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5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of start-up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 in gelled crude oil by large-scale flow loop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秀国 艾慕阳 +2 位作者 姜保良 霍连风 张立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467-470,共4页
In order to research start-up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 mechanism and determine pressure wave speed in gelled crude oil pipelines accurately,experiment of Large-scale flow loop was carried out.In the experiment,start-... In order to research start-up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 mechanism and determine pressure wave speed in gelled crude oil pipelines accurately,experiment of Large-scale flow loop was carried out.In the experiment,start-up pressure wave speeds under various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measured,and effects of correlative factors on pressure wave were analyzed.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mal shrinkage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gelled crude oils ar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on start-up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these effects can be done by using volume expansion coefficient and structural property parameter of gelled crude oil.A new calculation model of pressure wave speed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Large-scale flow loop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lled CRUDE oil sTART-UP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lager-scale FLOW LO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洞庭湖区多时空尺度气象干旱特征解析
2
作者 王辉 李明志 +3 位作者 龚柔艳 唐蓉 黎小东 贺翠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为解析洞庭湖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1961-2022年1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不同时间尺度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与历史干旱事件进行对比,进而获取最适用尺度的SPI来分析区域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3个月的SPI在识别历史... 为解析洞庭湖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1961-2022年1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不同时间尺度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与历史干旱事件进行对比,进而获取最适用尺度的SPI来分析区域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3个月的SPI在识别历史干旱事件方面的吻合率达到91.67%,优于其他时间尺度,适合区域气象干旱监测。月尺度分析显示以1~3个月的短期干旱为主,7月的平均干旱频率最高(8.94%),干旱频发于中南部,西北部及中部的干旱历时和烈度大。季节尺度中,春季(0.084/10 a)呈干旱化趋势,夏季(-0.125/10 a)、冬季(-0.133/10 a)干旱化趋势降低,秋季(-0.004/10 a)干旱化趋势不显著。中部和北部春旱特征明显,夏旱影响范围较广,中部与东部秋旱频发,冬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年尺度上干旱化趋势减弱;1960年代干旱重心偏向东北,1970年代高值区向中西部转移,1980至1990年代干旱渐趋缓和,但西北部干旱特征依旧明显。21世纪初,干旱热点转向东南部,而2010年代中南部的干旱历时与烈度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以及农业生产提供重要信息支撑,并对干旱监测时间尺度的选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时空尺度 时空特征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地磁扰动异常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玮铭 冯志生 +3 位作者 朱培育 廖晓峰 何畅 张致伟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 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逐日变化均会出现高值异常,其中频次异常呈现先增强后降低,再增强-降低的形态;(2)发生异常变化的多个台站距离震中300 km范围内,时间上属准同步变化;(3)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出现的一个月后,频次异常值往往是研究时段的最高值;(4)机理上,这些异常演化形态和特征是由岩石的破裂特性决定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的孕育过程;(5)这种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与外源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 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 泸县M_(s)6.0地震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YOLO:改进YOLOv10s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
4
作者 刘美辰 李杰 陈廷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2-122,共11页
