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复杂地层PHC管桩和灌注桩承载性能对比研究
1
作者 付利军 白晓宇 +4 位作者 张亚妹 徐福龙 胡俊 马付章 闫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基于青岛市滨海地区某基础工程,开展了PHC管桩与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现场试验,结合工程复杂地层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类型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征,评估了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本试验中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 基于青岛市滨海地区某基础工程,开展了PHC管桩与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现场试验,结合工程复杂地层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类型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征,评估了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在预测本试验中试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PHC管桩的承载力高、承载性能更稳定,能更好的适用于临海复杂地层条件;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受桩长及长径比的影响较大;采用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分别预测PHC管桩和灌注桩的Q-s曲线,选取指数模型预测PHC管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双曲线模型预测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精度更高。研究成果为青岛沿海地区桩基础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灌注桩 承载特性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螺旋锚基础承载力试验研究
2
作者 陈俊锋 杨守富 +3 位作者 段译斐 张珩 贺育明 孙清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38,共11页
为研究螺旋锚基础在黄土地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开展了螺旋锚基础拉/压荷载下的原位试验研究,获得了拉/压荷载作用下螺旋锚单锚极限承载力。建立螺旋锚-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螺旋锚轴力变化规律和承载力影响因素,并建立黄土中深... 为研究螺旋锚基础在黄土地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开展了螺旋锚基础拉/压荷载下的原位试验研究,获得了拉/压荷载作用下螺旋锚单锚极限承载力。建立螺旋锚-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螺旋锚轴力变化规律和承载力影响因素,并建立黄土中深埋螺旋锚竖向拉拔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土体性质对螺旋锚基础承载力有较大影响,土体含水量增加显著降低螺旋锚承载力;上拔工况下,螺旋锚锚片分担荷载的比例占螺旋锚基础受荷的90%以上,下压工况中螺旋锚锚片分担荷载的比例占螺旋锚基础受荷的75%以上,锚端阻占15%~17%;单锚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结果与本研究及其他学者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螺旋锚 现场原位试验 极限承载力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3
作者 柴红涛 文松霖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6-1562,1572,共8页
通过几组离心模型试验及成果分析,研究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在承受水平、竖直组合荷载作用时,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水平荷载H和竖直荷载V... 通过几组离心模型试验及成果分析,研究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在承受水平、竖直组合荷载作用时,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水平荷载H和竖直荷载V的组合作用;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屈服包络线形状大致呈椭圆形,并且椭圆的中心不在原点。而位于V坐标轴的上半轴,偏于下压荷载的一侧,并且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方程可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可以用V-H加载平面上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对桩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进行判定;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作用下的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大致呈椭球形,并且椭球形的中心点不在空间坐标系V-H-M的原点,位于V轴的上半部分,桩基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为判断和验证桩基在承受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是否处于安全性状态提供了依据;运用桩基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在桩基设计过程中所带来的缺点,在桩基设计过程中运用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方程进行设计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组合荷载 承载力屈服包络特性 桩基 屈服包络线 屈服包络面 椭圆 椭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桩水平承载力地基反力Matlock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学亮 李宇 +3 位作者 黄钺 田伟辉 王洪庆 何润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0-326,共7页
