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安神”药对羌活-酸枣仁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涌 唐歆悦 +1 位作者 程文曦 章程鹏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通督安神”药对羌活-酸枣仁(TDAS)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CUMS联合孤养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SPT)、旷场实验(OF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苏木精-... 目的:探讨“通督安神”药对羌活-酸枣仁(TDAS)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CUMS联合孤养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SPT)、旷场实验(OF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苏木精-伊红染色(HE)、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5-羟色胺(5-HT)、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剂量TDAS治疗均能减轻大鼠抑郁样行为(P<0.05或P<0.01);HE及尼氏染色可见神经细胞排列较整齐,固缩细胞数量减少,损伤程度减轻;海马5-HT水平上升(P<0.05或P<0.01),血清IL-18、IL-1β水平下降(P<0.01);海马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TDAS能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与升高5-HT水平、抑制NLRP3信号通路激活和减少炎性因子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通督安神 海马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药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多糖通过减轻海马氧化应激改善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鲁萌萌 张阳 +5 位作者 林菲 陈欣雨 王剑宇 林宇翯 叶祥嘉 黎佳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探究裙带菜多糖(UPPs)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处理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氧化应激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方法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使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大鼠生理盐水(NS)、不... 目的:探究裙带菜多糖(UPPs)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处理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氧化应激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方法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使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大鼠生理盐水(NS)、不同剂量UPPs干预。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通过旷场试验(OFT)、糖水偏好试验(SPT)、强迫游泳试验(FST)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通过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或血清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活性或者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的组织结构。结果:UPPs中、高剂量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改善(P<0.05),UPPs高剂量组大鼠的海马5-HT、DA、NE含量均有提高(P<0.05),血清和海马的MDA含量均有降低(P<0.05)、SOD和CAT活性均有提高(P<0.05),血清ACTH、CORT含量均有降低(P<0.05);UPPs中剂量组海马MDA、CAT,血清SOD、ACTH、CORT均有改善(P<0.05);海马GR蛋白表达水平提升(P<0.05);海马齿状回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结论:UPPs能减轻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HPA轴亢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多糖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单胺类神经递质 氧化应激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饮食模式对CUMS诱导的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平 李晓芳 +4 位作者 余颖 张颖莹 张家明 李春美 李凯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05,共8页
为探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正常饮食应激组(normal diet stress,NDS)、高脂饮食... 为探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正常饮食应激组(normal diet stress,NDS)、高脂饮食组(high fat diet,HFD)和高脂饮食应激组(high fat diet stress,HFDS),对小鼠的行为、体质量、脂质和神经递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ND组相比,HFD组小鼠糖水偏好显著降低,旷场试验中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和跨格次数降低,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较HFD组更低,且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低于NDS组;HFD组体质量、体脂比、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最高,CUMS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小鼠的体脂比、TC和TG水平,且与NDS组相比,这些脂质指标水平在HFDS组更低。结果表明,高脂饮食易诱导焦虑抑郁样行为,且高脂饮食会加重CUMS诱导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脂质代谢、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 饮食模式 行为 焦虑抑郁 脂质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内酯对慢性应激导致小鼠抑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程英 惠爱玲 +1 位作者 吴泽宇 张文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2-1367,共6页
为了探究白果内酯(BB)对抑郁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文章以40%白果内酯粗品为原料,通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molecular imprint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MISPE)制备纯度为98.21%白果内酯。采用6~8周龄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 为了探究白果内酯(BB)对抑郁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文章以40%白果内酯粗品为原料,通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molecular imprint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MISPE)制备纯度为98.21%白果内酯。采用6~8周龄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低剂量组(BB 3.5 mg/kg)、中剂量组(BB 7.0 mg/kg)、高剂量组(BB 14.0 mg/kg)6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通过慢性不可预测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构建小鼠抑郁模型。实验过程中观察白果内酯干预后小鼠抑郁行为的变化,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相对表达量。研究发现,白果内酯的干预使得小鼠抑郁情况得到改善,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质量浓度,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质量比,并促进BDNF的表达。结果表明,白果内酯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促进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发生和BDNF的表达,从而发挥对抑郁小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内酯(BB) 慢性不可预测性轻度应激(cums)模型 抗抑郁 单胺类神经递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自由基水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研究
5
作者 李晓乐 韩世范 +12 位作者 程俊香 朱瑞芳 潘梦怡 游凯琪 武静 张红 张晓辉 张倩 赵瑜 宋杰 冯耀清 董文静 刘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013-4018,共6页
