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CMB模型和FA法对区域大气颗粒物的综合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伶俐 龙涛 +1 位作者 龙一飞 侯祺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4-100,共7页
利用受体模型CMB法和FA法的综合解析技术,对武汉某区域的14个TSP(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点及4种主要尘源的元素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TSP的主要污染源及各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将两种方法所得解析结果相互验证,得到和实际情况比较... 利用受体模型CMB法和FA法的综合解析技术,对武汉某区域的14个TSP(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点及4种主要尘源的元素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识别TSP的主要污染源及各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将两种方法所得解析结果相互验证,得到和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结论。CMB模型分析结果为:A区域TSP主要污染源为土壤尘源(贡献率为54.09%)、交通道路尘源(30.47%)和煤烟尘源(9.33%);B区域主要污染尘源为土壤尘源(41.65%)和建筑尘源(19.05%)。对TSP元素组分数据进行FA法分析,结果为:该区域TSP污染源约有5种,分别为建筑尘源(57.524%)、土壤尘源(19.46%)、煤烟尘源(14.50%)、交通道路尘源(6.74%)和钢铁尘源(0.95%)。CMB法和FA法综合解析结果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主要污染源为土壤尘源、建筑尘源和交通道路尘源。根据解析结果及研究区域的TSP实际污染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各污染源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源解析 cmb模型 FA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汗淖尔干湖床点尺度非饱和带降水入渗补给研究
2
作者 孙季珲 于一雷 +3 位作者 张兵 韦欣 杨洪国 张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3,共9页
为深入了解半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的规律,基于张家口市尚义县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和采样点土壤性质,采用稳定同位素、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法和氯离子质量平衡法(CMB)等方法分析察汗淖尔干湖床的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 为深入了解半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的规律,基于张家口市尚义县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和采样点土壤性质,采用稳定同位素、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法和氯离子质量平衡法(CMB)等方法分析察汗淖尔干湖床的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1.4 m深度以上为混合层,土壤水主要运动方式为优先流,土壤含水率变幅较大且呈显著增加趋势;1.4 m深度以下为稳定层,土壤水主要运动方式为活塞流,土壤含水率无显著变化.土壤水氯离子质量浓度随深度增加先显著降低后增加,整体无明显变化.②土壤1.0 m深度处存在2011年的降水入渗补给信号;1.6 m处存在2009年的降水入渗补给信号;3.0 m处存在2006—2007年的降水入渗补给信号.③土壤水剖面平均记录密度约为2.60 a/m,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约为0.15~0.19 mm/a,年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03%~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汗淖尔干湖床 降水入渗补给 稳定同位素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 非饱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PM_(2.5)和PM_(10)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02
3
作者 包贞 冯银厂 +2 位作者 焦荔 洪盛茂 刘文高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2006年在杭州市两个环境受体点位采集不同季节大气中PM2.5和PM10样品,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类样品,分析了其质量浓度和多种化学成分,包括21种无机元素、5种无机水溶性离子以及有机碳和元素碳等,并据此构建了杭州市PM2.5和PM10的源与... 2006年在杭州市两个环境受体点位采集不同季节大气中PM2.5和PM10样品,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类样品,分析了其质量浓度和多种化学成分,包括21种无机元素、5种无机水溶性离子以及有机碳和元素碳等,并据此构建了杭州市PM2.5和PM10的源与受体化学成分谱;用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PM2.5和PM10污染较严重,其年均浓度分别为77.5μg/m3和111.0μg/m3;各主要源类对PM2.5的贡献率依次为机动车尾气尘21.6%、硫酸盐18.8%、煤烟尘16.7%、燃油尘10.2%、硝酸盐9.9%、土壤尘8.2%、建筑水泥尘4.0%、海盐粒子1.5%。各主要源类对PM10贡献率依次为土壤尘17.0%、机动车尾气尘16.9%、硫酸盐14.3%、煤烟尘13.9%、硝酸盐粒8.2%、建筑水泥尘8.0%、燃油尘5.5%、海盐粒子3.4%、冶金尘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PM2.5 PM10 化学质量模型(cmb) 来源解析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_(10)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冯银厂 吴建会 +3 位作者 朱坦 白志鹏 闫怀忠 谭晓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于1999—2000年在济南市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用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TSP和PM10的来源。结果表明,各主要源类对TSP的贡献率依次为:扬尘34%,煤烟尘25%,土... 于1999—2000年在济南市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用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TSP和PM10的来源。结果表明,各主要源类对TSP的贡献率依次为:扬尘34%,煤烟尘25%,土壤风沙尘18%,机动车尾气尘6%,建筑水泥尘2%,其他15%;对PM10的贡献率依次为:扬尘30%,煤烟尘27%,土壤风沙尘15%,机动车尾气尘9%,建筑水泥尘3%,其他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源解析 cmb 二重源解析技术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PM2.5和PM10来源解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宋娜 徐虹 +4 位作者 毕晓辉 吴建会 张裕芬 杨海航 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1-1509,共9页
