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编程非线性补偿的斜坡电压发生器
1
作者 刘志存 富雅琼 +1 位作者 钱璐帅 陈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1,共7页
恒定斜率的线性斜坡电压经过电容后,可以生成小于1 nA的校准电流,而电流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斜坡电压发生器的性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非线性补偿的斜坡电压发生器,采用可控电流源对电容进行充电,获取非线性补偿信号,并结合... 恒定斜率的线性斜坡电压经过电容后,可以生成小于1 nA的校准电流,而电流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斜坡电压发生器的性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非线性补偿的斜坡电压发生器,采用可控电流源对电容进行充电,获取非线性补偿信号,并结合多个模拟开关实现两个相同通道的交替补偿,从而生成更加平滑的斜坡电压。与过去基于两个数模转换器的斜坡电压发生器相比,所提发生器大大缩短了补偿时间,扩展了斜率的可调范围;同时,通过电容充电生成的线性斜坡克服了数模转换器补偿信号非线性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电容充电非线性补偿方法的斜坡电压发生器在斜率控制和斜坡平滑性方面的表现均优于数模转换器的补偿方法,并且经过电容充电非线性补偿后的斜坡电压平滑性相对提升了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电压发生器 非线性补偿 模拟开关 可控电流源 数模转换器 电容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α型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LiNi_(0.8)Co_(0.15)Al_(0.05)O_2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勃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本文采用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首先采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出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然后将之与LiOH·H2O混合,最后在氧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热处... 本文采用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为前驱体成功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首先采用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出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然后将之与LiOH·H2O混合,最后在氧气气氛中不同温度下热处理8h,即可得到球形LiNi0.8Co0.15Al0.05O2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iNi0.8Co0.15Al0.05O2材料为α-NaFeO2相。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LiNi0.8Co0.15Al0.05O2的主反应温度在700~750℃之间。振实密度测试结果表明,750℃下制备的LiNi0.8Co0.15Al0.05O2材料可达2.2g·cm-3。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5mA·cm-2电流密度下,在3.0~4.3V间的首次充电容量可达210.3mAh·g-1,首次放电容量为179.7mAh·g-1,充放电效率为85.4%。与采用以β-Ni0.85Co0.15(OH)2为前驱体合成的LiNi0.85Co0.15O2和Al掺杂的LiNi0.8Co0.15Al0.05O2相比,尽管其首次放电容量与放电效率都有所降低,但循环性能有所提高,50周期后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89.5%。研究表明,以球形Al/Co部分取代α型Ni(OH)2作为前驱体为球形氧化镍钴铝锂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 球形α型氢氧化物 前驱体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电容电场感应取能周期性供电电源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维 任翰林 +1 位作者 许晨进 段名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282-6292,共11页
电场能因具有供能稳定的特点可作为输变电设备上在线监测设备的可靠供电来源,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因取能功率密度低而使在线监测装置工作间歇时间较长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电容的电场感应取能电源结构及控制方式... 电场能因具有供能稳定的特点可作为输变电设备上在线监测设备的可靠供电来源,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在因取能功率密度低而使在线监测装置工作间歇时间较长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电容的电场感应取能电源结构及控制方式,协调各级取能电容充放电工作模式,并通过采用多绕组变压器能量传输媒介、优化配置取能电源关键参数,有效降低装置损耗与体积,提升能量转移效率。最终通过实验测试可在高压电场下进行能量采集,当采用两级取能电路进行取能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关键取能参数使得每周期取能能量可达226 mJ,工作时间增加至优化前的2.11倍,可满足无线电流传感器工作1.648 s,发送3次在线监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电场取能 隔离开关 充放电控制 无线电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用电峰谷差自适应控制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双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光伏微网储能系统(PMESS)用电峰谷差的增大会导致电网负荷波动增大,影响电网的稳定性。为了有效降低电网的峰谷差,提出一种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用电峰谷差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估计光伏微网发电系统的负荷,计算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 光伏微网储能系统(PMESS)用电峰谷差的增大会导致电网负荷波动增大,影响电网的稳定性。