针对交通标志检测中,远景小目标特征易被弱化,难以与复杂背景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10s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DTI-YOLO)。提出膨胀卷积融合膨胀注意力模块(DDFM)替换PSA模块,设计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取分支,通过聚焦局部细节与... 针对交通标志检测中,远景小目标特征易被弱化,难以与复杂背景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10s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DTI-YOLO)。提出膨胀卷积融合膨胀注意力模块(DDFM)替换PSA模块,设计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取分支,通过聚焦局部细节与全局语义,抑制噪声干扰,增强模型在复杂背景中分离小目标特征的能力。构建基于二检测层的跨尺度特征融合网络(TDL-CCFN),利用跨尺度特征融合结构和针对小目标设计的二检测层结构,增强深浅层特征间的融合和小目标特征的保留,同时减少了模型的参数量。引入InnerMPDIoU损失函数替换CIoU损失函数,通过融合可调节尺度因子和顶点几何距离度量,增强模型对小目标位置和视角变化的敏感性,提升边界框回归效率与模型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DTI-YOLO模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相较于YOLOv10s,DTI-YOLO在TT100K和CCTSDB数据集上的mAP50分别提升5.5和4.8个百分点,分别达到90.9%和86.6%;同时,参数量减少约33.3%,降至5.4×10^(6),实现了模型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检测 DTI-YOLO 复杂背景 小目标特征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头狗母鱼(Trachiocephalus myops)鱼鳞胶原的制备、理化性质及流变性能
5
作者 柯聪 何建林 +4 位作者 李玉霜 郑炎 郜希媛 林河通 陈俊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7-125,共9页
鱼胶原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目前市场上的鱼胶原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了开发新来源胶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研究以大头狗母鱼鱼鳞为原料,以鼠尾Ⅰ型胶原标准品为对照,制备大头狗母鱼鱼鳞胶原(Forster scale collagen,FSC),并鉴... 鱼胶原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目前市场上的鱼胶原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了开发新来源胶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研究以大头狗母鱼鱼鳞为原料,以鼠尾Ⅰ型胶原标准品为对照,制备大头狗母鱼鱼鳞胶原(Forster scale collagen,FSC),并鉴定其结构,分析其理化性质和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SC为典型的Ⅰ型胶原,其组成为[α_(1)]_(2)α_(2);FSC具有完整三螺旋结构,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所占比例为43.59%±0.72%,说明FSC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FSC的最大热失重温度为294.81℃,说明FSC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FSC具有良好的的持水性和吸油性,分别为3.72±0.04 g/g和34.90±0.61 g/g,可应用于化妆品和肉类食品加工。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SC溶液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变稀”的流变行为。FSC溶液在5℃下表现为弹性行为,可作为低温产品的包装材料,在15℃下表现为粘性行为,可用于高端饮品的生产。综上,FSC具有替代市场上胶原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狗母鱼鱼鳞 胶原 制备 理化性质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云南省芒市M_(S)5.0地震震害特征
6
作者 刘绍昌 杨健强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2023年12月2日1时36分33秒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24.26°N,98.08°E)发生M_(S)5.0地震,本文基于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资料收集整理与计算分析,阐述芒市M_(S)5.0地震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房... 2023年12月2日1时36分33秒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24.26°N,98.08°E)发生M_(S)5.0地震,本文基于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资料收集整理与计算分析,阐述芒市M_(S)5.0地震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房屋建筑与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及原因,给出灾区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同时与云南省相同震级历史地震震害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芒市M_(S)5.0地震震中位于龙陵-瑞丽断裂南段,性质为左旋走滑,其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一致,均为走滑破裂类型;地震最高烈度为Ⅵ度,受灾面积约为334 km^(2),烈度圈呈不规则椭圆状,长轴长27 km,短轴长15 km,等震线长轴方向为北东向,与距震中最近的龙陵-瑞丽断裂走向一致;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低于云南省不同区域同级别历史地震中的巧家M_(S)5.0地震、通海M_(S)5.0地震、云龙M_(S)5.1地震,失去住所人数、平均震害指数(除高于2021年云南省盈江M_(S)5.0地震外)和可比直接经济损失均低于云南省相同震级历史地震。基于本次地震受灾范围小、无人员伤亡、房屋建筑破坏与经济损失轻的震害特征,提出相应的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建议,为提高德宏州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市 M_(s)5.0 地震 震害特征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视图感知CNN和Transformer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研究
7
作者 吴慧东 刘立程 潘丹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3,共9页
