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提取方法对清香木果实精油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杨丽华 黄绍仙 +1 位作者 汪建云 宋志姣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1,共8页
为明确提取方法对清香木果实精油成分及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USD)和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SD)提取精油,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滤纸片法和自由基清... 为明确提取方法对清香木果实精油成分及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USD)和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SD)提取精油,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滤纸片法和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精油的主要成分均为(+)-α-蒎烯,USD提取的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为55.21%。MSD提取的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USD提取的精油,其对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50、50 mg/mL。两种精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MSD提取的精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USD提取的精油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阳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对Fe^(3+)还原能力较强。两种方法提取的清香木果实精油均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抑菌剂和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木 精油 提取方法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产不同品种松针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2 位作者 王信 马趣环 沈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时,4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不同品种松针中,雪松松针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中天水产雪松松针40%乙醇提取物的评分最高达99.52%,表明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松针抗衰老研究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熵值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结合成分分析优选人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佳极性部位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志佳 李胜楠 +5 位作者 周文文 肖凤琴 刘晖 杨亦柳 李光哲 严铭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220,共10页
目的:考察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差异,筛选最佳活性部位。方法:本研究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人参水提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人参不同极性部... 目的:考察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差异,筛选最佳活性部位。方法:本研究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人参水提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总酚酸、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含量;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不同极性部位间体外抗氧化活性;结合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人参不同极性部位的质量评价模型。对人参不同极性部位的12个质量特性指标赋权,最终优选出人参抗氧化最佳极性部位。结果:人参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其中,正丁醇部位的总酚酸、总黄酮、人参皂苷Rb1含量高于其他部位。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0.14、0.57、0.92、0.75 mg/mL。另外,结合质量评价模型得到人参不同极性部位的相对关联度值的范围为0.352~0.618,正丁醇部位测得相对关联度最高(0.618),进一步表明正丁醇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综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评价结果,初步优选出正丁醇部位为人参抗氧化最理想部位,为人参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及人参抗氧化食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不同极性部位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化学评价法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 魏志莹 +7 位作者 杨秀雯 易佳佩 秦超杰 景一鸣 郭军 张家泉 罗泽娇 祁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15-2626,共12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被植物或者农作物吸收,并经由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目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程度的评估以土壤重金属总量为主,但土...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被植物或者农作物吸收,并经由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目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程度的评估以土壤重金属总量为主,但土壤重金属总量既无法反映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过程,也无法准确评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对生物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难以被精准地评价。而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可表征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以及植物吸收过程,能更精准地评估其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效性及植物有效性概念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和对比了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评价的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提取法(单独提取法和连续提取法)、自由离子活度法、同位素稀释法和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测定工作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外有关土壤中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研究以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植物有效性 化学评价法 化学提取法 自由离子活度法 稳定同位素稀释法 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党参保健米酒发酵工艺及抗氧化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玲 游新侠 胡航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230,共7页
