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
1
作者 黄兴国 徐益 王丹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针对现有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在点云高程归一化基础上,批量化截取胸径切片点,并选择密度聚类算法并改进自适应参数进行单木胸径切片点分割;然后提出一种... 针对现有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在点云高程归一化基础上,批量化截取胸径切片点,并选择密度聚类算法并改进自适应参数进行单木胸径切片点分割;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圆模型迭代拟合的方法进行非目标点识别;最后拟合圆/椭圆模型实现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实现样地林木胸径自动化、批量化提取,无须样地大小、单木数量等先验知识输入;当切片厚度8 cm时,胸径提取精度最高,且椭圆模型优于圆模型;可为空地遥感数据森林生物量估算由点到面快速反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点云 密度聚类 切片厚度 拟合圆/椭圆模型 样地林木胸径(DBH)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面样地下无人机高光谱森林地上碳储量估测差异
2
作者 倪辰 黄庆丰 +2 位作者 孔令瑗 葛春雨 唐雪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64,共14页
【目的】地面样地布设是遥感森林参数反演的必要手段,地面样地的形状和面积直接影响遥感森林参数反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效率。选择合适的样地形状和面积是确保遥感数据准确反映地面实际情况,提高监测效率的关键... 【目的】地面样地布设是遥感森林参数反演的必要手段,地面样地的形状和面积直接影响遥感森林参数反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效率。选择合适的样地形状和面积是确保遥感数据准确反映地面实际情况,提高监测效率的关键步骤之一。【方法】以北亚热带针叶林、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选取样地(25.82 m×25.82 m),进行每木检查(起测直径5.0 cm),利用已有树种的立木生物量模型计算得到单木生物量,累加求出样地林分生物量,根据碳计量参数最终获得样地碳储量;同时,利用无人机机载高光谱获取地面样地的高光谱数据,依据样地林木RTK位置信息绘制出林木平面位置图,继而划分不同形状(圆形或方形)和不同面积的小样地;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项式平滑(Savitzky-Golay平滑)与导数计算、离散小波变换(DWT)进行高光谱数据预处理,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等特征因子;根据随机森林重要性排序筛选出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样地特征的最优特征子集变量;利用随机森林(RF)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2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针叶林、阔叶林及全部森林(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估测模型,确定各森林类型最优样地布设方式,研究样地特征对森林地上碳储量建模的影响。【结果】经Savitzky-Golay平滑-导数、DWT和SNV变换后的植被指数因子更适用于碳储量建模;与标准方形样地相比,圆形样地在针叶林、阔叶林的碳储量模型构建中表现突出,半径为12.91 m的样地碳储量估测模型精度明显优于其他尺寸模型精度。最优的针叶林、阔叶林碳储量模型测试集评价结果为R^(2)_(test)=0.78,RMSE_(test)=10.15 t/hm^(2),rRMSE_(test)=18.6%;R^(2)_(test)=0.77,RMSE_(test)=5.77 t/hm^(2),rRMSE_(test)=10.95%。【结论】半径为12.91 m的圆形样地和XGBoost算法结合能保证无人机高光谱针叶林、阔叶林森林碳储量估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为高光谱遥感森林碳储量估测地面样地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高光谱 样地特征 光谱特征变换 机器学习 碳储量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核心区林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珍香 肖海 +2 位作者 全思湘 陈铸 张泰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0,共6页
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为解决现有林地野外调查方法相对传统落后、效率较低等问题,本文以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核心区为研究区域,综合样地调查、模型模拟和遥感技术等多元技术,重点评估了核心区2022年林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 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为解决现有林地野外调查方法相对传统落后、效率较低等问题,本文以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核心区为研究区域,综合样地调查、模型模拟和遥感技术等多元技术,重点评估了核心区2022年林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核心区2022年林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22×10^(6) MgC,平均碳密度为97.29 MgC/hm^(2)。②核心区林地植被碳储量为6.72×10^(5) MgC,植被平均碳密度为53.47 MgC/hm^(2),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核心区林地0~20 cm表层土壤碳储量为5.50×10^(5) MgC,土壤平均碳密度为43.82 MgC/hm^(2),主要分布在昭山镇、跳马镇西南部。本文可为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调查和碳汇监测提供技术参考,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生态系统 碳储量 样地调查 模型模拟 遥感技术 绿心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天然分布区物种资源多样性及种群特征分析
4
作者 朱万才 潘研 +2 位作者 刘奇峰 李越千 王岩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为促进东北红豆杉物种保护和种群恢复,基于2023年黑龙江省老爷岭和张广才岭林区天然东北红豆杉资源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东北红豆杉天然分布区资源多样性及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内,共记录到野生植物93科312属678种。2)东北红... 为促进东北红豆杉物种保护和种群恢复,基于2023年黑龙江省老爷岭和张广才岭林区天然东北红豆杉资源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东北红豆杉天然分布区资源多样性及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内,共记录到野生植物93科312属678种。2)东北红豆杉年龄结构呈“纺锤形”分布,中树数量最多,种群结构更为稳定。其中,在红松紫椴林中分布数量最多,在红松云冷杉林中出现频度最大。3)天然红豆杉种群数量庞大,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其分布与多种生态因子密切相关,最适宜的生境为海拔650~750 m,主要集中于山地上坡地带;在坡度小于10°的区域,种群密度显著高于坡度大于10°的区域。4)研究区内有2个高密集区中心及多个次密集区中心,最高种群密度可达21株/hm^(2),其密度分布以高适生区为中心向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分布特征 样地调查 克里金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物物种调查技术路线设计