为解决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结构性核磁共振影像(sMRI)病变细微复杂和空间异质性分布引起的病症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优势的混合架构,用于AD病症诊断。首先,设计了多视图特征编码器,通... 为解决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结构性核磁共振影像(sMRI)病变细微复杂和空间异质性分布引起的病症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优势的混合架构,用于AD病症诊断。首先,设计了多视图特征编码器,通过构造融合混合注意力机制的视图局部特征提取器分支,从sMRI的冠状面、矢状面和轴向面方向提取潜在互补信息,并通过多视图信息交互学习策略增强病灶区域的语义表征。其次,设计了级联式多尺度融合子网络,逐层融合多尺度特征图以生成更丰富判别信息。最后,利用Transformer编码器建模了全脑sMRI的全局特征表示。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倡议(ADNI)数据集上的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AD分类和轻度认知障碍(MCI)转化预测任务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4.05%和81.59%,优于多种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结构性核磁共振成像 混合架构 多视图信息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改善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富垚 梁华 +1 位作者 刘诗敏 杨鹤森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了对狭缝式S弯进气道中的流动分离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基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开展了激励特性和相关流动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器能量沉积比确定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放电能量与激励频率无关,然而不同能量沉积比都... 为了对狭缝式S弯进气道中的流动分离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基于等离子体合成射流开展了激励特性和相关流动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器能量沉积比确定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的放电能量与激励频率无关,然而不同能量沉积比都存在一个最佳激励频率,使得射流速度达到最大。在激励特性诊断的基础上通过风洞实验验证了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改善狭缝式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的有效性,最佳激励效果为在出口速度为Ma=0.25时使得总压畸变指数降低2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缝式s弯进气道 流动控制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 射流特性 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西藏定日M_(S)6.8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邢珂 黎昊 +5 位作者 张乐乐 郁军建 彭一桂 彭博 向新建 窦杰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0,共11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震中位于藏南裂谷体系中的申扎-定结断裂带登么错(丁木错)断层附近,震源深度为10 km,是近十年来致灾最严重的中强震事件。为深入了解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基于合成孔径雷达...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M_(S)6.8地震,震中位于藏南裂谷体系中的申扎-定结断裂带登么错(丁木错)断层附近,震源深度为10 km,是近十年来致灾最严重的中强震事件。为深入了解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SAR,D-InSAR)技术,利用Sentinel-1降轨数据,通过地理编码获取定日地震同震形变场,对发震断层进行滑动分布反演,并结合无人机正射影像与野外勘察资料,开展震后地表破裂分布规律与震害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沿LOS(line-of-sight,视线)向形变特征,震区最大沉降量和最大隆升量分别为0.65 m和0.75 m,东侧以隆升为主,西侧形变的影响范围显著大于东侧,地表破裂集中发生在登么错断裂西侧上盘区域;反演结果显示,发震断层具有高角度正断特征,滑动集中在地下0~14 km深度范围,在2~3 km深度处出现最大滑动量约为2.74 m,滑动矢量分析显示,断裂错动以正断运动为主;正射影像显示,地表破裂呈南北向2段展布,破裂长度为50~80 km,震中东南侧、登么错东岸以及尼辖拉昂水库以北地表破裂最为严重,地表裂缝宽度为0.1~4 m,台阶高度为0.1~2 m,最大位错地表破裂深度约为2~4 m。通过地球物理反演并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分析发现,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为登么错断裂,沿地表破裂带,地震造成了严重的房屋破坏、道路破坏,并诱发了崩塌、落石等次生灾害。系统分析地表破裂与震害特征,对完善青藏高原地震灾害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_(s)6.8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地表破裂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震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诱抗素对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光合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余易泽 王芮嘉 +4 位作者 龙思 冉姝琪 李晗玉 杨金环 许岳飞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8-1424,共7页
为探究S-诱抗素(S-abscisic acid,S-ABA)对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光合特征的影响,以野生垂穗披碱草为研究材料,研究外源喷施S-ABA和内源ABA抑制剂(Fluridone)对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形态、光合色素、光... 为探究S-诱抗素(S-abscisic acid,S-ABA)对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光合特征的影响,以野生垂穗披碱草为研究材料,研究外源喷施S-ABA和内源ABA抑制剂(Fluridone)对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形态、光合色素、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和气孔状态的影响,旨在为垂穗披碱草非生物胁迫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温干旱复合胁迫显著降低了垂穗披碱草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作用能力。喷施S-ABA显著增加了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P_(s))、气孔导度(T_(r))、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C_(i))和非光化猝灭系数。此外,S-ABA还缓解了胁迫对叶片气孔状态的影响,改善了植物形态,促进株高、叶宽和相对含水量的增加,而Fluridone的应用减弱了这些积极效果。综上,S-ABA能够有效缓解低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垂穗披碱草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这对于提高干旱寒冷地区牧草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诱抗素 复合胁迫 垂穗披碱草 光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石山M_(S)6.2地震前地电场异常特征
