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24年长江流域水质时空演变特征
1
作者 陈瑞凯 康瑾 +3 位作者 赵琰鑫 郭琰琪 徐晓林 王永桂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71-2182,共12页
揭示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流域水质时空格局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基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2003~2024年间影响长江流域水质的关键指标为TP、COD_(Mn)、NH_(3)-N、Pb和DO.单因子评价和WQI_(min)指数评价表明长江全流域平均水质... 揭示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流域水质时空格局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基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2003~2024年间影响长江流域水质的关键指标为TP、COD_(Mn)、NH_(3)-N、Pb和DO.单因子评价和WQI_(min)指数评价表明长江全流域平均水质达到优秀水平,乌江流域、岷沱江流域以及太湖水系是长江流域污染较为严重的二级流域,其中TP与NH_(3)-N污染较为突出,水质状况空间异质性显著;使用线性回归分析与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发现长江流域整体水质状况提升趋势显著,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除汉江外其他二级流域水质状况均有显著上升趋势;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上游嘉陵江、乌江流域和宜宾至宜昌干流的TP浓度以及中游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和上游乌江流域NH_(3)-N浓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长江全流域耦合二级支流,开展多尺度长序列多指标的水质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能为长江流域精准治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长江流域 水质评价 时空演变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国控断面水质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磊 杨婷 +1 位作者 贾文飞 刘壮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179-184,共6页
研究基于上海市国控断面2020年逐月实测数据,对34个断面7项水质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的水质时空特征。结果显示:上海市国控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为0.33~0.73,均达到了Ⅲ类水标准,总体水质状况良好,单因子评价... 研究基于上海市国控断面2020年逐月实测数据,对34个断面7项水质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的水质时空特征。结果显示:上海市国控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为0.33~0.73,均达到了Ⅲ类水标准,总体水质状况良好,单因子评价分析中,仅TP和DO的达标率在85%左右,其余5项评价指标,达标率均在95%以上;空间上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上游边界断面;②黄浦江及下游断面;③水源地和崇明岛南部断面及与长江口相接的蕴川路桥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5~0.73、0.33~0.55和0.33~0.41;水质月变化特征结果分析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其中夏季6-8月份的水质较差,受影响的因子为TP和DO,主要受面源和内源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控断面 水质评价 时空特征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与数模集成的水污染突发事故时空模拟 被引量:50
3
作者 丁贤荣 徐健 +2 位作者 姚琪 陈永 曾贤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根据水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具有诸多时空和污染源类型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污染事故控制与处理的时效性和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原则,采用弹性组织出事现场信息的方法,分析污染事故的基本状况,实现河流水污染突发事故影响状况的高效模拟.将GI... 根据水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具有诸多时空和污染源类型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污染事故控制与处理的时效性和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原则,采用弹性组织出事现场信息的方法,分析污染事故的基本状况,实现河流水污染突发事故影响状况的高效模拟.将GIS与水污染模型技术相结合,开发了适合长江三峡水环境决策管理的水污染事故模拟子系统.系统可反映污染事件造成的水污染状况及其时空变化过程,能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水污染 水污染事故 时空模拟 地理信息系统 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尼洋河水质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娜 李红敬 +3 位作者 文祯中 于长立 刘沛松 李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2,共4页
通过对西藏尼洋河水样中的溶氧值、水温、无机营养含量,pH和悬浮物等分析发现,尼洋河的溶氧值在5-9月低,11-3月高,水温5-9月高,1、3和11月低,pH为7.9-8.4之间,呈碱性,悬浮物为0-16.4 mg·L^(-1),溶氧值,pH,悬浮物和水温随时空变化... 通过对西藏尼洋河水样中的溶氧值、水温、无机营养含量,pH和悬浮物等分析发现,尼洋河的溶氧值在5-9月低,11-3月高,水温5-9月高,1、3和11月低,pH为7.9-8.4之间,呈碱性,悬浮物为0-16.4 mg·L^(-1),溶氧值,pH,悬浮物和水温随时空变化而改变;硝酸盐氮〉氨氮〉总磷〉亚硝酸氮,金属成分的含量以Zn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洋河 水质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指数的混沌预测方法及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廷林 韩晓刚 卢金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6-851,共6页
