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铭一 吴静 +1 位作者 尹元 栾宝鑫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华蟾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评分、肺癌生命质量量表EORTCQLQ-C30评分、中位生存时间及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EORTC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肿瘤标志物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K、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K、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增强免疫功能,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证候 免疫功能 华蟾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陈延华 张雪芳 +4 位作者 夏琪 袁泽婷 邓皖利 殷佩浩 殷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509-1518,共10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cinobufotalin injection,Cino)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出Cino治疗CRC的通路,并利用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Cino对CRC细胞HCT-116...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cinobufotalin injection,Cino)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出Cino治疗CRC的通路,并利用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Cino对CRC细胞HCT-116和CT-26的作用机制。结果利用文献检索出Cino的有效成分共52个,治疗CRC的潜在靶点共7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Cino通过EGFR-PI3K-AKT、HIF-1、TNF、IL-17等通路作用于CRC。体外研究发现,Cino能够显著抑制HCT-116和CT-26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并能够抑制EGFR-PI3K-AKT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Cino具有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途径的作用特点,能够抑制CRC细胞的生长,且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华蟾素注射液 结直肠癌 EGFR-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吉西他滨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焦敏 南克俊 +2 位作者 张茜 孙海凤 卢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的影响,研究华蟾素作用HepG2细胞后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对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吉西他滨的药物敏... 目的探讨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的影响,研究华蟾素作用HepG2细胞后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对华蟾素、吉西他滨及华蟾素+吉西他滨的药物敏感性差异;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中OPN的表达。结果华蟾素和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的增殖呈抑制作用且呈现时间与浓度的依赖性,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组凋亡诱导作用强于单药组(P<0.05);华蟾素能下调HepG2细胞中OPN的表达。结论华蟾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OPN的表达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华蟾素 吉西他滨 骨桥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大鼠膀胱癌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琳 李泉旺 +3 位作者 周天 孙静宜 杨新阶 胡凯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膀胱癌模型大鼠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华蟾素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以BBN诱发大鼠膀胱癌作为模型对照组,以建模同时接受华蟾素膀胱灌注的大鼠作为华蟾素组...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膀胱癌模型大鼠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华蟾素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以BBN诱发大鼠膀胱癌作为模型对照组,以建模同时接受华蟾素膀胱灌注的大鼠作为华蟾素组,比较各组大鼠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结果华蟾素组大鼠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膀胱组织VEGF呈高表达;华蟾素组大鼠微血管密度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微血管密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可有效降低膀胱癌模型大鼠VEGF表达,降低其微血管密度,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膀胱癌 VEGF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晓艳 郑寰宇 +1 位作者 李晓丽 刘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85例鼻咽癌分别采用单纯放疗(42例)、放疗联合华蟾素(43例)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根据CT评价疗效,并按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疗的副反应。结果术后3个月单... 目的探讨华蟾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85例鼻咽癌分别采用单纯放疗(42例)、放疗联合华蟾素(43例)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根据CT评价疗效,并按1995年RTOG标准评价放疗的副反应。结果术后3个月单纯放疗组有效率88.1%(37/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有效率90.7%(39/43),2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X^2=0.186,P=0.911)。与单纯放疗组比较,放疗联合华蟾素组的放疗急性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急性皮肤黏膜反应、咽食管反应、KPS变化明显减轻(X^2=4.420,P=0.036;X^2=8.731,P=0.003;X^2=9.692,P=0.021;X^2=4.518,P=0.034)。2组血红蛋白下降无统计学差别(X^2=0.565,P=0.452),2组2、3年局部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19.0%vs.16.3%,X^2=0.112,P=0.738;35.7% vs.37.2%,X^2=0.020,P=0.886)。单纯放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0.5%(38/42)、78.6%(33/42),放疗联合华蟾素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3/43)、90.7%(39/43)、79.1%(34/43),2组生存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检验,Log-rank分析X^2=0.107,P=0.744。