以海口市为例,研究了我国典型热带沿海城市——海口市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2012年春季和冬季在海口市区4个采样点同步采集了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样品,并使用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了源与受... 以海口市为例,研究了我国典型热带沿海城市——海口市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2012年春季和冬季在海口市区4个采样点同步采集了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样品,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样品,并使用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了源与受体样品的化学组成,建立了源化学成分谱.使用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海口市大气颗粒物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污染源贡献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并存在一定的空间变化.冬季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硫酸盐和煤烟尘是海口市PM10和PM2.5中贡献较大的源,在PM10和PM2.5中贡献率分别为23.6%、16.7%,17.5%、29.8%,13.3%、15.7%和13.0%、15.3%;春季机动车尾气尘、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二次硫酸盐是海口市PM10和PM2.5中贡献较大的源,在PM10和PM2.5中贡献率分别为27.5%、35.0%,20.2%、14.9%,12.8%、6.0%和9.5%、10.5%.冬季较重的颗粒物污染可能来自于华南内陆地区的区域输送,特别是,本地排放极少的煤烟尘和二次硫酸盐受区域输送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市 PM10 PM2.5 cmb(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区环境空气中PM10来源解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韩博 冯银厂 +5 位作者 毕晓辉 薛永华 吴建会 朱坦 丁建清 杜元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于2005年采集了无锡市区PM10源和受体样品,并测定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即ρ(OC)/ρ(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对PM10的贡献,并据此重新构建了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 于2005年采集了无锡市区PM10源和受体样品,并测定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即ρ(OC)/ρ(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了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对PM10的贡献,并据此重新构建了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和二重源解析技术对无锡市区的PM10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是无锡市环境空气中PM10的主要来源,其分担率达50.49%;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的分担率也分别为13.97%和7.80%;其他重要源类按分担率依次为二次有机碳,SO42-,建筑水泥尘,NO3-,土壤尘和钢铁尘等,其中二次有机碳年贡献值为6.94μg/m3,年分担率为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市 PM10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 二重源解析 二次有机碳(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PM2.5物理化学特性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94
7
作者 黄辉军 刘红年 +2 位作者 蒋维楣 黄世鸿 张予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法(CMB)计算各类源对气溶胶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南京市PM2.5的夏、冬平均值分别为69.1、139.5μg.m-3,PM2.5/PM10的全年平均值为63.9%;富集成分中,S、As、Zn、Pb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Na则主要来源于海洋。来源解析的结果表明,各类污染源对南京市气溶胶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扬尘37.28%、煤烟尘30.34%、硫酸盐9.87%、建筑尘7.95%、汽车尘2.98%、冶炼尘2.57%、其他源9.01%。作者还对扬尘中的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源解 析化学质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春季大气PM_(10)及PM_(2.5)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赵雪艳 任丽红 +4 位作者 姬亚芹 杨文 白志鹏 周志恩 翟崇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5-1402,共8页
于2012年春季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和缙云山共6个环境采样点的大气PM10、PM2.5样品,同步采集了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施工机械尾气尘、船舶尾气尘、餐饮油烟尘、生物质燃烧尘及土壤尘等7类污染源,采集到有效受体样品139个、有效源样品233个... 于2012年春季采集了重庆主城区和缙云山共6个环境采样点的大气PM10、PM2.5样品,同步采集了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施工机械尾气尘、船舶尾气尘、餐饮油烟尘、生物质燃烧尘及土壤尘等7类污染源,采集到有效受体样品139个、有效源样品233个,使用GC-MS分析样品中18种PAHs的质量浓度(ρ),分析了PM10、PM2.5上载带PAHs的污染特征,并分别运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及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法对PM10、PM2.5中的PAHs进行来源解析,所得源解析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大气PM10、PM2.5中ρ(PAHs)较低,ρ(PAHs)分别为22.03~31.71、19.02~29.92 ng/m^3,其中位于工业区新山村采样点的ρ(PAHs)最高.PM10载带的PAHs有86%~99%集中在PM2.5中,说明PAHs主要富集在PM2.5中.重庆主城区大气PM10、PM2.5载带的PAHs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和燃煤尘的贡献,这2类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25.89%、32.80%;而在PM2.5中,机动车尾气尘的贡献率较高,可达6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_(10)来源解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冯银厂 彭林 +3 位作者 吴建会 朱坦 吕爱华 张克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30-33,共4页