根据混沌原理对原水水质时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利用自相关系数法、经典G-P算法和改进的最大Lyapunov指数法对新的相空间中原水水质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τ、嵌入维数m、关联维数D和最大Lya-punov指数(λ1)进行了计算.在τ=5,m=9,D=4.4... 根据混沌原理对原水水质时间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利用自相关系数法、经典G-P算法和改进的最大Lyapunov指数法对新的相空间中原水水质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τ、嵌入维数m、关联维数D和最大Lya-punov指数(λ1)进行了计算.在τ=5,m=9,D=4.4891,λ1=0.0242的条件下,利用基于Lyapunov指数的混沌预测方法对天津水源厂1995-2003年原水耗氧量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预测误差低于15%.分析结果表明原水水质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利用混沌原理对原水水质时间序列的短期变化进行预测是可行的,混沌理论在水质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水质预测 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颍河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文 王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4-261,共8页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分析颍河(河南段)2007-2010年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克服了过去仅用各级评价标准作为训练样本,导致训练样本数过少和不能构建检测样本的缺点,对实测数据仿真有很好的效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溶解氧、...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分析颍河(河南段)2007-2010年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克服了过去仅用各级评价标准作为训练样本,导致训练样本数过少和不能构建检测样本的缺点,对实测数据仿真有很好的效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六价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项对水质具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建立适用于颍河的T-S模糊神经网络水质评价模型,对颍河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颍河水质在近几年呈改善趋势;白沙水库断面水质最优,且稳定;周口康店断面水质较差,西华址坊在2007年第2季度水质恶化严重;沈丘纸店断面水质逐渐改善。表明了T-S模糊神经网络对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效果显著,也反映了颍河水质状况,为颍河水质监测、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神经网络 颍河 水质评价 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同位素分布特征——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韩振华 张燕飞 +3 位作者 王慧琪 焦瑞 梁文涛 纪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11463-11471,共9页
为揭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区水循环机理,应用被视为水体“DNA”探索的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区所采集的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同位素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 为揭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区水循环机理,应用被视为水体“DNA”探索的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草原区所采集的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同位素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根据降水氢氧同位素含量及其氘盈余的变化过程,发现研究区大气降水水汽在夏季主要受海洋季风的影响、冬季主要受蒙古高压影响,而且从时空变化来看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同位素含量随时间变化不大,但由于纬度和降水源区不同的影响随着自西向东的空间变化各水体同位素含量逐渐变大。此外,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同位素含量均散落于当地大气降水方程线下方,说明研究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并且部分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同位素含量分布比较集中,属于交叉分布,说明这些区域还存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技术 时空变化 荒漠化草原区 分布特征 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矩阵方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秋璐 许艳 +3 位作者 黄海燕 张健 王晓莉 杨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基于2005—2011年8月和2012—2015年5月、8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对福建省海湾划分环境单元,通过时空矩阵方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指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通过主成分分析,4个水质指标聚成两类成分... 