嵌岩桩在海上风电、跨海大桥等结构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嵌岩桩水平承载特性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多不足。弹性地基反力法中的Matlock法在中国是用于计算水平承载桩承载力时应用最多的方法,但地基反力Matlock法针对嵌岩桩缺少合理的取值方... 嵌岩桩在海上风电、跨海大桥等结构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嵌岩桩水平承载特性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多不足。弹性地基反力法中的Matlock法在中国是用于计算水平承载桩承载力时应用最多的方法,但地基反力Matlock法针对嵌岩桩缺少合理的取值方法。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建立并验证有限差分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研究了岩体力学参数和桩基参数等因素对桩岩相互作用的影响,提出了Matlock法中地基反力系数比例系数的拟合计算公式。通过现场试验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与其他方法比较,所提出的修正Matlock法相对非线性的p-y曲线法具有取值计算较为简便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水平承载力 数值分析 地基反力Matlock法 变形特征 桩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砂岩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k2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忠伟 龚维明 +2 位作者 胡尧 刘军 柳鸿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04,共9页
为探究弱胶结砂岩深度修正合理性及修正系数取值,依托南京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块体基础,对25 m埋深的弱胶结砂岩持力层分别开展基岩深层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持力层深度修正前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研究深度修正规律,研究结论:修... 为探究弱胶结砂岩深度修正合理性及修正系数取值,依托南京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大型块体基础,对25 m埋深的弱胶结砂岩持力层分别开展基岩深层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持力层深度修正前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研究深度修正规律,研究结论:修正浅层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k2t取3.3、修正规范法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系数k2c取8.0,保守考虑时可不区分未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获得途径,k2统一取3.3;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升,说明本工程中对弱胶结砂岩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是很有必要的;对比现有规范中土质地基k2的取值规律,弱胶结砂岩的k_(2t)和k_(2c)取值较为保守,该值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岩 承载力特征值 深度修正 平板载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承载特性试验与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晓宇 刁浩杰 +3 位作者 银吉超 桑松魁 张亚妹 张胜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3,共9页
基于青岛某工程的4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在现场开展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完整性测试,以明确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承载特征,拟揭示不同荷载水平下嵌岩灌注桩的承载力发挥机制。结合不同嵌岩深度的单桩承载性能有限元模... 基于青岛某工程的4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在现场开展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完整性测试,以明确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下的承载特征,拟揭示不同荷载水平下嵌岩灌注桩的承载力发挥机制。结合不同嵌岩深度的单桩承载性能有限元模拟,重点分析了单桩在不同嵌岩深度下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和桩土位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笔者试验条件下,大直径嵌岩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具有一定离散性,桩头部位的损坏会极大影响单桩承载力的有效发挥;加载完成后,数值模拟得到的桩顶沉降量为31.56 mm,约为现场实测值的1.1倍,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通过不同嵌岩比的模拟结果对比发现,嵌岩深度越大桩端阻力占桩顶荷载的比例越小,且桩端阻力占比的变化速率随着嵌岩比的增加逐渐减缓;嵌岩深度取2.5倍桩径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嵌岩桩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承载力异常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yleigh分布扰动状态概念的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7
作者 马彬 殷伟平 张乾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6,共11页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isturbed State Concept,DSC),结合Rayleigh分布从微观角度描述桩-土界面荷载渐进性传递特性,建立了基于DSC理论的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Disturbed State Concept,DSC),结合Rayleigh分布从微观角度描述桩-土界面荷载渐进性传递特性,建立了基于DSC理论的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模型,提出了一种分析单桩承载特性的迭代算法并验证其合理性.通过算法计算得到的单桩承载特性与案例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可较好地反映侧阻及端阻硬化、软化等特性.变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SC理论的桩侧及桩端荷载传递模型对不同土层、不同桩基施工工艺都有好的适用性,可较准确地描述桩-土界面荷载传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状态概念 单桩 荷载传递模型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冲刷下砂土中桩-盘复合基础H-T联合承载特性
8
作者 邹新军 陈顺 +2 位作者 涂欣瑶 梁楚雄 杨紫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505,共11页