2002年,在乌鲁木齐市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用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TSP和PM10的来源,结果表明,各主要源类对TSP的分担率依次为扬尘34%、燃煤尘26%、建筑... 2002年,在乌鲁木齐市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用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TSP和PM10的来源,结果表明,各主要源类对TSP的分担率依次为扬尘34%、燃煤尘26%、建筑水泥尘10%、硫酸盐8%、土壤风沙尘7%、机动车尾气尘6%、钢铁尘2%、硝酸盐1%、其它6%;对PM10的分担率依次为:扬尘30%、燃煤尘28%、建筑水泥尘11%、硫酸盐10%、机动车尾气尘8%、土壤风沙尘8%、硝酸盐1%、其它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源解析 cmb 二重源解析技术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源解析”技术及其系统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宏 郭光焕 +2 位作者 白志鹏 王恺 韩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3,18,共4页
化学质量平衡是被广泛用于空气质量管理的受体模型之一。由于混合源(城市扬尘)和单一源因颗粒物源谱的严重共线性,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使用的EPA-CMB8.2,无法定量解析出各排放源初始态和扬尘态颗粒物的贡献值和分担率。针对这一问题... 化学质量平衡是被广泛用于空气质量管理的受体模型之一。由于混合源(城市扬尘)和单一源因颗粒物源谱的严重共线性,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使用的EPA-CMB8.2,无法定量解析出各排放源初始态和扬尘态颗粒物的贡献值和分担率。针对这一问题,完善和规范了"二重源解析"技术原理,开发了具有"二重源解析"功能的NKCMB3.0。对鞍山市样品污染物来源解析的试验结果表明,"二重源解析"技术在对混合源和单一源同时进行源解析时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 二重源解析 EPA—cmb8.2 NKcmb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源解析技术的合肥市环境空气PM2.5来源解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耿天召 朱余 +3 位作者 魏帧 童欢欢 唐晓菲 史国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0-838,共9页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源解析技术针对合肥市颗粒物来源进行研究。以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hemical mass balance-iteration,CMB-Iteration)模型为主解析一次排放源和二次源(包括硫酸盐、硝...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源解析技术针对合肥市颗粒物来源进行研究。以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模型和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hemical mass balance-iteration,CMB-Iteration)模型为主解析一次排放源和二次源(包括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物等,简称“二次源”)对PM2.5的贡献,将排放源清单法和CMB模型结果相结合解析二次粒子前体物排放源的贡献,采用空气质量模型评估区域影响的贡献,按照行业排放清单,综合得到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及其他源类对PM2.5的贡献,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进行源类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合肥市全年PM2.5中主要组分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SO42-、NO3-、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NH4+、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Si、Ca、Al、Fe,SO42-占比最高(20.50%),碳组分(OC+EC)次之(19.59%),NO3-居于第3位(16.45%);采样期间PM2.5的全年本地各源类分担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燃煤尘(21.7%)、二次硫酸盐(18.0%)、二次硝酸盐(16.7%)、城市扬尘(16.6%)、其他(12.6%)、机动车尾气尘(11.0%)、建筑尘(2.3%)、钢铁尘(1.1%,此处仅为钢铁制造工艺排放的贡献)。PM2.5本地来源综合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尘占比为16.0%、工业生产(指工业锅炉与窑炉、生产工艺过程等排放)为31.0%、燃煤尘(指电厂燃煤、居民散烧等)为21.5%、扬尘(指裸露表面、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土壤风沙等排放)为18.9%、其他(指生物质燃烧、餐饮、农业生产等排放)为12.6%。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PM2.5中的二次源(指二次硫酸盐和二次硝酸盐)、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及地壳尘等4个因子占比达到了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来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 化学质量平衡嵌套迭代(cmb-Iteration)模型 正定矩阵因子法(P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环境受体PM(2.5)组分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佳美 刘保双 +4 位作者 毕晓辉 梅如波 隋本会 崔然 冯银厂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160,共8页