11
作者 张丽琼 高曙德 李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利用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对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的地电场资料进行优势方位角异常变化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震前最早出现异常的是位于海原断裂和六盘山断裂交会处的固原台,异常持续期间位于海原断裂中段的景泰... 利用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对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的地电场资料进行优势方位角异常变化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震前最早出现异常的是位于海原断裂和六盘山断裂交会处的固原台,异常持续期间位于海原断裂中段的景泰台也出现方位角快速、显著偏转,2个台站的方位角α变化均为偏离正常背景值最大约45°,为中短期异常;最后出现异常的是位于巴颜喀拉地块的大武台,其方位角α出现快速偏转和突跳,偏离正常背景值最大约90°,为短期异常。3个异常台站数量符合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预测指标体系,异常演化过程中呈现异常出现、持续和结束时间具有准同步性的特点。从震中距来看,固原台最远,景泰台和大武台更靠近地震震中,震前由于板块内部挤压,3个地电场台站所处区域及周边应力挤压变化剧烈,当岩石受压破裂时,岩体裂隙结构导致地电场优势方位角相继发生显著变化,而震后3个地电场异常相继结束也间接反映出应力释放后岩体裂隙结构逐渐恢复的过程,说明3个台站的资料变化可以真实反映地下介质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场 积石山M_(s)6.2地震 优势方位角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M_(S)5.2地震震害特征
12
作者 刘绍昌 叶阳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2-662,679,共12页
2023年5月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4.91°N,99.26°E)发生M_(S)5.2地震,打破了保山市2015年以来未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平静。基于本次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和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隆阳区M_(S)5.2地震震区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 2023年5月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4.91°N,99.26°E)发生M_(S)5.2地震,打破了保山市2015年以来未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平静。基于本次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和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隆阳区M_(S)5.2地震震区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房屋建筑、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及原因分析进行详细阐述,给出灾区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并与云南省相近震级历史地震震害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隆阳区M_(S)5.2地震震中位于澜沧江断裂带中段,断裂带运动性质为右旋走滑,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相一致,均为走滑型破裂类型。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Ⅵ度,受灾面积约为600 km^(2),烈度圈呈不规则椭圆状,长轴长37 km,短轴长21 km,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NW向,与澜沧江断裂走向一致。本次地震造成了9人轻伤,与云南省同级别历史地震相比受伤人数偏多;在房屋建筑中,土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受损相对严重,瓦窑镇政府所在地由于场地效应和部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房屋未按规范施工,抗震性能不达标,使部分房屋受损达到Ⅶ度破坏;工程结构设施中的交通、通信、水利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交通设施受损相对较严重。基于本次地震受灾范围广,受伤人数多,房屋建筑破坏与经济损失重的震害特征,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建议,对提高滇西地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阳M_(s)5.2地震 震害特征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特征分析
13
作者 张丽琼 李娜 +1 位作者 高曙德 姜佳佳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4-1261,共18页
地电阻率观测和研究是地震预测与震情跟踪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文中利用原始曲线方法和自适应相关幅度方法,对积石山M_(S)6.2地震震中附近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前的现场异常核实工作和以往震例回溯,对此次地震前地电阻率异... 地电阻率观测和研究是地震预测与震情跟踪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文中利用原始曲线方法和自适应相关幅度方法,对积石山M_(S)6.2地震震中附近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前的现场异常核实工作和以往震例回溯,对此次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震中300km范围内4个台站出现异常,台站位于震中近N、NE和SE向。通过原始曲线方法分析得到,通渭台地电阻率在震前2个月出现快速下降,为短期异常;武胜驿和定西台出现破年变高值变化,武威台的年变幅减小,3个台站均出现中期时间尺度异常,呈现异常起始时间准同步的特点。