该研究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添加黄芪、党参提取液,以甜酒曲为发酵剂,开发一款保健型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党参保健米酒发酵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党参保健米酒的最优发酵工艺为... 该研究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添加黄芪、党参提取液,以甜酒曲为发酵剂,开发一款保健型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党参保健米酒发酵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党参保健米酒的最优发酵工艺为:以糯米质量为基准,水添加量8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酒曲添加量0.3%,黄芪提取液添加量4%,党参提取液添加量15%。在此优化条件下,米酒感官评分最高(90.8分),呈淡黄色,酸甜可口,入口含有米酒发酵香味,同时具有黄芪、党参淡淡的香气。经脱醇处理,该米酒的酒精度为0.39%vol,总酸含量为0.212 g/100 g,还原糖含量为26.21 g/100 g,pH为4.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7 g/100 g,不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9.7 g/100 g,总黄酮含量为217.2 mg/L,多酚含量为68.2 mg/L,大肠菌群未检出,菌落总数为21 CFU/g,其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该米酒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58.9 mg/L、170.5 mg/L,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党参 保健米酒 发酵工艺 模糊数学评价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合欢花药材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左亚锋 徐秀泉 +5 位作者 李巧月 王孟虎 孟祥松 闫攀 金传山 吴德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建立测定合欢花药材中槲皮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不同规格合欢花药材的影响,为合欢花药材的初加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晒干、阴干、蒸汽杀青后... 建立测定合欢花药材中槲皮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不同规格合欢花药材的影响,为合欢花药材的初加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晒干、阴干、蒸汽杀青后烘干、微波杀青后烘干、烘干(30、50、70、90℃)、冷冻干燥的方式对两种规格合欢花药材进行干燥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和ABTS法、DPPH法等检测样品中总黄酮、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干燥后不同规格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处理合欢花药材样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槲皮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槲皮苷含量可作为总黄酮含量大小的评价指标,与O_(2)^(-)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槲皮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与其他四种抗氧化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槲皮素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推测槲皮苷和槲皮素是2种合欢花类药材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不同干燥方法对2种规格合欢花药材影响显著,盛开的合欢花适合宜采用70℃烘干处理,花蕾期的合欢米宜采用冷冻干燥处理,合欢花和合欢米均不宜采用阴干处理。本研究为2种合欢花类药材初加工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 干燥方法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伏椒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陶静 翁霞 王喜珠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甘谷伏椒是重要的调味品之一。文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详细考察了甘谷伏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 甘谷伏椒是重要的调味品之一。文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详细考察了甘谷伏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谷伏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泡时间4 h、蒸馏时间5 h。从挥发油中分析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主要为γ-松油烯、E,E-金合欢醇乙酸酯、异松油烯、顺式-香叶醇等,其中不饱和烃类物质占挥发油成分的94.01%。抗氧化试验表明,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最高清除率分别达到73.2%和93.9%。因此,甘谷伏椒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效,在调味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伏椒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干燥方式对江永香姜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肖新生 周文君 +2 位作者 奉美桃 李佳灵 蒋黎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10-321,共12页
为全面评价干燥方式对江永香姜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自然晾晒(natural drying,N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红外干燥(infrared drying,I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VD)、热风微波... 为全面评价干燥方式对江永香姜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自然晾晒(natural drying,N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红外干燥(infrared drying,I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VD)、热风微波联合干燥(hot air-microwave combined drying,HAMCD)、红外热风联合干燥(infrared-hot air combined drying,IHACD)7种不同方法对江永香姜进行干燥处理,测定干燥后样品的总酚、总黄酮、姜辣素、姜黄素、维生素C、淀粉、纤维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13项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核心指标,构建香姜干燥后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MD干燥时间最短、干燥效率最高;品质指标测定发现,ID总酚含量最高,ND总黄酮含量最高,MD的姜辣素、姜黄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最高,HAD淀粉含量最高,HAMCD可溶性糖含量最高,IHACD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VD纤维素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种品质指标归纳为四个主成分因子,贡献率分别为34.942%、26.725%、17.602%、12.016%,累计贡献率为91.285%。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江永香姜品质评价模型,得出VD综合得分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江永香姜的精深加工及高值化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香姜 干燥方式 抗氧化活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9
作者 刘微微 任虹 +2 位作者 曹学丽 徐春明 王巧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15-419,共5页
客观准确地评价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是抗氧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天然产物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的方法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介绍目前常用的化学测定方法和细胞评价方法的原理及技术进展,并分析两者的区别。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抗氧化活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多糖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吴振 李红 +7 位作者 罗杨 谭红军 陈岗 师萱 杨勇 詹永 石文娟 黄婧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3-97,共5页
