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D器件的横向滤波器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建强 姚素芬 只德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2,共4页
以CTD(ChargeTransferDevices——电荷转移器件)为核心,研制出一种新型横向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频率特性可随意调节、调节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作为补偿电路,对任意传感器或测试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补偿,以拓宽其工作频带。
关键词 电荷转移器件 频率特性 横向滤波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D的压电传感器频率特性补偿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建强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43,共4页
研制了一种以电荷转移器件 (CTD)为核心 ,具有频率特性可随意调节的压电传感器频率特性补偿器。论述了补偿原理、电路设计及其技术难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法。理论分析与实验表明了该补偿器的有效性、实用性、先进性。
关键词 ctd 压电传感器 频率特性 补偿器 电荷转移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辐照导致线阵电荷耦合器件电荷转移效率退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志刚 唐本奇 +4 位作者 李君利 张勇 刘敏波 王祖军 黄绍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利用TRIGA型脉冲反应堆提供的快中子,对线阵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中子辐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12-1013cm-2中子注量范围内,该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CTE)随辐照中子注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电荷转移效率的下降与电荷包在沟道中的转移时... 利用TRIGA型脉冲反应堆提供的快中子,对线阵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中子辐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12-1013cm-2中子注量范围内,该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CTE)随辐照中子注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电荷转移效率的下降与电荷包在沟道中的转移时间及转移电荷包的电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电荷耦合器件 中子辐照 电荷转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图像传感器降噪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3
4
作者 佟首峰 阮锦 郝志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根据 CCD输出噪声的特点 ,CCD视频处理电路的目的是消除 KTC噪声 ,抑制低频噪声和宽带白噪声。文中分析了三种抑制噪声的方法 ,相关双采样法、双斜积分法、开关指数滤波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在一象素周期内进行前后两次采样 (或积分 ) ,... 根据 CCD输出噪声的特点 ,CCD视频处理电路的目的是消除 KTC噪声 ,抑制低频噪声和宽带白噪声。文中分析了三种抑制噪声的方法 ,相关双采样法、双斜积分法、开关指数滤波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在一象素周期内进行前后两次采样 (或积分 ) ,系统的输出为两次采样之差 ,从而获得视频信号。文中不仅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推导噪声传输函数 ,而且详细分析各自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复位噪声 相关双采样 信噪比 图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CCD摄像的短路过渡焊接熔滴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志明 吴文楷 陈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3,共5页
建立了基于高速CCD摄像的熔滴图像检测和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同步采集系统,在给出短路过渡模式下的熔滴尺寸定义并简述基于MATLAB平台的熔滴尺寸与电弧信号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对平特性电源短路过渡CO2焊接熔滴尺寸变化特征及其与工艺性... 建立了基于高速CCD摄像的熔滴图像检测和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同步采集系统,在给出短路过渡模式下的熔滴尺寸定义并简述基于MATLAB平台的熔滴尺寸与电弧信号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对平特性电源短路过渡CO2焊接熔滴尺寸变化特征及其与工艺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熔滴尺寸呈分散性较大的止态分布(1~2倍焊丝直径),过大或过小的熔滴尺寸均不利于短路过渡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根据熔滴的形成和过渡过程,初步分析了影响熔滴尺寸的主要凼素及控制熔滴尺寸的途径,即短路过程结束后焊丝端部的残余液态金属量和燃弧能量的随机性导致丁熔滴尺寸的不确定性,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将提高熔滴尺寸和短路过渡过程的一致性,进而改善短路过渡CO2焊接的工艺性能和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CCD 熔滴尺寸 短路过渡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间转移面阵CCD的TDI工作方式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怀得 刘海英 +3 位作者 徐东 李广泽 王冶 刘金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29-1634,共6页
具有微透镜的行间转移面阵CCD在空间辐照环境下,微透镜材料容易模糊,导致不能正常成像;而如果不使用微透镜,则会由于行间转移CCD的填充因子和量子效率低,曝光量不足,影响图像质量和信噪比,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提出采用时间延迟积分... 具有微透镜的行间转移面阵CCD在空间辐照环境下,微透镜材料容易模糊,导致不能正常成像;而如果不使用微透镜,则会由于行间转移CCD的填充因子和量子效率低,曝光量不足,影响图像质量和信噪比,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提出采用时间延迟积分(TDI)工作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在实现行间转移面阵CCD KAI0340-S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根据TDI CCD的工作原理,实现了CCD KAI0340-S的TDI工作方式。同时,采用RS485总线,实现了计算机和FPGA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完成了面阵CCD TDI积分级数、行TDI积分时间、以及集成视频信号处理器增益和偏置参数的任意设置。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微透镜下正常成像时,图像质量很差,其信噪比仅为22.13 dB(TDI级数为1);通过设置合适的TDI积分级数后,图像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信噪比超过33.62 dB(TDI级数为4)。行间转移面阵CCD的TDI工作方式,可以改善和提高在空间辐照环境下没有微透镜时的图像质量,解决了借助微透镜可提高其量子效率,但微透镜在空间辐照环境下时间较长又容易模糊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间转移 面阵CCD 微透镜 时间延迟积分 量子效率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调制传递函数测量的处理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怡 宋敏 +1 位作者 李叶芳 胡家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0-705,共6页