5
作者 刘丹 李冠霖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2期39-43,73,共6页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对湿地植物物种调查进行技术路线设计,包括对湿地区域界线、类型区划、样线样地设计、实地调查和成果编制等关键方面。特别对类型区划、样线样地设计和实地调查等环节进行详细论述,并强调实地调查在实际...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对湿地植物物种调查进行技术路线设计,包括对湿地区域界线、类型区划、样线样地设计、实地调查和成果编制等关键方面。特别对类型区划、样线样地设计和实地调查等环节进行详细论述,并强调实地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为湿地植物物种调查提供了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实用知识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物物种 样线样地 实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间分布模式与样地设计提升森林资源抽样调查精度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樱馨 梅安琪 +1 位作者 徐晴 侯正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目的】森林资源调查中,研究森林属性空间分布模式下的抽样设计,以突破地域限制,为抽样调查提供可推广的经验法则。【方法】利用北京市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样地调查的实测数据,构建人工总体。以树木死亡率作为为森林属性的代理属性,表达... 【目的】森林资源调查中,研究森林属性空间分布模式下的抽样设计,以突破地域限制,为抽样调查提供可推广的经验法则。【方法】利用北京市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样地调查的实测数据,构建人工总体。以树木死亡率作为为森林属性的代理属性,表达空间自相关。采用系统抽样设计,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评估森林空间自相关、样地大小以及系统抽样设计对抽样精度的影响。【结果】(1)4种不同空间分布模式的总体变异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死亡率为0%的总体、死亡率为20%的随机模式总体、死亡率为10%的聚集模式总体、死亡率为20%的聚集模式总体。当死亡率为20%,抽样强度为2.73%时,随机模式的变异系数比聚集模式的变异系数低了1.3%。(2)3种不同大小的样地总体变异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20 m×20 m、30 m×30 m、40 m×40 m。其中,40 m×40 m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20 m×20 m和30 m×30 m对应的变异系数。(3)随着抽样强度增大,随机模式下8×8的主单元数目设计的人工总体的变异系数比4×4的约高0.02%,比16×16的约高0.15%;聚集模式下,8×8的N设计的人工总体的变异系数比4×4的约高0.32%,比16×16的约低0.54%。【结论】(1)不同强度的空间自相关都会削弱抽样精度,其中聚集模式相比随机模式的影响更为显著;(2)较小的样地有利于提高抽样精度和精度的收敛速度,但合理大小的样地设计才能有效提升抽样效率;(3)系统抽样中不同主单元数目对抽样精度的影响不明显,实际调查中应避免选择样本量为1的系统抽样,否则抽样误差难以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样调查 空间模式 样地大小 系统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程序包ForestStatTool在林学单木和林分因子统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潇 雷相东 +3 位作者 周超凡 段光爽 周梦丽 史景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135,共11页
【目的】为了实现林学中单木和林分指标的快速、准确计算,开发了通用的R包ForestStatTool,并通过具体示例介绍其在单木和林分因子统计计算中的应用。【方法】在R语言环境中,编写了12个实用函数,涵盖重复标签处理、重复坐标处理、样地分... 【目的】为了实现林学中单木和林分指标的快速、准确计算,开发了通用的R包ForestStatTool,并通过具体示例介绍其在单木和林分因子统计计算中的应用。【方法】在R语言环境中,编写了12个实用函数,涵盖重复标签处理、重复坐标处理、样地分割、空间结构指标计算、竞争指标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和林分因子统计这7大类。以北京十三陵林场的侧柏纯林0.06 hm2圆形样地和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1 hm2方形大样地的数据为例,介绍了ForestStatTool包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结果】ForestStatTool包通过分析各类样地数据,成功计算了林木的空间结构、竞争指数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ForestStatTool包可有效识别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量化林木的竞争压力,并揭示了林分结构和多样性分布的特征;还能够满足大样地和复杂林分的快速统计分析需求,适用于多种林业应用场景。【结论】ForestStatTool包可方便、快速、准确地完成样地数据检查与预处理,并完成林学单木和林分因子的相关统计计算。ForestStatTool包可应用于森林经理、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统计 R程序包 ForestStatTool 单木因子 林分因子 样地调查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在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森林样地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林 樊骥善 汤明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4期141-146,共6页
RTK定位技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RTK技术,通过硬件主机、手薄、平板电脑、测量软件、CORS通信技术与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外业采集系统有机结合,能相互补短,快速精准测量定位样地和样木。文中阐述RTK系统组成、测... RTK定位技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RTK技术,通过硬件主机、手薄、平板电脑、测量软件、CORS通信技术与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外业采集系统有机结合,能相互补短,快速精准测量定位样地和样木。文中阐述RTK系统组成、测量定位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及其与林草生态综合监测APP的关联应用,包括CORS账号的应用、Hi Survey软件的应用、RTK连接平板电脑后对样地和样本的定位。该技术提高了定位精度,使森林样地监测信息更加精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 森林样地调查 样地样木定位 CORS账号 Hi Survey 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大样地生物多样性特征