目的:观察氢自由基水的安全性及其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只雌雄各半的6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基于体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期间分别给予高浓度氢自由基水和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目的:观察氢自由基水的安全性及其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只雌雄各半的6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基于体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期间分别给予高浓度氢自由基水和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并进行相关病理学检查。将32只雄性4周龄SD大鼠基于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对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大鼠进行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干预6周,构建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血清皮质酮水平评估氢自由基水对抑郁大鼠的影响;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及病理切片结果初步评价氢自由基水的短期安全性。结果:相同性别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增长率、重要器官脏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期6周的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干预大鼠呈现了抑郁样行为,低浓度组、高浓度组能有效缓解;各组血常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低浓度组、高浓度组碱性磷酸酶水平虽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镜下发现,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高浓度组更严重,模型组膀胱黏膜下层局部可见轻微炎症细胞浸润,而高浓度组未见,其余脏器组织高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未显示出氢自由基水有急性和短期毒性效应及毒作用特征,并发现其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具有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自由基水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 抑郁样行为 安全性 皮质酮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Ⅰ抗抑郁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
6
作者 阿楠 肖繁 +1 位作者 宋亚恒 于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9-1418,共10页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Ⅰ发挥快速抗抑郁药效的体内物质基础,为阐释西红花苷-Ⅰ的PK-PD不相关机理、探索西红花苷-Ⅰ抗抑郁分子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慢性社交挫败应激模型(CSDS)小鼠,通过考察糖水偏好、社... 目的:研究西红花苷-Ⅰ发挥快速抗抑郁药效的体内物质基础,为阐释西红花苷-Ⅰ的PK-PD不相关机理、探索西红花苷-Ⅰ抗抑郁分子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慢性社交挫败应激模型(CSDS)小鼠,通过考察糖水偏好、社交系数、悬尾不动时间、游泳不动时间等抑郁样行为评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元的抗抑郁药效;采用LPS诱导的炎症模型,考察西红花苷-Ⅰ对主要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采用基于HPLCqTOF/MS、LC/MS-MS测定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和靶向递质组测定方法,研究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元对血液循环系统和肠内容物中小分子、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结果:西红花苷-Ⅰ及其苷元具有快速、高效抗抑郁作用,显著改善了CSDS小鼠社交系数、游泳不动时间和尾悬不动时间三项行为学指标。西红花苷-Ⅰ对LPS诱导的炎症无明显抑制作用;三种典型的抗炎药物成分芍药苷、水飞蓟宾、异甘草酸镁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增加,但不能改善CSDS模型小鼠社交回避及绝望样行为。CUMS、CSDS小鼠血浆与肠内容物中小分子代谢出现明显异常,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元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浆和肠内容物代谢表型趋向正常。其中血浆和肠内容物中多种内源性小分子、嘌呤代谢相关化合物、5-羟色胺(5-HT)、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以及γ-氨基丁酸(γ-GABA)等神经递质出现异常变化,西红花苷元对上述内源性分子、嘌呤代谢相关化合物、神经递质等具有调节作用。结论:西红花苷元具有与西红花苷-Ⅰ相似的快速抗抑郁作用,西红花苷-Ⅰ抗抑郁作用与其体内主要代谢物西红花苷元有关,西红花苷元抗抑郁药效与其调节抑郁模型小鼠循环系统、肠道中内源性小分子、神经递质有关,与炎症因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西红花苷-Ⅰ 西红花苷元 慢性社交挫败压力应激模型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xTg-AD转基因小鼠抑郁模型的建立及认知相关病理改变与比较
7
作者 唐静荣 余小雨 +4 位作者 郭权宪 魏亚诺 田家欣 武胜昔 项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目的:为分析抑郁状态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病理变化的影响,对3xTg-AD小鼠进行慢性社交挫败应激(CSDS)与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刺激,建立早期AD诱发抑郁小鼠模型,并检测小鼠认知行为改变、海马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神经元的丢... 目的:为分析抑郁状态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病理变化的影响,对3xTg-AD小鼠进行慢性社交挫败应激(CSDS)与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刺激,建立早期AD诱发抑郁小鼠模型,并检测小鼠认知行为改变、海马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神经元的丢失情况。方法:3xTg-AD小鼠3月龄时交替进行为期8 d的应激刺激,通过行为学评估小鼠抑郁状态并制订评价标准,进行认知行为的检测及分析,取海马部位脑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聚集情况、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的丢失情况。结果:抑郁相关行为学结果提示CSDS+CUMS组小鼠出现抑郁相关表型。认知行为检测发现CSDS+CUMS组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显示CSDS+CUMS组的空间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但条件恐惧实验中CSDS+CUMS组小鼠无明显恐惧记忆丧失。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SDS+CUMS组小鼠海马区4月龄出现Aβ沉积,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加(P<0.001),并出现一定程度的神经元丢失(P<0.001);8月龄时CSDS+CUMS组小鼠提早出现tau蛋白聚集。结论:我们建立了一种AD诱发抑郁小鼠模型,3xTg-AD小鼠抑郁后提早出现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区神经元AD相关病理沉积增多,并伴随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慢性社交挫败应激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海马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氧化/抗氧化应激平衡及NET和5-HTT表达与瑞波西汀抗抑郁作用有关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娜 王涵 +1 位作者 文威 周岐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探讨瑞波西汀抗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致大鼠抑郁症行为与机体氧化/抗氧化应激平衡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和5-羟色胺转运体(5-HTT)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MG)、瑞波西汀(0.7 mg... 目的探讨瑞波西汀抗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致大鼠抑郁症行为与机体氧化/抗氧化应激平衡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和5-羟色胺转运体(5-HTT)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MG)、瑞波西汀(0.7 mg.kg-1.d-1)灌胃的模型组(RMG)和正常对照组(RNG)。