调制传递函数( M 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 T F)是评价成像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介绍了用 M T F来评价 C C D 的质量方法,给出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讨论了 C C D 接收正弦... 调制传递函数( M 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 T F)是评价成像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介绍了用 M T F来评价 C C D 的质量方法,给出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讨论了 C C D 接收正弦光栅图样后的数据采集、转换及处理技术. 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成本低、简便易测、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调制传递函数 测量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成像模型及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董龙 李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520-4523,4527,共5页
针对光学遥感CCD(Charge-Coupled Device)的成像过程,研究CCD成像的数学建模及仿真问题。基于CCD成像原理,探讨了模型建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按照CCD信号处理流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CCD成像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平台设计实现了该仿... 针对光学遥感CCD(Charge-Coupled Device)的成像过程,研究CCD成像的数学建模及仿真问题。基于CCD成像原理,探讨了模型建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按照CCD信号处理流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CCD成像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平台设计实现了该仿真系统。仿真验证试验表明,该系统较好的仿真了CCD成像过程,仿真结果准确度、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成像模型 成像仿真系统 电荷转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耦合器件中子辐照诱发的位移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波 李豫东 +2 位作者 郭旗 汪朝敏 文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研究电荷耦合器件空间辐照效应、参数退化机理,对国产64×64像元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了中子辐照位移损伤效应研究。样品在中子辐照下,暗信号、暗信号非均匀性和电荷转移效率等关键性能参数退化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暗信号的退化是由... 为研究电荷耦合器件空间辐照效应、参数退化机理,对国产64×64像元电荷耦合器件进行了中子辐照位移损伤效应研究。样品在中子辐照下,暗信号、暗信号非均匀性和电荷转移效率等关键性能参数退化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暗信号的退化是由于中子辐照产生的体缺陷能级在耗尽层中充当复合-产生中心,增大了热载流子的产生率所致,而各像素单元暗信号退化的不一致性使暗信号非均匀性增大;电荷转移效率显著减小则是由于中子辐照在转移沟道中产生的体缺陷不断捕获、发射电子所引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饱和输出电压的退化可以忽略不计,表现出较好的抗位移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中子辐照 位移效应 电荷转移效率 暗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CCD成像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龙 李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8年第1期43-49,共7页
文章根据空间遥感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s)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CCD成像仿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CCD成像模型,并研究了像元响应不一致性、电荷扩散、暗电流噪声等参数的分布特性。仿真试验表明,该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 文章根据空间遥感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s)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CCD成像仿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CCD成像模型,并研究了像元响应不一致性、电荷扩散、暗电流噪声等参数的分布特性。仿真试验表明,该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器件的相关测量参数吻合度较高,与系统的MTF和S/R测试结果一致,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成像仿真 电荷扩散 转移效率 暗电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连续转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龙 梁楠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9,共7页
文章介绍了CCD的两种垂直转移模式:突发转移模式和连续转移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工作原理的对比,分析了连续转移模式对系统动态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提高并举例说明。然而连续转移模式时垂直转移时序的上升/下降沿处于CCD水平转移工作时... 文章介绍了CCD的两种垂直转移模式:突发转移模式和连续转移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工作原理的对比,分析了连续转移模式对系统动态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提高并举例说明。然而连续转移模式时垂直转移时序的上升/下降沿处于CCD水平转移工作时间内,造成上升/下降沿对应像元出现串扰问题。文章提出了硬件和软件两种解决方案,硬件方式采用RC电路或数模电路使得驱动信号波形化,降低串扰能量;软件方式采用数字校正的方法,通过实时提取定标得到的校正系数进行图像校正解决串扰问题。文章最后讨论了两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应用中的限制条件,并认为,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连续转移模式产生的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突发转移 连续转移 串扰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像移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丽 汤恩生 许敬旺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7年第3期19-22,32,共5页
介绍了空间相机拍照时产生像移的机理及国内外目前较常使用的不同像移补偿方法,并对光、机、电等不同实现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空间相机 电荷耦荷器件 像移补偿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F的时间延迟积分CCD成像系统同步误差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林 吴晓琴 汤宫民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通过像移调制传递函数MTF分析了TD I-CCD行扫速率与运动像不同步时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为验证速度失配对TD I-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针对应用环境,利用高对比度靶标对TD I-CCD动态成像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动态测试,结果表明,在奈奎斯... 通过像移调制传递函数MTF分析了TD I-CCD行扫速率与运动像不同步时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为验证速度失配对TD I-CCD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针对应用环境,利用高对比度靶标对TD I-CCD动态成像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动态测试,结果表明,在奈奎斯特频率范围内,只要将相机动态成像系统的同步误差控制在±2%的范围内,并使图像时钟处于连续多相的工作方式,就可以基本上消除同步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CCD 同步误差 调制传递函数(MTF) 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帧转移面阵CCD电子像移补偿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栋 潘卫军 李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9年第3期42-49,69,共9页