为了明确泰安市环境受体PM_(2.5)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该研究于2015年春、冬季在泰安市区采集了环境受体中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及其化学组分特征,建立了源化学成分谱,基于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对泰安市环境受体PM_(2.5)进行... 为了明确泰安市环境受体PM_(2.5)的污染特征和主要来源,该研究于2015年春、冬季在泰安市区采集了环境受体中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及其化学组分特征,建立了源化学成分谱,基于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对泰安市环境受体PM_(2.5)进行了来源解析,利用后轨迹分析了PM_(2.5)的区域传输路径。结果表明:PM_(2.5)及其化学组分与污染源贡献都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季,机动车尘是PM_(2.5)的首要贡献源类,分担率为19.11%;其次为二次硫酸盐、扬尘和煤烟尘,分担率分别为18.07%、16.08%、10.53%。冬季,煤烟尘为首要的污染源类,分担率为16.32%;机动车源和城市扬尘对PM_(2.5)的分担率比春季低,分别为11.99%和13.42%。后轨迹分析表明,春季PM_(2.5)可能受来自内蒙古等地的土壤风沙尘的长距离运输影响;冬天可能受来自蒙古、河北、山东周边等地燃煤源的长距离运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安市 PM(2.5)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环境示踪剂探讨巴丹吉林沙漠及古日乃绿洲地下水补给 被引量:30
13
作者 黄天明 庞忠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4-631,共8页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阿拉善高原。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应用天然水样及土壤水分的水化学、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补给及环境演化。基于这些研究,试图给出巴丹吉林沙漠和古日乃绿洲一个完整的二维地下水系统概念模...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阿拉善高原。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应用天然水样及土壤水分的水化学、同位素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补给及环境演化。基于这些研究,试图给出巴丹吉林沙漠和古日乃绿洲一个完整的二维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在浅埋区和出露区蒸发,同时接受少量当地降水补给,其最终的排泄区是古日乃绿洲。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垂向补给微弱,地下水很可能是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周边的雅布赖山区降水径流及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古河道补给的古水。在全新世中—晚期,地下水得到有限的降水补给,并且经受蒸发作用。随着千年尺度的气候转型,两千年以来,巴丹吉林沙漠干旱化加剧,正在经历地下水位下降、湖泊绿洲逐渐萎缩消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示踪剂 氯质量平衡 地下水补给 巴丹吉林沙漠 古日乃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气带剖面中古水文-气候信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宗宇 毕二平 +2 位作者 聂振龙 叶浩 南云驹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5-339,共5页
包气带作为联系地表各层圈相互作用的敏感带 ,具有特殊的记忆功能 ,是最有可能的古水文 气候变化记录档案。研究中以 2个包气带剖面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剖面上土壤水的Cl-含量变化进行研究 ,利用Cl-质量平衡方法探讨识别其所代表的古水文... 包气带作为联系地表各层圈相互作用的敏感带 ,具有特殊的记忆功能 ,是最有可能的古水文 气候变化记录档案。研究中以 2个包气带剖面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剖面上土壤水的Cl-含量变化进行研究 ,利用Cl-质量平衡方法探讨识别其所代表的古水文 气候记录的方法 ,恢复研究区的古水文补给历史。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 3 0 0a以来的古水文 气候状况有过 3次干 /湿变化旋回 ,并且反映在地下水补给速率的变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古气候信息 古水文补给 氯质量平衡 干/湿变化旋回 补给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大气细颗粒物的致癌风险及源解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胡珊 张远航 魏永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2-1208,共7页
于2004年4、7、10月和2005年1月对广州、深圳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17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以苯并[a]芘(BaP)为毒性参照物的致癌毒性当量浓度(BaPeq),通过线性剂量-反应模型计算了呼吸致癌风险水平,结合源排放谱... 于2004年4、7、10月和2005年1月对广州、深圳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17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以苯并[a]芘(BaP)为毒性参照物的致癌毒性当量浓度(BaPeq),通过线性剂量-反应模型计算了呼吸致癌风险水平,结合源排放谱和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研究了对致癌风险的各排放源贡献.结果表明,PAHs的浓度为5.87-63.36ng/m^3,平均浓度深圳为32.68ng/m^3,广州为28.15ng/m^3,且呈冬高夏低的分布规律.BaP和BaPeq日均超标率达到2.78%和5.56%,相对于WHO的日均标准的超标率达到50.0%和61.1%.该地区呼吸致癌风险平均水平为1×10^-6-1×10^-5,高于日常活动所致风险,低于引起关注的最低风险值.共解析出3种OC及致癌风险的排放源,分别为燃煤排放、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其中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贡献最大,对OC及BaPeq的贡献呈现相似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多环芳烃 致癌风险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示踪剂氯的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杰彪 苏锐 +4 位作者 周志超 郭永海 季瑞利 张明 王洪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地下水补给研究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首选预选区,为查明该区地下水补给特征,基于环境示踪剂氯查明了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量。