采用孤养结合CUMS方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开场实验与糖水消耗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RT-PCR法测定脑桥NET和海马5-HTT mRNA表达;光镜观察HE染色海马切片的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与NG组相比,MG组大鼠在开场实验中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和理毛次数以及糖水消耗均明显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和CAT活力及NET和5-HTT表达均下降,海马神经细胞出现明显核固缩和染色加深;给予瑞波西汀明显阻遏CUMS诱导的上述变化,但对正常组大鼠无影响。结论瑞波西汀可能通过逆转氧化/抗氧化应激系统失衡,增加NET和5-HTT的表达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波西汀 cums 抑郁症 氧化应激 NET 5-H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文 马庆阳 +5 位作者 韦丽佳 王健峰 郭远新 罗映 余华荣 杨俊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观察美洛昔康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美洛昔康(1、3和5 mg.kg-1)和舍曲林(5 mg.kg-1)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 目的观察美洛昔康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美洛昔康(1、3和5 mg.kg-1)和舍曲林(5 mg.kg-1)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0 d。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生化酶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海马和皮层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慢性应激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静止不动的次数增加(P<0.01),旷场实验中水平和垂直运动减少(P<0.05),海马和皮层SOD活性及IL-6含量降低(P<0.05),MDA及IL-1β、TNF-α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洛昔康能明显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行为,升高海马和皮层中SOD活性及IL-6含量(P<0.05)以及降低大鼠海马和皮层MDA及IL-1β、TNF-α含量(P<0.01)。结论美洛昔康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行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抑郁 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涉及改善海马NET和5-HTT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费慧芝 胡小娅 +2 位作者 邱红梅 刘丹 周岐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4-478,共5页
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方式建立抑郁模型,探讨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与改善海马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表达之间的关系。60只雄性SD大鼠随... 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方式建立抑郁模型,探讨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与改善海马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表达之间的关系。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G)、模型组(MG)、丙戊酸钠对照组(VNG)及丙戊酸钠模型组(VMG)。通过开场实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通过生物化学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实时定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分析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NET、5-HTT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MS致模型组大鼠活动减少,不动时间明显增加,MDA含量升高,SOD、CAT活性下降,海马NET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5-HT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丙戊酸钠干预可明显阻遏以上变化,但对对照组大鼠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可能涉及改善CUMS大鼠海马NET及5-HTT mRNA及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 抗抑郁 丙戊酸钠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5-羟色胺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宏伟 李承德 +2 位作者 毛淑梅 宋玉萍 王艳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6-160,I0011,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卵蛋白(ovalbumin,OVA)激发法建立哮喘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28d... 目的探讨建立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择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卵蛋白(ovalbumin,OVA)激发法建立哮喘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28d,观察大鼠体质量、体征、肺组织结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等变化,并用Open-field实验评价大鼠活动度和好奇心,通过糖水消耗实验评价大鼠快感缺乏与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缓慢(P<0.05);肺组织呈哮喘样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Open-field实验,大鼠垂直活动得分、水平活动得分显著降低(P<0.05);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OVA激发复合CUMS可成功制备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抑郁 模型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海军 王慧茹 +5 位作者 胡嘉航 贾桦 何仲义 秦毅 李军平 张莲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fruitless lycium-sprout extracts,FLE)对成年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 目的:探讨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fruitless lycium-sprout extracts,FLE)对成年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LE低剂量组(FLE1组)和高剂量组(FLE2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方法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1次/d,连续灌胃6周,FLE1组、FLE2组分别用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20%的FLE每日0.2 ml/10 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中N-CAM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隐藏平台象限获得时间延长,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提高,脑组织中N-CAM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FLE2组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隐藏平台象限获得时间缩短,血清和脑组织中SOD活性均增加,MDA含量均降低(P<0.05),脑组织中N-CAM表达均上调(P<0.001)。结论:FLE可以提高CUMS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 无果枸杞芽提取物 学习记忆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佐太在两种抑郁小鼠模型中的抗抑郁活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静 张明 +3 位作者 耿卢婧 李岑 杜玉枝 魏立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1-1467,共7页