文章通过分析像移对面阵CCD成像的影响,针对面阵CCD运动成像中影响图像MTF的速度误差和积分级数来设计具有电子像移补偿功能的面阵CCD积分时序,并完成了软件仿真和硬件电路测试,在实际CCD成像电路中验证了像移补偿时序。
关键词 像移补偿 帧转移面阵CCD 时序 空间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成像系统信噪比及图像探测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左昉 高稚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分析了电子轰击电荷耦合器件 (EBCCD)微光成像系统的噪声源 ,建立了系统的信噪比模型 ,指出了在微光成像系统本身的增益和量子效率等性能确定的条件下 ,成像系统输出图像信噪比不仅仅与输入面照度有关 ,还与输入图像的空间频率有关 ,并... 分析了电子轰击电荷耦合器件 (EBCCD)微光成像系统的噪声源 ,建立了系统的信噪比模型 ,指出了在微光成像系统本身的增益和量子效率等性能确定的条件下 ,成像系统输出图像信噪比不仅仅与输入面照度有关 ,还与输入图像的空间频率有关 ,并通过实验得到了证明 ,指出了经典的图像探测方程 (Rose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 图像信噪比 图像 EBCCD 增益 电荷耦合器件 量子效率 成像系统 输入 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调制传递函数测量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敏 胡家升 +1 位作者 李叶芳 孙怡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对目前所采用的测量CCD调制传递函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测量方法,改进后的方法不仅继承了原来方法的优点,同时其测量速度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都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电荷耦合器件 CCD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扫式线阵TDI CCD扫描调制传递函数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永明 李昕阳 赵嘉鑫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2-877,共6页
根据线阵TDI CCD离散采样的特点,以采样间距内成像调制度均值为基础,构建了推扫成像模式下线阵TDI CCD扫描方向的调制传递函数。该调制传递函数的数值分析表明:对于像元为10μm的线阵TDI CCD,行转移驱动时钟相数为4,3或2时,Nyquist频率... 根据线阵TDI CCD离散采样的特点,以采样间距内成像调制度均值为基础,构建了推扫成像模式下线阵TDI CCD扫描方向的调制传递函数。该调制传递函数的数值分析表明:对于像元为10μm的线阵TDI CCD,行转移驱动时钟相数为4,3或2时,Nyquist频率处调制传递函数值分别为0.363,0.333或0.255;行频误差为1%及3%时,不同积分级数下调制传递函数变化曲线表明,增大行频误差及增加积分级数将使调制传递函数值减小,图像分辨率降低。成像实验结果符合所构建调制传递函数的定量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推扫成像 时间延迟积分 电荷耦合器件 行频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CCD调制传递函数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敏 李叶芳 项世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3-355,共3页
介绍了一种测电荷耦合器件(CCD)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新方法。该法利用动态变频正弦光栅获得的频率可连续变化的正弦信号以测出CCD的调制传递函数,因此数据处理非常简单。同时,由于靶函数的引入无需经过任何光学系统,从而消除了... 介绍了一种测电荷耦合器件(CCD)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新方法。该法利用动态变频正弦光栅获得的频率可连续变化的正弦信号以测出CCD的调制传递函数,因此数据处理非常简单。同时,由于靶函数的引入无需经过任何光学系统,从而消除了光学系统给测量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调制传递函数 频率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帧转移型面阵CCD器件的时序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建婷 董杰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9年第1期58-64,共7页
介绍了512×512高速帧转移面阵CCD器件时序设计的方法。在分析器件结构和时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时序设计的主要参数,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EPM7256AETC100-5实现了CCD器件工作所需的各种时序信号。通过时序仿真证明,设... 介绍了512×512高速帧转移面阵CCD器件时序设计的方法。在分析器件结构和时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时序设计的主要参数,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EPM7256AETC100-5实现了CCD器件工作所需的各种时序信号。通过时序仿真证明,设计方法正确可行,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转移 电荷耦合器件 时序设计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器件用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振明 孟庆亮 +1 位作者 张焕冬 赵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3-901,共9页
电荷耦合元件(CCD)作为航天光学遥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传统的热控产品难以满足大功率CCD的精密控温需求。通过仿真与试验系统研究了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MPTL)用于CCD控温时的启动特性、运行状态、内部工... 电荷耦合元件(CCD)作为航天光学遥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传统的热控产品难以满足大功率CCD的精密控温需求。通过仿真与试验系统研究了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MPTL)用于CCD控温时的启动特性、运行状态、内部工质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结果表明:MPTL可以通过干度的调节来吸收冷凝器外热流和CCD工作模式的影响; MPTL的控温精度可以达到±1℃,蒸发器并联支路、蒸发器负载和冷凝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等均不会对系统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其仍可将CCD器件控制在所需温度;通过仿真与试验对比,发现仿真模型的误差在±1℃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度。MPTL可以很好地满足航天光学遥感器CCD的控温要求,能够保证CCD始终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且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和鲁棒性,其在CCD精密控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元件(CCD) 遥感器热控 精密控温 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MPTL) 两相流动与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