基于2005—2011年8月和2012—2015年5月、8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对福建省海湾划分环境单元,通过时空矩阵方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指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通过主成分分析,4个水质指标聚成两类成分,磷酸盐和叶绿素a聚为一类主成分,硝酸盐和溶解氧聚为另一类主成分;(2)以主成分权重值为坐标,划分福建省海湾表层水体为6个环境单元,以此建立水质指标相对含量的时间序列组合矩阵,对福建省海湾水质指标变化分析;(3)水质指标时空矩阵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趋势,环境单元的指标变化模式具有同步性,指标含量变化的绝对值从叶绿素a到营养盐再到溶解氧呈轻微增长;(4)两类主成分具有一定相关性,营养水平高低影响营养-浮游植物动态关系,当磷酸盐含量高于0.03 mg/L、硝酸盐含量高于0.25 mg/L,且营养盐时间周期变化显著时,叶绿素a时间周期变化与营养盐发生同步联动效应;(5)夏季福建省海湾水体生产力较低,大量陆源有机物输入、降解耗氧,表层溶解氧含量降低明显;(6)福建省海湾主要受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水体影响,富含高营养盐径流水团影响了河口及邻近海域的环境单元,而福建省南部海湾主要受台湾暖流及上升流影响,台湾暖流是东海海域磷酸盐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矩阵 环境单元 主成分分析 福建省海湾 水质指标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学插值方法的洪湖水质时空状况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红艳 程东升 +3 位作者 周文兵 胡晓波 葛晓东 朱端卫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7,共6页
以洪湖2007-2010年间水质因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和常用的5种插值方法(径向基函数、反距离权重、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对洪湖水质的时空状况进行分析,并用误差评价因子(MAE、MRE和RMSE)对其拟合情况进行评价... 以洪湖2007-2010年间水质因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和常用的5种插值方法(径向基函数、反距离权重、全局多项式、局部多项式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对洪湖水质的时空状况进行分析,并用误差评价因子(MAE、MRE和RMSE)对其拟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水质因子均具有较高的时空异质性,其中,总氮质量浓度受到温度、水深以及水循环的影响;在5种插值方法中,径向基函数取得了较好的模拟预测结果,洪湖总氮质量浓度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因子 地统计学 时空特征 插值模型 误差评价因子 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时空差异分析——基于改进后倍斜率聚类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焱 徐颂军 +4 位作者 刘贤赵 张勇 邱鹏华 牛安逸 许观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11,共9页
于2007年和2014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测量了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二期及其附近河涌8个采样点的水体温度、pH、DO、COD、BOD5、TP和TN等物化指标。通过对比监测结果和倍斜率聚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水质总体上处于Ⅱ级-Ⅲ级或Ⅱ级... 于2007年和2014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测量了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二期及其附近河涌8个采样点的水体温度、pH、DO、COD、BOD5、TP和TN等物化指标。通过对比监测结果和倍斜率聚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水质总体上处于Ⅱ级-Ⅲ级或Ⅱ级-Ⅳ级的"尚清洁"状态;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2008年对外开放后至2014年,水环境指标中pH变化范围不大,DO、COD含量有所下降,BOD5、TP和TN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7年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采样点W1、W2、W3水质优于河涌采样点W7和W8,河涌采样点W7和W8水质优于红树林湿地公园二期采样点W4、W5、W6;2014年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二期采样点W4、W5、W6水质优于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采样点W1、W2、W3和河涌采样点W7、W8;8个采样点中水质改善最明显的是二期采样点W6,水质下降最明显的是一期采样点W3;丰水期河涌水质2014年较2007年有所好转,但红树林湿地公园水质无论枯水期亦或丰水期,多数情况下优于河涌水质;研究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差异总规律为2007-2014年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二期水质好转,一期水质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斜率聚类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 红树林湿地 时空差异分析 广州南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近岸海域水质特征的因子及聚类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言者 李飞 +2 位作者 徐敏 黄晓龙 徐文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共11页
基于2012年5月、8月和10月3个航次水质环境调查资料,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南通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站位聚类分析进行了区域类别划分,并对各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通近... 基于2012年5月、8月和10月3个航次水质环境调查资料,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南通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站位聚类分析进行了区域类别划分,并对各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通近岸海域主要存在4种水质影响因素,总体表现为受近岸污染源的控制影响,其中F1(NO-2-N、石油类)高值区位于冷家沙西北侧,是北上长江径流与外海水在冷家沙浅滩处相遇作用的结果;F2(DO、NO-3-N)体现了外海水进入的影响,其值由近岸向离岸逐渐增大;F3(COD、PO3-4-P)显示了河流输入的影响,F4(NH+4-N)体现了人为源的作用,两者高值区均分布于栟茶运河河口和长江口北侧。站位聚类分析显示,南通近岸海域可划分为5个类型区,其中A区(小洋口港近岸区域)受陆源河口排污影响,且所处水道尾部水文动力条件弱,污染严重;B区(烂沙洋海域)受西侧相邻的河口排污区和近岸污染影响,在主要潮汐通道的强动力作用下,污染程度较轻;C区(冷家沙区域)为B、D两区之间的潮滩区,受到B、D两区域污染的综合影响;D区(冷家沙南侧近岸海域)主要受近岸污染影响,为小庙洪和网仓洪的强动力控制区;长江入海携带污染物及水流扰动对E区(东南部离岸海域)有一定干扰。不同空间类型分区体现了区域动力地貌在海洋污染物分布中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海域 水质 时空特征 动力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及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夏晖 王益权 +3 位作者 刘军 张玉斌 朱咏莉 李立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6-41,共6页