为了有效降低电网的峰谷差,提出一种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用电峰谷差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估计光伏微网发电系统的负荷,计算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的充电功率和电量,并根据该计算结果计算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设置用电峰谷差自适应控制约束条件,并结合二轮迭代的方式实现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用电峰谷差自适应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可以准确估计光伏微网发电系统负荷,并将用电峰谷差控制在200 kW左右,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光伏微网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微网储能系统 用电峰谷差 自适应控制 负荷估计 充放电功率 储能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充放时序SIDO开关变换器电流型变频控制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贺明智 林润泽 +3 位作者 周述晗 冯沛 李欢 王登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0-989,共10页
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开关变换器工作在共享充放时序下存在电感电流纹波大、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严重以及电路参数宽范围变化下控制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独立充放时序电流型变频控制(current-... 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开关变换器工作在共享充放时序下存在电感电流纹波大、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严重以及电路参数宽范围变化下控制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独立充放时序电流型变频控制(current-mode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C-VF)技术.首先,具体描述变换器在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下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主电路开环传递函数;进一步构建闭环小信号模型,推导闭环交叉阻抗,详细分析不同输出电压及负载电流下变换器的交叉影响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相较于共享充放时序,独立充放时序C-VF CCM SIDO buck变换器减小了交叉影响,改善了负载瞬态响应性能;当两支路负载电压不等时,减轻某一支路负载可以降低该支路的交叉影响;当两支路输出电压相同但负载不同时,重载支路对轻载支路的交叉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充放时序 单电感双输出 电流型变频控制 小信号建模 交叉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压下油中流注演变规律及放电脉冲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斯盟 崔树群 +3 位作者 杨宇翔 邸振国 汲胜昌 秦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07-4221,共15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油纸绝缘承受的电应力环境更加复杂,其中暂态脉冲下的油纸绝缘放电行为备受关注。为弥补实验研究洞察微观机理能力的不足,基于全电流理论构建油中流注场路耦合模型,研究了脉冲电压下流注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油纸绝缘承受的电应力环境更加复杂,其中暂态脉冲下的油纸绝缘放电行为备受关注。为弥补实验研究洞察微观机理能力的不足,基于全电流理论构建油中流注场路耦合模型,研究了脉冲电压下流注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放电脉冲波形特性及其与流注演变过程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暂态脉冲作用下的油中流注可分为球状发展、定向发展、流注消散3个阶段;流注头部场强在球状发展阶段减弱,定向发展阶段维持不变,流注头部净电荷密度始终减弱;起始放电电压的增加、直流分量占比的减小、脉冲陡度的增加均会使流注传播速度与最大半径增加;忽略回路电感作用时,流注将诱发单极性双峰放电脉冲,其中球状发展阶段对应脉冲首峰前沿,定向发展阶段对应首峰下降沿,纸板充电过程对应次峰前沿,电荷消散过程对应次峰下降沿;回路电感将引起放电脉冲的首峰振荡,振荡频率、脉冲幅值均与回路电感近似线性负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揭示暂态电应力下油纸绝缘放电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对统一放电脉冲波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场路耦合 局部放电 空间电荷 纳秒脉冲 全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电化学储能成本特性的电力市场机制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栾天 杨争林 +2 位作者 李继红 郑亚先 冯树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成为焦点问题。电化学储能可以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但其技术特性不同于常规市场主体,需要设计相应的市场参与机制。因此,根据储能充放电深度、充放电倍率与其老化成本的关系...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成为焦点问题。电化学储能可以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但其技术特性不同于常规市场主体,需要设计相应的市场参与机制。因此,根据储能充放电深度、充放电倍率与其老化成本的关系,提出一种适应储能参与的价差投标模式。该投标模式下储能可以申报不同工作状态以及不同放电深度下的成本,从而释放储能的深度充放电能力。考虑储能调频容量与荷电状态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储能日前电能市场和调频市场耦合的市场出清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可以充分反映储能的市场价值,促进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储能的市场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 价差投标 电能市场 调频市场 充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频率法评估三元锂电池的健康状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子夏 廖强强 +4 位作者 刘伟 蔡永翔 付在国 张雅 林志成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解决低采样频率下S_(OH)(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DF(概率密度函数法)的区域频率法。