海上风机基础工作时既承受复杂组合荷载作用,也受波流冲刷影响。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同时结合了单桩与重力式基础的特点,摩擦盘还可起防冲板作用。为探讨砂土地基中H-T联合作用时局部冲刷对这种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室内水... 海上风机基础工作时既承受复杂组合荷载作用,也受波流冲刷影响。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同时结合了单桩与重力式基础的特点,摩擦盘还可起防冲板作用。为探讨砂土地基中H-T联合作用时局部冲刷对这种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室内水槽试验装置,完成了一系列模型载荷试验;获得了冲刷前后桩-盘复合基础的荷载-位移曲线,经无量纲化处理与曲线拟合,获得H-T联合受荷桩-盘复合基础的承载包络线及其简化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有限元细化分析了主要冲刷参数(冲刷深度、冲刷宽度、冲刷角度)及加载点高度对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刷坑的存在使复合基础的横向及扭转抗力明显降低,削弱程度分别可达25%及45%;进一步分析表明,桩身弯矩值随加载点高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随预加扭矩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局部冲刷会明显削弱复合基础的承载力,同时H-T联合作用时相应的承载力包络线向内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其中,冲刷深度的影响最大,对横向抗力与扭转抗力的削弱程度分别可达约35%及60%,冲刷角度次之,冲刷宽度的影响最小;此外,不同加载路径下桩-盘复合基础承载力包络线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基础 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 局部冲刷 H-T联合作用 承载力包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黏土地基单桩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松林 安晨 +3 位作者 刘畅 齐博 王春波 马佳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为减少海上风机长期受到风浪流等水平荷载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建立非均质黏土单桩基础极限承载力有限元模型,利用温度作为虚拟变量以反映非均质黏性土抗剪强度随深度变化的关系,采用生死单元法进行地应力平衡,并比较有限元得到的水平... 为减少海上风机长期受到风浪流等水平荷载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建立非均质黏土单桩基础极限承载力有限元模型,利用温度作为虚拟变量以反映非均质黏性土抗剪强度随深度变化的关系,采用生死单元法进行地应力平衡,并比较有限元得到的水平荷载下单桩基础承载力变化结果与离心机试验结果,以验证其准确性。结合刚性桩与刚柔性桩水平极限荷载下土体失效模式,分析不同长径比、土体弹性模量系数、桩土摩擦因数等参数对单桩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桩体预埋深度增加后,桩体从刚性桩向刚柔性桩转变,土体破坏模式从楔形、旋转破坏转变为楔形、满流和旋转破坏。土体弹性模量系数对单桩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长径比和桩土摩擦系数对单桩基础水平极限承载力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黏土 单桩基础 水平极限承载力 海上风机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泊点深度的单点系泊系统锚桩水平承载性能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恒年 孔纲强 +1 位作者 周杨 杨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6-1364,共9页
单点系泊系统因其克服恶劣海况的优越性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系泊形式。然而,水下单点系泊系统锚桩-土体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缺少考虑系泊点深度的水平承载性能计算方法。基于复合地基反力法,建立水平荷载下单点系泊系统锚... 单点系泊系统因其克服恶劣海况的优越性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系泊形式。然而,水下单点系泊系统锚桩-土体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缺少考虑系泊点深度的水平承载性能计算方法。基于复合地基反力法,建立水平荷载下单点系泊系统锚桩的挠曲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编制相关计算程序;通过迭代法求解,获得不同系泊点位置下的锚桩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桩身位移、弯矩沿桩身的分布规律曲线;通过与数值模拟和既有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继而考虑系泊点深度对锚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参数分析,给出了最优系泊点深度取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系泊点深度可以显著减小锚桩的水平位移及弯矩最大值,从而提高锚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系泊系统 锚桩 水平承载力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S-KL方法的地层边界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久龙 张均 +1 位作者 陶永智 李冰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160,共6页
在工程建设中获取的现场钻孔数据有限,利用钻孔数据解释地下地层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桩基础等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对此,提出了从有限钻孔数据中量化地层边界不确定性的方法,并研究地层边界不确定性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 在工程建设中获取的现场钻孔数据有限,利用钻孔数据解释地下地层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桩基础等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对此,提出了从有限钻孔数据中量化地层边界不确定性的方法,并研究地层边界不确定性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首先依据钻孔数据,通过贝叶斯压缩采样-KL展开(BCS-KL)方法重建地层边界,并生成大量随机场数据量化地层边界的统计不确定性;然后依据地层边界数据,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CS-KL方法生成的大量随机场数据能很好地表征地层边界的不确定性;在钻孔间距较大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在95%置信区间内相差4 660.88 kN,差距较大。通过BSC-KL方法科学评估地层边界不确定性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对确保工程设计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边界不确定性 BCS-KL方法 钻孔数据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PHC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及比例系数m取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9,共7页