研究孔源及常规施肥 (表层全面施肥 )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同时对二种条件下水分有效性及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施肥方式下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有其异同点 ,与常规施肥相比 ,孔源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更趋... 研究孔源及常规施肥 (表层全面施肥 )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同时对二种条件下水分有效性及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施肥方式下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有其异同点 ,与常规施肥相比 ,孔源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更趋合理 ,显示了此项技术抗旱保墒的良好效果。在本试验所设处理中 ,孔距及孔深分别为 30 cm和 2 0 cm的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水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孔源施肥 时空变化规律 剖面分布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九曲溪水环境质量因子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灵 张玉 +3 位作者 谢好 江慧华 俞建安 周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89-94,共6页
流域水体质量的演变是通过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来体现,且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变化.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6个重要化学指标DO、CODMn、BoD5、TP、pH及粪大肠菌群的空间变化、年变化及不同水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流域水体质量的演变是通过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来体现,且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变化.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6个重要化学指标DO、CODMn、BoD5、TP、pH及粪大肠菌群的空间变化、年变化及不同水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几个化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空间上,上游水质优于下游、优于中游,中游水体污染相对严重;在时间上,2005年以前水质呈下降的趋势,2005年以后水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水期,枯水期水质劣于平水期和丰水期.整体上,九曲溪流域近6年来水质状况良好,水体呈中性偏弱酸性,D0含量丰富,还原性物质及TP含量不高,水体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污染源以沿岸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等产生的点污染源为主,其次为农业面污染源.研究成果以期为建立九曲溪水质模型提供必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水环境因子 动态变化 九曲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景观水道浮游植物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纪立东 孙权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127-11129,11159,共4页
对银川市景观水道(艾依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征,水体TN、TP、COD、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结合国内外常用的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状态指数等方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景观水道共发现藻类115种... 对银川市景观水道(艾依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征,水体TN、TP、COD、叶绿素a、透明度等指标进行时空动态监测;结合国内外常用的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及营养状态指数等方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景观水道共发现藻类115种,夏季为绿藻-蓝藻型,秋季为绿藻-硅藻-蓝藻型;两季平均绿藻指数6.2,藻类综合指数10.9;Margalef指数平均2.69,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0.82;各站点营养状态指数均值为72.63。综合分析得出:景观水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个别站点已达到极富营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水质 营养状态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质量时空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春建 吕巧灵 +5 位作者 吴克宁 李昕 付巧玲 郑信伟 冯新伟 李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利用G IS空间分析功能对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肥力质量变异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2年的城市化过程中,郑州市郊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为-20~10 mg.kg-1;速效钾含量变化在-50~50 g.kg-1;碱解氮含量变化在0~30 g.kg-1;... 