采用不同倍率下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电压数据进行分析,采样频率为1/60 Hz,分别提取PDF峰高和区域频率作为健康因子,并建立与S_(... 为解决低采样频率下S_(OH)(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DF(概率密度函数法)的区域频率法。采用不同倍率下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电压数据进行分析,采样频率为1/60 Hz,分别提取PDF峰高和区域频率作为健康因子,并建立与S_(OH)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电池充放电电流倍率的增加,PDF峰高作为健康因子与S_(OH)的拟合度降低,尤其在放电阶段,1C倍率下拟合度R^(2)仅为0.0971。当区域频率作为健康因子时,电池在不同倍率下充放电阶段S_(OH)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当区域电压从100 mV增加到400 mV,模型的拟合度可达0.98以上。最后,使用1/2C倍率下电池老化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S_(OH)评估误差在2%以内,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低采样频率下的电池S_(OH)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锂离子电池 区域频率 概率密度函数 电池健康状态评估 采样频率 充放电电流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7
9
作者 刘月贤 王天钰 +1 位作者 杨亚宇 王晓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70-76,共7页
并网电动汽车既是随机的负荷又是移动的储能元件,其充放电行为对电网的运行有较大影响,而充放电系统的建模是研究电动汽车并网的基础。建立了由电压型PWM整流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提出了一种... 并网电动汽车既是随机的负荷又是移动的储能元件,其充放电行为对电网的运行有较大影响,而充放电系统的建模是研究电动汽车并网的基础。建立了由电压型PWM整流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在恒流阶段采用电流单环控制,达到设定电压值后系统自动切换为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恒流恒压充电。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实现了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策略,并与单纯采用双闭环控制的恒流恒压充电策略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充放电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并证明了所提出的自动切换的充电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PWM整流器 buck—boost变换器 充放电控制策略 恒流恒压充电控制 恒流放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绝缘介质表面的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司马文霞 刘春香 +3 位作者 杨鸣 邵千秋 邹密 韩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25-2733,共9页
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断口沿面绝缘性能失效已经成为阻碍直流开断技术发展的主要难点之一,而目前对沿面放电的动态发展规律和放电模型研究还很不完善。该文基于二维自洽流体模拟,建立了N_2/O_2等离子体沿面放电模型,考虑带电粒子的连续性方... 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断口沿面绝缘性能失效已经成为阻碍直流开断技术发展的主要难点之一,而目前对沿面放电的动态发展规律和放电模型研究还很不完善。该文基于二维自洽流体模拟,建立了N_2/O_2等离子体沿面放电模型,考虑带电粒子的连续性方程和电子能量平衡方程,并耦合泊松方程求解。研究结果发现平板电极中放电由两端向中间发展,累积的表面电荷极性与外加电压一致。根据放电电流波形可判断沿面放电的发展阶段,其中电晕放电阶段电流幅值小且稳定,流注放电阶段电流有小幅波动,火花放电阶段出现电流激增。沿面放电发生在绝缘柱表面的薄层中,其中正、负空间电荷混合存在。并从沿面放电发展速度和表面电荷密度分布两方面验证了该等离子体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放电电流 电场分布 电荷密度 放电发展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C/DC变换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充放电策略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辉 季海婷 +3 位作者 付博 杨超 秦星 陈耀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11,18,共6页
为了确保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安全充放电,提出含DC/DC变换器的VRB储能系统的不同充放电控制模式。在建立VRB等效电路并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内环为VRB侧电感平均电流控制,外环为恒功率、恒压、涓流切换控制的DC/DC变换器... 为了确保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安全充放电,提出含DC/DC变换器的VRB储能系统的不同充放电控制模式。在建立VRB等效电路并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内环为VRB侧电感平均电流控制,外环为恒功率、恒压、涓流切换控制的DC/DC变换器双闭环策略,并结合DC/AC网侧变换器维持直流侧电压恒定。以VRB荷电状态及端电压为约束条件,提出对应的三阶段安全充放电控制模式。以含DC/DC变换器的5kW VRB储能系统为例,对不同充放电切换控制下的VRB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恒定功率无切换充放电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了恒功率充放电模式下的控制策略的动态响应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含DC/DC变换器的VRB不同充放电切换模式能更好地使VRB工作在安全运行区域,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全钒液流电池 DC DC变换器 安全充放电 动态响应 恒功率充电 恒压充电 涓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静电放电参数对带电电压的依赖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阮方鸣 石丹 +2 位作者 杨乘 沈远茂 高攸纲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9-982,共4页