9
作者 王定晖 索南才让 +1 位作者 于红妍 杜岩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3-1979,共7页
【目的】通过监测森林大样地植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动态变化,揭示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及维持机制,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大样地乔木植株每木调查,并解... 【目的】通过监测森林大样地植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动态变化,揭示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及维持机制,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大样地乔木植株每木调查,并解析其生物多样性调控因素。【结果】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的乔木总数为35835株,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分别占据57.84%和23.82%。物种丰富度和平均株高分别为3种和10.7 m。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74和0.43,Shannon-Wiener指数偏低,但Simpson指数较高,存在物种数量集中度较高现象。森林大样地Shannon-Wiener受乔木高度、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的极显著影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5和0.93,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6和0.08,表明模型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解释能力和预测精度均较高。【结论】青海云杉林物种多样性较低且受乔木高度、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的显著影响,其对维持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森林大样地 青海云杉林 物种丰富度 SHANNON-WIENER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跨角林样地问题探讨
10
作者 贾洪亮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38-543,共6页
跨角林样地对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有较大影响。随着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内容扩展,跨角林样地的概念也有所改变。该文对比和分析历年来跨角林样地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规定、规程和细则中的表述差异,结合当前监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跨角林样地... 跨角林样地对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有较大影响。随着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内容扩展,跨角林样地的概念也有所改变。该文对比和分析历年来跨角林样地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规定、规程和细则中的表述差异,结合当前监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跨角林样地概念的改进建议。建议跨角林样地新定义为优势植被覆盖类型不是乔木林、竹林或疏林,但包含外延面积超过400 m^(2)乔木林、竹林或疏林的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跨角林样地 样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数据模型库构建及应用
11
作者 姜建成 罗军伟 +3 位作者 孔雨光 姜宏良 解希涛 王爱东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4-181,共8页
“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调查技术”是完成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为了对森林生态补偿指标标准化,通过数据调查精度控制、数据结构格式统一、数据库完整性核查等控制手段,构建了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分区数据库,并分析了18个优势... “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调查技术”是完成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为了对森林生态补偿指标标准化,通过数据调查精度控制、数据结构格式统一、数据库完整性核查等控制手段,构建了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分区数据库,并分析了18个优势树种DBH(胸径)和树高相关性。研究区域18个优势树种总株数为23910株,其中欧美杨(Populus nigr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银杏(Ginkgo biloba L.)、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国槐(Sophora japonica L.)10个优势树种株数较多,每个树种的株数均大于300株,总株数共计23089株,约占优势树种总株数的96.57%。18个优势树种的平均每公顷蓄积在51.0~140.6 m 3之间,差别较大。通过分析发现: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欧美杨、银杏、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5,麻栎的相关性最强,为0.5391,欧美杨、油松和银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5、0.5230和0.5215,其他1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均较低。该工作能够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该区域科学开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督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标准地 矢量标准木 数据库模型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湿地资源样地调查方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2
作者 邱天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国共进行了9次森林资源清查,调查监测方法逐步走向成熟,至2022年,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全面转向林草生态资源综合监测,增加了湿地资源调查。本文在介绍安徽省湿地资源的概况、样地分布特点、样地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从调... 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国共进行了9次森林资源清查,调查监测方法逐步走向成熟,至2022年,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全面转向林草生态资源综合监测,增加了湿地资源调查。本文在介绍安徽省湿地资源的概况、样地分布特点、样地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从调查组织、样地分布、样地调查、样地取样等环节探讨了湿地资源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供今后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湿地样地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样调查地块实测数据的省级水稻单产遥感估算 被引量:11
