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Waugh结构(NH_4)_6[NiMo_9O_(32)]·8H_2O杂多酸盐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1
作者
刘伟
袁华
+2 位作者
王立霞
杨慧芳
谢德银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7-29,32,共4页
以(NH4)6Mo7O24.4H2 O,NiSO4和(NH4)2S2O8为原料合成了(NH4)6[NiMo9O32].8H2O杂多酸盐,并利用化学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1000-400cm-1...
以(NH4)6Mo7O24.4H2 O,NiSO4和(NH4)2S2O8为原料合成了(NH4)6[NiMo9O32].8H2O杂多酸盐,并利用化学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1000-400cm-1处由两组突出的峰组成,显示出Waugh结构单元的特征谱带;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显示:紫外区吸收峰位置为207nm处,可见区吸收峰位置为563.2nm;差热-热重分析显示:该化合物在1067.9-1103.5K分解,说明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循环伏安曲线显示:该电极反应为半可逆过程,是以扩散控制的表面氧化还原过程,且伴随质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ugh
结构
九钼镍杂多酸铵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γ-Mo_2N电极的浸渍-煅烧法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云贵
李学良
+2 位作者
张进
何建波
鲁道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运用 XRD、SEM、循环伏安法等现代测试手段 ,对浸渍 -煅烧法制备的 γ-Mo2 N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浸渍 -煅烧法制备γ-Mo2 N电极的关键是对升温速率、煅烧温度与时间、冷却方式的选择 ;浸渍干燥温度对极膜的均匀性及极膜与基体的...
运用 XRD、SEM、循环伏安法等现代测试手段 ,对浸渍 -煅烧法制备的 γ-Mo2 N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浸渍 -煅烧法制备γ-Mo2 N电极的关键是对升温速率、煅烧温度与时间、冷却方式的选择 ;浸渍干燥温度对极膜的均匀性及极膜与基体的附着性有显著的影响 ;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 γ-Mo2 N电极 ,电化学电容特征显著 ,充放电过程动力学可逆性、稳定性与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燃烧法
循环伏安法
氮化钼电极
升温速率
锻炼温度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augh结构(NH_4)_6[NiMo_9O_(32)]·8H_2O杂多酸盐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1
作者
刘伟
袁华
王立霞
杨慧芳
谢德银
机构
沧州师专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出处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7-29,32,共4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XHXNO.017122
文摘
以(NH4)6Mo7O24.4H2 O,NiSO4和(NH4)2S2O8为原料合成了(NH4)6[NiMo9O32].8H2O杂多酸盐,并利用化学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1000-400cm-1处由两组突出的峰组成,显示出Waugh结构单元的特征谱带;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显示:紫外区吸收峰位置为207nm处,可见区吸收峰位置为563.2nm;差热-热重分析显示:该化合物在1067.9-1103.5K分解,说明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循环伏安曲线显示:该电极反应为半可逆过程,是以扩散控制的表面氧化还原过程,且伴随质子化。
关键词
waugh
结构
九钼镍杂多酸铵
合成
表征
Keywords
ammonium 9-molybdate nickel heteropoly salt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waugh structure
,
cyclic voltammetry(cv)
IR
UV-Vis
TG-DTA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γ-Mo_2N电极的浸渍-煅烧法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云贵
李学良
张进
何建波
鲁道荣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99760 0 9)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文摘
运用 XRD、SEM、循环伏安法等现代测试手段 ,对浸渍 -煅烧法制备的 γ-Mo2 N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浸渍 -煅烧法制备γ-Mo2 N电极的关键是对升温速率、煅烧温度与时间、冷却方式的选择 ;浸渍干燥温度对极膜的均匀性及极膜与基体的附着性有显著的影响 ;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 γ-Mo2 N电极 ,电化学电容特征显著 ,充放电过程动力学可逆性、稳定性与重现性好。
关键词
浸渍-燃烧法
循环伏安法
氮化钼电极
升温速率
锻炼温度
电化学电容器
Keywords
characterization
dip-calcination method
cyclic
voltammetry
(
cv
)
electric capacity
分类号
TM535 [电气工程—电器]
O646.5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Waugh结构(NH_4)_6[NiMo_9O_(32)]·8H_2O杂多酸盐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刘伟
袁华
王立霞
杨慧芳
谢德银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γ-Mo_2N电极的浸渍-煅烧法制备及其表征
朱云贵
李学良
张进
何建波
鲁道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