我国黄河冲积平原广泛分布粉土和粉砂,途经该地区的津潍(天津—潍坊)高铁桥梁大范围采用直径1 m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PHC)管桩。该地层中大直径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不明,关键设计参数水平地基系数的... 我国黄河冲积平原广泛分布粉土和粉砂,途经该地区的津潍(天津—潍坊)高铁桥梁大范围采用直径1 m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PHC)管桩。该地层中大直径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不明,关键设计参数水平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值不清,影响高铁桥梁桩基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深厚粉土和粉砂地区2根大直径管桩进行水平静载试验。结果表明:以水平临界荷载为分界点,桩顶水平位移随着荷载的增加由近似呈线性增长转为非线性增长,桩周土由弹性转换为塑性状态,且塑性区不断扩大。随桩顶水平荷载的增大,桩身弯矩相应增大,弯矩最大值出现在水平荷载作用点以下3~4 m。粉土和粉砂层综合m值随水平位移的增大呈幂函数衰减,考虑工作折减系数后,m值取5.536 MN/m^(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PHC管桩 水平静载试验 承载特性 M值 桩身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缺陷单桩竖向承载性状的现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成华 李全辉 +2 位作者 张美娜 苏娟 占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07-3213,3230,共8页
为评价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因形成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导致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变化的程度,针对缺陷桩单桩开展了现场模型试验研究。进行正常桩和缺陷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测试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缺陷桩和正常桩的单桩承... 为评价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因形成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导致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变化的程度,针对缺陷桩单桩开展了现场模型试验研究。进行正常桩和缺陷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测试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缺陷桩和正常桩的单桩承载特性,分析了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比正常桩和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得出了基于文中缺陷桩设计方案的结论,缩径缺陷和泥皮缺陷均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降低,降幅在正常桩极限承载力的15%范围内;扩径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无明显陡降点,桩顶沉降较正常桩递增缓慢;断桩缺陷影响荷载-沉降关系曲线中反弯点的出现位置,即反弯点出现时的桩顶位移与断桩缺陷距地表的距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桩 缺陷桩 现场模型试验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截面静压预制桩的现场试验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福全 简洪钰 +1 位作者 许万强 刘毓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小截面静压预制桩具有许多优点,能适应山区土层分布不均的地质条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压桩的终压力估算、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结。根据一个小截面静压桩基工程的现场试验,研究了压桩机理、压桩阻力... 小截面静压预制桩具有许多优点,能适应山区土层分布不均的地质条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压桩的终压力估算、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结。根据一个小截面静压桩基工程的现场试验,研究了压桩机理、压桩阻力估算及承载力计算等问题,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局限性,并提出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预制桩 压桩机理 压桩力 承载力 地质条件 压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几个概念辨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付文光 吴旭君 卓志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67-1171,共5页
分析总结了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及基本值等名词术语之间的复杂关系,阐明了这些名词术语的概念及在相关规范中的取舍原因。得到的结论有:可暂停使用"桩端阻力特征值"及"桩侧阻力特征值";... 分析总结了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标准值、特征值、设计值及基本值等名词术语之间的复杂关系,阐明了这些名词术语的概念及在相关规范中的取舍原因。得到的结论有:可暂停使用"桩端阻力特征值"及"桩侧阻力特征值";以后时机成熟时,可恢复使用承载力基本值及设计值名词、"承载力特征值"可修改为"承载力设计值"、"极限标准值"可去除"极限"两字;基础规范及桩基规范用于计算单桩承载力的公式从概念角度理解都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后者相对更直接、更可靠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承载力 桩侧阻力 桩端阻力 极限标准值 特征值 标准值 设计值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卸荷条件下单桩承载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锦剑 吴琼 +1 位作者 王建华 夏小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5-88,共4页