利用G IS空间分析功能对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肥力质量变异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2年的城市化过程中,郑州市郊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为-20~10 mg.kg-1;速效钾含量变化在-50~50 g.kg-1;碱解氮含量变化在0~30 g.kg-1;全氮含量变化在0.01~0.07 g.kg-1;有机质含量变化在0~20 g.kg-1;综合肥力系数变化在-1.5^-0.5;土壤肥力变化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变化 土壤肥力质量 时空变异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一维水质时空扩散动态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淑娜 杨令宾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3,F000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模拟、可视化河流一维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趋势的方法:首先将研究区河流分段,根据流域水环境、水动力及排污状况,利用WASP7.4水质模拟模型模拟各河段水质动态变化情况,并将模拟结果输出为水质变化时间序列表,在ArcGIS的追踪... 提出了一种有效模拟、可视化河流一维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趋势的方法:首先将研究区河流分段,根据流域水环境、水动力及排污状况,利用WASP7.4水质模拟模型模拟各河段水质动态变化情况,并将模拟结果输出为水质变化时间序列表,在ArcGIS的追踪分析扩展模块中与空间数据联结,实现了水质等级时空变化状况的动态显示,可为河流水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质 时空动态模拟 WASP 追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模型的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建屏 李新 王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3,117,共4页
以渠江渠县段4个监测断面2006—2010年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选择TP、NH3-N、CODMn、BOD5、DO 5个主要污染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关联模型对渠江渠县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将地表水水质分级标准值与4个监测断面实测值进行... 以渠江渠县段4个监测断面2006—2010年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选择TP、NH3-N、CODMn、BOD5、DO 5个主要污染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关联模型对渠江渠县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将地表水水质分级标准值与4个监测断面实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每个断面各水质评价因子相对于水质分级标准的关联系数,根据关联度大小分析和评价河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4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的标准要求;上游A断面水质5年保持Ⅰ级水平;B和C断面水质在Ⅰ级和Ⅱ级之间波动;下游D断面水质由Ⅱ级降到Ⅲ级,污染呈上升趋势。提出了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和达标率,优化渠江两岸城镇、乡村以及工业、农业布局,加强沿河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等主要措施,以防止和治理水污染,逐步改善和保护渠江河流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模型 水环境质量 时空变化 关联系数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井中套管内液体密度变化对环空混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玉民 赵立新 +2 位作者 罗长吉 宫玉杰 赵雅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1,共5页
针对完井中套管内液体密度变化 ,产生微环隙进而影响固井质量的问题 ,分析了微环隙对固井质量的影响及其产生原因 ,给出了微环隙尺寸及其产生水窜的详细计算方法及结果。两口井的实例分析表明 ,实测曲线与计算结果完全符合。
关键词 完井 液体密度 套管内 环空混窜 完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垂向水温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贺伟伟 李兰 张洪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1,共3页
以去学水电站为例,在充分考虑流量、流速、气温、辐射等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一维垂向水量水温耦合模型模拟预测水库垂向水温分布规律。结果发现:下泄水温变化规律基本与水库自然水温变化规律相近;水库水温垂向分层年内变化显著,年际变... 以去学水电站为例,在充分考虑流量、流速、气温、辐射等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一维垂向水量水温耦合模型模拟预测水库垂向水温分布规律。结果发现:下泄水温变化规律基本与水库自然水温变化规律相近;水库水温垂向分层年内变化显著,年际变化不明显,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水量水温耦合模型 时空变化 水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亏缺滴灌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卢江海 邢文刚 华春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1,共4页
围绕时空亏缺滴灌对设施栽培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全生育期内,水分亏缺均会降低番茄的阶段耗水量及全生育耗水量;30%ET0处理在苗期和开花坐果期节水22.61%、22.90%,节水效果最... 围绕时空亏缺滴灌对设施栽培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全生育期内,水分亏缺均会降低番茄的阶段耗水量及全生育耗水量;30%ET0处理在苗期和开花坐果期节水22.61%、22.90%,节水效果最明显,但减产34.55%、44.13%。50%ET0处理也是苗期和开花坐果期节水最明显,节水为17.20%、15.69%,但50%ET0的各处理减产只有1.33%~7.66%,番茄减产不明显。50%ET0和30%ET0处理均为结果后期产量最大,为32357.5、37323.5t/hm^2接近对照;与其他水分调控处理相比,50%ET0灌水量的结果盛期处理对番茄果实的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Vc的含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时空亏缺滴灌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