研究传统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和抽真空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polysaccharides,TFPs)的理化特性和体外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hydroxyl f... 研究传统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和抽真空干燥等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多糖(Tremella fuciformispolysaccharides,TFPs)的理化特性和体外还原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free radicals,O2-?)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式对TFPs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冷冻干燥处理多糖(freezing drying Tremella fuciformispolysaccharides,TFPs-F)的得率、总糖和黏度最高;3种干燥方式对粗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和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TFPs-F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OH和O2-?的半抑制浓度(half-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61、1.64、1.78、1.75mg/mL;传统热风干燥和抽真空干燥处理多糖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OH和O2-?的IC50高于低温冷冻干燥处理多糖相应的IC50。结果说明,冷冻干燥处理是获得高品质和高活性银耳多糖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干燥方式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淫羊藿多糖化学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洲 刘静 +4 位作者 冯士令 申世安 刘露 向春蓉 丁春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6-119,123,共5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淫羊藿多糖化学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粗毛淫羊藿为材料制备多糖。测定热风干燥多糖(EAP-H)、真空干燥多糖(EAP-V)和真空冷冻干燥多糖(EAP-F)的中性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单糖组成及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淫羊藿多糖化学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粗毛淫羊藿为材料制备多糖。测定热风干燥多糖(EAP-H)、真空干燥多糖(EAP-V)和真空冷冻干燥多糖(EAP-F)的中性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单糖组成及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为含有少量蛋白质的酸性多糖,不同干燥方法将会影响其单糖组成和糖醛酸含量;EAP-F糖醛酸含量最高并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因此,真空冷冻干燥是制备淫羊藿多糖的最佳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多糖 化学性质 抗氧化活性 干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食用菌液体发酵菌丝抗氧化活性分析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陆武祥 王东华 +1 位作者 王秀英 徐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27,共4页
对5种食用菌(猴头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液体发酵菌丝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各发酵菌丝中多糖及蛋白并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力的大小,并研究菌丝多糖及... 对5种食用菌(猴头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液体发酵菌丝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各发酵菌丝中多糖及蛋白并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还原力的大小,并研究菌丝多糖及蛋白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菌丝多糖及蛋白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及清除O-2·、·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不同菌丝多糖及蛋白对同一自由基清除能力不同,同一菌丝多糖及蛋白对不同自由基清除能力亦不相同。利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结果表明,5种食用菌菌丝多糖中,金针菇菌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抗氧化活性顺序为金针菇>猴头菇>杏胞菇>香菇>鸡腿菇;5种食用菌菌丝蛋白中,猴头菇菌丝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抗氧化活性顺序为猴头菇>金针菇>杏胞菇>香菇>鸡腿菇。菌丝多糖及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糖及蛋白含量越高,综合抗氧化活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液体发酵 抗氧化活性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源抗氧化肽活性的评价方法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小舟 刘永祥 +2 位作者 俞凌 苏安祥 沈新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55-359,364,共6页
植物蛋白源天然抗氧化肽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植物蛋白源抗氧化肽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制备植物蛋白源抗氧化活性肽提供研究借鉴。
关键词 植物蛋白源肽 抗氧化活性 评价方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尔米的抗氧化性及其在苏打饼干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正梅 拉升.再尼西 +5 位作者 敬思群 李小凡 岳海涛 普燕 涂亦娴 王为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170,共5页
以生塔尔米为原料,分别用体积分数为95%,70%,50%,30%,0%的乙醇回流提取得到塔尔米醇提物。以DPPH·清除能力为考察指标,确定塔尔米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最强(IC_(50)=(1.583±0.054)mg/mL),乙... 以生塔尔米为原料,分别用体积分数为95%,70%,50%,30%,0%的乙醇回流提取得到塔尔米醇提物。以DPPH·清除能力为考察指标,确定塔尔米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最强(IC_(50)=(1.583±0.054)mg/mL),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30%>50%>70%>95%>0%。在此基础上,采用塔尔米粉代替面粉,制作苏打饼干。以塔尔米苏打饼干的抗氧化能力、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确定塔尔米粉在苏打饼干中最适添加量为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米 体外抗氧化性 苏打饼干 综合评价法 最适添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苹果蟠桃纸的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晓玲 管维良 +2 位作者 侯东园 蔡路昀 张进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1-59,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苹果蟠桃纸的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五种干燥方式(烘箱热风干燥、烤箱干燥、微波炉干燥、烤箱-烘箱联合干燥、烤箱-微波炉联合干燥)制备苹果蟠桃纸,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苹果蟠桃纸在感官评定、质...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苹果蟠桃纸的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五种干燥方式(烘箱热风干燥、烤箱干燥、微波炉干燥、烤箱-烘箱联合干燥、烤箱-微波炉联合干燥)制备苹果蟠桃纸,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苹果蟠桃纸在感官评定、质构、色泽、褐变度、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抗氧化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烘箱热风干燥的产品的形态、口感、色泽、风味更能吸引感官评定人员,感官评定分数为最高(86.7),总酚类含量最高(5.66 mg GAE/g dw)、抗氧化活性较强(DPPH自由基清除率66.00%,FRAP法测定的总还原能力0.32 mmol Trolox/g dw),但维生素C含量较低(4.56 mg/100 g)、褐变程度较高。微波炉干燥的苹果蟠桃纸维生素C含量最高(9.78 mg/100 g),但感官评定分数最低为66.7,总酚含量(4.11 mg GAE/g dw)和抗氧化活性最低(DPPH自由基清除率58.00%,FRAP法测定的总还原能力0.18 mmol Trolox/g dw)。烤箱-烘箱联合干燥和烤箱-微波炉联合干燥的产品则没有突出优势。综上,建议在苹果蟠桃纸生产中不采用微波炉干燥,采用烘箱热风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纸 干燥方式 感官评定 营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桑叶绿茶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红梅 梁雎 +3 位作者 刘志刚 李海峰 阿木提·库尔班 任红松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7期52-58,共7页