基坑开挖卸荷会导致开挖段桩侧摩阻力缺失以及坑底桩周土围压减小,削弱桩基承载力。针对桩周土体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特性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模拟地面试桩和坑底试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分析单桩荷载传递过程,测试单桩极... 基坑开挖卸荷会导致开挖段桩侧摩阻力缺失以及坑底桩周土围压减小,削弱桩基承载力。针对桩周土体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特性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模拟地面试桩和坑底试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分析单桩荷载传递过程,测试单桩极限承载力,研究桩周土体开挖卸荷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对比开挖卸荷前单桩的承载特性,开挖卸荷后桩顶及桩底沉降量均有增加,桩身轴力以及桩端阻力有所增大,模型单桩极限承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卸荷 单桩承载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分析 被引量:64
17
作者 吴兴龙 李光茂 魏章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81-585,共5页
在DX桩现场测试、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DX桩的变形破坏机理 ,提出了DX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经验公式 ,结合工程试桩资料 ,分析了所提观点的合理性。
关键词 DX桩 破坏机理 单桩承载力 支力盘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管桩桩-土作用机制及其竖向承载力确定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常明 常高奇 +1 位作者 吴谦 李文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5-813,共9页
为深入研究静压管桩桩土的作用机制及其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以长春地区建筑工程使用的静压管桩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桩的载荷试验,分析了桩对桩周土的挤压作用以及桩端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被压入土体过程中,主要受到桩侧摩... 为深入研究静压管桩桩土的作用机制及其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以长春地区建筑工程使用的静压管桩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桩的载荷试验,分析了桩对桩周土的挤压作用以及桩端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被压入土体过程中,主要受到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作用,并造成桩周及桩端附近土体受到挤压而变形;随着桩入土深度的增加,桩顶荷载逐渐增大,而且桩径越大,相应深度的桩顶荷载就越大;同时,随着桩入土深度的增加,桩端阻力在单桩竖向承载力中的比例有规律地下降。根据桩端阻力在单桩承载力中所占比例与入土深度的关系,提出了静压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对比建议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其比值为0.57~1.26,两者结果接近。因此,文中所提出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管桩 数值模拟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预制桩承载力时间效应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继红 顾国荣 陈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8-102,共5页
通过上海地区 17项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不同休止期静载荷试验的统计分析 ,较深入地探讨了上海地区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随时间增长规律 ,考虑土层条件、桩型等方面的影响 ,用迭代法计算推导出反映上海地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 通过上海地区 17项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不同休止期静载荷试验的统计分析 ,较深入地探讨了上海地区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随时间增长规律 ,考虑土层条件、桩型等方面的影响 ,用迭代法计算推导出反映上海地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时间效应的数学表达式 ,并提出工程桩后期承载力的预测方法 ,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精确地预测单桩后期极限承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桩 承载力 时间效应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洞顶板破坏对穿越溶洞型基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伟 聂庆科 +2 位作者 袁维 王梦恕 刘晶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88-93,共6页
当溶洞顶板的厚度不符合安全设计要求时,基桩需要穿越溶洞并嵌入溶洞底板一定深度以提高基桩的承载力。在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下,溶洞顶板的岩体可能存在受拉状态,当张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则岩体将发生张拉破坏,使桩身侧摩阻力的受力... 当溶洞顶板的厚度不符合安全设计要求时,基桩需要穿越溶洞并嵌入溶洞底板一定深度以提高基桩的承载力。在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下,溶洞顶板的岩体可能存在受拉状态,当张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则岩体将发生张拉破坏,使桩身侧摩阻力的受力面积降低,另外,张拉破坏区使溶洞顶板以上岩土体所受的支承作用进一步降低,不利于桩身侧摩阻力的发挥。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溶洞顶板张拉破坏区域对穿越溶洞型基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穿越溶洞型基桩的失稳破坏模式,揭示了张拉破坏区域产生的力学机理以及对桩身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顶板失稳破坏的简化力学分析模型,进而提出了穿越溶洞型基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为岩溶地区基桩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承载特性 穿越溶洞 极限承载力 顶板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