利用自适应变化幅度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通渭台N20°W和EW′2个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9月,提取的异常变幅分别为0.09Ω·m和0.12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分别为0.07%、0.2%;EW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10月,提取的异常变幅为0.12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为0.4%;武威台NS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5月,提取的异常变幅为0.2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为0.15%;定西台EW测道的异常起始时间为2023年4月,提取的异常变幅为0.04Ω·m,超过异常阈值线的指标为0.2%。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异常核实工作中地电阻率异常提取、异常性质判定,以及为依据地电阻率异常开展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_(s)6.2地震 地电阻率 异常特征 自适应变化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导叶翼型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琪飞 谢耕达 +1 位作者 韩天丁 李正贵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区域的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使用改型活动导叶翼型进行性能提升.以某水泵水轮机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三维数值计算,通过对活动导叶翼型的改型设计,得出流量-转速模拟曲线,分... 针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区域的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使用改型活动导叶翼型进行性能提升.以某水泵水轮机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水泵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三维数值计算,通过对活动导叶翼型的改型设计,得出流量-转速模拟曲线,分析水泵水轮机组“S”特性改善情况.将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对改型活动导叶翼型前后机组的无叶区进行压力脉动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整体效率依然保持在92%附近的前提下,新的活动导叶翼型对机组的“S”特性依旧具有改善效果;无叶区压力脉动主要是受到活动导叶叶栅区域的分流在此重新聚集影响,并且与转轮叶片的动静相互扰动引起的;改型后的活动导叶降低了无叶区的压力脉动幅值,提升了水泵水轮机运行中的并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s”特性曲线 活动导叶 翼型设计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 M_(s)6.2级地震的震害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丽丽 王兰民 +5 位作者 卢育霞 许世阳 夏晓雨 盖海龙 池佩红 郭梅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1,共14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5.70°N,102.79°E)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I度。地震发生后,通过实地烈度评估与科学考察,对震区VI~VIII度区不同建(构)筑物与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5.70°N,102.79°E)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I度。地震发生后,通过实地烈度评估与科学考察,对震区VI~VIII度区不同建(构)筑物与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抗震设计与施工管理、场地放大效应与地震次生灾害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等角度,提出了此次地震的震害启示。结果表明:1)严重破坏和毁坏的建筑结构主要集中在老旧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无设防或设防不规范的砖混结构。2)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少量自建房抗震设计和施工的不规范、场地放大效应和地震次生灾害。3)优化和改良生土砌筑材料,改进纵横墙间的拉结措施,强化结构整体性是提高土木结构抗震的有效方法;普及“上下圈梁与构造柱”等基本抗震设防措施,规范水泥砂浆强度,提升农村工匠的施工水平,可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避免房屋出现整体性垮塌;室内洗手间的墙体应该与房顶、纵横墙间建立有效联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4)孤突斜坡、河流高阶地与岸边为抗震不利地带。当建造用地极为匮乏,不得不选址在这些场地之上时,应该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水文地质条件、抗震设防目标、建筑结构类型等影响因素,做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科学设防。灾后重建过程中,应由政府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规范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6.2级地震 震害调查 场地放大效应 黄土液化流滑 震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哨兵函数和S变换的风力机叶片材料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力达 舒王咏 +3 位作者 张芝铭 刘亮 冯飞 陈为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6-663,共8页
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在此过程中,采用哨兵函数来表征该材料的损伤程度,并通过S变换和模糊C均值(FCM)聚类来分析声发射信号,从而获得材料的损伤特征。三点弯曲实验结束后对试件断口进行扫描... 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在此过程中,采用哨兵函数来表征该材料的损伤程度,并通过S变换和模糊C均值(FCM)聚类来分析声发射信号,从而获得材料的损伤特征。三点弯曲实验结束后对试件断口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照来验证,可得:通过对SEM照片的分析得到基体开裂、纤维脱粘、分层破坏、纤维断裂4种损伤模式;对整个声发射事件进行哨兵函数分析,观察到试件在弯曲过程中哨兵函数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对依据哨兵函数划分的不同阶段的信号进行VMD降噪处理,然后采用S变换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不同损伤的特征频率,最后采用FCM聚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哨兵函数值的突变可作为材料断裂的预警信号,材料损伤类型的识别可依据S变换的频率分布结果进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复合材料 声发射 损伤特性 哨兵函数 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3-UPS/S并联稳定平台参数振动特性分析