目的通过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TST)、不可预测性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探索藏药佐太(硫化汞、硫磺等煅制品的混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KM小鼠给予佐太14 d后,通过测定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开场实验(OFT)... 目的通过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TST)、不可预测性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探索藏药佐太(硫化汞、硫磺等煅制品的混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KM小鼠给予佐太14 d后,通过测定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开场实验(OFT)、血清中皮质酮(CORT)变化,评价佐太的抗抑郁活性。构建CUMS模型KM小鼠,给予佐太42 d,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一步评价佐太的抗抑郁作用。通过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结果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7、303.49 mg/kg时能显著降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血清中CORT水平。CUMS模型实验中,与CUMS模型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 7、60.697、606.97 mg/kg时,均可显著提高受试小鼠的糖水偏好率、开场实验中的自主活动,同时可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实验(CFST)中的不动时间,表明佐太能缓解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另外,佐太在上述3个剂量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NE和海马中BDNF的水平,并在剂量为6.069 7、60.697 mg/kg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5-HT的水平。结论藏药佐太在行为绝望模型和CUMS模型小鼠中表现出一定的抗抑郁活性,可能是通过降低CORT,提高5-HT、NE、BDNF的水平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太 抗抑郁 悬尾实验 cums模型 皮质酮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及对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黄倩 楚世峰 +1 位作者 张均田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及慢性应激对额前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给予人参皂苷Rg1(5、10和20 mg·kg-1)和...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及慢性应激对额前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给予人参皂苷Rg1(5、10和20 mg·kg-1)和度洛西汀(10 mg·kg-1),每天1次,连续28 d。用强迫游泳和糖水消耗的行为学方法检测大鼠的抑郁行为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应激后大鼠额前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应激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糖水偏好实验中的糖水消耗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额前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异常,突触前膜的突触囊泡密度减小,突触后膜致密物厚度也减少。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能明显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抑郁行为,改善大鼠额前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结论人参皂苷Rg1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行为和额前皮质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抑郁 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 强迫游泳实验 糖水偏好实验 突触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大鼠抑郁模型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凌峰 马敬 王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9,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松果菊苷(EA)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斯普拉格-杜勒鼠(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单纯EA组、模型组、治疗组和氟西汀组。采用实施慢性不可预知的轻度压力(CUMS)构建大鼠抑郁症模型。治疗组大鼠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松果菊苷(EA)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斯普拉格-杜勒鼠(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单纯EA组、模型组、治疗组和氟西汀组。采用实施慢性不可预知的轻度压力(CUMS)构建大鼠抑郁症模型。治疗组大鼠腹腔内注射EA 30 mg/(kg·d),记录大鼠体重、检测大鼠糖水偏好指数评估大鼠行为。HE染色检测脑组织损伤情况;TUNEL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血清中IL-6、IL-1β、TNF-α和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胞质内磷酸化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p-Drp1)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记物SOD、MDA和LDH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EA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表现出体重降低(P<0.01);糖水偏好降低(P<0.01);血清促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水平增加;脑组织损伤加重;p-Drp1表达减少(P<0.01);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加(P<0.01);而治疗组表现出治疗作用,能回救CUMS造成的上述病理损伤。结论松果菊苷可减轻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cums 松果菊苷 线粒体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及抑郁小鼠大脑和血液样品中5-羟色胺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玉玲 麦婉莹 +4 位作者 王玉婷 方旖旎 张淼 王诗 丁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和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Chitosan Nano-composites,MWCNTs-CHIN)修饰丝网印刷电极(MWCNTsCHIN/SPE),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考察了5-HT在修饰丝网印刷电...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和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Chitosan Nano-composites,MWCNTs-CHIN)修饰丝网印刷电极(MWCNTsCHIN/SPE),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考察了5-HT在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在优化条件下,应用SWV法,5-羟色胺在0.30V处可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且与其浓度呈线性,线性范围为0.01-1.00μmol/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69,检出限(S/N=3)为0.005μmol/L。用该方法测定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小鼠大脑和血液中5-HT的含量,结果表明,氟西汀组与空白组中5-HT的含量相当,模型组中5-HT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壳聚糖 丝网印刷电极 5-羟色胺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4
17
作者 霍军丽 马学燕 +1 位作者 董秋锋 刘志恒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用VNS对大鼠进行治疗,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脑脊液...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CUMS方法制备大鼠抑郁模型,用VNS对大鼠进行治疗,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UMS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P<0.05),糖水偏好率降低(P<0.05)且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同时其脑脊液中5-HT、5-HIAA和NE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过VNS治疗,大鼠的体重增加明显(P<0.05),糖水偏好率增加(P<0.05)且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0.05),与之相适应的是脑脊液中5-HT、5-HIAA和NE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VNS能够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并提高脑脊液中5-HT和NE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抑郁样行为 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