Ryukyu Islands
circulation in summer of 1995 and 1996
P-vector inverse method
-
分类号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