13
作者 彭代亮 周炼清 +2 位作者 黄敬峰 周斌 王福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114,共9页
利用统计局抽样调查地块实割实测标准单位面积产量数据及空间位置信息,在研究水稻种植区MOD09GA、MYD09GA 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数据结合使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省级水稻单产遥感估算。结果表明:在水稻种植区,水... 利用统计局抽样调查地块实割实测标准单位面积产量数据及空间位置信息,在研究水稻种植区MOD09GA、MYD09GA 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数据结合使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省级水稻单产遥感估算。结果表明:在水稻种植区,水稻生长期间有超过50%、85%、95%的MOD09GA与MYD09GA EVI偏差绝对值分别小于0.03、0.08、0.1。水稻遥感估产模型以二次非线性模型或回归模型精度较高,且时相集中在水稻生长的孕穗期到抽穗期。在省级水平上,与实测值相比,基于统计局统计抽样调查地块实割实测标准单位面积产量数据的水稻单产遥感拟合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接近5%,且实测值与模拟值集中分布在1∶1线附近,说明预测结果与统计值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估产 统计 测量 水稻 抽样调查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等样地的江苏典型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周生路 廖富强 +3 位作者 吴绍华 任奎 张红富 李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83,313,共7页
在江苏农用地分等东台、六合-八卦洲、宜兴、昆山4个典型区样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软件Sufer8.0,通过Kriging插值研究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1)东台农用地土壤重金属... 在江苏农用地分等东台、六合-八卦洲、宜兴、昆山4个典型区样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软件Sufer8.0,通过Kriging插值研究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1)东台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安全水平,六合-八卦洲有一定的污染,但总体尚好,宜兴则面临更高程度的污染危险,而昆山部分已经达到轻度污染,这种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形式及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性;2)4个典型区内部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具有各自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应的形成因素;3)通过在分等标准样地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分析,能够较好地揭示不同类型地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状况,从而为农用地环境质量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样地 环境质量 重金属污染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皮栎优树选择标准和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周建云 杨祖山 +1 位作者 郭军战 张文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优树选择是人们在短期内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分别应用平均木标准差对比法、小样地法、综合评分法对 4株 30年左右的预选树进行分析 ,初步制定出栓皮栎选优标准 ,确定 SPL- 0 4为优树。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小样地法进行栓皮栎选... 优树选择是人们在短期内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分别应用平均木标准差对比法、小样地法、综合评分法对 4株 30年左右的预选树进行分析 ,初步制定出栓皮栎选优标准 ,确定 SPL- 0 4为优树。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小样地法进行栓皮栎选优较客观、正确 ,工作量较少 ;可以预选树为中心 ,以 2 0 m为半径设置样圆 ,分别计算预选树和平均木胸径、树高、栓皮厚度的差与平均木的比值 m D,m H和 m T,若预选树生长量指标 m D≥ 4 0 % ,m H≥ 30 % ,m T≥ 1 4 0 % ,且形质指标符合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优树选择 选择标准 选择方法 林木遗传改良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D超站仪的森林样地建立与精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金成 黄晓东 +1 位作者 杨立岩 冯仲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6-321,328,共7页
为了能够快捷、精准地进行固定样地定位和样木胸径测量,提出一种利用CCD超站仪按测带进行像对观测的方法,在GPS/RTK确定或假定的观测点上架设仪器,借助全站仪坐标测量和角度测量功能精确记录CCD摄影瞬间的外方位元素,并确定出其他观测... 为了能够快捷、精准地进行固定样地定位和样木胸径测量,提出一种利用CCD超站仪按测带进行像对观测的方法,在GPS/RTK确定或假定的观测点上架设仪器,借助全站仪坐标测量和角度测量功能精确记录CCD摄影瞬间的外方位元素,并确定出其他观测点坐标,选择合适基线长建立像对进行观测,提取目标位置的相对三维坐标,以"S"形路线按测带进行测量,配合少量的人工补测和相关坐标系的旋转变换,实现森林固定样地精准建立和胸径精测的目的。通过实地测试,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以较少的站点实现固定样地的建立,并将图像解算的胸径值与实地调查值进行对比,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9%,解算均方根误差为1.2 cm。该方法在森林样地建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固定样地 CCD超站仪 摄影测量 样木坐标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改进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孟京辉 陆元昌 +3 位作者 柳新红 刘刚 宁金魁 刘宪钊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79,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的介绍和对比,揭示了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国内外不断扩张的信息需求。并从抽样设计、样地... 通过对国内外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的介绍和对比,揭示了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国内国家森林资源监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国内外不断扩张的信息需求。并从抽样设计、样地设计以及调查因子等方面给出了现有调查体系改进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 一类调查 森林经理 抽样设计 样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值的改进及其在羊草群落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8