结论华蟾素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未见协同作用,但可明显减轻急性放疗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鼻咽癌 华蟾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配伍丝裂霉素体外抑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永华 尹西才 +3 位作者 谢觉民 高波 陈喆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 :从体外药敏实验的角度观察华蟾素注射液配伍丝裂霉素对不同肝癌细胞抑瘤效果和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反应。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低浓度华蟾素注射液、丝裂霉素及两者配伍使用时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BEL 74 0 2... 目的 :从体外药敏实验的角度观察华蟾素注射液配伍丝裂霉素对不同肝癌细胞抑瘤效果和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反应。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低浓度华蟾素注射液、丝裂霉素及两者配伍使用时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BEL 74 0 2细胞及正常肝细胞系L 0 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华蟾素及丝裂霉素两者配伍使用较两者单独使用显著增强 ;丝裂霉素对正常肝细胞具有一定生长抑制作用 ,而华蟾素注射液则无此作用 ,与单独使用丝裂霉素比较 ,两者的配伍使用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未见明显增加。结论 :华蟾素和丝裂霉素配伍使用可显著提高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同时未增加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丝裂霉素 体外抑瘤作用 肝癌 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湿热毒证”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郑俊超 周琴 +2 位作者 杨莹 姜敏 左明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湿热毒证”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湿热毒证”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湿热毒证”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湿热毒证”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式胸腔穿刺引流术引尽胸腔积液,治疗组予华蟾素注射液,对照组予白介素-2胸腔灌注,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胸腔积液量、胸腔积液质[红细胞(RBC)、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标志物(TM)]、中医症状积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胸腔积液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BC、T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EGF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湿热毒证”恶性胸腔积液与降低胸腔积液RBC及TM的水平有关,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降低胸腔积液中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华蟾素注射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胸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蒋璐剑 周琴 +5 位作者 郑俊超 王一同 谭雅彬 李彬彬 姜苗 左明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7期71-75,9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CNKI、WanFang、VIP)和三大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19年6月,按照预先制订的筛选标准筛选... 目的系统评价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三大中文数据库(CNKI、WanFang、VIP)和三大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19年6月,按照预先制订的筛选标准筛选出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45篇文献,最终纳入9项研究,总样本量为532例,试验组267例,对照组265例,所纳入研究总体质量普遍偏低、样本量偏少。meta分析结果显示:华蟾素+西药治疗组在减少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总量(OR=4.78,95%CI:3.12~7.32,P<0.00001)、提高生活质量(OR=3.56,95%CI:2.06~6.18,P<0.00001)和骨髓抑制(OR=0.56,95%CI:0.33~0.94,P=0.03)等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减少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总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恶性胸腹腔积液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论治肺癌简况 被引量:8
9
作者 苏标堃 柳德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4期89-91,共3页
肺癌可归属"肺积""息积""息贲"等范畴,为正气内虚,瘀毒、血瘀、痰瘀等集聚成瘤,总属本虚标实。乃"瘀"与"毒"结合,有不同侧重,瘀具有重要地位。肿瘤细胞产生促凝物质或分泌细胞因子... 肺癌可归属"肺积""息积""息贲"等范畴,为正气内虚,瘀毒、血瘀、痰瘀等集聚成瘤,总属本虚标实。乃"瘀"与"毒"结合,有不同侧重,瘀具有重要地位。肿瘤细胞产生促凝物质或分泌细胞因子、血浆D-二聚体、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及6-酮前列环F1α(6Keto-PGF1α)异常,均可致血液处于高度浓、黏、聚、凝状态,舌像异常。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等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为主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积 息积 息贲 瘀毒 血瘀 痰瘀 血浆D-二聚体血栓素B2(TXB2) 一氧化氮(NO) 活性氧(ROS) 6-酮前列环F1α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艾迪注射液 华蟾素注射液 榄香烯注射液 复方苦参注射液 康艾注射液 康莱特注射液 活血化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胶囊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恒旺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华蟾素胶囊与注射用吡柔比星联合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2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参照组使用注射用... 目的:分析华蟾素胶囊与注射用吡柔比星联合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2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参照组使用注射用吡柔比星进行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静脉注射吡柔比星联合口服华蟾素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存率和复发率情况、疼痛缓解率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控制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复发率高于研究组,参照组生存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吡柔比星与华蟾素胶囊联合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确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存率明显提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吡柔比星 华蟾素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