为筛选适宜的桑叶绿茶加工工艺提供依据,研究二次烘干、瓶式炒干、双锅曲毫炒干、先瓶炒后烘干、先锅炒后烘干、先烘干后瓶炒、先烘干后锅炒7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绿茶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评价的影响。以总酚、总多糖、γ-... 为筛选适宜的桑叶绿茶加工工艺提供依据,研究二次烘干、瓶式炒干、双锅曲毫炒干、先瓶炒后烘干、先锅炒后烘干、先烘干后瓶炒、先烘干后锅炒7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绿茶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评价的影响。以总酚、总多糖、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桑叶绿茶的茶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方式干燥后的桑叶绿茶总酚含量、总多糖含量、GAB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感官评分均有明显差异,各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各干燥方式的综合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先烘后瓶炒、先锅炒后烘干、先瓶炒后烘干、先烘后锅炒、瓶式炒干、双锅曲毫炒干、二次烘干。因此,先烘干后瓶炒和先锅炒后烘干可以作为桑叶绿茶加工中适宜的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干燥方式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核桃油理化性质、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莉 刘璇璇 +4 位作者 武莹敏 韩玉婷 李道明 朱振宝 曹云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7,共9页
为了考察冷榨法、索氏法、水酶法3种提取方法对核桃油品质的影响,并挖掘影响核桃油抗氧化活性的关键化学组分,测定3种提取方法所提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核桃油抗氧化评价模型,分析影响... 为了考察冷榨法、索氏法、水酶法3种提取方法对核桃油品质的影响,并挖掘影响核桃油抗氧化活性的关键化学组分,测定3种提取方法所提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化学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核桃油抗氧化评价模型,分析影响核桃油抗氧化活性的关键化学组分.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对核桃油中脂肪酸及甘油酯的含量和组成影响不大,但是对总酚和黄酮含量以及油脂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经核桃油抗氧化评价模型初步判断,亚油酸和总酚是影响核桃油抗氧化活性的关键化学组分.3种提取方法中,冷榨法所提核桃油的品质最好,水酶法次之,但是水酶法对应的核桃油得率较高,更重要的是其在提油过程中可同时制备生物活性肽,因而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油脂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核桃油品质 理化性质 化学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布贝母乙醚提取物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峰 张敏敏 +1 位作者 董品利 吴卫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目的】分析瓦布贝母鳞茎乙醚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瓦布贝母鳞茎干、鲜样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以乙醚为溶剂进行提取,并结合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法研究其相对含量,再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 【目的】分析瓦布贝母鳞茎乙醚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瓦布贝母鳞茎干、鲜样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以乙醚为溶剂进行提取,并结合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法研究其相对含量,再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超声提取法提取效率较好,从超声鲜样(CX),索氏鲜样(SX),超声干样(CG)和索氏干样(SG)的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69,58,73和57种成分,分别占其总成分百分比为62.16%,53.70%,65.18%和58.76%,占其总含量百分比为80.01%,68.91%,68.62%和74.89%。所得成分中十六烷酸、亚油酸乙酯、亚油酸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为主要成分。此外,所有样品都表现出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活性,CX、SX、CG和SG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30.66、29.77、15.99和21.11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35.72、21.08、23.40和15.45mg/mL。【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样品状态对其主要成分的种类含量影响较小;4种测定样主要成分基本一致,但低含量的成分差别较大;并且瓦布贝母乙醚溶解成分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所用GC-MS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可进一步促进对瓦布贝母药效物质基础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布贝母 索氏提取 超声提取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曾文俊 吕彩梦 +4 位作者 丁建宝 李艳萍 马建龙 杨锐 杨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13-19,共7页
活性氧等自由基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即抗氧化研究尤为重要。体外抗氧化实验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手段,对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反应机理对各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 活性氧等自由基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即抗氧化研究尤为重要。体外抗氧化实验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手段,对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反应机理对各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常用的评价方法(化学分析法、细胞抗氧化活性法)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多种评价方法的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评价方法 化学分析法 细胞抗氧化活性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单体EGCG酶法修饰研究及其产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峰 阙付有 +1 位作者 梁京 谢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0-495,533,共7页
利用Novozym 435脂肪酶在非水介质中催化儿茶素单体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酶促酰化反应,以增加EGCG的脂溶性。探讨了溶剂种类、水活度、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酰基供体等条件对酰化反应的影响。借助液质联用仪及红外... 利用Novozym 435脂肪酶在非水介质中催化儿茶素单体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酶促酰化反应,以增加EGCG的脂溶性。探讨了溶剂种类、水活度、加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酰基供体等条件对酰化反应的影响。借助液质联用仪及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进行鉴定,表明在叔戊醇体系中,脂肪酶可催化EGCG与丁酸乙烯酯的反应,酰化后EGCG主体结构不变,其分子中引入了四碳链的烷基。对修饰后EGCG抗氧化活性的评价表明:在相同的添加量下,酶修饰EGCG活性略低于未改性EGCG,但是清除DPPH·、O-·2自由基能力总体高于TBHQ、维生素C,清除·OH自由基能力低于TBHQ,高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酶促酰化反应 EGCG 抗氧化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