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 地下水补给研究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首选预选区,为查明该区地下水补给特征,基于环境示踪剂氯查明了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量。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氯质量平衡方法在北山地区应用效果较好。(2)基于包气带的氯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得出的浅部地下水垂向补给量在渗透性较大的沟谷盆地中为0.07~2.03 mm·a-1,平均值约1.0 mm·a-1。(3)基于饱和带的氯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得出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多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0.25 mm·a-1,不足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5%。相关结果可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环境示踪剂 氯质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朱坦 白志鹏 陈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9-55,共7页
对秦皇岛海港区和山海关区的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定性识别和定量解析。并考察了重点污染源——我国最大的煤码头秦皇岛港煤码头对市区扬尘和TSP中的碳的影响。得出秦皇岛市海港区和山海关区TSP主要来源为风沙、扬尘,其次为燃煤飞灰... 对秦皇岛海港区和山海关区的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定性识别和定量解析。并考察了重点污染源——我国最大的煤码头秦皇岛港煤码头对市区扬尘和TSP中的碳的影响。得出秦皇岛市海港区和山海关区TSP主要来源为风沙、扬尘,其次为燃煤飞灰和海盐尘。气象条件特别是风向对TSP各源分担率的影响很大,秦皇岛市煤码头是该区域TSP中碳的主要来源。不同气象条件下,煤码头对海港区和山海关区的影响程度明显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颗粒物 解析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5μm小颗粒大气气溶胶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杨圣杰 陈莎 袁波祥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3,共4页
对北京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 2 .5 μm小颗粒进行了初步研究 ,采用多元素同时测定及化学质量平衡法对其进行解析 .
关键词 化学质量平衡法 电感耦合集离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2.5μm小颗粒 大气气溶胶 大气污染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滨海小流域降雨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丽纯 陈建耀 +4 位作者 付丛生 黄小兰 蒋华波 董林垚 陈志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9-1267,共9页
以华南滨海小流域——中山大学滨海水循环试验基地(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在对该流域地下水和雨水分别进行采样、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氯量平衡法(CMB)与地下水动态法计算了该流域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给水度。研究发现,试验基地地下水... 以华南滨海小流域——中山大学滨海水循环试验基地(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在对该流域地下水和雨水分别进行采样、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氯量平衡法(CMB)与地下水动态法计算了该流域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给水度。研究发现,试验基地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补给,地下水埋深在雨季(4—9月)、旱季(10—3月)的变动范围大致为0~1.5 m与0~0.5 m。根据CMB计算结果,补给区、中间区雨季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别为旱季的1.3~1.6倍和1.3~2.0倍,且补给区大于中间区(M5井除外)。利用地下水动态法计算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所得雨季、旱季的均值(7.6%和4.6%)与CMB计算结果(7.7%和5.3%)较为接近。给水度、雨强与入渗补给系数均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将地下水埋深分别与降雨入渗补给量及潜水蒸发量进行多项式拟合对比,发现降雨入渗对地下水的最大入渗补给埋深约为2.3 m,当埋深为3.1 m时,地下水可获得最大净补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小流域 氯量平衡 地下水动态法 入渗系数 给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应用问题刍议 被引量:15
20
作者 袁瑞强 龙西亭 +1 位作者 王鹏 宋献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3,26,共8页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CMB)利用惰性示踪剂Cl-可以揭示区域地下水平均补给速率,补给事件和环境、气候变化事件等信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虽然该方法简单、有效,已经得到大量应用,但是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综述了基于CMB法的相关研... 氯离子质量平衡法(CMB)利用惰性示踪剂Cl-可以揭示区域地下水平均补给速率,补给事件和环境、气候变化事件等信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虽然该方法简单、有效,已经得到大量应用,但是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综述了基于CMB法的相关研究,回溯了该方法的提出和演化,讨论了其主要假设条件和应用的局限性,阐明为了准确地应用该方法需要加强的方面。首先要重视氯离子干沉降的观测和研究。其次要加强氯离子沉降空间变化的观测和研究。在方法上要注意综合采用多种示踪剂、土壤理化性质和平行钻孔等手段来研究。最后要加强对氯离子平衡过程,及其相关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研究。对促进氯离子质量平衡法在地下水研究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质量平衡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地下水补给 示踪剂 非饱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