在带电电压为200~3000V的范围内测量了带电人体放电电流和上升时间,计算了其他放电参数;研究了放电参数与电压和电极速度的相关性。将Rampe—Weizel定理用于空气中带电人体的小间隙静电放电模型.观察发现在电压为800V时放电参数在电... 在带电电压为200~3000V的范围内测量了带电人体放电电流和上升时间,计算了其他放电参数;研究了放电参数与电压和电极速度的相关性。将Rampe—Weizel定理用于空气中带电人体的小间隙静电放电模型.观察发现在电压为800V时放电参数在电被遥动速度影响下出现临界值。当电压高于1000V,或低于600V时,电极移动速度对放电参数的影响出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 电极速度 放电电流 带电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时变电阻的水下高压放电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宁 雷开卓 +1 位作者 黄建国 陈建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60-3064,共5页
水下高压脉冲放电过程中的瞬态物理现象非常复杂,放电通道等效电阻从放电初期的kΩ量级到中期的mΩ量级,为一时变参数。若在仿真计算中将它看作常数,则计算得到的放电电流在峰值和振荡周期上均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为尽可能真实地反映... 水下高压脉冲放电过程中的瞬态物理现象非常复杂,放电通道等效电阻从放电初期的kΩ量级到中期的mΩ量级,为一时变参数。若在仿真计算中将它看作常数,则计算得到的放电电流在峰值和振荡周期上均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为尽可能真实地反映放电特性,建立了放电水间隙时变等效电阻R(t),推导了等效放电回路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得出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的表达式,并将仿真波形与实验测量得到的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的波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电电极时变等效模型基础得到的仿真结果相对于常数等效电阻的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同时显示出有限差分方法在求解放电回路变系数微分方程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放电 高压脉冲 放电电流 放电电压 时变电阻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λ-MnO_2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春霞 陈野 +2 位作者 舒畅 葛鑫 张密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600℃的m(NaC l)∶m(L iC l)=1∶3的熔盐体系中,将KMnO4反应5 h制备了MnO2。X射线衍射分析其结构表明,所制样品为λ-MnO2;扫描电镜对其形貌研究表明,样品为微米级片状结构。按m(MnO2)∶m(石墨)∶m(乙炔黑)∶m(羧甲基纤维素)∶m(聚四... 在600℃的m(NaC l)∶m(L iC l)=1∶3的熔盐体系中,将KMnO4反应5 h制备了MnO2。X射线衍射分析其结构表明,所制样品为λ-MnO2;扫描电镜对其形貌研究表明,样品为微米级片状结构。按m(MnO2)∶m(石墨)∶m(乙炔黑)∶m(羧甲基纤维素)∶m(聚四氟乙烯)=75∶10∶10∶3∶2制备电极材料,在电解液为c〔(NH4)2SO4〕=2mol/L的三电极体系中,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对其超级电容性能进行了考察。不同扫速循环伏安曲线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的超级电容特性;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溶液电阻RL为0.69Ω,电极电阻RE为2.5Ω;用恒流充放电测得在1 mA恒流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比容量可达306.92 F.g-1。经5 mA恒电流循环100次,充放电效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熔盐法 A—MnO2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恒流充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组SOC辨识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罗玉涛 张保觉 赵克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4-917,共4页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辨识误差约在8%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电池恒流放电过程的辨识,对电池交流放电状态中SOC的辨识研究不是很多。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池多处于变流放电状态中,而且电流幅值变化较...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辨识误差约在8%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电池恒流放电过程的辨识,对电池交流放电状态中SOC的辨识研究不是很多。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电池多处于变流放电状态中,而且电流幅值变化较大。为此,提出了基于电池时变特性的径向基神经网络SOC辨识法。该方法摒弃了以电池单点时刻状态参数作为网络输入的做法,采用动力电池变流放电参数为输入,使辨识精度提高到3%。此方法尤其对动力电池处于交流放电状态时,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荷电状态 辨识 神经网络 变流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锂电池组无损均衡管理方案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5
16
作者 黄勤 严贺彪 凌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6-229,共4页