17
作者 袁晓明 王维锜 +1 位作者 庞浩东 张立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1,共10页
针对电液3-UPS/S并联稳定平台驱动液压缸的压力脉动所产生的参数振动,建立了稳定平台的参数振动方程并利用多尺度法求解了主共振响应与组合共振响应的一次近似解;分析了主共振与组合共振响应特性以及振动幅值在初始工作空间内的变化规律... 针对电液3-UPS/S并联稳定平台驱动液压缸的压力脉动所产生的参数振动,建立了稳定平台的参数振动方程并利用多尺度法求解了主共振响应与组合共振响应的一次近似解;分析了主共振与组合共振响应特性以及振动幅值在初始工作空间内的变化规律,最后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与模态试验对参数振动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解与理论解之间的最大误差为4.20%,固有频率理论值与试验值之间的最大误差为4.66%,可验证参数振动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3-UPs/s并联稳定平台 压力脉动 参数振动 多尺度法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高速公路S型曲线积水规律分析
18
作者 吴文亮 曾威凯 +1 位作者 李智 王晓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4,共9页
S型曲线由于特殊的线型几何特征形成了易积水的路面区域,对于积水规律的掌握有利于在设计和建造阶段提前预防和处理积水路段的危害。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分析中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欧拉液膜模型EWF(Eul... S型曲线由于特殊的线型几何特征形成了易积水的路面区域,对于积水规律的掌握有利于在设计和建造阶段提前预防和处理积水路段的危害。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分析中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欧拉液膜模型EWF(Eulerian Wall Film),针对精细化处理的典型S型曲线双向多车道道路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模拟包含了几何特征与降雨量等不同变量因素,得出了积水的水膜厚度以及流速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阶段,S型曲线横坡坡度0%~1%路段为积水路段,横坡坡度1%~2%路段为易积水路段,横坡坡度大于2%的路段积水情况受到降雨强度影响;在排水阶段,S型曲线横坡坡度0%~1%路段为排水困难路段,横坡坡度1%~2%路段为排水不畅路段,横坡坡度大于2%的路段排水顺畅,在排水时间结束时,路面在不同的几何条件和降雨条件下均能将积水排除至水膜厚度小于2 cm,横坡的大小与渐变影响了积水的横向分布与纵向分布,横向呈现中间高两边低、横断面上标高大的位置水膜厚度小和标高小的位置水膜厚度大的水膜厚度分布规律,总体呈现S型的分布规律;水膜流速在积水阶段呈现纵向上中间低两边高、水膜厚度大则水膜流速大的水膜厚度分布规律,在排水阶段则为纵向上中间高两边低的水膜流速分布规律。道路宽度影响了降雨落到路面的积水总量,进而对积水水膜厚度产生了影响;超高缓和率则主要使得积水路段、易积水路段增长,从而影响了积水分布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s型曲线 路面积水 积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变换及其电网超谐波时频分析应用
19
作者 滕召胜 梁成斌 +2 位作者 唐求 张雷鹏 成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6,共9页
依据FFT→优化窗→IFFT思路,突破线性时频变换的窗函数积分性能桎梏,实现高性能优化窗函数的线性时频变换应用,建立新型时频变换算法——K-S变换.对信号x(t)的FFT频谱向量进行频移处理后,与该频移点下Kaiser优化窗的频谱向量进行Hadamar... 依据FFT→优化窗→IFFT思路,突破线性时频变换的窗函数积分性能桎梏,实现高性能优化窗函数的线性时频变换应用,建立新型时频变换算法——K-S变换.对信号x(t)的FFT频谱向量进行频移处理后,与该频移点下Kaiser优化窗的频谱向量进行Hadamard乘积,再将乘积结果进行FFT逆变换(IFFT),构造出K-S变换复时频矩阵,由此获得x(t)的时间-频率-幅值、时间-频率-相位三维信息;给出逆变换的数学推导与局部性质、线性性质和变分辨率特性;0~150 kHz电网的稳态与时变超谐波信号仿真实验表明,K-S变换的时域、频域分辨能力均优于流行的短时傅里叶变换、S变换,具有优良的变分辨率性能;0~40 kHz超谐波信号的实测证明,基于K-S变换的超谐波电压幅值测量绝对误差均小于0.032 3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变换 时频分析 Kaiser优化窗 变分辨率特性 电网超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le invariant features extraction for stereo vision 被引量:4
20
作者 Liu Li Peng Fuyuan +1 位作者 Tian Yani Wan Yap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Stable local feature detection i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many stereo vision problems such as 3-D reconstruction, object localization, and object tracking. A robust method for extracting scale-invariant feature poi... Stable local feature detection i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many stereo vision problems such as 3-D reconstruction, object localization, and object tracking. A robust method for extracting scale-invariant feature points is presented. First, the Harris corners in three-level pyramid are extracted. Then, the points detected at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pyramid are correctly propagated to the lower level by pyramid based scale invariant (PBSI) method. The corners detected repeatedly in different levels are chosen as final feature points. Finally, the characteristic scale is obtained based on maximum entropy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low computation cost, strong antinoise capability,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scal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amid matching scale invariant Harris corners characteristics sca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