作者 何兴东 高玉葆 刘惠芬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6-472,共7页
对重要值进行了改进 ,首次提出了理论平均重要值(theoreticalmeanimportancevalue,TMIV)、简化重要值(simpleimportancevalue,SIV)和样地指数 (sampleplotindex ,SPI)的概念。即 ,理论平均重要值是指随物种数目变化样地内各种植物理论... 对重要值进行了改进 ,首次提出了理论平均重要值(theoreticalmeanimportancevalue,TMIV)、简化重要值(simpleimportancevalue,SIV)和样地指数 (sampleplotindex ,SPI)的概念。即 ,理论平均重要值是指随物种数目变化样地内各种植物理论上的平均重要值。简化重要值是指理论平均重要值乘以某一植物的生物量与样地内所有植物的平均生物量的比值或者乘以某一植物的体积(盖度乘以高度 )与样地内所有植物的平均体积的比值。样地指数是指简化重要值乘以某一植物的生物量与所有样地中该植物的平均生物量的比值或者乘以某一植物的体积与所有样地中该植物的平均体积的比值。相对重要值而言 ,简化重要值减少了野外工作量。而样地指数既反映了物种在样地内所占有的优势 ,又反映了物种在样地间所占有的优势 ,使得不同样地的重要值更具可比性。文中用重要值、简化重要值和样地指数三个指标进行羊草群落的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简化重要值可用于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样地指数比重要值更适宜用于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地 重要值 羊草群落 数量分类 生物量 盖度 植物群落 物种数 野外工作 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眼小绿叶蝉与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飞飞 柯胜兵 +7 位作者 王建盼 毕守东 周夏芝 邹运鼎 党凤花 徐劲峰 禹坤 赵学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10,共12页
【目的】分析天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抽样样方的大小,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p指数法,对潜山县茶园假... 【目的】分析天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抽样样方的大小,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p指数法,对潜山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其8种蜘蛛类天敌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种群聚集的原因和个体种群聚集时占据的最小面积进行分析。【结果】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三突花蟹蛛和斑管巢蛛,其关联度值分别为0.8120,0.7681和0.7572,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鞍形花蟹蛛,二者的关联度值为0.6459。在聚块内有1-8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格局的扩散系数(c值)不断增大,均匀格局和随机格局的扩散系数不断减小。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在聚块基本样方数为2,4,8,16和32时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与聚块基本样方数为1时差异均不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聚集均数x均大于2,表明聚集是由其本身原因造成的,在种群聚集均数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种群聚集均数不断增大。假眼小绿叶蝉个体群聚集格局的最小面积是聚块中有i个基本样方,即面积不小于1.7m^2。【结论】采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p指数法,不仅可以判别天敌与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而且可以科学确定抽样样方的最小面积,是较为理想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天敌 空间跟随关系 样方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单位级系统群团抽样设计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庞丽峰 雷渊才 +2 位作者 陆元昌 洪玲霞 李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目的】在分析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经营单位级群团系统抽样设计不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森林资源调查和样地复查时样地的布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森林经营单位级监测群团样地... 【目的】在分析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经营单位级群团系统抽样设计不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森林资源调查和样地复查时样地的布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森林经营单位级监测群团样地(1km×1km样地布设)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设计模拟了1km×1km、1km×2km、2km×1km和2km×2km 4种抽样样地布设模式,对4种抽样设计方案的模拟数据,从调查成本、蓄积、地类面积、方差和标准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模拟的4种样地布设方式中,调查成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km×1km、2km×1km、1km×2km、2km×2km;总蓄积量标准差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km×1km、2km×1km、1km×2km、2km×2km;各地类面积标准差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km×1km、1km×2km、2km×1km、2km×2km。【结论】在一类和二类资源调查体系耦合以及调查经费充足时,选择1km×1km布设样地;经费不充足或样地复查时,选择2km×1km或1km×2km样地布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测 群团抽样 系统抽样 样地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