针对串联锂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的多电池均衡问题,设计一种实现锂电池组能量无损均衡智能快速充放电的新方案。论述充放电管理方法的总体思路,介绍无损均衡电路及电压、电流、温度的采样,给出充放电控制电路及MOSFET驱动电路等模块的设... 针对串联锂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的多电池均衡问题,设计一种实现锂电池组能量无损均衡智能快速充放电的新方案。论述充放电管理方法的总体思路,介绍无损均衡电路及电压、电流、温度的采样,给出充放电控制电路及MOSFET驱动电路等模块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实现串联锂电池组的充放电能量无损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组 能量无损均衡 智能快速充放电 电压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V2G功能的电动汽车快速充放电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吴凯 程启明 +2 位作者 李明 白园飞 陈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能量双向流动特性,提出一种具有V2G功能的电动汽车快速充放电方法。可逆充放电机主要包括可逆PWM整流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可逆PWM整流器采用前馈解耦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并用LCL滤波代替L滤波,在保证相同滤波... 为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能量双向流动特性,提出一种具有V2G功能的电动汽车快速充放电方法。可逆充放电机主要包括可逆PWM整流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可逆PWM整流器采用前馈解耦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并用LCL滤波代替L滤波,在保证相同滤波效果条件下,降低电感值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电流闭环控制来有效控制充放电电流维持在恒定值,采用脉冲充电和恒流放电使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电流维持在35 A左右,实现快速充放电功能。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 V2G 可逆PWM整流器 双向DC DC变换器 脉冲充电 恒流放电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输线理论分析静电放电电流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素玲 沈远茂 +3 位作者 黄久生 高攸纲 王喜芹 周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2-836,共5页
传输线理论分析了静电放电(ESD)发生器的放电过程,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了放电电流,得到与IEC61000-4-2标准相符合的电流波形,并对影响电流波形的关键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静电放电发生器中电阻和连接线长度影响电流波形的上升时... 传输线理论分析了静电放电(ESD)发生器的放电过程,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了放电电流,得到与IEC61000-4-2标准相符合的电流波形,并对影响电流波形的关键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静电放电发生器中电阻和连接线长度影响电流波形的上升时间;连接线的布置影响着电流波形的平滑性;不同的终端负载也对电流峰值有很大影响。该结论为静电放电发生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 传输线理论 时域有限差分法 静电放电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环境中纳秒脉冲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堃 庞磊 +2 位作者 狄东旭 张乔根 陆家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254-4262,共9页
纳秒脉冲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在流动控制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纳秒脉冲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对于认识纳秒脉冲放电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了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电路模型,并基于小波软阈值降噪法对实验获得的纳秒脉冲电压和... 纳秒脉冲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在流动控制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纳秒脉冲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对于认识纳秒脉冲放电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了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的电路模型,并基于小波软阈值降噪法对实验获得的纳秒脉冲电压和回路总电流波形进行降噪,然后根据对所建立的电路模型的分析给出了放电电流的计算方法,进而研究了气流环境中不同脉冲电压幅值、脉冲重复频率和脉冲极性下的放电电流、电荷传输和沉积能量特性,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个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存在一次放电;放电电流、最大传输电荷量和沉积能量特性存在极性效应,且正相关于施加脉冲电压幅值;最大传输电荷量和沉积能量随重复频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重复频率对放电电流的峰值和宽度有影响。该研究有助于对纳秒脉冲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发展过程的研究,并为瞬时沉积能量的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放电电流 电荷输运 沉积能量 小波软阈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差分电容检测电路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玲 刘俊 石云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9-2531,共3页
针对电容式MEMS器件,设计了一种用来检测微小差分电容的电路,该电路主要有方波信号发生器、相敏解调和低通滤波电路等组成.具有抗干扰性能好、电路简单、易于集成的特点.通过主要器件———运放的合理选择,调试出较理想的结果.经实验验... 针对电容式MEMS器件,设计了一种用来检测微小差分电容的电路,该电路主要有方波信号发生器、相敏解调和低通滤波电路等组成.具有抗干扰性能好、电路简单、易于集成的特点.通过主要器件———运放的合理选择,调试出较理想的结果.经实验验证,其分辨率可达10-16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电容 充放电 相敏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